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苕粉肉,菜名帶有肉但實際不是肉,你們有吃過嗎?

2020-12-13 過了才懂得

今天要教大家的這道菜,紅燒苕粉肉,這道菜吃起來非常得Q彈,而且還特別嫩滑,雖然名字中有肉,而且吃起來也是有肉的味道,但是卻沒有肉的成分,那麼這道菜是怎麼做的呢,也是非常簡單啦,大家也可以自己在家做的。 這道菜要準備的食材很簡單,苕粉,水以及裝飾用的青豆和玉米。

首先我們先將水倒入苕粉當中,然後再加入適量鹽攪拌,等到它完全稀釋了就可以了。

然後我們在鍋中倒油,燒熱。

等油燒熱之後,放入稀釋過的苕粉。

然後將苕粉均勻地平鋪在鍋底,這時候開小火就好了,如果大火的話很容易就燒焦了。

一面煎得黃了之後我們翻個面再煎,直到兩面金黃,然後我們可以拿出來裝在盤子裡,這時候可能會有點貼鍋,不過我們可以加點水就會很好脫落了。

然後我們將平面的苕粉捲成一卷。

再將他們切成菱形的塊狀。

接下來我們在鍋裡放入一點豬油,然後在加入一點清水。

然後將切好的苕粉塊放入鍋中。

因為苕粉本來就是熟的,所以稍微煮一會就可以了,在煮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加入一點生抽,上一點顏色。

