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在寧波大學順利召開

2021-12-21 寧大外院

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由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文學研究》編輯部、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中國社科院-寧波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寧波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海洋出版社協辦的「第四屆海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成功舉辦。本次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吸引了包括美國、韓國以及全國5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20多名專家學者和師生參加。會議不僅為大家提供了一場豐富的學術盛宴,也成為寧波大學35周年校慶的一道靚麗風景。

10月30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在李達三外語樓210會議室隆重舉行。開幕式由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王松林教授主持。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屠國元教授致歡迎辭,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吳曉都教授、《外國文學研究》主編蘇暉教授分别致開幕辭。

屠國元院長代表學校和學院向匯聚雲端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寧波大學在「雙一流」建設中取得的成績,以及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取得的豐碩成果,希望通過本次會議能進  一步加強學校與各兄弟單位之間的學術交流。

吳曉都教授代表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向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他回顧了前三屆海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盛況,並高屋建瓴地展望了未來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方向。

蘇暉教授代表《外國文學研究》編輯部向全體與會者表示感謝,她認為此次會議為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高端的學術交流平臺,會議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召開,聚焦海洋文學與文化的跨學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0月30日上午舉行了第一場大會主旨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吳曉都教授、南京大學陳兵教授、湖南師範大學鄧穎玲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李鋒教授以及寧波大學段波教授等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吳曉都教授做主旨發言:

《阿拉爾海的「革命『星期五』」—〈 第四十一〉的意涵與主角》

陳兵教授做主旨發言:

《何為英國人?金斯頓〈三個海軍士官生〉中的青少年教育》

鄧穎玲教授做主旨發言:

《維多利亞晚期英國海洋小說中的公民教育》

李鋒教授做主旨發言:

《英美或然歷史小說中的海洋元素》

段波教授做主旨發言:

《美國小說中的「太平洋迷思」與帝國想像》

30日下午,會議進入小組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圍繞「『新文科』視閾下的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這一主題,從「藍色詩學」:理論建構與批評實踐,海洋文學中的「海洋共同體」書寫,海洋文學與「海上絲路」,海洋文學與海洋強國話語建構,海洋文學中的商貿書寫,海洋文學中的倫理與生態問題研究,外國海洋文學中的中國書寫,「新文科」視閾下的中外海洋文學經典作家、作品研究,中外海洋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歷史文化研究等多個維度展開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交流和探討。

10月31日上午舉行了第二場大會主旨發言,廣州大學張連橋教授、上海海洋大學朱驊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Robert Tally Jr.教授、韓國東國大學Youngmin Kim教授、曲阜師範大學劉炳範教授、四川大學張維薇副教授和寧波大學李廣志副教授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就海洋文學與文化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張連橋教授做主旨發言:

《論楊·馬特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暴風雨的隱喻與創傷後成長》

朱驊教授做主旨發言:

《〈水天〉:原住民海獵文化與官方生態保護的倫理困境》

Robert Tally Jr. 教授做主旨發言:

「 『We know the sea to be an everlasting terra incognita』: Moby-Dick, the Ocean, and the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Youngmin Kim教授做主旨發言:

「Sargasso Sea, Venn Diagram, and Literature: Island, Ireland, and British Isles」 

劉炳範教授做主旨發言:

《論對人類命運的認識與世界海洋文學發展的階段性》

張維薇副教授做主旨發言:

《日本遣唐使的中南半島漂流與渤海道輾轉》

李廣志副教授做主旨發言:

《東亞視域下的海洋文化:寧波「海上絲綢之路」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形成》

30日上午主旨發言結束後,會議舉行閉幕式。閉幕式由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段波教授主持,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兼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松林教授致閉幕辭。

王松林教授對線上線下的全體參會者和外國語學院的志願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海洋文學研究在學理上具有學科的合法性,我國的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一方面要借鑑西方「新海洋學」的跨學科研究範式,一方面更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藍色詩學」。「第四屆海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在國家倡導「海洋強國」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召開的,是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實施「新文科」建設的一大舉措,將進一步凝練寧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特色。

