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的嶽婧忻用長笛投入地吹奏出土耳其進行曲,9歲的吳佳憶身在武漢,在屏幕那頭剛勁有力地敲擊著鋼琴的鍵盤,樂曲的音符從他指尖流淌而出……他們並非專業的小演奏家,他們確有著一個特殊的身份——滬鄂兩地抗疫一線醫護人員的子女。
6月24日晚,「滬鄂童心守護」雲音樂會在上海音樂學院舉行,11名滬鄂兩地醫護人員子女展示了一百多天以來通過「滬鄂童心守護」音樂雲輔導項目所學所得,愛和感動凝結在旋律中,穿過屏幕,送達屏幕另一端觀眾的心裡。
3月9日,由國家兒童醫學中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倡議,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主辦、武漢兒童醫院和上海音樂學院協辦、多家單位共同支持下,「滬鄂童心守護」行動正式啟動。在抗疫期間,為了更好地關心醫護人員宅在家孩子們的身心狀況,「滬鄂童心守護」平臺中開闢了一個音樂教育空中課堂,上海音樂學院志願者們為武漢兒童醫院和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醫務人員子女開展線上雲音樂輔導教學。
三個多月的線上教學最終成就了這場雲音樂會,孩子們希望逆行的父母看到自己的成長,所有參與項目的上海音樂學院志願者老師也希望解除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作為「滬鄂童心守護」行動發起人,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黨委書記徐虹教授坦言,「這場音樂會講述的是有關愛的故事,有上海音樂學院志願者老師們對醫護人員的關愛,也有孩子們勤奮、努力支持父母的愛,更有全社會對於醫務工作者的愛和支持。相信這些優美的旋律將給予小朋友們愛的記憶,每一位聽眾也共同在音樂的正能量下感受愛與相信。」
悠揚音樂呵護童心
「這一次我不鬧了,因為我在新聞裡看到了你們。那白色的衣服,我就知道人群裡一定有你,你曾經是白衣天使,現在是白衣戰士……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是生命和病毒在賽跑……我們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一定要拼盡全力打場勝仗。」 11 歲的王亦宸是兒科醫院風溼科劉海梅醫生的兒子,他動情地朗誦著《媽媽,這一次,我相信你》散文詩,一句句質樸的話語也道出了所有抗疫一線醫護人員子女的心聲,7歲的莊億萌是兒科醫院泌尿外科莊利愷醫生的女兒,她用吉他演奏著《平凡之路》為小哥哥伴奏。
100多天的線上教學,終於迎來了登臺亮相的時刻。雲音樂會上,9位兒科醫院醫護人員子女登上舞臺獻上一個個他們精心排練的節目,2位武漢兒童醫院醫護人員孩子通過視頻,也展示了他們學習的成果,小提琴、鋼琴、吉他、長笛……各種樂器演奏出動人的旋律在空中匯聚,孩子們把對父母的愛與敬佩透過歌聲、樂聲穿過屏幕,送達每位觀眾的心裡。
各地觀眾在線感受了這動人的一幕,「孩子們表演得太好啦!」「演出裡是滿滿的正能量。」……演出過程中,直播的留言區全是對孩子們表演的誇讚。
上海新冠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也參與到「滬鄂童心守護」行動中。作為「滬鄂童心守護大使」,他表示,「醫術保衛健康,音樂潤澤靈魂。在呵護兒童方面,醫務工作者和音樂工作者是天然的同盟軍。滬鄂童心守護平臺融醫療和音樂為一體,攜手共促兒童健康。祝願滬鄂兩地和全國的孩子們,能夠沐浴在明媚的陽光下,茁壯成行。」