然後我們再放入準備好的青豆和玉米,稍微翻炒一會就可以出鍋了。

這樣一盤又好看又好吃的紅燒苕粉肉就做好了,是不是特別簡單,關鍵是真的是很好吃,軟軟糯糯的,喜歡吃的小夥伴就可以自己在家嘗試著做起來了。

相關焦點

  • 苕粉肉
    馮驥才說:「年味,並不是物質的豐盛,而應該是文化的豐盛。」年味,體現在文字裡,洋溢在春天裡,融和在親情裡。這個春節,廣會10號悅讀越美推出《我們的節日·年味》欄目,陪你一起憶年味,說年事……在湖北省大冶市的民間,有一道獨特的菜餚,美其名曰:苕粉肉。說它是肉,其實是紅苕研磨的粉製作而成,味道綿軟香甜,油而不膩,大冶人餐桌必備。
  • 農村裡流傳「驢肉香馬肉臭,餓死不吃騾子肉」,騾肉真不能吃嗎?
    所以普通人家所養的驢、馬、騾,通常是不會殺來吃的,但這並不代表這三者不能吃。不但能吃,而且都很美味哦!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龍肉誰也沒吃過,它的美味僅止於想像。而驢肉竟然能媲美只能是天上才有的美味—龍肉,可見它不僅能吃,而且味道非同凡響。
  • 您吃過正宗的木須肉嗎?
    就拿木須肉講,它應該算北方菜,或北方一道傳統菜。那炒好的木須肉,應該黑、黃、白、紅等顏色相間,吃起來質軟、嫩、滑、爽、鹹淡適度、濃香可口。至今,我家仍這樣做木須肉。而且我昔日的鄰居和我的親戚朋友,也是這樣做木須肉。
  • 冷凍肉是不是好肉?常吃冷凍肉有什麼影響嗎?
    1.冷凍肉遭到冷遇買豬的人有多熱鬧,賣豬市場就有多瘋狂。據統計,上述市場平均每天約有1500隻活體豬被拍賣,大約用時為3小時。「餘溫」、「鮮紅」、「會動」……這些宣傳語放在時下任何一家店裡,必定能招攬不少食客。
  • 特色菜名趣談-東坡肉
    東坡肉這個菜名一聽以為是以地名命名,其實不然。這個菜名源於人名,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所創製。宋神宗熙寧十年(1077年)四月,蘇軾赴任徐州知州。七月七日,黃河在澶州曹村埽一帶決口,至八月二十一日洪水圍困徐州,水位竟高達二丈八尺。蘇軾以身卒之,親荷畚插,率領禁軍武衛營,和全城百姓抗洪築堤保城。經過七十多個晝夜的艱苦奮戰,終於保住了徐州城。
  • 好吃又美味的紅燒千張節紅,燒出來吃著像肉,健康飲食半月瘦五斤
    大家好,我是尋食小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好吃又美味的紅燒千張節紅,燒出來吃著像肉,健康飲食半月瘦五斤「千張」一種特殊的豆類食品,由於非常的薄所以呢看起來就像是千百層的疊在在一起的模樣,說千張或許大家不是很清楚,但說到它的另外一個名字相信大家就知道它是什麼啦,千張其實就是非常薄的豆腐乾,那麼在北方呢它也是被稱作「千豆腐」,它的做法呢是相當的多樣,
  • 世人都說神仙好,你們可吃過「神仙肉」?我告訴你真的有神仙肉哦
    世人都說神仙好,你們可吃過「神仙肉」?真的有神仙肉哦,這到底是什麼肉呢?「神仙肉」是清朝末年,徐州的富商張某家裡的廚子,周步創製的一道食物療養菜。張某食用後身體轉弱為強,其中有一段故事至今傳為佳話。張某住在察院街西頭北路,據傳是張良的後人,人稱張大公。
  • 大家知道什麼樣的肉最好吃嗎,不是每一塊肉都適合做五花肉
    而且在吃紅燒肉的時候很多飯店都是用的這種肉,我們在家中五花肉的時候去割豬肉也是大部分這種肉,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五花三層的五花肉在哪個地方?靠近腹部中線位置的五花肉包含直接皮下脂肪和皮層構成一紅一白一啤的三層,這就是最基礎的五花肉了。
  • 喜歡吃東坡肉的朋友,你們知道東坡肉的變遷嗎
    東坡肉因傳言為是南宋著名大詞人蘇軾蘇東坡發明出來的,於是才得名於此。很多人都以為現在的東坡肉就是蘇東坡所發明的,其實不然,現在的東坡肉是在原有的「東坡肉」基礎上改良而來的,下面讓我們看看一開始的東坡肉是什麼樣的吧。
  • 哪些人不能吃鴿肉,鴿子肉做法大全
    哪些人不能吃鴿肉1、哪些人不能吃鴿肉食積胃熱者、性慾旺盛者及孕婦不宜食。2、鴿肉的適用人群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2、鴿肉是老年人、孕婦、兒童、體虛病弱、調理病人的理想營養食品。3、鴿肉的食用禁忌1、鴿肉忌同豬肉一起食用,會氣滯。2、喝鴿子湯不能夠和熱性的食物一起食用,由於鴿子湯的熱性較高,容易上火,會導致臉紅,對於愛出汗的人最好不要吃,同時,喝鴿子湯切忌與牛、羊肉像這樣的熱性食物一起食用。
  • 東坡肉的奇特傳說,百年前江南、川味東坡肉菜譜二張
