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那些颱風、颶風的名字,究竟怎麼起出來的?

2021-02-15 未讀

這兩天有一條新聞,引起了廣大沙雕網友的注意:#颶風命名即將用盡#。新聞本身是說今年的大西洋颶風季還在進行,氣象組織表示,手裡的名字不夠用了,新來的颶風啟用希臘字母命名,只能叫颶風α、颶風β、颶風γ了……本來是平平無奇的一條氣象新聞,在沙雕網友的口中,又變成了各種梗:所以,颶風名字不夠再起不就得了?怎麼還有不夠用一說?實際上,颶風和颱風的名字,並不是隨便起的,都是提前準備好的,且數量有限,先到先得。
順便先科普一下颱風和颶風的區別,它們都是熱帶氣旋,只是「產地」不同。生成於西北太平洋和我國南海的是「颱風」;生成於大西洋、加勒比海以及北太平洋東部的是「颶風」。

對於大西洋颶風,世界氣象組織有一份每6年循環使用的命名表,每年準備了21個名稱。而今年的大西洋不太平,已經有20個颶風形成,甚至出現了「五法天女」共舞的情形。

△ 圖片來自@中國氣象愛好者

這張雲圖上從左到右分別為莎莉、泊萊特、雷妮、泰迪、維姬。如此盛大的颶風Party,確實罕見。正是因為多,所以才名字不夠了。因為按平時的經驗,大西洋一年只有12個熱帶氣旋,然而今年卻是僧多粥少。現在美國氣象局的備用姓名庫裡,僅剩一個名字「威爾弗雷德」可供使用了。相對而言,西北太平洋上的颱風,「姓名庫」就豐富多了

其實在1997年以前,颱風是沒有名字的,或者是它路過哪個國家,哪個國家就給它起一個名字。所以一個颱風,會有中文名、日文名、泰文名、韓文名……意思還完全不同。

為了避免混亂,受到颱風影響的14個國家和地區,包括中國、泰國、柬埔寨、韓國、越南、菲律賓等等,一起組成了颱風委員會每個國家貢獻10個名字,組成了一份包含140個名字的名單,循環使用


△ 圖片來自浙江新聞話圖俠,數據截止至2016年
中國大陸貢獻的名字「國風」十足,比如玉兔、風神、海神、悟空、電母、海棠、杜鵑。日本則獨寵「星座」,天秤、圓規、摩羯、北冥、巨爵、蝎虎,10個名字裡有6個都是星座。而泰國則為自己的熱帶水果實力代言,送選過諸如山竹、卡努、榴槤等水果名……

說到「山竹」,或許你會對它幾年前帶來的狂風暴雨有印象。不過,再也不會有下一個「山竹」了。因為一旦某一個颱風造成了重大的生命財產損失,它的名字就會被「開除」出颱風名單

而充滿命運宿命感的是,山竹的「前任」是榴槤,正是因為榴槤被除名了,才有了它「上位」的機會,後來它也把自己吹翻車了……

或許很多朋友覺得,夏天都要過去了,還科普什麼颱風颶風啊?這可就誤會大了,因為登陸我國的分為夏颱風和秋颱風。今年我國7月經歷了罕見的「空臺」,8月經歷了7個夏颱風,而進入9月後的超強颱風「海神」已經來襲,正是今年的第一個秋颱風。而最近,颱風紅霞正在形成,可能會在兩廣海南附近登陸。

從數量上看,登陸我國的秋颱風,明顯比夏颱風少。但從強度上看,秋颱風算是一個「狠角色」。根據中國氣象臺的統計,過去71年來,颱風強度TOP20中,有11個是秋颱風。因為秋颱風大多出生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離陸地遠,「生長」時間更長,它體積不大,但結構很對稱,更容易成為颱風中的「能力者」。

同時因為常常有冷空氣的捲入,秋颱風可能會從「暖心」變成「冷心」,更容易帶來強勁的秋風秋雨,所以沿海的朋友們還是要加強防範。

不過,秋颱風也不能得意太久,畢竟,太強可是要被除名的!

