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的農村垃圾場變身「微景觀」 牛效禮 攝
中新網晉江1月16日電 (牛效禮)福建晉江被譽為「中國品牌之都」,工業製造業發達,農業佔經濟總量小。但在鄉村振興工作中,晉江不要「面子」更加注重「裡子」,市民下鄉,農業進城,一項項舉措,讓鄉村振興成為老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連續幾個雙休日,晉江東石農民創業示範基地、晉江龍湖恆豐休閒農場、永和恆山農場、安海下山後村、曾埭村及磁灶洋宅村成為歡樂的海洋。
農作物美食手工烹飪、田園尋寶、熊出沒之趣味躲貓貓、田園獨輪車賽、詩詞創作展示吟誦……在這裡,孩子們開心地玩著各種遊戲,盡情地享受著各種農事體驗活動。
這正是由晉江市農業局主辦的「美麗田園新體驗」主題活動,在市民們和城裡的孩子享受農村田園生活同時,農場主楊先生也收穫滿滿,「不僅賺到了鈔票,而且還聚攏了人氣,對農莊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
常年住在城市的小學生經常「下鄉」體驗,漸成新風尚 牛效禮 攝
據晉江市建設美麗鄉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常務副主任、晉江市農業局局長李友加介紹,「美麗田園新體驗」為期18天的2018晉江市「海絲農業、振興鄉村」活動月內容之一,也是晉江全面開展鄉村振興的序曲。
此前,晉江市邀請閩臺兩地相關高校專家學者、大陸從事鄉村建設社會團體負責人及國內知名三農專家,就晉江如何實現鄉村振興展開對話討論,初步達成共識。就是注重「裡子」建設,要以文化為魂,注重三農人才的培養,激發廣大群眾的積極性,讓「市民下鄉、農業進城」,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為「鄉村振興」走出不一樣的「晉江經驗」。
在李友加看來,當下應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和休閒農業,讓農村成為吸引市民旅遊、度假、休閒的理想去處,盡而為農村帶去人才流、信息流、資金流,促進和帶動農民創業創新,特別是促進和帶動青年人返鄉,成為農村的創業主體,從而激發農村發展內生動能。
晉江市部分機關種上「微菜園」 牛效禮 攝
同時,通過市民下鄉,在全社會營造出愛農民、愛農村、愛農業的濃厚氛圍,為鄉村振興提供「硬環境」。
「新鮮的空氣,乾淨的水,已成為市民的共同期盼,農業就要從這些方面,發揮生態作用,滿足市民的需求。」李友加表示,「農業進城」就是從「微」字入手,倡導單位和市民在城中建設微公園、微景觀、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牆繪,結合景觀綠化,打造綠色生態美麗家園。
據介紹,晉江將以「五微」(微公園、微景觀、微菜園、微庭院、微森林、微牆繪)、「五營」(大學生夏令營、國慶建造營、校園雙微創意營、大樹微景觀工作營、大學生寒假社會實踐營)、「雙創」(大學生農業農村創業創新)為抓手,搭建農民市民間交流、互動、發展、體驗的平臺。
當前,晉江還著重發展特色種植業、養殖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積極培育無公害、有機農產品,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加快發展,實現農業發展方式的轉變,大力發展鄉村旅遊,讓農民住上好房子、過上好日子、養成好習慣、形成好風氣,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