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被質疑三觀不正 該把"前任"怎麼辦

2020-12-12 人民網娛樂頻道

原標題:愛恨情仇前任佔全了 該把「前任」怎麼辦

  《前任3》創造的近20億票房還沒過去多久,另外一部《後來的我們》又搭乘著「前任」的快車突破12億票房。「前任」仿佛已經成為影視圈的金庫、情感的剛需,只要搭上這趟車,就能製造出爆款。但另一方面,票房雖高質疑也多,《後來的我們》就被質疑「三觀不正」。影片對於「前任」的種種錯誤示範,的確讓人反思,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對待前任才是正確的?我們請心理學、情感方面的專家來談一談。

  前任是剛需?

  前任各不相同,但受的傷和傷的情是近似的

  《前任》系列拍到第三部,主題、劇情都沒有什麼新意可言,就是男女分分合合的故事,但奈何市場就是買帳,一部比一部票房高,成本三千萬的《前任3》票房近20億,成為去年賀歲檔票房冠軍。文藝青年劉若英的首部導演作品《後來的我們》,用分手之後的情侶再次相見的回憶,講述一對北漂青年酸澀的戀愛,以超過13億的票房成為五一檔票房冠軍。

  雖然兩部影片的豆瓣評分都不高,但卻依然很多人看完影片之後表示非常感動,甚至有人哭得不能自已,一位網友留言稱:「後來我們什麼都有了,可卻沒有了我們。看完之後躲到廁所哭了一頓。」描寫前任難道是普羅大眾的一種情感剛需?

  前任為何如此容易引起共鳴?情感作家、算愛研習社主理人陸琪表示:「我們講『愛恨情仇』,前任是唯一全部都佔全的。在當代女性的人生裡,感情的人生佔比一般在50%以上。而人生裡所受到的最大傷害和最大挫折,也往往都和前任有關。所以前任是人們曾經愛過,也曾經被刺傷過,說不定還恨過的人。有傷疤,又有回憶,最容易引發人們情緒波動的記憶點,也可以稱作是記憶中的錨點。」

  陸琪表示,雖然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前任,但大家受的傷和傷的情是近似的,只要歸納出一樣的情感陣痛,就可以通過一個故事來讓大部分的人產生共情。

  前任真的忘不了?

  可以喚醒前任回憶的事物太多

  無論是《前任3》還是《後來的我們》,男主角與前任分手之後,都有了新的生活,新的女友。《後來的我們》中見清已經結婚生子,而且生活中也是一個好丈夫、好爸爸,但遇到前任小曉,仿佛現在的美好生活,都成了一種將就、一種偽裝。

  35歲的觀眾潘女士對於這種「前任難忘」的感情頗為不理解。「我就不明白前任有那麼難忘嗎?都有了新生活、新家庭,事業也忙忙的,有什麼是時間熬不過的?早都淡了吧。」

  陸琪表示,站在認知心理學的基礎上,並不是前任難忘,其實許多事情都很難忘,不過前任很容易被我們再度記起而已。「印象深刻的記憶被稱為「長時記憶」,而印象特別深刻的,引發我們強烈情緒波動的,很可能變成「永久記憶」。而記憶的原則,不是隨時隨地都在我們腦海裡,而像是在資料庫中,當我們被某個事情引發回憶,就會模糊搜尋。這其實是一種喚醒機制。

  所以事實就是這樣,不是前任難忘,而是可以喚醒前任回憶的事物和錨點太多了,因為我們和前任一起經歷了太多的生活,經常會被喚醒記憶。而存在遺憾的前任,則因為情緒波動太厲害,所以印象過於深刻,更容易被喚醒。」

  回憶前任毀三觀?

