導語:在北京去798藝術玩的時候,偶然發現了在789藝術區不遠的草場地藝術區。起初發現草場地藝術區的時候畢竟沒有感到很驚喜。
只覺得既然都來789感受藝術氛圍了,那麼順便再去看看不遠處的草場地藝術區又有何不可呢?說不定,會收穫意想不到的驚喜。

01草場地藝術區
草場地藝術區,始建於2002年,位於中國首都北京市區的東北方向,首都機場輔路與五環路交界處。如今,草場地藝術區已經成為當代藝術家,對外交流文化藝術的一個窗口,展示了文化藝術交流的成果。
並且也形成了一個具有文化規模的重要文化產業聚集區,成為繼北京798藝術區後,藝術創作氛圍更活躍、更自由、更具特色的藝術家的文化創意樂園。
02初到草場地
初來草場地,大多數人可能是慕名而來,逛逛草場地各式各樣的畫展,陶冶情操。或者是來草場地網紅打卡,滿足內心文藝小清新的範兒。
但是如果來過草場地,很可能會被其中生活區與藝術區的混搭與秩序所迷惑或吸引,最近在小酒館和創意店中間,多了一個獨立空間。透過乾淨透明的櫥窗玻璃,可以看見裡面掛著幾幅色彩淡雅的繪畫:一塊「幕」布,幾組蔬菜。還能見到有人正在一桌一椅的繪畫。這個曾被用作鮮花店的空間,如今也成了藝術工作室。
生活區與藝術區無縫連接,走在草場地的小路上,藝術區的盡頭,往往會出現生活區的煙火味。而在生活區逛著逛著,來回穿梭在的狹窄的小巷子裡,總能在煙火氣息的小巷子裡發現藝術工作室。
藝術工作室開在市井的小巷子裡,並沒有和周圍的商鋪顯得格格不入,反而顯得很和諧。好像在草場地裡,藝術已經融入了生活,成為了草場地裡生活的一部分了。
藝術工作室周邊充斥著小商小販的吆喝聲,好像高大上的藝術,又顯得充滿了人情味,多了一分親近。都說藝術往往來源於生活,而又高於生活,這句話在草場地藝術區體現得淋漓盡致。
03夜晚的草場地
最喜歡黑幕降臨的草場地,尤其是在冬天,草場地橙色的燈光在寒冷的冬天裡顯得格外明亮,為奔波於生計的人,送上了一絲溫暖。
草場地的生活區,就像其他小區一樣,各種各樣來自天南海北的人,匯聚在草場地,追逐著在北京的夢想。隱藏在巷子裡的居民樓,蝸居著青年人、中老年人,都用盡全力紮根在北京。
傍晚太陽落山,擠著公交車回到草場地,在熙熙攘攘的小巷子內,坐在搭著棚子的路邊攤裡,來上一碗麻辣燙,熱湯暖到了心裡。聽著周圍此起彼伏的吆喝聲和談天說地的聲音,在奮鬥路上人,千千萬萬,從來都是不是一個人。
喜歡草場地,從來都不是因為充滿文藝氣息的藝術區,而是被生活區所感動。草場得不像是其他文化產業區一般商業化成熟,而是藝術區與生活區混亂交織。
人生百態,最棒的藝術作品應該就是生活。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去一次草場地,看看記憶中的市井煙火,是否還是當初的味道。
本文素材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