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陽推出城市公園樹木認養活動 龍脊嶺公園內100棵樹木有了「新...

2020-12-13 上遊新聞

認養家庭懸掛銘牌標誌

三峽傳媒網訊 (記者 徐志全 文/圖)春回大地,萬物復甦,草木萌芽。近日,雲陽縣城市公園樹木認養活動啟動儀式在龍脊嶺公園內舉行,吸引了不少市民參與。首批百個家庭認養了100棵樹木,增進了市民愛綠、護綠、添綠的環保意識。

近日,共青團雲陽縣委聯合雲陽縣城管局積極拓寬義務植樹的形式,推出城區樹木認養公益活動,傳遞環保理念,喚醒、深化小朋友們愛綠護綠的意識,鼓勵大家參與到綠色植物種植行動中來。

當天,在龍脊嶺公園雲頂廣場,來自杏家灣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在家長的帶領下參加樹木認養活動,為創建秀美家園、建設綠色雲陽貢獻自己的力量。

「來,我們一起掛起來,以後我們的寶貝就和這棵樹一起成長了。」當天,在龍脊嶺公園內,市民羅玲和女兒一起,小心翼翼為自己認養的桂花樹掛上認養牌。市民賴先生聽說可以認養城區樹木,當即報名幫孩子認養了一棵樹。他認為,認養樹木很有意義,能夠從小培養孩子護綠的意識。

認養一棵樹,共享綠色家園。在現場,100個家庭認養了100棵樹,品種有黃葛、桂花、櫻花、香樟、樸樹等,並統一懸掛了認養銘牌標誌,許下美好願望,為森林樹木養護奉獻一片愛心。

在現場,小朋友們掛牌後,由家長帶領一起就地取材,一起製作手工樹葉畫,親近大自然。

「我們專門開發了『雲陽城市公園樹木認養』微信小程序,首期認養活動主要是親子類的,今後將通過線上認養線下掛牌的形式,讓更多的市民朋友參與到活動當中來。」共青團雲陽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有興趣的市民朋友可以等下期活動開始進行認養,鼓勵全員參與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宜居環境,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縣城,共建花園城市,促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