來源:全媒體中心

排版:陳嘉瑩

初審:檀學敏

終審:王松林

相關焦點

  • 第十二屆國際芥川龍之介研究暨日本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
    第十二屆國際芥川龍之介研究暨日本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召開http://www.huaue.com  2017年9月21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9月16日至17日,第十二屆國際芥川龍之介研究暨日本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順利召開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在泉州召開。該項目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組織,福建省文旅廳協調推進落實申報工作,申報文本包括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三地的多個代表性社區及群體。以此為契機,「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於12月21—23日在福建泉州隆重召開。
  • 中國現當代文學暨畢淑敏作品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
    中國現當代文學暨畢淑敏作品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
  • 天津大學「國家文化安全與海洋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
    本站訊(通訊員 劉辰羽)12月7日下午,在天津大學科學圖書館一層報告廳舉行了「國家文化安全與海洋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來自中國海洋發展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王斌研究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歐應急學院副院長杜正艾教授、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瀋陽研究館員和中國世界文化遺產中心主任趙雲研究館員、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技術總監孫鍵研究員、香港大學錢江教授、中國海洋大學徐祥民教授
  • 第四屆「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索非亞舉行
    中國經濟網索非亞6月2日訊(記者 田曉軍)第四屆「絲綢之路」(一帶一路)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索非亞大學孔子學院召開。保加利亞政府代表、中國駐保加利亞大使張海舟以及索非亞大學校長阿納斯塔斯·格爾吉科夫到會致辭。   來自中東歐國家及中國多所著名高校和學術研究機構的約60名學者與會。
  • 資訊 | 中國絲綢博物館和韓國傳統文化大學在扶餘聯合舉辦IASSRT第三屆學術研討會暨第四次理事會
    2018年11月5日至11月9日,國際絲路之綢研究聯盟(IASSRT)第三屆學術研討會「絲路之綢: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暨第四次理事會在韓國扶餘國立傳統文化大學成功召開
  •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在泉州順利召開
    「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在泉州召開。該項目由國家文化和旅遊部牽頭組織,福建省文旅廳協調推進落實申報工作,申報文本包括福建泉州、廈門、漳州三地的多個代表性社區及群體。以此為契機,「送王船儀式與海洋文化遺產保護」專題學術研討會於12月21—23日在福建泉州隆重召開。
  • 第四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在南京大學舉辦
    6月8日-10日,恰逢2018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第四屆文化地理學術研討會暨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工作會議在南京大學召開,會議主題為「文化、地方與人類福祉」。 會議由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主辦,南京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承辦,南京大學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南京大學人文地理研究中心、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鄉治理與政策研究學術委員會協辦
  • 海峽兩岸海洋海事大學藍海策略校長論壇暨海洋科學與人文研討會召開
    主辦的第五屆海峽兩岸海洋海事大學藍海策略校長論壇暨海洋科學與人文研討會在青島召開,共有來自海峽兩岸14所院校的70餘名代表參會,其中包括來自臺灣海洋大學、臺灣中山大學、臺灣大學、成功大學、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澎湖科技大學6所臺灣院校的21名代表。
  • 天津大學「國家文化安全與海洋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順利召開
    12月7日下午,在天津大學舉行了「國家文化安全與海洋文化遺產」學術研討會,權威專家學者匯聚一堂,以國家文化安全與海洋文化遺產研究為主線,展開了一場關於中國海洋文化遺產學術研究的深入研討交流。
  • 「物與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
    」全國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舉辦 http://www.huaue.com  2019年4月24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4月20日至21日,由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雜誌和中國海洋大學外國語學院聯合主辦的「物與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大學召開,中國海洋大學校長於志剛出席開幕式。  於志剛在歡迎辭中結合自然科學的發展歷史和對「物」的認識層面肯定了會議主題,並表示在「物與文學」的語境下,與會者一定可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是前沿的研討、有價值的分享。
