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調查了北大附近的100家外賣商戶

2020-12-17 澎湃新聞

2018年10月17日,新經濟行業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發布了《2018Q3中國在線外賣市場季度監測報告》。報告顯示,在2017年的中國,在線餐飲外賣市場規模達2052.7億元;而2018年,這一數字將超過2400億元。外賣行業的發展盛況空前。

而在此時的北京大學,外賣業已成為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配送員頻繁出入各個校門;外賣包裝在垃圾箱中堆積如山;甚至有學生在「樹洞」上感慨,短短一年,自己僅在外賣上的開銷就不下5000元。

與此同時,外賣行業的暗面也漸漸顯露出來。用戶在第三方平臺上訂餐的時候,無法直觀獲取店鋪的衛生信息,並且習慣於只根據他人評價判斷商戶優劣,而髒汙製作流程的視頻被接二連三曝光,食品衛生安全由此成為一項隱患。

在北大,我們每天吃的都是安全放心的外賣嗎?據「餓了麼」「美團外賣」兩家第三方平臺提供的信息,此間記者按圖索驥,實地走訪了北大周邊的28家獨立商戶與72家依託於美食城的攤點,對這100家外賣供應商的營業規範與衛生狀況進行了逐一調查。

衛生狀況:破敗平房雜物亂堆

蘇州街75號院是一片住宅區。由大門向裡走幾步,可見一間灰粉平房,牆壁上掛著一塊褪色藍招牌,寫著「太太好粥」,大門兩側堆著五六隻紙箱,一籃韭菜擱在門外板凳上。室內沒有開燈,一張堆滿外賣的長桌將內部分割開,朝外的空間狹小昏暗,擁擠著眾多外賣配送員。

平房左側是一棟居民樓,兩者間留出一條深而窄的巷子。巷內堆放著大量食材。平房這一側的外牆剝蝕嚴重,開有幾扇小窗,除一扇外已全部封死。透過這扇窗,此間記者僅看到一名工作人員在昏暗的環境裡進行快速包裝。

「餓了麼」app顯示,這家叫做「太太好粥」的小作坊月售外賣8702份,評分4.7。

「太太好粥」正門及側窗

在此間記者走訪的商戶中,多數商戶的實地衛生情況不容樂觀。

部分商戶的工作人員在食品製作過程中並未佩戴頭套與手套,且無統一制服。而《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人員應當保持個人衛生,生產經營食品時,應當將手洗淨,穿戴清潔的工作衣帽」。

同時,大量商戶的店面衛生狀況並不理想。「米有理由(中關村店)」位於中關村一處美食城內,美食城空間不大,擺有少量商戶共用桌子以供堂食,但桌椅上放置了大量食材袋與食材框。來往者基本都是取餐的外賣配送人員,就餐者寥寥無幾。而地板上黑斑汙漬可見,室內盤旋著少量蠅蟲,間或一兩隻在食材上方飛動。

美食城內擺放的食材

位於蘇州街3號大恆科技大廈地下一層的「書雅粥鋪」「曼玲粥鋪」在「美團外賣」上的評分均為4.8。此間記者實地考察後發現,兩所商戶店面衛生狀況較好,但在食品製作過程中,「書雅粥鋪」工作人員直接用手抓取包子等食物,而此間記者於「曼玲粥鋪」當場購買的粥中漂浮著不明黑色物質。

同一棟建築的地下二層是一家員工餐廳,主要服務於大恆科技大廈的內部工作人員。這家餐廳裡坐落著評分同樣高達4.8的「咕咕韓式炸雞」。此間記者通過詢問一位工作人員得知,店鋪隱蔽在餐廳門帘後的拐角處,只有一處窗口將後廚與店外隔離開,並不提供堂食。後廚的儲物架上雜物四處堆放,工作人員在架子間的狹窄空隙裡走動,配餐過程中始終未戴手套。

