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美國已轉彎 蔡英文能嘴硬到何時?

2020-12-25 觀察者網

據中國臺灣網11月13日報導,美國總統選舉中川普勝選,外界紛紛質疑蔡英文當局「押錯寶」。臺灣《中國時報》主筆室13日發表短評文章,分析相關局勢,直指臺灣若失去美國的戰略支持,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將成為無本之木,加入不了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更會讓臺灣深陷孤立局面。如今看來,一切問題的答案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蔡英文的兩岸政策,蔡當局能嘴硬到何時?

蔡英文

文章指出,為了響應外界對蔡當局押錯寶的質疑,蔡當局只好扯出一堆共和黨人來當做川普的對臺管道,而正在此時,川普真正的國安高級顧問、前中情局長伍爾西在港媒撰文指出,美中應可以更好的管控兩國分歧,他認為美國應該重新看待「一帶一路」和「亞投行」的議題。

與此同時,美國參眾兩院領袖接連表示不會在歐巴馬任內繼續審查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議題之後,歐巴馬政府正式放棄對TPP的推動,考慮川普對TPP的反對態度,TPP議題也將畫上休止符,亞太諸國應該會投入更大精力在RCEP的協商談判上。

今年二月,美國一名男子舉著反對TPP的標語

文章表示,這對蔡當局無疑是個重大警訊。蔡當局之所以押寶希拉蕊,是深信希拉蕊會堅定推進「亞洲再平衡」戰略,而這正符合蔡英文「親美日疏大陸」的戰略布局,但事到如今,蔡的戰略布局還有走下去的可能嗎?

日本也同樣如熱鍋上的螞蟻,因此安倍打破外交慣例,在前往秘魯參加APEC之前先轉赴美國與川普會談,藉此了解和溝通未來合作事宜。但即便如此,日本也很難扭轉美國的戰略調整,而且還要付出更大的代價,外界判斷即使美國不從日韓撤軍,也會讓日韓大幅提高軍事預算。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這對不斷擴大海外投資以跟大陸競爭的日本不啻又是一大利空。

文章最後說,臺灣的境況當然更不如日本,失去了美國的戰略支持,蔡當局的「新南向」政策將成為無本之木,加入不了RCEP更會讓臺灣深陷孤立局面。如今看來,一切問題的答案就只剩下一個,那就是蔡當局的兩岸政策,蔡英文能嘴硬到何時?

蔡英文兩岸政策會調整?

據海峽導報11月14日報導,導報記者吳生林電話採訪了美國問題學者、臺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研究員湯紹成。

湯紹成

美國東亞減碼,蔡當局憂慮

記者:您是否認同有關蔡當局在美國總統選舉中「押錯寶」的看法?蔡當局長期堅持「反陸親美」政策,如今川普當選,會對美臺關係帶來怎樣的影響?

湯紹成:從蔡英文2012年參選臺灣地區領導人開始,過去的8年當中,事實上,民進黨和蔡英文在處理對美關係時,與希拉蕊陣營聯繫緊密,而與川普陣營卻從來沒有搭上線。美國大選結果出爐,民進黨當局和蔡英文感到很愧疚,事後才說要與川普陣營加強聯繫。如此情況下去商談美臺關係,臺灣已經是先矮人一截了。

此外,川普在競選時表示,美國未來在東亞安全議題上是減碼的,而不是加碼的。他也說,未來美國要與日本、韓國等亞洲盟友重新談判有關防衛費的分攤問題,若談不攏,甚至有可能撤軍。這樣的背景下,美國對臺灣的戰略支撐力度也相應會受到影響。

一方面是蔡當局「押錯寶」,另一方面是美國在東亞安全方面的減碼政策,讓臺美關係未來充滿著更多的不確定性,所以,川普的當選,讓民進黨和蔡英文非常憂慮。

記者:受川普的東亞安全政策影響,是否意味著臺灣未來要向美國繳納更高的「保護費」?

湯紹成:川普是生意人出身,未來美國為了臺灣而去得罪中國大陸的機率不會太高,因此,在軍事上,未來臺灣想要獲得比現在更好的武器可能性非常低。如果臺灣要繼續向美國買「保險」,這個代價一定會非常高。

TPP判「死緩」,「新南向」更玩不下去

記者:在經貿議題上,美國原本主導推動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臺當局也夢寐以求想加入。可是,川普強烈反對自由貿易,他在競爭時甚至威脅說,美國將退出TPP。這對蔡當局未來的經貿布局會產生多大的負面衝擊?