  應該完全以現任的尺度為標準

  《後來的我們》雖然票房很高,在口碑上卻遭遇兩極分化,很多人指責該片「三觀不正」,片中男女主角再次相逢,遭遇航班取消,於是在酒店房間裡,哭著回憶過去,第一次是男主角的孩子視頻查房,讓情到濃處的兩人恢復理智,第二次兩人拉手奔回酒店,大堂遇到熟人阻止了一次出軌。

  儘管導演劉若英用理智為衝動剎車,男女主角實際上並沒有發生什麼,但依然有很多觀眾不滿,有網友吐槽到「以後再也不看關於前任的電影了,和小三有什麼區別?」「搞不懂這個影片到底有什麼感動的?你在家帶娃,老公和前任在酒店一起回憶往日種種,簡直毀三觀。」一位剛結婚生孩子的媽媽看完該片十分氣憤。在現任看來,所有的前任都是炸彈,應該永遠消失。

  現任們對前任的反應如此劇烈,陸琪表示很正常,「前任和普通朋友是不一樣的,因為一個人曾經和你靈魂生活契合過,哪怕撕裂了,也會有殘留,這殘留也許是回憶,也許是傷口,但總是有殘留。而人生裡交織的部分,是留在過去的片段,永遠無法刪除。這就是為什麼大家都很在意的原因。」

  前任不可避免,作為現任,應該如何控制另一半與前任的關係?陸琪表示應該完全以現任的尺度為標準,「和前任的關係,不是一刀切、大家都相同。應該持有兩個標準:「立場標準」和「相等標準」。

  立場標準的意思是以現任的需求為立場來執行標準。如果現任比較大氣、無所謂,那就可以保持普通朋友的關係。如果現任不開心、不喜歡,應該執行「人間蒸發」,把前任當成空氣一樣不存在。自己想要什麼並不重要,現任希望是怎麼樣的才重要。」

  同時還要避免「雙標」,「『相等標準』的意思是,自己想要和前任保持什麼關係,就要允許現任和現任的前任也保持相應的關係,不可以有雙標,只有大家標準相等,才可以讓親密關係不出問題。」 

(責編:溫璐、吳亞雄)

