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能全幅微單用廣角鏡頭15-35mm F2.8

2020-12-15 中關村在線

佳能RF 15-35mm F2.8L IS USM鏡頭是佳能全幅微單系列專用「大三元」鏡頭,得益於佳能自主研發的大口徑RF卡口與短後對焦距離帶來的光學設計靈活性,實現了具有15mm超廣角,同時配備IS影像穩定器的恆定F2.8光圈L級廣角變焦鏡頭。整個變焦區域都具備很高的畫質表現。

佳能RF 15-35mm F2.8L IS USM鏡頭

佳能RF 15-35mm F2.8L IS USM

佳能RF 15-35mm F2.8L IS USM

不僅如此,這也是佳能恆定F2.8光圈L級廣角變焦鏡頭中首款具備IS影像穩定器的鏡頭,具有最大相當於約5級快門速度的防抖效果。鏡頭採用防塵防水滴結構、實施防汙氟鍍膜,可靠性強,可應對嚴苛的拍攝環境。適用於風光、建築和街拍等廣泛領域。

(7469744)

相關焦點

  • EOS R的好搭檔:佳能RF 15-35mm f2.8L IS USM
    2019年8月28日,佳能正式發布了全新的RF鏡頭產品——RF 15-35mm F2.8L IS USM鏡頭。這款產品也將被視為RF系列「大三元」中的重要部分,該鏡頭適用於全畫幅EOS R系列。佳能利用無反和現代光學的優勢生產新的產品,外界一直認為會推出EF 16-35mm f2.8L IV USM這樣類似的版本,實際上卻並沒有出現。該款鏡頭與EF版本相比,具備光學圖像穩定功能,同時採用Nano USM電機,可實現更好的靜音和平滑對焦。
  • 感受廣角魅力 佳能16-35mm f/2.8L III鏡頭
    筆者這次推薦的鏡頭是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這顆鏡頭在京東商城的售價目前是13299元。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鏡頭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鏡頭
  • 攝影多面手 體驗索尼全幅鏡頭35mm F1.8
    35mm F1.8這個規格的鏡頭很多攝影愛好者都不會陌生,這類鏡頭不僅性價比高,而且用途較為廣泛,可以適應多種題材的拍攝。前幾個月,筆者購買了索尼FE 35mm F1.8這枚鏡頭,它是專門搭配索尼A系列全幅微單的鏡頭。
  • 佳能廣角鏡頭巔峰之作 RF15-35mm F2.8評測
    來源:中關村在線今天這枚鏡頭,是我今年收到的一枚意外之作:佳能RF15-35mm F2.8,這枚鏡頭可以看做是佳能近兩年來推出的最好廣角鏡頭。15-35mm不僅焦段優勢明顯,而且畫質和鏡頭品質相當優秀,下面我們就來看下這枚鏡頭的測試內容。
  • 風光攝影利器 佳能16-35mm F2.8 III鏡頭
    廣角的魅力非常大,因此也是攝影玩家眼中的一種非常普遍的攝影題材。廣角最適合的就是拍攝城市和自然風光照片。想要廣角照片出彩,自然鏡頭的光學素質還有鍍膜等方面都要出色。筆者這次推薦的鏡頭是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這顆鏡頭在京東商城的售價目前是13299元。
  • 大光圈廣角鏡頭 佳能16-35mm f/2.8L III
    對於風光攝影來說,一枚高素質的廣角鏡頭是必不可少的。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就是這樣一枚適合拍攝風光等大場景照片的高等級紅圈鏡頭。作為第三代16-35mm廣角變焦鏡頭,佳能EF 16-35mm F2.8L III USM擁有更加出色的光學素質,同時在廣角端的畸變控制的也更好了。
  • 親民大光圈廣角頭 佳能公布RF28mm F1.8專利
    來自Canon Rumors網站的最新諜報,除了前面說的RF 50mm F1.8之外,佳能還公布了一款RF 28mm F1.8鏡頭的專利信息,從規格上看這想必會是一支性價比很高的廣角大光圈鏡頭,一起來看看專利信息——
  • 超廣新星 佳能EF 16-35mm f/4鏡頭評測(全文)_佳能 EF 16-35mm f/4...
    從最早的20-35mm f/2.8鏡頭到後來的17-35mm f/2.8,再到大三元的16-35mm f/2.8mm鏡頭。這些性能優異的佳能廣角鏡頭都給攝影愛好者們留下了頗為深刻的印象,不過這些鏡頭也著實不便宜,高昂的價格多少讓一些用戶望而卻步。而隨著新款EF 16-35mm f/4L IS USM的推出,佳能的用戶們又多了一個保持高畫質前提下,相對便宜些的選擇。
  • 值得入手的佳能單眼相機全幅廣角變焦鏡頭
    但是,直到最近,唯一小於16mm的選擇是EF 8-15mm f / 4,它是魚眼鏡頭而不是直線透鏡。與16-35mm鏡頭相比,最小焦距減少5mm對最大視角有很大影響。這實際上是佳能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獲得的最大「廣角」變焦。像這種超廣角鏡頭一樣,球狀前部元件被內置的花瓣形鏡頭罩遮蓋。鏡頭蓋安裝在遮光罩上,以保護運輸中的貴重玻璃。