相關焦點

  • 龍脊嶺公園100棵樹木有了小主人
    03-27 09:16:23 來源:雲陽手機臺移動端 「來,我們一起掛起來,以後我們寶貝就和這棵樹一起成長了。」3月26日,在龍脊嶺公園內,市民羅玲和女兒一起,小心翼翼為自己認養的桂花樹掛上認養牌。
  • 把愛與責任系在每一棵樹上——武威市民勤縣開展城區樹木認領認養...
    昨日,記者自武威市民勤縣委宣傳部獲悉,民勤縣於日前開展城區樹木認領認養活動,進一步強化市民群眾植綠、愛綠、護綠意識,打造綠色、生態、宜居縣城,促進全域生態文明建設。  據了解,民勤縣城區樹木認領認養活動堅持「一次認養、長期有效」原則和「定期認養與即時認養」相結合的方式,對城區公園廣場、道路兩旁公共區域的樹木分區域、分批次、分年度進行認養。
  • 湘潭高新區法華山樹木認養公益活動啟動
    3月26日,天氣晴好,法華山幾處荒僻的山坡上,迎來了一支綠化「大軍」,由湘潭高新區管委會主辦的高新區法華山樹木認養公益活動正式啟動。當天,約500位市民種下雲南櫻花樹,為春意萌動的法華山播灑下一份綠色希望。法華山位於湘潭市的東大門,屬於長株潭綠心保護區。打造法華山櫻花谷,正是湘潭高新區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的一項舉措。
  • 在全球最大的城市森林公園 有一棵樹等你來認養
    封面新聞訊(記者 李媛莉)4月4日,「認養一棵樹 增綠龍泉山」全民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泉段)植樹活動在成都龍泉驛區茶店鎮啟動。啟動儀式上,龍泉驛區優秀人才代表、清華大學畢業生、區衛計局工作人員田雲傑代表主辦方宣讀了「認養一棵樹 增綠龍泉山」 ——全民共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植樹活動倡議書,號召全社會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植樹造林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把義務植樹作為建設美麗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改善民生福祉的具體行動。
  • 望和公園推出樹木「雲認養」:疫情期間,朝陽群眾宅家也能添綠!
    在4月12日第36個首都全民義務植樹日到來之際,區園林綠化局聯合朝陽區「網際網路+義務植樹」基地望和公園開通線上養植課程、線上樹木認養等雲平臺,開展「我和綠樹有個約定——線上雲認養」活動,引領大家以網絡盡責的形式參與「植綠、護綠、愛綠」,踐行生態文明新風尚。
  • 打卡雲陽龍脊嶺公園 這五個點千萬不要錯過!
    雲陽微發布消息初夏的雲陽,天氣晴好你有沒有想好去哪裡嗨一嗨如果還沒想好,小編給你推薦一個去處吧這裡很近、風景卻獨好~龍脊嶺公園位於雲陽縣龍脊嶺山脈,總長6540米,佔地面積2.677平方公裡。包括磐石城公園、雲頂公園、飛龍公園、臥龍公園、雙井寨公園。它是集文化體驗、休閒遊憩、登高遠眺、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生態型綜合性開放式城市森林公園。
  • 植樹節到了,去上海共青森林公園認養一棵樹吧_正在直播_澎湃新聞...
    上海共青森林公園的認養樹木。澎湃新聞記者 祝文博 圖近年來,上海共青森林公園推出的植樹節樹木認建認養活動深受市民遊客以及企事業單位的歡迎,每年提供的樹木量都供不應求。隨著綠色生態理念逐漸的深入人心,樹木認建認養已成為市民們祈願、祝福、傳遞愛心、教育孩子的優先選擇。認建認養活動自3月6日開放報名以來,報名情況非常火爆,僅1天就有3成樹木已被預約。
  • 初夏打卡雲陽龍脊嶺公園,這五個景點千萬不要錯過!
    龍脊嶺公園位於雲陽縣龍脊嶺山脈,總長6540米,佔地面積2.677平方公裡。包括磐石城公園、雲頂公園、飛龍公園、臥龍公園、雙井寨公園。它是集文化體驗、休閒遊憩、登高遠眺、健身娛樂為一體的生態型綜合性開放式城市森林公園。
  • 基金會中心認養樹木進行時!
    你,是否會念起20周年社慶認養的紅楓樹?你,是否會思念你和小夥伴們共同選擇的追思樹、感恩樹、友誼樹?你,是否會惦記見證八年時光的初心樹?你,是否仍在回味求婚成功時的激動?還有那棵見證幸福時刻的相守樹。……樹,與你們一起成長中心,多了家的溫度「岸請君植樹,暖風扶翠柳。」
  • 認養一棵樹 寄託一片情
    認養一棵樹,寄託一片情。當樹木枝繁葉茂、春華秋實,收穫的是自己的勞動果實,助推的是生活環境的改善,如果能用認養的錢來幫助他人,則意義更大。  市民認養一棵核桃樹,同時可以獻出一份愛心,用認養核桃樹的資金捐助寒門學子,晚報這樣的公益活動,形式新穎、意味深長。