「咕咕韓式炸雞」店面

在尋找一家名叫「椒娘冒菜」的外賣店時,此間記者跟隨一名外賣配送員進入了路邊一處拆遷中的平房,即海澱區五道口東王莊甲1號。平房內部三面閉合,中央空地堆滿大量蛇皮袋,上面印有「大米」「瓜子」等字樣,空地東面是一家韓式烤肉店。北屋正廳裡四處堆放著雜物,地面髒汙,牆壁剝蝕嚴重,屋子向內有一條東西延伸的走道,通往三間廚房,而盡頭的廚房物架上擺有雜物箱,箱體貼著「椒娘冒菜」的標誌。

「椒娘冒菜」隔壁的屋子裡,一位工作人員正在切菜,屋內環境與「椒娘冒菜」相差無幾。而靠近入口的屋子中,有四位工作人員圍坐在圓桌旁包餃子,毛衣外套著圍裙,一隻裝餃子的不鏽鋼盆放在身側。

通過詢問這些工作人員,此間記者了解到,這裡的廚房均只進行外賣經營,除「椒娘冒菜」外,還有一家「滿口香」餃子與一家輕食店。在外賣平臺上,這三家店鋪同屬一所公司。但工作人員自稱在這裡受僱不久,每日早晨上班,晚上離開,對這裡情況都不了解。當被問及這裡外賣是否合乎規範時,他們表示「這都是老闆的事情,我們不管這個」。

營業規範:公示多家無懸掛

除了上述的衛生環境問題,此間記者發現,在28家獨立外賣商戶中還存在著一些證書公示不合規範的現象。

《食品經營許可管理辦法》第二十六條表明,「食品經營者應當在經營場所的顯著位置懸掛或者擺放食品經營許可證正本」;《關於實施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進一步要求,「持《餐飲服務許可證》的餐飲服務單位應將食品安全等級公示牌擺放、懸掛、張貼在顯著位置,嚴禁塗改、遮蓋」;同樣,《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登記管理條例(2016年修正)》明確規定,「營業場所應當將營業執照置於住所或者營業場所醒目位置」。

對於餐飲服務單位而言,以上三證必須在醒目位置懸掛,否則將予以警告。

在此間記者走訪的28家獨立商戶中,「望京小腰(中關村店)」「第一佳大雞排(人大店)」「BOOM低脂健康輕食餐」等三家商戶未按標準懸掛證書。其中,「BOOM低脂健康輕食餐」的服務人員告訴此間記者,證書應該在老闆那裡。

同時,《網絡食品安全違法行為查處辦法》第十八條規定,「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顯著位置公示其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通過自建網站交易的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在其網站首頁顯著位置公示營業執照、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餐飲服務提供者還應當同時公示其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量化分級管理信息。相關信息應當畫面清晰,容易辨識」。

但在「餓了麼」app上,多數商戶頁面僅能查詢到營業執照與食品生產經營許可證。上文提及的「椒娘冒菜」在「餓了麼」「美團外賣」兩家平臺皆有註冊。「美團外賣」顯示其量化分級評定等級為C,而同樣的信息在「餓了麼」平臺上並無公示。

此間記者聯繫「餓了麼」客服詢問相關問題並尋求解釋時,對方僅表示,感謝客戶對平臺和商家的監督,平臺會做好公司的內查。

此外,第三方平臺存在大量商家照片與實際不符的情況。「我呀便當(中關村店)」在「餓了麼」上提供的商家信息照片裡後廚與大堂區分明確,但在「我呀便當」實體店面中,牆壁上並無商戶的大型標牌,只有通往後廚的門牆上貼著一塊白板,印有「我呀便當」的字樣。堂食區只擺放了兩張小桌子,店內就餐人員也為數寥寥,工作人員在牆前安置了一張長桌,架起鍋碗直接在廳內炒菜。