「滬鄂童心守護大使」、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黨委書記袁正宏通過視頻表達了祝賀,他表示,通過此次音樂會,看到了「滬鄂童心守護」平臺的成果,在疫情期間守護了滬鄂兩地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同時「滬鄂童心守護」行動也體現了國家兒童醫學中心高度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全面立體地詮釋了復旦精神和上醫精神的新時代內涵。
上海音樂學院志願者的授課效果也得到了醫護家長們的肯定。兒科醫院眼科醫生高路的孩子劉璐承從小學習鋼琴,但疫情打斷了正常的教學節奏,幸好,音樂學院的志願者老師主動承擔網絡授課後,小朋友的琴技有了較為明顯的提高,「在上課時我們真心感受到了網絡那端老師的用心和努力,這次匯報演出孩子也表現的很出色」高路醫生表示。對此,音樂學院黨委副書記曹榮瑞表示,為疫情作出貢獻,也是每個上音人的應有之義。
「滬鄂童心守護」在行動
據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之後,廣大醫務人員響應黨的號召,義無反顧衝上疫情防控第一線,日夜奮戰救治患者。而在那特殊的時期,醫務人員的孩子都宅在家裡,孩子的身體和心理問題,需要得到更多的關注,為醫務人員們解除後顧之憂。為此,滬鄂童心守護項目中設置了一個音樂教育空中課堂項目,武漢兒童醫院工會、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工會與上海音樂學院黨辦、學工部、團委聯合,為滬鄂兩地醫務人員子女作網上教授樂器課程雲輔導。
徐虹教授坦言,「滬鄂童心守護」項目的開展,最初是受到醫院科室和上海音樂學院共建活動的啟發。「每家單位都在考慮在那個特殊時期,能做些什麼,如何共渡難關?原本3月是孩子們的開學季,我們就想能不能跟這個結合在一起,所以除了線上問診和科普內容外,『滬鄂童心守護』平臺還陸續上線了藝術板塊和心理板塊。」
音樂教育空中課堂在兩個醫院開啟報名通道之後,反響熱烈,不到一周時間,就有一百多名醫護人員為孩子報名。與此同時,上海音樂學院發布了「滬鄂童心守護」雲輔導志願者招募的通知。通知一發出,收到同學們、老師們的踴躍報名,經過面試篩選,最終選拔出139位上音老師和同學組成了音樂輔導志願者團隊。志願者團隊按照樂器種類進行分類,將孩子年齡以及等級進行平衡,根據招募的志願者的專長進行一對一匹配,最終分成了17類樂器,其中不乏包括次中音號、中阮、柳琴等小眾樂器,儘可能的滿足醫務人員子女的學習需求。最終139志願者結對148名來自武漢兒童醫院和兒科醫院的員工子女。
今年讀大四的學生盧願,是上音第一批志願者中的一員。看到志願者招募的通知,她第一時間就跟學校報了名。「我空餘時間相對較多,藉此機會既可以幫助一線的醫護人員,又能夠給自己漲漲經驗,特別有意義。」盧願的學生是一名學習鋼琴的小學生,在和家長溝通好上課時間後,她正式開始了自己的線上授課。「我會就網課上一些沒有講清楚的問題,再專門拍攝視頻傳給學生供他們參考學習,教學效果還是很不錯的。」
武漢兒童醫院黨委書記關愛民教授坦言,「雲音樂會傳遞了醫護人員與文藝工作者之間溫馨的聯結,傳遞了我們用共同合作的方式抗擊疫情的力量。希望我們滬鄂兩地在這個項目中結成的深厚友誼長存。」
徐虹教授表示,作為兒童專科醫院的國家隊,不僅要治病救人,提高業務水平,還要把健康的理念傳播給更多人知道,「滬鄂童心守護」平臺創新地帶給孩子們更好的學習體驗,也為更多奮戰的抗疫一線的醫務人員們解除後顧之憂。「兒科醫院黨委將在黨和國家的堅強領導下,繼續將這份團結奮鬥、勇敢逆行的力量傳遞下去,努力維護兒童健康,為奪取抗疫鬥爭的最後勝利貢獻國家兒童醫學中心的力量。」
因為有無私奉獻的逆行者們,疫情才有了今日的戰略性成果;因為有孩子心中對父母逆行的敬佩,才成就了這場雲音樂會;因為有音樂學院志願者老師的辛勤付出,雲音樂會這個頗具挑戰的任務才得以如此圓滿……因為有了他們,在初夏時節,這個音樂會特殊又難忘,讓人感動、讓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