  • 春風十裡,不如在雲陽龍脊嶺遇見你
    雲陽這座城市因有一山脊直插長江,酷似「龍脊」而得名「龍脊嶺」。這個橫亙於雲陽縣城區中心的生態文化長廊,是這個城市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龍脊嶺文化長廊長6.5公裡,它就像一塊巨大的「生態綠肺」鑲嵌在城市的中央。
  • 認養一棵花開如雪的染井吉野櫻,以家的名義
    108萬棵樹木等待著市民「雲認養」 園方將推出300株池杉供市民線上認養,在3月12日至31日期間,大家可通過綠博士微信公眾號、中國網絡植樹公益網上海網參與到樹木認養活動中,並收穫具有紀念意義的認養證書。
  • 雲陽:龍脊嶺公園基本完工 園內名貴植物約2萬株
    中國園林網9月15日消息:昨日,三峽庫區最大的城市開放型公園——雲陽龍脊嶺公園基本完工。該公園佔地面積3.6平方公裡,建設總投資2億元,於2008年4月動工興建。公園以「一脈(龍脊嶺生態綠脈)、雙核(雙井寨遊覽觀光區和磐石城軍寨遺址觀光區)」為骨架,分磐石城軍寨遺址觀光區、雙井寨遊覽觀光區、龍脊嶺生態林帶三大區域,園內有百年古樹梨園,新栽植黃葛樹、香樟、銀杏等名貴植物約2萬株、花卉達60餘種。
  • 雲陽這些公園,你去過了嗎?
    雲陽,一座山水交融、風光秀麗的公園城市。「5分鐘到公園,10分鐘到廣場。」是每個雲陽人的小幸福。說到愛轉的公園,大多雲陽人一定首先想到的是濱江公園、月光草坪公園、龍脊嶺公園······
  • 昌吉市:給公園樹木「理髮美容」
    天山網訊(通訊員賈興旺 梅阿敏報導)4月26日開始,昌吉市公園管理服務中心的「園丁」們對人民公園和帶狀公園的樹木進行修剪,給兩個公園的樹木進行了一次「理髮美容」。春季是樹木一年中生長最快的時候,也是樹木修剪的最佳時期。
  • 還等什麼,解鎖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就差你了
    為進一步助推成都建設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範區,中心城區預約通勤挑戰2.0活動來了▽今天,由市委社治委、市總工會、市公安局、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管委會聯合發起的「中心城區預約通勤挑戰——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系列活動」在丹景臺核心景區正式啟動!直擊,啟動儀式現場!
  • 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開展 「認養一棵樹,同植生態林」綠化活動
    4月20日上午,河南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王仲田,廳領導楊繼成、焦飛、王朝軍、李驗勝、薛崇林、李維群,與全廳幹部職工共同走進河南省中牟森林公園,一起參加「認養一棵樹,同植生態林」綠化活動。  植樹認養活動場面熱火朝天,廳領導帶頭栽植,各處室分片包幹,密切協作,幹勁十足,你扶樹,我培土,他澆水,到處是忙碌的身影,人人洋溢著滿臉的喜悅。
  • 朝陽公園:1600餘株樹木櫻花谷燦若雲霞
    2017年3月17日訊,每到周末,朝陽公園就變身市民樂園,放風箏的、跑步的特別多。在公園中部,櫻花谷裡的櫻花已經悄然綻放。據說,這個櫻花谷是為了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建立的,佔地10萬平方米,有1600餘株樹木。
  • 三角湖公園遊人多 樹木很「受傷」
    小朋友正在爬樹(本報記者 黃亞楠 攝)本報訊 (記者 黃亞楠)春暖花開,正是遊玩的好季節,不少家長利用周末帶孩子到公園遊玩,公園裡到處可以聽到歡聲笑語,但3月11日,記者走訪我市部分公園發現,不少小朋友存在攀爬樹木的行為
  • 公園怎麼建?樹木如何種?成都為建公園城市出了本「說明書」
    公園怎麼建?樹木如何種?未來公園城市什麼樣?建設公園城市的「說明書」來了!農村新型社區規模則宜達到5000人以上,林盤聚落規模宜控制在100-500人。對這類公園,則應注重對傳統文化村落的梳理和保護,對有價值的林盤聚落堅持「多改少拆」,植入商務、會議、博覽、度假、雙創、社團組織等多種功能,實現林盤功能提升,承接城市功能轉移,打造兼具傳統林盤文化景觀、高品質配套設施和現代服務功能的天府新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