湯紹成:由於蔡英文當局不承認「九二共識」,與大陸關係持續僵持,臺灣加入TPP本來希望就不大,如今川普的經貿政策宣示,幾乎給TPP判了個「死緩」。即便未來還有可能重啟談判,但包括臺灣在內的其他貿易夥伴也要付出更慘重的代價。沒有了TPP,蔡英文當局力推的所謂「新南向政策」自然會受到嚴重影響。相比之下,馬英九當初在經貿方面左右逢源,蔡英文如今卻陷入非常嚴重的困窘境地。

馬英九

大陸持續壓力,蔡英文有調整可能

記者:無論是政治還是軍事,臺美關係未來都有生變的可能,加之臺灣經貿布局的受阻,蔡當局未來所承受的內部壓力會不會也隨之加大?如此之下,蔡當局的兩岸政策會不會有所調整?

湯紹成:川普的政策理念是把美國內部問題優先搞定,經貿上反對自由貿易。而蔡當局一方面主張遠離大陸市場,另一方面力推的「新南向」布局又將受阻,在這種情況下,臺灣未來的經濟狀況只會越來越不好。更主要的是,由於兩岸關係僵局打不開,大陸未來對蔡當局施加的壓力會越來越大,臺灣人民生活受到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如此,臺灣民眾對蔡英文當局的不滿也會隨之增加。當臺灣內部對蔡英文當局的不滿和壓力增加到一定程度,如果被判斷為將對民進黨2018年縣市長選舉產生重大衝擊時,蔡英文兩岸政策就有可能轉彎。因此我認為,蔡英文兩岸政策會不會調整,應在2018年選舉前不久,即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上半年是觀察時間點。

據觀察者網先前報導,對於臺美關係,中國外交部一直強調,國際社會普遍奉行一個中國政策。臺灣地區只能同美國保持民間、非官方關係。我們堅決反對任何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臺」和「臺灣獨立」的行徑