「我呀便當」在「餓了麼」app上的商家信息與此間記者實地拍攝通道

「灰色美食城」

11月8日12時許,此間記者來到了北京市海澱區成府路的花園美食城。

這座美食城位於成府路27號臨街商用樓3層,十餘家店鋪聚集在一間大廳裡,靠牆分布,中央為就餐區。長形櫃檯將每家店鋪的後廚與走道分隔開,櫃檯前的地面上堆放著紙箱與裝滿食材的塑膠袋,工作人員推著雜物車在走道裡清收桌上的殘食。正值飯點,各家都在忙碌,但坐下吃飯的顧客並不多,櫃檯上擺滿已包裝的外賣,配送人員來來往往,訂單提示響成一片。

花園美食城內的每家分攤均未懸掛營業執照及食品經營許可證,「梁小猴鐵板炒飯」的負責人告訴此間記者,美食城內所有籤訂合約的商戶可共用同一套執照與證書,因此分攤不需另外申請,而美食城服務臺處掛有北京盛大花園餐飲有限公司的營業執照與食品經營許可證。

北大周邊像這樣的美食城共有15處,100家外賣商戶中共有72家外賣商戶在其中實行聯營分攤,所涉及外賣城包括利康金橋外賣城、食寶街、花園美食城、學府美食城、熊貓星廚、祥和大眾美食城等。

其中,三處美食城(熊貓星廚、利金康橋、營養小廚)基本無堂食。熊貓星廚與利金康橋實際為一條狹長廚房通道,入駐店鋪(包括米有理由、二十五塊半、三米粥鋪、那些年便當等)廚房分排在通道兩側,各自佔據一間屋,均無大堂。地面基本乾淨,個別店鋪將垃圾與袋裝食材堆放一處。

利康金橋美食城某家店鋪

利金康橋的物業管理者在談及美食城時說:「沒別的,就是亂。」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令第36號)第四條規定,「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應當具有實體經營門店並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並按照食品經營許可證載明的主體業態、經營項目從事經營活動,不得超範圍經營」,但這樣的規定並不適用於美食城的管理方式。

在15處美食城中,幾乎所有檔口均無獨立的營業執照與食品經營許可證,而只需使用美食城公司的證件就能夠經營。同樣,在第三方外賣平臺app的食品安全檔案中,所有店鋪均可共用美食城公司的證件申請資格。因此,對於各家商戶的管理責任直接落在美食城公司的肩上。

目前相關食品法規中尚未有針對美食城的管理條例,而美食城攤位大多主營外賣,包裝也普遍精美,其衛生安全卻難以得到統一的保障,用戶在點外賣時也往往很少查看店家營業資質與食品量化分級結果,這導致當下普遍存在的「美食城」成為網絡餐飲服務的灰色地帶。

譬如位於蘇州街的祥和美食城,兼營堂食與外賣。但整所美食城幾乎無人往來,空地上擺放著少量桌椅,美食城內難以找到明顯的辦公室或諮詢臺,牆壁上也未懸掛全部執照。其中店鋪之一「加飯PlusFun龍蝦飯」的店內工作人員在製作過程中未佩戴手套,牆壁明顯位置未懸掛任何相關信息公示。同時,這家店鋪在「美團外賣」app上得分4.7,為高分店鋪,好評9999+。

服務平臺與監管平臺

為加強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規範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行為,保證餐飲食品安全,2017年9月5日,食品藥品監管總局局務會議審議通過了《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第三條指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負責指導全國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並組織開展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測;縣級以上地方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網絡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工作」;第十六條規定,「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餐飲服務提供者的經營行為進行抽查和監測」;第十七條表示,「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建立投訴舉報處理制度,公開投訴舉報方式,對涉及消費者食品安全的投訴舉報及時進行處理」。

此間記者在調查過程中自稱食客,被多名工作人員呵斥。大恆科技大廈地下的管理人員在被詢問為何這裡的店鋪都沒有懸掛食品經營許可證時質問此間記者「你是幹什麼的」,經過此間記者反覆詢問,他表示身後的牆上掛了,但不允許走到裡面,解釋道:「怕陌生人偷東西。」

