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二維碼標準地址門牌。
掃碼二維碼門牌,長沙歷史即可一手掌握。
紅網時刻記者 郭薇燦 通訊員 劉彬 長沙報導
最近,細心的長沙市民可能會發現,市內不少建築換上了嶄新的門牌,在原有藍底白字的門牌上還多出了一個小小的二維碼。通過手機掃碼,即可接入長沙二維碼標準地址服務平臺,不僅可清晰地了解這個地方具體的地址信息,甚至一些古老街巷的悠久歷史也「一目了然」,同時還可接入各類政務服務應用,享受辦事辦證便利。
7月29日上午,長沙市人民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宣布在全市全面推行二維碼標準地址門牌,正式推廣長沙二維碼標準地址建設成果,在實現信息化、智能化城市管理的同時,為長沙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人性化服務,助力長沙打通便民服務「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覆蓋率低、設置不規範、信息技術含量低等地址門牌方面存在的問題,制約了長沙經濟社會的發展,滿足不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強烈需求。2018年底,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立足長沙發展大局,決定在全市開展二維碼標準地址建設,明確由市公安局統籌負責項目總體建設工作,半年多來,在市民政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數據資源管理局等部門的支持配合下,項目建設得到穩步推進,標準地址數據中心、標準地址信息管理平臺等建設項目已初步完成,在此基礎上二維碼標準地址牌安裝換發工作得以全面鋪開,預計到今年底,全市將完成近580萬塊二維碼標準地址門牌、單元牌、戶室牌、路燈杆牌及交通設施牌的安裝。
統一地址標準,地址信息一目了然
在長沙生活居住了70多年的張嗲嗲告訴記者,近20年來,長沙城市建設飛速發展,日新月異,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舊城改造,以前的門牌號碼都不見了,現在他也不知道自家的門牌地址是什麼。如今二維碼標準地址門牌的出現,像張嗲嗲這樣的困擾將不復存在。
據了解,此次長沙市二維碼標準地址建設項目,統一了地址描述、數據標準,建立全市統一標準地址庫,對所有地址及門牌進行核對、清理、更正、停用、新編,有效解決地址重、錯、漏、缺、損、無序等問題,做到規範編制、統一編碼、全面覆蓋,實現「有房必有址、有址必準確」,確保地址信息完整、準確、鮮活,為長沙的社會治理和智慧城市建設打牢基礎的同時,還將為市民群眾帶來精準便利的地址信息服務體驗。
實現精準定位,報警求助不再延誤
「110嗎,我要報警,我在那個玉蘭路,我的小孩走失了,請馬上來處理下好嗎!」「您好,請問是哪個玉蘭路,您可不可以把地址說得詳細點,告訴我是哪個區,我們好派最近的民警到現場處警。」「我是外地的,我不知道這是什麼區,就看見路牌上寫的是玉蘭路」……這是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日常接警過程中碰到的一幕,許多外地及部分長沙本地市民可能對長沙的區劃、行政管轄、路名、路牌號不是很了解,容易造成延誤警情、耽誤求援的情況。
今後,群眾只需手機掃描就近的地址二維碼,對應地址的行政管轄、所屬派出所及社區民警等信息將一目了然,可實現一鍵報警、警民聯繫、位置導航、公共設施一鍵報修等功能。依託標準地址信息,119消防車、120急救車、110出警車可按位置地圖精準搶險救人處警,還有助於電力、電信、煤氣、自來水等民生服務部門更快更準確地找到需要維修的公共設施。
二維碼門牌除了能實現精準定位外,還整合了多個政務應用。據長沙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長沙二維碼標準地址服務平臺已接入「我的長沙」「長沙發布」「96111便民服務橋」「星城園丁」「長沙住建平臺」等政務服務類小程序和APP應用,只需用手機掃描自家門牌上的二維碼,廣大市民即可享受到 「一站式」政務窗口預約、網上辦事、民眾呼聲舉報、巡邏定位、微信報警、巡邏導航、城市名片等諸多服務,通過二維碼標準地址建設,不僅打造了一個全市標準地址管理智能管理平臺,更是打造了智慧政務新模式。
講述長沙歷史,打造城市特色名片
嶽麓書院、橘子洲頭、天心閣、賈誼故居……這些長沙的歷史文化印記,一直是各地遊客來長旅遊的必打卡地,若是以往,可能需要嚮導的帶領,才能讓遊客真正讀懂長沙,但是如今,只需掃碼二維碼門牌,長沙歷史即可一手掌握。
據介紹,此次長沙市二維碼標準地址建設,在傳統的地址信息基礎上,加入了關於長沙的「名勝古蹟」「名人故址」「名街古鎮」介紹,一個個門牌就是一張張長沙名片,讓遊客、市民更便捷的了解長沙的歷史文化,宣傳美麗星城。
「小小的二維碼門牌,是政府民本位服務理念的集中體現」。長沙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唐向陽表示,下一階段,將不斷從民眾生活實際需求出發,在出租房屋信息發布、公共設施報修定位、生活繳費、智能門禁、寄遞、外賣叫餐、網約車等服務方面進行拓展,進一步豐富地址服務應用,為廣大市民提供更加精細、貼心、便利地服務,讓市民群眾深切地感受到大數據給生活帶來的變化,讓智慧城市更加觸手可及。來源: 紅網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