相關焦點

  • 美國大選開票風雲變色,臺媒:蔡英文已擬兩套「劇本」因應
    美國大選開票陷入膠著緊繃,「府」「院」高層高度關注,臺媒今日報導指出,據了解,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於上周六(10月31日)的「國安高層會議」中,針對美國大選就已擬好2套版本,若川普連任成功,臺灣將與美國加深雙方關係、盼速籤BTA;若拜登當選,對臺灣正進行的相關政策恐需多注意,因有交接的空窗期問題
  • 蔡英文抵達事故現場,臺媒:事故疑因轉彎車速過快
    據臺灣《上報》報導,繼臺行政機構負責人賴清德21日晚間前往事故現場後,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於今晨7時在事故發生14個小時後抵達現場,隨後前往醫院。 截止觀察者網發稿,普悠瑪列車製造商——日本車輛製造株式會社(Nippon Sharyo)尚未就此次事故有所回應。
  • 臺媒:蔡英文欲過境美國探風向
    參考消息網10月16日報導臺媒稱,臺灣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將在10月28日到11月4日率團出訪三個太平洋「友邦」,其間可望過境美國領地。目前正值中共十九大開幕倒數及蔡英文當局在美國國會成功推動解除美臺高層互訪限制的《臺灣旅行法》草案的敏感時點,蔡英文此時過境美國可能被北京視為挑釁之舉。
  • 臺媒: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
    包括加拿大航空、法航、泰航、馬來西亞航空等均已在目的地列表中標註「中國臺灣」。有臺媒表示,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在國家主權上,兩岸已統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蔡英文日前出席某活動時聲稱,「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艱困,臺灣會持續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我們是國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 臺媒炒作「美國助臺防衛」,臺網友:蔡英文或變成「蔡州長」
    而該草案目前已達成了美國兩院的共識。對此,島內網友紛紛留言表示蔡英文如此仰「美」鼻息,再過不久就成「蔡州長」了。 並在摘要中提及了臺灣相關,宣稱國防授權法案支持美國協助臺灣維持自我防衛能力以及發展臺灣的現代化國防能力。但該法案目前未生效,還需美國聯邦參眾兩院各自重新表決通過後,送往白宮交於川普籤署才算生效。但臺媒目前就已急不可耐地藉此大肆炒作,宣稱美國將支持臺灣並協助臺灣進行自我防衛。
  • 臺媒:「謙卑」已成為蔡英文「獨裁」的假面具
    「萊豬元年」第一天,蔡英文在談話時說,要用最謙卑的心情,請所有臺灣同胞「體諒」,也希望臺灣人「能夠理解我們再三斟酌後的決定」。臺灣《中國時報》發表評論指出,每當民進黨遭到外界重大質疑甚至抗議的時候,蔡英文就搬出「謙卑」二字。很顯然,「謙卑」已經成為蔡英文的擋箭牌,也是蔡當局獨裁的假面具。
  • 蔡英文將二訪巴拉圭?臺媒:主要是想過境美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臺媒3日盛傳蔡英文將二訪巴拉圭,一來鞏固「邦交」,當然更重要的是過境美國。臺灣《聯合報》3日稱,民進黨當局正在考慮藉由蔡英文8月出席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的機會,再度過境美國。這也是美國總統川普籤署「臺灣旅行法」生效後,蔡英文首度過境美國。
  • 島內網友諷蔡英文...
    對於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回應來了。據臺媒報導,蔡英文17日還聲稱, 「臺灣早就已經超前部署」。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蔡英文「嘴硬」「籃子都沒了,只剩臺商一雙手跟小英一張嘴!」「問題是每個籃子都沒有你」。
  • 臺媒: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
    包括加拿大航空、法航、泰航、馬來西亞航空等均已在目的地列表中標註「中國臺灣」。有臺媒表示,在蔡英文的「努力下」,臺灣地位已定,就是「中國臺灣」「在國家主權上,兩岸已統一」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消息,蔡英文日前出席某活動時聲稱,「不管外部環境如何艱困,臺灣會持續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我們是國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成員。」
  • 蔡英文用「雞蛋不能都放同一籃子」掩蓋RCEP無臺灣的尷尬,島內網友...
    對於臺灣未能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回應來了。據臺媒報導,蔡英文17日還聲稱, 「臺灣早就已經超前部署」。對此,有島內網友諷刺蔡英文「嘴硬」「籃子都沒了,只剩臺商一雙手跟小英一張嘴!」「問題是每個籃子都沒有你」。
  • 臺媒悲觀預測: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
    對此,臺媒「中時電子報」作出了分析,結果並不樂觀。甚至悲觀地認為,蔡英文把臺灣的兩岸籌碼玩完了!臺媒說,眾所周知大陸對臺灣的政策,答案只有和平統一及武力統一兩種,有沒可能改變呢?一個GDP超過10兆美元的超級大國,會向臺灣的「分裂」讓步?全世界大概只有蔡英文會瞎說臺灣的意志力可以扭轉這個鐵一般的事實。