 #聊幾句# 

又學到了一些奇奇怪怪的知識👇

相關焦點

  • 颱風是怎麼起名字的
    據美國海軍的聯合颱風警報中心統計,1959年至2004年間西北太平洋及南海海域的颱風發生的個數與月份有關,平均每年有26.5個颱風生成,出現最多颱風的月份是公曆8月,其次是7月和9月。颱風是一種強大而深厚的熱帶天氣系統;為赤道以北、日界線以西,亞洲太平洋國家或地區對熱帶氣旋的一個分級。
  • 科普:颱風和颶風如何區分 又如何命名
    新華社北京9月11日電(記者張瑩) 近來,颶風「哈維」和「艾爾瑪」先後在北美肆虐。而在西北太平洋地區,颱風「泰利」已於9日晚形成,預計數日後在中國東南沿海登陸。每年夏季,是颱風和颶風在東亞、南中國海和北美地區集中來襲的時間。那麼,颱風和颶風究竟有何區別?它們又是如何得名?
  • 科普一刻 颱風和颶風到底有什麼區別
    據中國天氣網氣象分析師邵鵬介紹,從形成的原理來看,颱風和颶風是一樣的,都是熱帶氣旋大家族的成員。它們都是熱帶輻合帶「孕育」出來的產物,可以說是「親兄弟」了。颱風和颶風的長相也都差不多,從雲圖上看,它們都是一團逆時針旋轉的螺旋雲系。只不過,強度越強,結構會越緊實,眼區也越明顯。天氣預報中經常聽到的名詞有颱風,也有颶風,但是,颱風和颶風究竟是啥關係?
  • 颶風和颱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小長假後第一天,給大家聊聊颶風(hurricane),因為4月5日,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發布了關於2018年大西洋颶風季(2018 Atlantic hurricane season)的預測報告。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人秒想到颱風(typhoon)。不得不說你很機智啊!那麼颶風和颱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 颶風和颱風,不要傻傻分不清
    他們的名字是如何命名的?颱風、颶風和旋風只因出生地不同颱風、颶風其實都是熱帶氣旋。根據世界氣象組織的定義,中心風力一般達到12級以上、風速達到每秒32.7米的熱帶氣旋均可稱為颱風或颶風。區別在於,發生在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的熱帶氣旋是我們熟知的颱風,而發生在東北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稱之為颶風。
  • 經常看到很多奇葩的颱風名字,那你知道颱風名字的由來嗎?
    這裡是「小狐探世界,我探你來看」颱風每年都會在沿海地區登陸,颱風的名字有些也是很奇葩,讓人摸不著頭腦。比如:今年的黑格比,實在是想不出來該名字的是以什麼命名的。颱風命名表在古代,人們把颱風叫颶風,人們對颱風的命名始於20世紀初【明末清初】,據說:首次給颱風命名的是20世紀早期的澳大利亞預報員,把颱風名字命名為他所討厭的政治人物,以此來公開戲稱該政治人物
  • 11號颱風紅霞來了,颶風和颱風是一回事嗎?家長科普,孩子愛聽
    家長怎麼引入颱風呢?薔薇、美莎克、鸚鵡、森拉克、天鵝……這裡的每個名字,念起來是那麼的好聽,但它們卻是颱風的名字。超強颱風「海神」的影響尚未完全消除,今年第11號颱風「紅霞」又已生成。有著好聽的名字,但實際上一個個都是不折不扣的暴力分子。颱風到底是什麼?它又是怎麼形成的呢?
  • 颱風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
    颱風的名字都是怎麼起的? 央視網報來源:央視網 2019年08月09日 18:06 A-A+   每年的夏秋,總有颱風的身影出現,比如今年的「利奇馬」、去年的「山竹」、前年的「天鴿」。那麼颱風的名字都是誰起的呢?為什麼要這樣起?有些颱風為什麼還要被除名?快來學習一下背後的知識吧!  颱風的名字是怎麼起的?  在颱風命名的國際規則出臺之前,不同國家和地區對同一颱風的命名各不相同。
  • 颱風都是誰命名、怎麼命名的?
    近半個月,颱風「巴威」、「美莎克」、「海神」先後進犯我國大東北地區,東北半個月內遭颱風「三連擊」…… 等等,你有沒有發現,這颱風的名字,是不是還怪好聽的? 颱風都是誰命名的?怎麼命名的? 今天小編就來滿足你的好奇心。
  • 颱風如何命名,2017年會出現哪些名字的颱風?
    颱風和颶風都是對於熱帶氣旋的不同說法,一般把出現在太平洋海域的熱帶氣旋,稱為颱風;出現在印度洋或者大西洋的熱帶氣旋,稱為颶風。全球熱帶氣旋分布圖西北太平洋海域是受到颱風影響最大的地區,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每年都會有不少颱風登陸,有的甚至帶來巨大的危害,比如2006年的「桑美」颱風,嚴重影響中國東部沿海地區,共造成了25億美元的巨大損失。因此2006年12月4日至9日的第三十九屆世界氣象組織颱風委員會會議中決定把「桑美」這個名字退役,由「山神」替代。