  • 第四屆中馬「一帶一路」學術研討會在華僑大學舉行
    第四屆中馬「一帶一路」學術研討會在華僑大學舉行
  • 第四屆湖南省法學會法治文化學術研討會在長沙召開
    新湖南客戶端11月29日(記者 金原 通訊員 宋林)11月28日,由湖南海憑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湖南省法學會法治文化研究會第四屆年會暨「新時代優化營商環境與企業法治文化建設」研討會在長沙召開研究會副會長、湖南海憑國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宋廣徵代表本屆年會承辦單位致歡迎辭;研究會秘書長於熠博士宣布第一屆理事會常務理事、理事增補決定;研究會會長夏新華教授作年度工作報告,湖南省法學會辦公室主任夏鴿翔講話。
  • 第四屆中馬「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華僑大學舉行
    央廣網廈門11月9日消息(記者呂葉松)11月9日,由華僑大學與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聯合主辦的第四屆中馬「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廈門召開。他指出,馬來西亞有逾7萬個民間社團,僅華人社團就超過1萬個,希望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等形式,加強兩國人文交流,實地解決民生議題,有效促進「民心相通」。陳洺臣表示,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作為馬國華校的代表,與中國華僑大學已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兩校將以聯辦中馬「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學術研討會為契機,打造兩國學術研討與交流的高端平臺。
  • 第四屆現象學教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在京召開
    、跨學科的視角展望現象學教育學的未來發展,由首都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主辦的第四屆現象學教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18)於10月11日-12日在京召開。本屆研討會主題為「現象學教育學的時代際遇:自識與反思」,來自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清華大學、荷蘭烏特勒支大學、德國洪堡大學、英國倫敦大學、美國田納西大學查塔努加分校、同濟大學、華南師範大學、湖南師範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瀋陽師範大學、臺灣東華大學、臺灣濟慈大學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以及國內報刊網學術傳播機構的編輯記者共計80多人與會。
  • 第四屆近代中國海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港舉行
    2015年3月6-7日,由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浸會大學歷史系、香港浸會大學近代史研究中心,以及香港中國近代史學會合辦的「第四屆近代中國海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此次會議的主題為「紀念甲午戰爭一百二十周年」。
  • 海洋文化經濟研究中心在寧波大學城裡
    中國海洋報訊(記者 高悅)10月31日,由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浙江省社科聯與寧波大學聯合舉辦的第二屆海洋文化學術研討會暨首屆中國海洋文化經濟論壇在寧波召開。會上舉行了國家海洋局宣傳教育中心與寧波大學共建的「海洋文化經濟研究中心」揭牌儀式。
  • 第三屆國際海洋油畫學術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國際海洋繪畫展」在...
    第三屆國際海洋油畫學術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國際海洋繪畫展」於2019年11月2日在山東省榮成市好運角旅遊度假區好運角美術館召開。會議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大學(威海)、威海市委宣傳部主辦,山東省土地發展集團有限公司、榮成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管委會、山東大學(威海)海洋繪畫研究中心、中友國際藝術交流院、榮成好運角文化旅遊有限公司承辦。
  • 第四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討會召開 海內外數十位高僧大德、專家學者...
    7月3日下午,第四屆五臺山信仰國際研討會在大聖竹林寺召開。來自海內外14個國家及地區的55位佛學專家和85位中青年學者雲集位於竹林寺的五臺山佛教國際研究院,就「身份認同及群體建構:佛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研究」展示各自最新的學術成果,共同探討這一主題的深刻內涵及現實意義。
  • 第五屆(2019)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湄洲島舉行
    第五屆(2019)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開幕式現場。張鑫豔 攝 10月31日,作為第四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10個平行論壇之一的第五屆(2019)國際媽祖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媽祖文化發祥地莆田湄洲島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