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三年,入宮三百餘次,節目三十期,文創三十多件……上周六,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北京衛視和愛奇藝圓滿收官。自開播以來,節目既實現了收視率、豆瓣評分與觀眾口碑的「三豐收」,又探討出了一套年輕態的文化綜藝新玩法,實現將文化內化於心外化於「形」的初衷。
圖: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聶遠
收視十連冠閱讀超百億
深耕故宮文化打造「第二課堂」
縱觀第三季的「成績單」,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不僅收官收視高達2.15,蟬聯文化類綜藝收視冠軍,還刷屏全平臺熱搜45次,斬獲愛奇藝飆升榜、微博綜藝大賞紀實文化類、微博綜藝文化類熱播榜、微博綜藝待播榜、貓眼全網綜藝熱度榜、骨朵熱度指數排行榜第一名。截止目前,節目相關話題閱讀量超150億,短視頻播放量超3.6億,引發了大眾的熱議。此外,節目在豆瓣更是口碑爆棚獲得8.9高評分,有網友表示:「大飽眼福漲知識,拉近了普通觀眾和故宮文化之間的距離,期待第四季的到來!」
圖:《上新了·故宮》第三季收官日月同輝奇景
圖:《上新了·故宮》御貓魯班
更密集的信息輸出,更快的場景轉換,CG特效片段、20支專屬音樂……《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以當下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深耕故宮文化。節目裡,文創新品開發員們通過探索、扮演、解密等形式,讓原本看起來有些沉悶的歷史文化知識,以真人秀的形式「活」了起來,帶領受眾「穿越古今」來一場更加沉浸式的文化體驗之旅。有些學校甚至還把《上新了·故宮》引入課堂,為學生普及歷史文化知識,讓學生們足不出戶就能看到中國頂尖博物館的館藏文物,豐富了意識形態教學的「第二課堂」,為中小學教育踐行「展教並重」提供了生動的教育教學案例。
圖:《上新了·故宮》鏡頭下的故宮
圖:老師在課堂上播放《上新了·故宮》
年輕傳承生生不息
讓傳統文化走入尋常百姓家
第三季給人感受最大的變化,就是文創團隊生生不息的青年力量。節目以年輕的視角看故宮,邀請了來自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理工大學、西安美術學院等多所高校的青年大學生設計團隊,共同研討創意煥新故宮。設計的過程中,青年學子們各出絕招,用年輕人合適的頻率去對接他們的話語體系,帶領年輕觀眾去感受文化的厚度。這種基於故宮文化的智慧交鋒,讓沉寂已久的文物「活」了起來,也讓傳統文化走進了尋常百姓家。
圖:高校學子分組對戰
由北京工業大學學生上新的「鏡面傳奇陀飛輪手錶」自問世以來,一直受到熱烈追捧,日銷售額增長超過一百多萬,僅九天時間就達到驚人的一千萬;江南大學設計團隊的作品「萌之歸寶」,被網友譽為「本季最可愛的文化創作」;北京理工大學的學子融合中式傳統美學,打造的「亭亭一樹,花間戲貓」貓抓板,深受愛寵一族的喜愛;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中央美院學子設計的「青雲躍系列帆布鞋」和「雲山履系列帆布鞋」,則成為了很多年輕人的出街必備國潮。
圖:鏡面傳奇陀飛輪手錶
生生不息的紫禁城,代表的不僅僅是這一階段的歷史文化,其背後是中華兒女生生不息的文化自信和源源不絕的生命力。節目組走到三季的立意,始終堅守文化傳承和創新的初心,為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創造範本。未來,故宮還將以怎樣的形式拉近大眾與傳統文化的距離?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網易北京 責任編輯: 鄭菊馨_H9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