  • 臺灣天災,蔡英文轉彎 她過去可是氣到"想卸馬英九一條胳膊"
    馬英九執政時,蔡英文面對天災時「氣到想砸電視」,甚至想讓馬英九「斷一隻手臂」,上臺後對天災態度卻180度大轉彎。(臺媒圖)中國臺灣網6月2日訊 不久前的端午假期期間,臺灣蘇花公路(貫穿宜蘭蘇澳至花蓮的東部沿海公路)因落石坍塌交通大亂,讓網友自嘲「這是臺灣有史以來最多人同步環島的一天」。島內大堵車之際,蔡英文當局「交通部長」賀陳旦面對各界批評卻玩起「神隱」。面對各方民怨,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日在Facebook竟聲稱,「要改善交通,靠的不是交通中斷時的口水」。
  • +外交部」要求解放軍「節制」 臺媒:美國還沒來 大陸就已控制臺灣
    (圖源:臺媒)在臺「國防部」、「外交部」大動作召開記者會回應後,9月11日上午,蔡英文突然赴臺軍愛國者飛彈基地視察。事後,蔡英文在社交平臺上發文稱,這幾天在臺灣西南空域,有解放軍機現身,對此,臺軍各級部隊24小時輪值戒備,全程嚴密監控、應對,並主動公布相關影像。蔡英文稱「嚴正警告這些不速之客」,不要低估臺軍「守護家園的決心」。
  • 臺媒:蔡英文明年1月將出訪中美洲「友邦」 並過境美國
    蔡英文【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媒25日消息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明年1月下旬將開啟任內第四次出訪,預計將訪問臺「友邦」宏都拉斯、多米尼加等四國,並過境美國西雅圖、亞特蘭大。臺灣「東森新聞網」25日報導稱,此次出訪,蔡英文將出席宏都拉斯總統就職典禮,過境地點因考量不重複過境,所以預計去回規劃為美國西雅圖與亞特蘭大兩個城市。但報導也稱,相關出訪消息,臺「總統府」方面不願證實,僅表示若確定出訪,會立刻對外發布,至於蔡英文明年一月是否出訪,目前沒有任何訊息可以公開說明。蔡英文此次出訪,多米尼加成為頗為敏感的臺「友邦」之一。
  • 臺媒:蔡英文已不是「臺灣老大」
    來源:環球時報蔡英文(臺媒)【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人間四月天」,不過今年的4月對民進黨來說並不美好。民進黨中執會確定延長初選時間,被猜測是蔡英文「以拖待變」。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稱,民進黨延後初選,信用已經破產,這也代表蔡英文豁出去了,非要拼到她當候選人不可,「只要權力關係沒變,蔡英文在初選永遠佔上風」。蔡英文(臺媒)賴清德稱「參選到底」民進黨的決定引發賴清德和「獨派」的不滿。
  • 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 臺媒又披露他被蔡英文架空了
    來源:環球網自從臺「行政院長」蘇貞昌被爆痛罵蔡英文半小時後,兩人的關係就備受關注。14日,臺媒又披露蔡英文已經把蘇架空。臺灣《聯合報》14日稱,蘇貞昌日前透露早餐和午餐都和蔡英文在一起,12日兩人又罕見地兩度公開同臺,蘇貞昌更是六贊蔡領導有方,顯見外界熱議蘇貞昌是否被架空、「行政院長」是否換人做等話題已讓兩人的關係起了變化。
  • 臺媒稱蔡英文「挑戰過境華盛頓」,網友諷:連任不了趕緊度假?
    有臺媒6月22日報導稱,3月才結束南太平洋「友邦出訪」行程的蔡英文7月會再到中美洲訪問三個「友邦」,包括聖露西亞、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而且還會「力拼」過境美國東海岸,「挑戰過境華盛頓」。
  • 臺媒稱蔡英文離開洛杉磯前往巴拉圭再遭嗆:又去撒錢嗎?
    參考消息網8月14日報導臺媒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當地時間8月13日結束「過境」美國洛杉磯的行程,搭專機前往南美洲國家巴拉圭。據臺灣「中央社」8月14日報導,蔡英文這次出訪的主要行程是出席巴拉圭總統就職典禮,並訪問貝里斯。去程「過境」美國洛杉磯,回程則於19日停留休斯敦,預計20日晚間返臺,這也是蔡英文在美國所謂「臺灣旅行法」通過後首次出訪。另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13日報導稱,蔡英文8月13日在社交媒體「臉書」上發文,表明自己順利抵達洛杉磯。
  • 臺媒: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發生車禍
    【環球網報導 記者 付國豪】據臺媒24日報導,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國安人員車隊」早上發生車禍。臺「國安局」車隊出車禍(圖片來源:臺媒)臺灣「東森新聞網」7月24日報導稱,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早上才剛回應「國安特勤人員」超買免稅煙案,沒想到「國安局」的車隊,「稍早竟在環東接堤頂高架附近發生車禍」。
  •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臺媒: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2015-06-30 14:58:38臺灣《中央日報》網絡報對此發表評論說,這段話不但令人啼笑皆非,更顯示蔡英文的蠻橫與矛盾。  蔡英文走訪臺東時,農民直言紅龍果、鳳梨釋迦等過於依賴中國大陸市場,擔心大選到了,中國大陸會改變政策,讓臺灣水果崩盤。這本來是產銷供需的問題,蔡英文自應從經濟面來說明,但她卻完全把它政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