而調查結束後,此間記者向「餓了麼」與「美團外賣」諮詢了消費者投訴的處理流程。「餓了麼」客服表示,對於平臺下面所有的商家要求其自查,同時,平臺對於一些自己的商家有嚴格的管控,商戶在平臺的處理制度下能夠得到很好的管理;在收到消費者投訴後,投訴會被反映到後臺並進行核查,於三個工作日後與投訴者進行聯繫。但當此間記者問及具體核查流程時,客服表示這是內部信息,並未透露。

「美團外賣」客服則回復道,一線客服對這種情況不是很了解,客服會將情況儘快反映給高級專員,高級專員會在一個工作日之內聯繫消費者,處理這個問題。次日,此間記者收到了「美團外賣」專線人員的聯繫,對方表示,具體信息會有相應的具體措施進行核查。

幾日後,此間記者收到了「餓了麼「」客服的回覆。他們表示,所舉報店鋪資質合規且具備相應的實體店鋪,符合營業規範。

記者 | 謝欣玥 馮嘉馨 喬浩然 李晨花 韓若萊 彭博 梁家瑞 梁立言 李佳潤 夏澤君 陳詩雨

編輯 | 劉博涵

新媒體編輯 | 牛璐瑤

責任編輯|張煒鋮

相關焦點

  • 【擴散】丹東公布169家經營外賣商戶名單及電話
    【擴散】丹東公布169家經營外賣商戶名單及電話 2020-02-08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記者調查外賣平臺:15家小龍蝦外賣店3家證照有問題
    去年底,晨報記者曾對本市中心城區的18家麻辣燙外賣進行評測,半數存在證照問題。   本周,記者再次調查了相同區域的小龍蝦外賣店鋪,發現證照公示情況大為改善,但仍有少數店鋪存在證照不符或「公示地址上無此店」的嫌疑。
  • 獨家外賣調查:沒想到,外賣分量竟比堂食多!而有快餐店外賣縮水超1/4...
    街坊食外賣 感覺有落差是食客的錯覺 還是飯店有貓膩?評價的偏差,是什麼造成的呢?熱線記者實測幫你看清楚同一家店,線上和線下選購同款產品,一份在餐廳打包,另一份用外賣配送,全部留樣保存。對於特殊的食材,將用兩個規格容量相同的包裝盒進行分揀,最後用精確到1g的廚房電子秤,對所有樣品對比稱量。
  • 我們對比評測了100家商戶後,發現……
    我們針對購物中心、餐廳、景區、銀行、美容美髮五大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場所,從北上廣深等城市隨機選取了100家營業商戶,對大眾點評和百度App進行評測,看看兩者的表現如何。購物中心:百度App信息更加準確在購物中心方面,我們選擇了北京、上海、廣州的20家,涵蓋了連鎖超市、大型購物中心等不同的商業體形態。
  • 外賣訂餐一鍵隨享 百度地圖「附近外賣」使用
    告別了人山人海的國慶長假,對於都市上班族來說,緊張的工作又開始了,每天的午餐也從原來的山珍海味變成現在的附近外賣,但筆者發現,身邊很多白領開始使用百度地圖「附近外賣」功能訂餐,不僅是肯德基、麥當勞等大眾食品,附近的特色餐館也成為他們的新寵,定起餐來也越來越有文藝範。
  • 大眾點評推出六大精準幫扶舉措 超600家必吃榜商戶開通外賣服務
    ,讓新開通外賣商戶快速從新手到精通。目前,必吃榜商家開通外賣業務的速度在急劇增長,每周新增商戶數近30家左右。截至3月2日,必吃榜商家累計開通外賣業務總數達到628家,佔境內必吃榜商家總量的50.7%。
  • 訂餐不給開發票 外賣成避稅平臺?三亞稅務部門將展開調查
