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0日至31日,由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外國文學研究》編輯部、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以及中國社科院-寧波大學外國語言文化與寧波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中心等單位共同主辦、海洋出版社協辦的「第四屆海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成功舉辦。本次會議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舉行,吸引了包括美國、韓國以及全國5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120多名專家學者和師生參加。會議不僅為大家提供了一場豐富的學術盛宴,也成為寧波大學35周年校慶的一道靚麗風景。
10月30日上午,大會開幕式在李達三外語樓210會議室隆重舉行。開幕式由外國語學院副院長王松林教授主持。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屠國元教授致歡迎辭,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副會長吳曉都教授、《外國文學研究》主編蘇暉教授分别致開幕辭。
屠國元院長代表學校和學院向匯聚雲端的國內外專家學者表示熱烈歡迎,他介紹了寧波大學在「雙一流」建設中取得的成績,以及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取得的豐碩成果,希望通過本次會議能進 一步加強學校與各兄弟單位之間的學術交流。
吳曉都教授代表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向會議的順利召開表示祝賀,他回顧了前三屆海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的盛況,並高屋建瓴地展望了未來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的方向。
蘇暉教授代表《外國文學研究》編輯部向全體與會者表示感謝,她認為此次會議為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者提供了一個高端的學術交流平臺,會議在「新文科」建設的背景下召開,聚焦海洋文學與文化的跨學科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0月30日上午舉行了第一場大會主旨發言,中國社會科學院吳曉都教授、南京大學陳兵教授、湖南師範大學鄧穎玲教授、上海外國語大學李鋒教授以及寧波大學段波教授等發表了精彩的演講。
吳曉都教授做主旨發言:
《阿拉爾海的「革命『星期五』」—〈 第四十一〉的意涵與主角》
陳兵教授做主旨發言:
《何為英國人?金斯頓〈三個海軍士官生〉中的青少年教育》
鄧穎玲教授做主旨發言:
《維多利亞晚期英國海洋小說中的公民教育》
李鋒教授做主旨發言:
《英美或然歷史小說中的海洋元素》
段波教授做主旨發言:
《美國小說中的「太平洋迷思」與帝國想像》
30日下午,會議進入小組討論環節。與會代表圍繞「『新文科』視閾下的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這一主題,從「藍色詩學」:理論建構與批評實踐,海洋文學中的「海洋共同體」書寫,海洋文學與「海上絲路」,海洋文學與海洋強國話語建構,海洋文學中的商貿書寫,海洋文學中的倫理與生態問題研究,外國海洋文學中的中國書寫,「新文科」視閾下的中外海洋文學經典作家、作品研究,中外海洋文學與文化比較研究,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歷史文化研究等多個維度展開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交流和探討。
10月31日上午舉行了第二場大會主旨發言,廣州大學張連橋教授、上海海洋大學朱驊教授、美國德克薩斯州立大學Robert Tally Jr.教授、韓國東國大學Youngmin Kim教授、曲阜師範大學劉炳範教授、四川大學張維薇副教授和寧波大學李廣志副教授從不同的研究視角就海洋文學與文化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張連橋教授做主旨發言:
《論楊·馬特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暴風雨的隱喻與創傷後成長》
朱驊教授做主旨發言:
《〈水天〉:原住民海獵文化與官方生態保護的倫理困境》
Robert Tally Jr. 教授做主旨發言:
「 『We know the sea to be an everlasting terra incognita』: Moby-Dick, the Ocean, and the Logic of Late Capitalism」
Youngmin Kim教授做主旨發言:
「Sargasso Sea, Venn Diagram, and Literature: Island, Ireland, and British Isles」
劉炳範教授做主旨發言:
《論對人類命運的認識與世界海洋文學發展的階段性》
張維薇副教授做主旨發言:
《日本遣唐使的中南半島漂流與渤海道輾轉》
李廣志副教授做主旨發言:
《東亞視域下的海洋文化:寧波「海上絲綢之路」與日本傳統文化的形成》
30日上午主旨發言結束後,會議舉行閉幕式。閉幕式由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段波教授主持,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兼寧波大學世界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王松林教授致閉幕辭。
王松林教授對線上線下的全體參會者和外國語學院的志願者表示衷心的感謝。他指出,海洋文學研究在學理上具有學科的合法性,我國的海洋文學與文化研究一方面要借鑑西方「新海洋學」的跨學科研究範式,一方面更要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藍色詩學」。「第四屆海洋文學與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是在國家倡導「海洋強國」和「海洋命運共同體」的背景下召開的,是寧波大學外國語學院實施「新文科」建設的一大舉措,將進一步凝練寧波大學外國語言文學學科的特色。
來源:全媒體中心
排版:陳嘉瑩
初審:檀學敏
終審:王松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