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們真的說不清楚,只是單純的想看看,別人都是在怎樣地生活著,在不同的國度,在不同的地方。
旅程的高光時刻,好像都在最日常的那些瞬間。一個只有夏天的地方,的確很適合和喜歡的人一起虛度時光。
離開吳哥窟就定了去曼谷的車,12美元一個人,中途換了3次車,坐了9個小時(加過關時間),從柬埔寨過去泰國的人太多了,足足等了兩個小時,而且柬埔寨這邊還是戶外,太陽很曬,又熱。車是直接到曼谷考山路的。到達目的後,聽說明天是清邁的周末市場,錯過了就只有下個星期了,我們在泰國呆的時間又沒有幾天了,於是又叫司機幫忙送到火車站,買了最後一趟去清邁的火車。泰國的火車是又慢又慢還又貴。鄧麗君生前幾乎每年都會到一次清邁,《小城故事》也唱出了清邁的味道。
逛清邁周末市場,逛吃逛吃一條街
清邁古城住房300泰銖一晚,很便宜,住下後,放好行李,我們就在古城裡面閒逛。各種小清新的店和古城的環境一對比,一下子沒有了那種歷史滄桑的感覺。
周末市場要晚上6點左右才開始,就在小巷找了一家,老闆是歐洲哪個國家的人。其實我是一直都喝不慣泰國的冬陰功湯的,主要可能還是因為口味不太一樣的原因吧,所以都不會點,大多都是點咖喱的。吃完飯出來的時候,太陽還沒有完全的下山,清邁的周末市場路邊攤連按摩都有,於是我們就去感受了一下泰式按摩。結束後,就去逛市場了,攤位很多,整個幾條街都是。由於是窮遊,我們也就買買小吃。
塔佩門,清邁的一個地標。
清邁古城建於1296年,古城呈四方形樣式,外圍以城牆和護城河保護著,是清邁蘭納泰王朝古國的王室宮殿遺址。
塔佩門是清邁古城所遺留下來的唯一遺蹟,古城於1296年所建成。清邁古城建成時,用紅色的磚塊相砌而成的圍牆足足高達兩米,非常氣派。可惜由於經歷風雨和歲月的滄桑,雄壯的清邁古城只留下那道大門作為影子被後人所記住。這座擁有歷史風貌的城門,廣場上的白鴿,經過的行人都會不由自主的將目光聚集在城門前的廣場上。
清晨,斑駁的光影照在褐紅色的城牆上面。城牆外的護城河被填成了現在的廣場。唯有塔佩門依然矗立述說著清邁當年的榮光。
廣場的鴿子也在等待著遊客帶來的食物。
在清邁過起當地人的生活
有人問,怎麼才能體驗當地人的生活?
過當地人的生活,當然要坐雙條去逛當地人才去的市場。
大大的市場,攤位上都擺滿了價籤,明碼標價,童叟無欺。
看一看當地人買菜、買衣服。
融入到當地人的生活中。
騎摩託去逛清邁大學
之前看過很多泰國的小清新電影,對泰國的學生生活充滿了興趣。校園裡樹蔭濃密,繁花盛開。大學裡的建築蠻有設計感的。清邁大學最出名的校友可能要算前總理英拉了,這個集美貌和智慧於一身的政治家。
校園不是很大,可能是放假了,學校裡面不是很多人,也沒有人阻攔。
球場上有幾個男孩子在踢足球,這也是最近幾年泰國足球發展好的原因吧。
開啟派縣之旅
清邁的生活節奏真慢,說好12點來接我們去Pai縣,1點才來,2點出發。下午5點才到派縣,到了就定了第二天最晚回去的車,然後租了一輛摩託車。
這個時候看晚霞應該就是最美麗的時候,周圍的所有景象都是那種漂亮的顏色。
在這裡,日出而作,日落而歸。
淳樸、勤勞、善良的人們。
給你的總是一張很溫暖的笑臉。
你可以忘記城市的喧囂,現實的冷漠。
有人說沒有來過黃色小屋,就沒有來過派縣。
在Coffee in love裡面,我們找靠近露臺的位置坐下,點了兩杯冰飲。微風習習,滿眼綠意,聽周圍的人用各國語言聊著天。還買了明信片作為留念。
騎著摩託車,尋找中國村
在距離派縣5公裡的地方有一個全是中國人的中國村山地村,這個村是當年國民黨軍隊敗退到金山角地區,又無法退回臺灣,泰國政府軍幾次圍剿都失敗了,最後不得不求和,然後劃給他們一片土地,但是泰國政府沒有給他們國籍,只是給了難民證,直到最近幾年,新出生的人才有了泰國國籍,十幾萬後來發展成很多這樣的中國村。
他們上中文學校,傳承這中國的習俗,大大的紅燈籠在哪裡都是中華民族的象徵。
最後,由鄧麗君的《小城故事》來結尾吧,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穫特別多,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這裡已包括,談的談 說的說,小城故事真不錯。
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