  • 高品質R卡口超廣角鏡頭 RF15-35mm F2.8 L IS USM評測
    今年8月佳能再次發力,一口氣發布了RF卡口大三元中的兩款鏡頭,分別為廣角變焦鏡 RF15-35mm F2.8 L IS USM 和標準變焦鏡 RF24-70mm F2.8 L IS USM,而長焦變焦鏡 RF70-200mm
  • 風光攝影的必備武器 佳能廣角鏡頭的進化史
    來源:中關村在線廣角鏡頭,特別是超廣角變焦鏡頭,是研發難度最大的鏡頭之一。最近幾年間,從EF 11-24mm f/4的發布,到如今RF15-35mm F2.8的到來,佳能的廣角鏡頭,已經站在了廣角變焦鏡頭的頂尖行列。
  • 超廣角的奇妙世界 6款佳能廣角鏡頭推薦
    而佳能EF 8-15mm f/4L USM是一個變焦魚眼,在8mm時,成像為完整的球形,當伸長至15mm時,則是一枚對角線魚眼,像場會完全覆蓋整個傳感器。當然,8-15mm的性能絕非僅限於此,這枚鏡頭在全焦段都有著出色的解析力,而且在15mm可以當作非常好的廣角鏡頭使用。
  • 盤點佳能7大良心鏡頭(全文)_佳能 EF-S 55-250mm f/...
    所以用新貨打舊貨,佳能EF-S10-18mm f/4.5-5.6 IS STM有了明顯的技術和材料優勢,這點在廣角鏡頭最關鍵的銳度上和抗眩光上會有明顯的體現。同時在搭配這個焦距下所有副廠鏡頭都沒有的光學防抖,10-18STM能夠在暗光拍攝上比肩具備恆定2.8的圖麗11-16;並且如果搭配70D拍攝視頻,無疑能獲得超過所有鏡頭的流暢感受。
  • 更高性價比 佳能16-35mm f/4L IS鏡頭
    佳能EF 16-35mm f/4L IS USM是一款擁有寬廣視野的廣角變焦鏡頭, 這款鏡頭在佳能紅圈鏡頭陣營中算是高性價比的代表了。雖然最大光圈僅為F4,但是加入了IS光學防抖功能,在弱光環境下也可以有著清晰的成像。
  • 佳能16-35mm f/2.8L II/III畫質對比
    佳能的大三元序列中的中焦24-70和長焦70-200已經於2010年前後完成了更新,但是廣角序列中的16-35/2.8L II其實就有些尷尬,這款鏡頭上市於2007年,要說老,並沒有光學設計還處於20世紀的那些真·老頭(比如35/1.4L)那般有急切更新的緊迫性,但實際上2007年的圖像傳感器主流還是APS-C,全幅也不過1000萬像素出頭,那個年代的超廣角鏡頭放到現在,畫質能不能看都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
  • 定焦鏡頭中的多面手 索尼35mm F1.8評測
    索尼FE 35mm F1.8索尼FE 35mm F1.8(SEL35F18F)鏡頭焦距:35mm光圈範圍:F1.8-F22「顏值」很高  索尼FE 35mm F1.8鏡頭體積比較輕巧,鏡頭尺寸65.6×73mm,重量約280g,安裝在索尼全幅微單上非常協調。
  • 高素質超廣鏡頭 佳能EF16-35mm F4L評測
    這次佳能推出的EF 16-35mm F4L IS鏡頭就是代替EF 17-40mm F4L鏡頭的,成像表現上有大幅度的提升。而且也加入了超廣角鏡頭中少見的IS防抖功能,當然價格也因此而提高了。究竟EF16-35mm F4L IS鏡頭是否能延續上一代的高性價比,我們現在就來測試一下。
  • 風光必備 佳能全幅廣角變焦鏡頭怎麼選
    >【點擊查看詳情】  2、適馬 12-24mm F4.5-5.6 II DG HSM【點擊查看詳情】  廣角端達到15-16mm  1、騰龍SP 15-30mm F2.8 Di VC但ET始終覺得它更適合和24-35mm焦段的定焦鏡頭比較,又或者和24-70mm F2.8相比較。超廣角變焦鏡頭最讓人在意的肯定還是11-16mm的廣角端,24mm還有些不夠廣的說。
  • 恆定光圈才給力 8款高素質熱銷鏡頭推薦(全文)_佳能 EF 70-200mm f...
    而今次防震 APO 70-200mm F2.8 EX DG OS HSM 的推出,便正好響應了用家多年來的期望,鏡頭特別加入了 4 級 OS 防震,同時在改善質素上又下了不少功夫,從規格來看,顯然有意跟原廠一較高下。
  • 全幅微單入門標頭 索尼FE50mm F1.8評測(全文)_索尼 FE 50mm f/1.8...
    這樣一款50mm F1.8的標頭,確是可以稱得上是在套機鏡頭外最適合入手的一款搭配全幅微單機身的進階鏡頭,那麼它的實際表現究竟如何,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看一看吧。出於鏡頭定位和成本的考慮,全新的FE 50mm F1.8鏡頭採用的是普通DC馬達而非線性馬達。在使用時能明顯感覺到這枚全新的50mm F1.8鏡頭在對焦速度方面要慢很多。且即便是是機身升級到最新版的A7RII 3.2版固件,鏡頭的對焦速度仍然難以用迅速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