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與人相處久了,也會摸清人的一些生活習性,比如狗就是比較聰明的動物,也是農村人比較喜歡的動物之一。有句農村俗話叫:「燕不進寒門,狗不咬新婿」,那麼燕子是怎麼判斷寒門的?狗又是如何看出新女婿的呢?
燕不進寒門
人們覺得燕子在誰家築巢就會給家裡帶來好運,所以農村人大多都喜歡燕子來家築巢,有些人甚至在牆上提前釘好木板,就是希望燕子能來家裡。細心的朋友肯定也發現了,其它鳥類的窩和燕子比起來,簡直弱爆了。
一般鳥類的窩都是敞口朝上,用幾根樹枝做成,然後鋪一些羽毛或者雜草就成了,可以說既不擋風又不遮雨,簡直就像碗一樣在那兒接雨水。而燕子的窩可就高大上了,它們首先會用泥土和雜草攪拌均勻,然後一點一點堆積成窩,裡面還要鋪上一層羽毛或軟草。
而且燕子的窩大多都是在村民的屋簷下,又能通風又能遮雨,相比其它鳥類的窩,就像茅草屋和土坯房的差別,相比之下,燕子的窩簡直就是「豪宅」。但是這樣的窩也是很費時間的,燕子建成這樣一個窩大概需要十天左右,使用期最多也就一年,下一年又會重新做窩。
從燕子的築巢也能看出,燕子的骨子裡就很高貴,對窩的要求也非常挑剔,所以在選址的時候也是千挑萬選,其中最關鍵的一步就是觀察主人家是否家庭和睦,如果家裡人整天都在爭吵,一氣之下把燕子窩捅下來怎麼辦?
所以燕子一般會選擇在家庭和睦的人家築巢,有句話叫做「家和萬事興」,如果家庭和睦,生活也不會差到哪兒去。因此燕子在這一家築巢之後,明年依然還會來這裡築巢,所以「燕子不進寒門」只是因為燕子不想在嘈雜的環境中築巢而已。
其實燕子是一種非常膽小的鳥,既害怕人類,又想依靠人類,所以它們就會選擇在家庭比較和睦的人家築巢,而沒人住的房子,燕子一般是不會去的。如果家裡小孩淘氣,把燕子窩捅下來之後,下一年燕子也就不會來這裡築巢了,這樣說明了燕子並不是不進寒門,而是不去有危險的地方。
狗不咬新婿
有句話叫做「狗眼看人低」,意思是狗的眼睛與人不同,它們會把很多高大的動物看小,這也就是狗什麼都不怕的原因,當然狗與人相處時間久了,自然就會對主人產生敬佩和害怕,因為主人可以給它食物,還可以把它關起來,所以狗對主人是非常忠誠的。
所謂「狗不咬新婿」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主人的態度,因為新女婿來家,主人都會出去迎接的,而且臉上也是掛著笑容,狗看見後自然也就不咬了。試想一下,如果新女婿第一次來家,主人也不去迎接,也不答話,讓狗過去咬的話,狗肯定會跑過去咬的。除非女兒和新女婿一起回來,狗就會聞出女兒身上的味道,也就不咬了。
其實狗才是十足的勢利眼,而且還會察言觀色,往往比較厲害的人家,養出的狗也比較兇惡,如果主人比軟弱,狗也會比較綿軟。所以「狗不咬新婿」只是狗通過主人的言行來判斷的,有過第一次之後,狗也就記住了女婿身上的味道,下一次也就不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