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校長推薦:有一種癖好,放之四海而皆準:中國玩兒得比外國6,祖宗玩兒得比今人文藝。
毛主席說過這話?老蔣你是不是標題黨大忽悠?
別急,我們先來看看「地圖炮」。
矢野浩二,日籍演員,中國女婿。
最近因為在5年前說過的話「中國人沒資格養狗」,網媒幾番炒作後被人貼上了「辱華」的標籤。
「中國人不配養狗」這句話的確是值得商榷,標準的「地圖炮」。
娛樂圈本就是非多,何況浩二馬上對此事做了解釋和道歉,咱也不能太玻璃心,所以當然是原諒他啦。
接下來的事才是重點:「地圖炮」誰最強?
這事兒,怕是得先往祖宗十八代以前倒了才知道……
先秦諸子開「地圖炮」時,靠的是群策群力開黑,而且都是用講故事的方式,波及面不大:
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智子疑鄰、野人獻曝,從前有個宋國人……
(PS:今河南東部、江蘇西北部、安徽北部和山東西南端之間)
刻舟求劍、畫蛇添足、自相矛盾,從前有個楚國人……
(PS:今湖南、湖北全部、重慶、河南、安徽、江蘇、江西一帶)
鄭人買履、買櫝還珠,從前有個鄭國人……
(PS:今河南省中部)
以上典故一多半出自《韓非子》,可見這傢伙特別不待見楚國人和鄭國人。
到了唐朝,「地圖炮」終於出了一位宗師。
柳宗元柳大詩人,傲嬌派文豪的鼻祖!少年成名!鴻鵠大志!而立之年更是任職監察御史、禮部員外郎,給宰相王叔文打下手,相當於今天的國務委員。
可後來,柳宗元因為政治鬥爭失敗被貶去永州做司馬,這心裡的苦憋著也是沒地兒放,於是終其後半生,都在跟「地域黑」結緣。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他在給弟子的回信中,說了這麼一段委婉的話:
「僕往聞,蜀之南,恆雨少日,日出則犬吠,餘以為過言。前六七年,僕來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嶺,被南越中數州。數州之犬,皆蒼黃吠噬狂走者累日,至無雪乃已。然後始信前所聞者。今韓愈既自以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為越之雪,不以病乎?」
咱也試著翻譯了一下,發現這怨氣撒得還挺重,順手就把四川和廣東的狗給黑了:
過去聽說,四川南邊雨水多,太陽一出來狗就叫,我以為那都扯淡的。後來去了南方,發現下雪的時候,廣東的狗都愛狂追亂咬,感情真是被雪嚇的。所以,以後誰跟老子說四川的狗會在晴天裡亂叫,我準信。現在,跟我唱反調的韓愈(基友兼政敵,就是那個寫出「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的那位)都能給人當老師了,好比就是那大四川的太陽;這個時候你要拜我為師,不是讓我當廣東的雪麼,逗我呢?
這矯情的勁兒,傲嬌不?
其實柳宗元的意思,無外乎就是借寓言倒倒不得志的苦水,吐槽一下體制陳舊、政治黑暗、怪人當道。只是,這華夏子孫「地域黑」的「地圖炮」文化,一下就因為這位大才子的加盟駛進了快車道。
蜀犬吠日、粵犬吠雪就不說了,你以為憑他一己之力就只能黑四川、廣東嗎?
Naive!南掃湘渝
《永某氏之鼠》,黑湖南……
把自以為「飽食而無禍」的人喻作老鼠,諷刺封建剝削、官僚逞兇縱惡,暗喻小人得志雖能囂張一時卻不長久
《黔之驢》,黑重慶……
一個黔驢技窮,400公裡外的貴州背鍋至今,因為那時的黔州還包括了貴州的一部分…
北蕩晉冀
《河間傳》,黑河北……
「河間,淫婦人也。不欲言其名,故以邑稱。」 河間,是一個淫蕩的女人。我不願提她的名字,因此用地名指代。河間婦一詞由此得來
《謫龍說》,黑山西……
澤州一群年輕人在郊外玩,忽然天降美女,年輕人就很想去猥褻她。
要不是當時沒高鐵,有生之年他去哪兒,哪兒就得淪陷。
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地圖炮」他雖算不上是首創,但絕對是把「地圖炮」大規模運用的翹楚。
鬥轉星移,時移世易。
到了今天,後人承襲中華文化裡的這項能力,也就不足為奇了。
甚至發展出了「偏見地圖」這種玩意。
網絡圖:上海人眼中的中國
其實除了「地圖炮」源遠流長的中國,「地域黑」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是廣泛存在的。
比如,美國人的「地圖炮」:
俄羅斯人的「地圖炮」:
注意!FBI WARNNING!
