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生土長在江城的我,行過30餘年,依舊感覺武漢很大,有許多地方值得探索,曾經多次前往著名的蛇山黃鶴樓,古人數首《黃鶴樓》詩詞,讓人每次都情緒激蕩不已。
這一次,跟隨父母一起去珞珈山看望親人,沒想到遊歷的心情竟比黃鶴樓之行還要激動。它雖不及江畔的蛇山有名,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韻味,遍地都是名勝古蹟,眾多的革命領袖、文人將帥在此修宅建府,且江城知名大學——武漢大學也依珞珈山而建。
據當地嬸嬸介紹:珞珈山還有一則典故,此山原來並不叫做珞珈山,而是喚作羅家山,也稱落袈山、邏迦山,其歷史可追溯到乾隆五十八年的《江夏縣誌》,「邏迦山」的名字由來是與佛教寺廟有關,到明代楊士廳遊玩至此才有了山名。
之後1929年,武漢大學建設在即,選址在邏迦山,而當時的建校負責人聞一多觀邏迦山,山石崢嶸,景色秀麗,猶如天上仙女的項鍊一般,於是改名同音不同字的珞珈山。其名字寓意著開設武漢大學的艱難,同時象徵著武漢大學是一塊寶玉,以此標榜當時兩湖之間最高學府—武漢大學。
攜父母嬸嬸一路走來,發現珞珈山就在武漢東湖湖畔,山清水秀。一路看到的植物自然景觀頗為豐富,隨處可見綠色的楊、柳、松等。路上小憩時,不禁感慨珞珈山山勢如此巍峨橫亙,放眼望去,岡巒連綿,花木蔥蘢,建築明麗,山光水色交相輝映,儼然組成一幅盛景。
在山腰的路邊,隱隱約約藏著眾多的小別墅,青磚綠瓦,像是建於上世紀中期。據當地的老人訴說:珞珈山歷史上是戰略要地,曾經是全國抗戰中心。蔣介石、周恩來都曾停留於此,而眼前數十棟小別墅,也住過很多名人,有像郭沫若一樣的文人大家,還有像周恩來、蔣介石一樣的知名人物。
小憩之後,順勢來到珞珈山的山頂,這裡有眾多的奇石林立,有的如獅虎蹲踞,有的如情侶對坐,有的如猴子望月,有的如天門開洞。種種怪石,不駐足一會兒根本看不過來,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同時山頂上也有著十幾個大坑,嬸嬸說是抗日戰爭中,中國軍隊在此山據險而鑿的掩體。
再往上走,還有一塔,名字叫做水塔,其名不揚,但其貌採用的是佛教寶塔形,我從塔下走出十步,縱目望去,水天空闊,遠山隱隱,帆影點點,讓人心馳神往,物我兩忘,不知身在何處,難怪有網友稱之為武漢城區最美的山峰,名副其實!
珞珈山東西南北麓都有公交車環繞,可直接通往武漢三鎮。其中,洛迦山北麓公交402路環城旅遊觀光巴士觀光更為便利。而我選擇乘坐的是北麓的公交,一站一停,方便快捷。因為毗鄰武漢大學,所以由此處直接前往櫻花聖地也甚是方便。
武漢大學的櫻花道作為武漢東湖風景區十個遊覽區之一,還有武大的美食,是我每次都不能放過的地方。在櫻花道方面,大家需熟識的是:櫻花綻放於3月至4月初,花期僅一周,每到落花時節,滿地的櫻花形成粉紅色地毯,很可惜這次我們去的時候花期已過,沒能欣賞到絢爛的花海。
總的來說,珞珈山是武漢非常值得去的一個獨特景點,其自然景觀豐富多彩,名人故居別致清淨,遊覽花費也不是太多,適合喜歡貼近自然的朋友們遊玩。當然熱戀中的情人也再適合不過,天然的櫻花地毯,濃鬱的熱戀氣息,據說表白求婚成功率都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