  • 「今年第X號颱風皮皮蝦已生成……」給颱風起名字,你說叫啥好?
    出品:科普中國製作:科學達人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25日,中央氣象臺「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結果出爐啦!最終有三名網友獲得颱風命名權,並精選出九個颱風候選名字。九個名字中的一個將代替被除名的颱風「海馬」,最終被颱風委員會正式承認。可能你已經聽說了,九個備選名稱中,有我們熱愛的——皮皮蝦!
  • 為消滅颱風,曾有國家啟動「人工控制颶風計劃」…
    不過對於大人們來說,颱風可令人頭疼萬分。雖然颱風的到來往往伴隨著利於農作的降水,但其破壞力也是不容小覷。建築設施、道路交通、甚至人畜安全都會在颱風過境時受威脅,這也讓颱風成為了大家眼中毫無疑問的天災之一。那麼,有沒有什麼與之對抗,甚至消滅颱風的可能性呢?【註:颶風、颱風都是一樣的熱帶氣旋,只是不同地區叫法不同。】
  • 颱風「玉兔」退休,下一個颱風名字可能出自你手
    作為「玉兔」的提名國,我國需要提交3個新的候選颱風名字,最終的新名字將在明年颱風委員會第53次屆會上公布。9月21日中央氣象臺將與廣東天氣共同開展「我給颱風起名字」活動,邀請公眾給颱風命名。中央氣象臺供圖颱風為何要退休?
  • 高考地理小專題——熱帶氣旋(颱風、颶風)
    颱風(颶風)是指中心附近最大風力在12級及以上的熱帶氣旋。颱風多發生在夏秋季節,一般生成在溫度超過26℃的開闊洋面上,從熱帶低氣壓逐漸發展壯大形成。颱風能量巨大,具有可怕的推毀力。颱風的破壞力主要由強風、暴雨、和風暴潮三個因素引起,具有突發性強、破壞力大的特點。
  • 國考行測常識:千奇百怪的颱風名字是怎麼命名出來的?
    前一段時間,颱風「安比」來咱們山東轉了一下,給我省帶來了相當於4900個大明湖的降水量。這回,颱風「摩羯」又要發威了,受其影響,我省一些地區將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在談論颱風的時候,大家對颱風的名字也很感興趣。它們有的聽起來有異域風情,但又不明其意,如「瑪莉亞」、「安比」;有的很中國,讓人感到親切,如「悟空」、「玉兔」。那麼,颱風的名字到底是誰起的?
  • 颱風和颶風有什麼區別、幾級風算颱風
    有些事情或常識可能大家會比較模糊,比如颱風和颶風、幾級風算是颱風等。其實並不難了解,有些甚至我們在課本上海學過。可能時間長不接觸已經忘記了,那就在囉嗦一遍吧!什麼是颱風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面上的熱帶氣旋,颱風來臨時總帶有狂風暴雨,當達到一定級別是會造成巨大的自然災害。
  • 颱風都有哪些名字是怎麼命名的?2017年颱風名字大全
    像人的名字一樣,颱風也有自己的名字。在每個颱風形成之前,人們便已經早早的給他們命好了名字。去年的颱風我們仍依稀可記,今年又要迎來各種颱風。一起了解2017颱風命名表一覽。  2017颱風命名表一覽:颱風都有哪些名字是怎麼命名的?
  • 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颱風的名字是怎麼來的? 發布時間:2020-08-07 16:32:16 來源: 未來網 作者: 編輯: 王佳萌    在颱風命名的國際規則出臺之前,有關國家和地區對同一颱風的命名各不相同。
  • 泰國起的颱風名字都災難深重?網友:以後別讓泰國起颱風名字了
    但關於颱風山竹的討論還沒結束,比如不少朋友就會問,山竹影響這麼大,尤其是對於珠三角地區造成了如此罕見的破壞,它是不是要被除名了?甚至有網友向中氣愛表示,以後別讓泰國給颱風起名字了,從根源解決問題。雖然談到這個事情有些玄學,但事實上,泰國給西太平洋颱風命名表提供的10個名字裡,有不少都是災難深重的災臺——除了大家這段時間熱議的山竹,還有榴槤、威馬遜、派比安、莫拉克、韋帕等。比如以颱風山竹作為替換名的榴槤,於2006年被除名。2006年,颱風榴槤以超強颱風強度登陸菲律賓人口稠密的呂宋島南部。
  • 【趣談】為什麼「皮皮蝦」「哈士奇」不能給颱風命名?
    不過局長是語言學霸啊,對於下面這些大家好奇的問題,局長可是行家:「這個風為什麼叫『颱風』」?「『天鴿』『帕卡』這些名字是怎麼來的」?「  古籍裡怎麼記載颱風」?今天就來和大家聊一聊,關於颱風的那些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