以上兩幅偏見地圖系出自國外網友的靈魂手繪,所以不要問老蔣幹嘛把中國大公雞畫那麼醜,屁股都沒了。
日本人的「地圖炮」:
等等……X馬者什麼鬼?不愧是AV國,一不留神就開車。
還有英法德意的懶得列了。其實,網上的偏見地圖還有很多,不過渣國的偏見不用鳥他。(瞧!一不小心,我也跟著「地圖炮」了~)
由此可見,「地圖炮」、「地域黑」還真是古今中外人民群眾都喜聞樂見的娛樂啊。
只不過,「地圖炮」也不是誰都可以亂玩的。
一個月前,某手機廠家在官微帳號上發了條互動帖,雖然義正辭嚴地寫明了「拒絕地圖炮」,但是顯然最後玩兒脫了。
網友指責其「一邊在河南賣手機,一邊罵河南人」。一時引得本地帳號和媒體紛紛加入討伐隊伍。
所以呢,想用「地圖炮」吸引眼球,結果卻被崩瞎了眼。
上面那些例子,古人很文藝;現代人的偏見雖然令人不快,但也是人云亦云的調侃居多。
而「地圖炮」的殺傷力遠不止如此,有些甚至殺人不見血。
我們這一代人的青少年時代,或多或少都曾籠罩在一個陰影裡,那就是《夏令營中的較量》。
Ps:原名《夏令營史上的一場變革》,縮寫稿《我們的孩子是日本人的對手嗎?》發表於1993年7月號《黃金時代》雜誌。1993年11期《讀者》雜誌全文轉載,文章標題改為《夏令營中的較量》廣為傳播。
圖為1992年參加「中日少年兒童聯合探險夏令營」的孩子們。劉建昌/攝
在作家孫雲曉的「地圖炮」下,從夏令營的中國孩子,推而廣之到全國兒童,全體中彈無人倖免,像極了歌謠裡唱的「金秧子,賴唧唧,病病歪歪活不起」。而日本孩子,個個都像奧特曼一樣生猛。
從此,在家長和老師「你看看別家的孩子」的說教中,多了一個我們無力反駁的論據。
儘管這件事曾被闢謠澄清過多次,但是24年過去了,這篇帶毒的「地圖炮」卻把影響力一直延續到了今天。兩年前,山東還出了個小學校長,從《夏令營》中尋找」靈感「,取消一二年級數學課的事情,尤其是這種事還是發生在一個教育強省,實在是令人吃驚!
對大多數人來說,放「地圖炮」是因為拒絕累人的思考和區分真假,一炮打翻一片多爽快。而且很特別的是,「地圖炮」的目標一般和自己沒多大關係,身體從不沾炮灰。
因為一旦打到自己身上要思考啊!
「地圖炮」觀點雖有不同,但也是有共同點的。作為一個「地圖炮」手,首先要認為自己智力超常,優越感超強,第二要認為自己看到的才是真相。
大師們確實是這樣,比如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將「地圖炮」的境界提升到了深度研究層面。
而有些「地圖炮」,就居心不良了。比如《河..殤》之流,懟天懟地懟祖先,把中華文明一竿子打翻在地,再順便餵大家一嘴毒藥。
網際網路時代的「地圖炮」,更多的是分不清形勢,分不清敵我,隨意、故意擴大打擊面,是把「不該劃為敵人的劃成了敵人」。
網絡噴子、鍵盤俠,還有現在的某些媒體,為了博眼球,可以把偶發的事件炒作為社會危機,把少數人的惡行誇張到全地域、全行業的普遍罪惡,甚至上升到體制問題、民族劣根性!
他們「地圖炮」式的口水覆蓋攻擊,噁心了大多數吃瓜群眾,寒心了被濺射傷害的好人,撕裂了人群,磨滅了信任,黯淡了希望。
警察、教師、醫生……;中國遊客素質低、中國只會山寨……
這些,都是「地圖炮」的受害者。
好了,「地圖炮」說完了,回到開頭的問題。
老蔣承認,毛主席沒說過那句……聽我說完!
但是,他老人家說過意思相同但更深刻的話: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這個問題是革命的首要問題。」——《毛澤東選集》第一卷第一篇第一句話;《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
如今的中國確實存在很多問題,可噴子鍵盤俠、以及媒體們,開噴也要講基本法,好好領會「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的主席語錄,弄明白炮口要瞄準什麼,亂開「地圖炮」要不得。
曾經最令國人痛恨的兩個「地圖炮」——」東亞病夫「和」華人與狗不得入內「——是敵人強加給我們的,也早已被我們砸爛。
可今天,信息洪流帶來了無數的「地圖炮」轟炸,無處逃脫的我們,更要分清楚:
誰是我們的敵人,誰是我們的朋友?
誰是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