    525家外賣餐館,能開發票的僅56家  能開發票商戶,還得滿足一定金額……  訂餐不給開發票 外賣成避稅平臺?  三亞稅務部門將展開調查8月16日中午,南國都市報記者通過該訂餐APP定位「師部農場路18號」後發現,默認排序共顯示525個商家可供外賣點餐,隨後記者通過篩選功能後,點擊「開發票」按鍵,顯示能開發票的商家僅56家。其中,旺龍西安肉夾饃(金雞嶺店)、極客小廚(鳳凰水城店)等多家商戶則沒有填寫發票信息一欄。  而美團外賣APP上情況也十分相似。
  • 連鎖餐飲上線外賣求生,人均坪效是店面的一倍 外賣迎來二次爆發
    美團研究院在2020年2月初對3.2萬餐飲商戶進行了調查,顯示九成餐飲商戶資金短缺。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了解到,省城濟南不少本土連鎖餐飲也上線外賣業務,連五星級酒店也在做。老濟南四合院的創始人李致甬告訴記者,老濟南四合院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已經有280多名員工,「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就200多萬,一個月租金加起來也百十萬,對我們來說,閒一個月損失不小啊。」為了應對困境,李致甬也上線了外賣業務。「以前我們的堂食菜品不適合外送,我們特地調整了食譜,推出了盒飯快餐、淨菜套餐、炸貨醬貨三類。」
  • 烏魯木齊網絡訂餐調查10人點外賣7個是女性
    美團外賣訂餐大數據顯示,烏魯木齊人最愛點的外賣是米粉,佔到總外賣份數的三分之一;排名第二的是漢堡披薩類,顯示了新疆人對快餐文化的追逐;第三名則被三涼所佔據,涼麵、涼皮、涼粉成為炎熱天氣裡炙手可熱的小吃。據美團外賣總部負責人介紹,在美團外賣新疆區入駐的米粉商家就有100多家。記者打開外賣軟體,隨意選擇了幾個人流較密集的區域,銷量最高的排名中,前10位就有一半是米粉店。
  • 外賣訂餐一鍵隨享 百度地圖「附近外賣」使用實操
    告別了人山人海的國慶長假,對於都市上班族來說,緊張的工作又開始了,每天的午餐也從原來的山珍海味變成現在的附近外賣,但筆者發現,身邊很多白領開始使用百度地圖「附近外賣」功能訂餐,不僅是肯德基、麥當勞等大眾食品,附近的特色餐館也成為他們的新寵,定起餐來也越來越有文藝範。
  • 每新增100家餐廳,就有92家倒閉,留給外賣商家的路還有多少?
    在2017年的時候,我們國家新增了311萬家餐廳,但是與此同時,還有285萬家在這一年倒閉,這也就意味著,每次只要新增加100家餐廳,伴隨著的就會是92家倒閉的餐廳,他們的平均存活時間其實連一年半都不到。
  • 店鋪審核不到位,美團、百度外賣、餓了麼被立案調查!
    今天,北京市食藥監局約談了百度、美團、餓了麼、到家美食會等外賣平臺,知道君在場旁聽了會議內容。北京食藥監局向外賣平臺公布了60家「未公示證照信息」餐廳,其中美團、百度、餓了麼三家外賣平臺各20家,食藥監局要求三大平臺對這60家餐廳立即下線。同時,10月1日前,所有外賣平臺的入駐商戶必須「亮證亮照」。
  • 美團外賣再為武漢優質商戶返還佣金,疫情期間免佣金額超3000萬
    為助力武漢實現生活服務領域消費的回補與復甦,美團外賣將在武漢推廣「商戶夥伴佣金返還計劃」,對武漢範圍內優質餐飲外賣商戶、尤其是經營情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商戶,按不低於3%-5%的比例返還外賣佣金。部分在疫情期間受影響較大的武漢新老優質商戶還會獲得3個月的佣金調減優惠。
  • 商戶餓了麼外賣售價比堂吃高近一倍 你點外賣的時候注意到了嗎?
