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界網站
統計局上修2018年經濟數據,調整後2018年GDP總值919281億元,比初核增加18972億元,增幅為2.1%,原6.6%加2.1%,2018年實際GDP增速是8.7%。
這一幅度小於此前三次經濟普查年度。前三次經濟普查後,2004年、2008年和2013年的GDP數據分別上修16.8%、4.4%和3.4%。
這一幅度小於此前三次經濟普查年度。隨著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此前市場關注第四次經濟普查後,是否會上調此前年份的GDP增速,使2020年可以以更低的增速完成兩個翻番的目標。
天風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劉煜輝表示,2018年GDP上修了2.1% 那麼意味著2020年小康目標多出了1.89萬億的安全墊。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明年GDP增速只要達到5.6%,就可以實現翻番目標了。不過,李迅雷也表示我國GDP確實存在低估,比如第三產業的很多服務都不開發票 ,未必統計。而且,這次修正幅度很小。
從統計局官方解讀也可以得到驗證,GDP修訂增加近1.9萬億元,主要貢獻來自第三產業。從結構上看,修訂後,第一產業增加值比初步核算數略有增加;第二產業增加值減少1166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增加20126億元。
國家統計局核算司負責人對此解讀:
問:四經普後全國GDP數據修訂對2019年全國GDP增速有何影響?
答:根據我國現行GDP核算方法規定,GDP初步核算主要採用相關指標速度推算法核算,也就是說在初步核算2019年GDP時,將以2018年GDP修訂數為基數,利用不同行業相關指標增速核算。因此,儘管2018年GDP修訂數在總量方面有所增加,但對2019年GDP增速不會產生明顯影響。從過去三次經濟普查的情況來看,數據修訂對隨後年份的GDP增速都沒有產生明顯影響。
問:2018年全國GDP數據修訂後,是否要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
答:按照我國國民經濟核算制度和國際通行做法,當發現對GDP數據有較大影響的新的基礎資料,或核算方法及分類標準發生變化時,需要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四經普後,國家統計局將根據2018年GDP修訂結果對GDP歷史數據進行修訂。此外,由於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採用了2017年制定的新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在對GDP歷史數據修訂時,還要對有關行業數據進行修訂。由於工作量大,GDP歷史數據修訂工作目前尚未完成。待GDP歷史數據修訂完成後,將以適當方式對外公布。
問:四經普後,2018年全國GDP數據進行了修訂,是否會同時對地區生產總值數據進行修訂?
答:這次普查後,我們既要對國內生產總值歷史數據進行修訂,也要對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數據進行修訂。目前,我們正在根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資料,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數和歷史數據進行系統修訂。2018年地區生產總值修訂數,國家統計局將授權各地區統計局在公布2019年本地區生產總值時一併公布。地區生產總值歷史數據修訂結果,將在2020年各種統計出版物上陸續對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