    百年前的兩張東坡肉菜譜目前能查證到有東坡肉菜名的早期文獻,有1909年的《成都通覽》,裡面三次提到東坡肉,不僅出現在便飯菜單裡,還出現在筵席大菜的名目中,可見其製法當時在成都已經成型,不過均無詳細菜譜,只有「刀雕大塊」四字。
  • 去寺廟吃齋飯,看見了「肉」,齋飯不是素的嗎?原來……
    佛門的戒律很多,其中一點就是不能吃帶有葷腥的任何東西,並且絕對不能殺生。故而在我們印象裡,寺廟吃的都是青菜饅頭一類的東西,從不沾葷腥,也手不沾血腥。有人可能會搬一句名言出來: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但這種做法,是一般人不可學的。
  • 中國「三大名肉」,北京有一肉,浙江有一肉,廣東有一肉,見過嗎
    中國人有多愛豬肉呢?世界第一的生豬產量,和世界第一的生豬消耗量,那可不是開玩笑的。有人說,貴州的醃酸肉值得品嘗。事實上,中國的確有它的代表豬肉美食,而且是三種代表美食,也就是傳說中的中國「三大名肉」。傳說,慈禧太后最喜歡吃清醬肉熬冬瓜,滋味想必一定不錯。
  • 圓圓扁扁的肉是什麼肉?是潮汕肉卷!下飯特香!小孩子喜歡吃!
    圓圓扁扁的肉是什麼肉?是潮汕肉卷!潮汕美食之一,下飯特香,小孩子喜歡吃!喝粥也是香噴噴的!之所以說圓圓扁扁的肉,是我外甥的一個有趣的叫法,覺得有趣又形容得當,符合實際,所以就運用一下了。沒錯,它就是潮汕肉卷,怎麼吃都美味且不膩!
  • 你吃的「肉」裡到底有多少肉?這5種肉再便宜也少買
    生活中我們常常面對一些食物會有疑問,比如魚丸裡面有魚嗎?蟹柳是螃蟹做的嗎?牛肉丸是純牛肉嗎?其實,許多食品都是由人工合成的,並不是直接由動植物加工而成。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曾經吃過的那些「肉」,到底是什麼?平時常吃的肉哪些是「合成肉」?趕快一起來看看吧!01什麼是合成肉?
  • 你吃過東坡肉嗎,知道東坡肉的來源嗎,一起來看看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吃過東坡肉,這道菜就是蘇軾被貶到黃州的時候研究的菜式,在他研究出東坡肉以前人們吃的主要肉類以羊肉為主。在官場上得罪了王安石的蘇軾,被貶到湖北黃州,他卻能苦中作樂研究出,這道美食,因為當時豬肉很便宜,蘇軾生活拮据,只能買便宜的豬肉,回家製作,他的這個做法還被寫到書中。除了東坡肉,還有東坡豆腐,東坡魚都是蘇軾自己發明的。
  • 這款紅燒牛肉泡麵裡有3大片肉,吃到肉時真興奮
    這款紅燒牛肉泡麵裡有3大片肉,吃到肉時真興奮。泡麵如今已經才成為人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種速食食品,因為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人們每天的工作都很繁忙,所以這方便快捷的泡麵就是很多人的最佳選擇了。而對於喜歡熬夜的夜貓子來說,這泡麵也是最方便的宵夜,只要開水和三分鐘時間,就能吃到美味的泡麵了。
  • 宋朝的大吃貨蘇東坡發明的東坡肉大家吃過嗎?來看看此肉的典故吧
    富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吃貨蘇軾為賣餅老婦人寫的廣告詩 「縴手搓來玉色勻,碧油煎出嫩黃深。夜來春睡知輕重,壓匾佳人纏臂金,」流傳至今。當時他雖身有官職,但其實正處於失意階段,手上的錢財也不寬裕。一天他到集市上去,發現豬肉的價格很便宜,就買回去一塊研究做法。有太多人喜歡蘇東坡,他人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處於仕途失意狀態,但是他從不為此丟失了自己的全部生活,他是一個極其灑脫,又極其會享受生活的詩人,天樂達觀的處世態度讓他更具詩人魅力。後來東坡肉又經過一系類的改進,蘇軾終於把東坡肉完善成了全國人民愛吃的美味佳餚。
  • 比革鯨|缺少「大肉」的餐桌,啥也不是
    紅燒豬腳豬腳尖子燒得紅亮入味,吹口氣那肉皮都要蕩漾,吃得兩坨粑得你嘴巴都張不開。紅燒帶皮羊肉帶皮羊肉用芹菜蘿蔔燒,這是貴菜,難得吃一回,湖南羊羶,對媽媽的手藝也有要求,操作好了,吃起來上頭。蒸肉蒸排骨剁辣椒可以蒸,幹豆角可以蒸,豆豉可以蒸,肉好甚至可以寡蒸,一碗出端蒸籠,油汪汪的一屋噴香,肉湯泡飯,脹死你們這幫好恰鬼。
  • 農村俗語:餓死不吃騾子肉,騾子肉有那麼難吃嗎?現在明白了
    騾子是馬和驢雜交出來的,這樣騾子也就同時有了馬和驢的優勢,它個頭比驢大比馬小,耐力也不錯,能騎能耕作,並且也不太容易得病,活的壽命長,幾十年沒啥問題。這樣,農民養活一頭騾子,既能搞耕種,也能當運輸工具,還能當腳力,一舉三得。那怎麼又有了「餓死不吃騾子肉」的說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