    商戶餓了麼外賣售價比堂吃高近一倍 你點外賣的時候注意到了嗎?時間:2020-10-27 13:53   來源:看看新聞Knews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商戶餓了麼外賣售價比堂吃高近一倍 你點外賣的時候注意到了嗎?
  • 美團外賣佣金調查:商家如何淪為平臺競爭的工具?
    他們向《深網》提供的一份海豐縣小餐飲行業協會的報告中提到,協會成員商家166家,其中約120家已經上架美團外賣平臺,這些商戶2019年無一家佣金抽成低於20%。比如在一筆訂單中,不管這筆單價是100元還是10元錢,騎手的收入只與配送單量和距離有關,相對較為固定,那麼多出來的部分就進了美團口袋。美團對《深網》回應稱,目前來看,外賣平臺主要客單價都集中在20-40元之間,百元以上客單價訂單相對佔比仍然較少,而用極端佔比較少的情況對應騎手收入則不夠精確。
  • 肯德基外賣入駐浦發信用卡「小浦惠花」商戶聯盟平臺
    近期,網際網路第三方數據機構DCCI發布的《網絡外賣服務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已有45.4%的網民使用過網絡外賣服務。如今,在O2O場景持續發酵並已成為零售領域的主流業態的市場環境下,金融科技與信用卡業務融合趨勢不斷加強,各大銀行正在積極藉助科技的力量,將信用卡服務滲透到用戶生活消費場景中,搭建以人為核心、支付、消費為支持的新關係。
  • 線上購物、外賣到家、員工自願減薪……購物中心聯手商戶紛紛「自救」
    近期,全聯房地產商會商業地產工作委員會發布《購物中心行業抗擊疫情專項調查報告》指出,2020年春節期間,幾乎所有購物中心的客流和銷售額都在大幅度下滑。面對嚴峻的營收壓力,不少購物中心迅速啟動危機管理,聯手商戶推出線上購物、外賣到家、啟動打折和贈送積分等策略,更有企業員工主動提出減薪,願與公司共同進退、共渡難關。
  • 塑膠袋禁令「大限」只剩兩個月,記者調查:九成餐飲商戶仍無動於衷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通過在門店免費索取、購買或通過網絡平臺購買外賣等方式,取得了肯德基、味千拉麵、滿記甜品、快樂檸檬、1點點、鮮芋仙等30家餐飲品牌門店的塑料購物袋。除了丸龜制面和廖記棒棒雞兩家門店的購物袋並未標註材質,其餘28家餐飲提供的購物袋均明示主要材質為聚乙烯(PE),產品執行的標準為我國國家標準《塑料購物袋》或我國包裝行業標準《商品零售包裝袋》。
  • 網上訂餐調查:百家餐廳多數無照
    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規定,網絡交易平臺必須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並審查其許可證,但記者調查發現,無證、無店食品生產點仍存在。  上海市消保委日前發布的網絡外賣訂餐消費調查與評議顯示,9家熱門網絡訂餐平臺的100家餐廳中,僅有39家公布了可辨識的營業執照和經營許可證圖片,而其中僅有半數證照相符。
  • 滬中心城區「麻辣燙」外賣評測:18家訂餐平臺入駐商戶1家無證,5家證照過期
    如何保障外賣食品的安全,成為備受關注的問題。2015年下半年,多家網絡訂餐平臺被曝大量入駐商家存在無證、套證等情況,隨後上海「外賣界」的整治和規範行動一直持續至今,現在外賣平臺情況如何呢?  最近,晨報記者在餓了麼、美團外賣、百度外賣三家滬上主要網絡訂餐平臺上,以南京東路商圈和徐家匯商圈為範圍,對18家「麻辣燙」餐飲店進行走訪評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