相關焦點

  • 《後來的我們》被質疑三觀不正 該把"前任"怎麼辦
    原標題:愛恨情仇前任佔全了 該把「前任」怎麼辦 但另一方面,票房雖高質疑也多,《後來的我們》就被質疑「三觀不正」。影片對於「前任」的種種錯誤示範,的確讓人反思,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對待前任才是正確的?我們請心理學、情感方面的專家來談一談。   前任是剛需?
  • 《後來的我們》電影人設有點問題,三觀不正
    首先,感覺有點三觀不正,不能因為前女友在這部戲裡是女主就忽視了男主已經結婚的事實,在除夕夜裡和前女友在一間房間和汽車裡聊著曾經的過去有多麼相愛多麼不容易,錯過了就永遠回不到過去了過好現在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他結婚了他的婚姻就是受法律保護的,這個樣子算什麼。
  • 「三觀不正」的非議背後 《後來的我們》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隨著《後來的我們》票房突破10億,關於這部影片的種種爭議也甚囂塵上。不管是在種種聲明中出現的異常退票事件,還是因故事劇情發展,片中男女主角在十年後「被迫」同處一室帶來的一些「三觀不正」的議論。在「跨界、處女作和逃不開的鄉愁新浪潮論壇」裡,《後來的我們》導演劉若英與主演田壯壯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並與多位影評人進行了探討。論壇現場的劉若英與田壯壯導演劉若英坦言,在創作故事時「什麼都想到了,但沒有想到會被說三觀。我覺得可能有拍的不足的地方,大家看的時候沒有代入感」。主演田壯壯則認為,「三觀是在成長中不停的領悟的,電影寫的就是成長。
  • 《後來的我們》電影人設有點問題,三觀不正
    首先,感覺有點三觀不正,不能因為前女友在這部戲裡是女主就忽視了男主已經結婚的事實,在除夕夜裡和前女友在一間房間和汽車裡聊著曾經的過去有多麼相愛多麼不容易,錯過了就永遠回不到過去了過好現在把握當下才是最重要的,他結婚了他的婚姻就是受法律保護的,這個樣子算什麼。
  • 劉若英電影《後來的我們》被告了,原因三觀不正
    電影《後來的我們》播出以後,反響兩極化。   電影播出至今,爭議不斷。近日有網友傳出一張網頁圖,上面顯示劉若英後來的我們被告了,被告的原因,是不正當競爭。   鵝組認為是因為這部電影三觀不正,所以被人告了。
  • 《後來的我們》狗血毀三觀?你看懂了嗎
    五一假期期間,國產電影再度引發波瀾,把復聯3擠出戰場之後的幾部國產電影,雖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卻每一個都是垃圾,最典型的就是那個《後來的我們》,不但被爆票房造假,而且還借著前任這個熱詞兒,強行用一部三觀盡毀的狗血愛情催淚
  • 「三觀不正」的非議背後 《後來的我們》是一部怎樣的電影?
    隨著《後來的我們》票房突破10億,關於這部影片的種種爭議也甚囂塵上。不管是在種種聲明中出現的異常退票事件,還是因故事劇情發展,片中男女主角在十年後「被迫」同處一室帶來的一些「三觀不正」的議論。在「跨界、處女作和逃不開的鄉愁新浪潮論壇」裡,《後來的我們》導演劉若英與主演田壯壯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回應,並與多位影評人進行了探討。論壇現場的劉若英與田壯壯導演劉若英坦言,在創作故事時「什麼都想到了,但沒有想到會被說三觀。我覺得可能有拍的不足的地方,大家看的時候沒有代入感」。主演田壯壯則認為,「三觀是在成長中不停的領悟的,電影寫的就是成長。
  • 《後來的我們》狗血毀三觀?你看懂了嗎
    五一假期期間,國產電影再度引發波瀾,把復聯3擠出戰場之後的幾部國產電影,雖然佔盡了天時地利人和,卻每一個都是垃圾,最典型的就是那個《後來的我們》,不但被爆票房造假,而且還借著前任這個熱詞兒,強行用一部三觀盡毀的狗血愛情催淚
  • 《後來的我們》裡那些毀三觀的情節,我真是無力吐槽了
    今天得空把我偶像兼夢中情人劉若英的導演處女作《後來的我們》看了一下,還沒看完,我整個人就不好了,我是硬著頭皮,真想翻出劉若英的歌一邊聽歌一遍看電影,權當這是個MV來看,看完心裡拔涼拔涼的,我的女神劉若英,您能不能安心唱歌
  • 周冬雨《後來的我們》,三觀不正的背後其實是多少人的真實寫照
    如果你曾經有過,那麼《後來的我們》可能讓你早已淚目。見清和小曉是你們多少人回不去的真實寫照,後來的你們早已不是你們,不過是你和他,僅此而已。工作的丟失更是壓垮見清的最後一根稻草,隨之而來的是與小曉的激烈的爭吵,不成熟的他玩起了冷戰,頹廢,最後耗盡了小曉的耐心,作死在了他的不成熟裡。後來再見,見清說:我那會就覺得我把你給睡了,你就會跟我一輩子,早知道不睡了。我們渴望一份一生一世的愛情,卻如現實一般上了床也不一定能在一起。
  • 《後來的我們》影評:後來的我們都不需要再回到過去了
    電影《後來的我們》中的小曉和見清就是一對在錯誤的時間遇上對的人的一對戀人。雖然兩個人是有過經歷才在一起的,但在現實面前還是不得不選擇分開,即使是再見也很難再能牽手,甚至是連作為普通朋友的資格都沒有的。即使雙方都知道現在的生活都不是自己的第一選擇。可是人生總是要為自己曾經的過往付出代價的。
  • 我們該如何理解經典作品中那些「三觀不正」?
    美國文學批評家哈羅德·布魯姆認為經典作品應該具有「陌生性」,即傑出的創造性,這種創造性「要麼不可能完全被我們同化,要麼有可能成為一種既定的習性而使我們熟視無睹」。他更強調經典無與倫比的審美價值。兩種表述或許並不衝突,後世的典範往往來自於前代傑出的創造。關於「經典」,我們也許給不出一個準確的普適的定義,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
  • 女朋友與前任在微信上聊的熱火朝天,該怎麼辦?太經典了!
    我該怎麼辦?可是第二天她把她和前任聊天記錄發給我看了,她說想回復問號不小心點成加了,然後就聊起來,期間我女朋友把和我的聊天截圖發給前任看了,可是被忽視了,他們聊起來了。我問她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為什麼不直接一點,告訴前任別來打擾。她說怕傷害到前任。也怕傷害到我,就把截圖給我看了。然後我生氣了一直叫她直接一點,這樣只會傷得越深。
  • 最近流行「三觀不正」,比如《我們不能是朋友》熱播
    郭雪芙可以說就是一個典型的社畜,看起來每天出入高檔寫字樓,卻和男友精打細算存錢買房,看起來可真是很多人現實中的生活,一切按計劃進行,在最年輕的歲月裡,早早地就不敢去激情生活,就算後來買到了房子,卻丟失了那一份心動。
  • 《因為愛情有幸福》獲贊三觀正 製片人:有特別把關
    面對網上的種種好評,執行製片人鄢蓓表示,「我們想做一點不一樣的東西,選擇這個題材是因為能夠給社會和普通觀眾帶來溫暖和正能量」。  該劇備受稱讚的不只是人物設置道德觀念高尚,性格堅韌善良,傳遞的三觀也被大批觀眾認可。對此,鄢蓓也透露,創作過程中對價值觀的把握也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我們確實有這樣的導向,因為家庭和諧社會才能和諧。我們希望做出既好看三觀又很正的電視劇。
  • 女朋友與前任在微信上聊的熱火朝天,該怎麼辦?太經典了!
    我該怎麼辦?可是第二天她把她和前任聊天記錄發給我看了,她說想回復問號不小心點成加了,然後就聊起來,期間我女朋友把和我的聊天截圖發給前任看了,可是被忽視了,他們聊起來了。我問她有沒有考慮過我的感受,為什麼不直接一點,告訴前任別來打擾。她說怕傷害到前任。也怕傷害到我,就把截圖給我看了。然後我生氣了一直叫她直接一點,這樣只會傷得越深。
  • 人必先正三觀而後文藝
    而大家彼此之間存在著巨大的認知鴻溝,無論是在知識層面,審美層面,還是見識層面,相互取得共識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大眾用「三觀」正誤與否來評價文藝作品好壞,這是最新的一次衝突。以下,是一次典型的焦慮症發作症狀:《英國病人》《鋼琴課》「毀三觀」?豆瓣短評裡的道德景觀與現實焦慮我賭一塊錢你讀不完,即便你是《槽邊往事》的多年讀者。
  • 《後來的我們》:自古前任多故事,但和奶茶陳昇故事無關
    今天剛剛刷完《後來的我們》,能提煉的關鍵詞:前任、煽情、北京。在北京拼搏的男女最後卻分開最後再遇的故事。不禁讓我聯想到了去年刷屏的《前任3》。套路大致相似,世界上幸福的愛情都相似,不幸倒是各有不同。但是觀眾倒是很買這樣的帳,只要涉及情感線、催淚都是叫座電影。
  • 周冬雨《後來的我們》,三觀不正的背後其實是多少人的真實寫照
    如果你曾經有過,那麼《後來的我們》可能讓你早已淚目。見清和小曉是你們多少人回不去的真實寫照,後來的你們早已不是你們,不過是你和他,僅此而已。工作的丟失更是壓垮見清的最後一根稻草,隨之而來的是與小曉的激烈的爭吵,不成熟的他玩起了冷戰,頹廢,最後耗盡了小曉的耐心,作死在了他的不成熟裡。後來再見,見清說:我那會就覺得我把你給睡了,你就會跟我一輩子,早知道不睡了。我們渴望一份一生一世的愛情,卻如現實一般上了床也不一定能在一起。
  • 後來的我們:世界名著中的前任
    將一首五分鐘的歌曲《後來》掰開揉碎加水調成一百二十分鐘的電影《後來的我們》,這大概就是導演劉若英做的事情。她所想傳遞的關於青春的所思所感,五月天的那首同名歌曲,只用了五百個字不到就傳達得更為細膩和乾淨了。導演也許並不明白,歌詞、散文慣用的表達方式,絕不能直接照搬到電影和小說中的對話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