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票煤碼頭、海事塔、上海飛機製造廠機庫、龍華機場航站樓、鐵路南浦站十八線倉庫……11年前,上海西岸是百年工業遺存地。
龍美術館、餘德耀美術館、上海油罐藝術中心、西岸藝術中心、上海攝影藝術中心……11年後,上海西岸成了眾多文藝青年的聖地。
鋼筋混凝土搭配粉嫩櫻花,粗狂廠房搭配文藝畫作,百年滄桑搭配先鋒藝術,實在是太有感覺啦。
今天,小遊就給大家介紹下「上海版的紐約博物館大道和倫敦南岸」——上海西岸。
龍美術館(西岸館)
地址:龍騰大道3398號
「煤漏鬥」可說是西岸的一大拍照聖地,其粗糙混凝土建築外觀極具工業感,不僅適合拍復古工業風大片,也適合大膽時尚的街頭風。
原本是煤炭傳送帶的海上廊橋,更是能盡覽浦江美景。尤其在傍晚時分,光影的交錯加上強烈的對比度,讓你一秒置身於雜誌封面。
龍美術館的原身是北票煤炭碼頭,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仍然保持著700萬噸的貨物吞吐量,堪稱工業巨獸。後來變身博物館後,也是目前國內最具規模和收藏實力的私立美術館。
龍美術館藏品涵蓋了中國傳統藝術、現當代藝術、「紅色經典」藝術,以及亞洲和歐美的當代藝術等各種門類,數量豐富,體系完備。
海上廊橋原為北票煤炭碼頭的煤炭傳送帶,為了讓遊客能多角度、更深切地感受到浦江美景,西岸將其建成為觀光平臺和觀光步道「海上廊橋」。
在這裡你可以盡情領略西岸風景全貌,是西岸「到此一遊」的絕佳記錄點。
餘德耀美術館
地址:徐匯區豐谷路35號
餘德耀美術館的前身是上海飛機製造廠的機庫,這裡也是我國首次自行研製、自行製造的大型噴氣式客機運-10的誕生地。
改造前後的原上海飛機製造廠機庫
鐵鏽紅色的建築主體,在江水綠樹的映襯下分外醒目,入口處的玻璃立面在懷舊工業風中增加了「未來感」,這一點睛之舉幾乎可以媲美羅浮宮前的玻璃金字塔。
展覽雨屋
蘭登國際為美術館量身定製的150平米的超大藝術裝置《雨屋》,更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展覽。《雨屋》為參觀者營造了超現實的氛圍,參觀者進入其中,能夠來一場與水獨一無二的體驗。非常新奇。
上海攝影藝術中心
地址:徐匯龍騰大道2555號
不像周圍其他的美術館那樣展出畫作、裝置藝術等大家熟悉的藝術作品形式,上海攝影藝術中心是一家專攻攝影作品展覽的場館。它由普立茲獎得主劉香成先生建立,來頭可是不小。
劉香成先生
這裡建築的外形由幾個光滑的圓形塊組合而成,混凝土的質感讓它充滿著現代的元素。內部空間算不上大,但是半圓形的展廳展出攝影作品顯得再適合不過了,刨去了多餘的裝飾後就是這麼簡單自然的聚焦在作品上面。
花瓣狀的建築設計讓攝影藝術中心本身也成為了優質的拍照景點,路過的小夥伴們不妨停下腳步拍一拍吧。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
地址:徐匯區龍騰大道2380號
魔都向來不缺網紅打卡地,這幾座奶油色的巨型油罐一定是其中的佼佼者!正式開放前,就憑獨一無二的改造登上了《紐約時報》。
五座工業風的白色鋼板建築,由明朗的極簡線條構成,四周被大片大片的蘆葦蕩包圍,這麼原生態的風貌在魔都算是非常罕見了,讓人感覺像是登陸到了宇宙空間站,!
(@小紅書 元走走)
上海油罐藝術中心的前身是龍華機場的航空儲油罐,專為飛機提供油能動力。龍華機場可來頭不小,它是中國第一個開設國際航班的機場,號稱「中國民航的發源地」。
如今寂寞空置了幾十年的遺址煥發新生,再次成了人們的焦點。
從自然風光到建築空間,這裡到處都是現成的布景,風格百變,拍起照來出片率非常高,不管未來感還是文藝範都能輕鬆拿下。
風靡全球的teamLab就曾經空降這裡,並迅速成為網紅展覽,光影營造出極致的夢幻感,就連易烊千璽、劉雯、王珞丹等等一眾明星都忍不住為它打call!
香格納畫廊
地址: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10號樓
香格納西岸新空間於2016年11月9日正式對公眾開放。新空間建築外形以極具當代性的貨櫃外形為主,其錯置布局讓空間看起來極具動感,與南側改造自上海飛機製造廠廠房的西岸藝術中心平直穩定的建築輪廓相映成趣。
香格納畫廊在二十年不斷的探索中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當代藝術,現已與超過40位藝術家長期緊密合作。
西岸美術館
地址:徐匯區龍騰大道2600號
西岸美術館位於龍騰大道2600號,坐落於龍騰大道與龍蘭路東北角,由英國著名建築設計事務所擔綱建築及室內設計。
西岸美術館與法國巴黎蓬皮杜藝術中心籤署了為期五年的展陳合作項目。
在未來五年內,雙方將以共同策劃為前提,在西岸美術館展開3個為期不少於18個月的常設展和約10個為期半年的特展;同時在法國巴黎蓬皮杜中心也將呈現3場聚焦中國現當代藝術作品的展覽。
西岸美術館內部展示空間除了三個主要負責呈獻常設展與特展作品的展廳外,還包括一個特別項目空間,以及由多功能廳、盒子、智造展廳(其中包括工作室、遊樂場、兒童工坊)組成的地下一層。
西岸藝術中心
地址:徐匯區龍騰大道2555號
這裡本是上海飛機製造廠的廠房,經建築師柳亦春的揮刀改造,現如今變成了一個有著一百種可能性的藝術中心。
例如跨年晚會,各種展覽,還有新在藝術圈興起的西岸藝博會,都在這個舉辦。例如去年香奈兒的展覽就非常火爆。
天氣好的時候閒來散步也是逸事。
除了這些已經建成開放的藝術館外,上海西岸還有一座即將改造的美術館——星美術館,原址為上海早期專事貨物轉運的南浦火車站——鐵路南浦站十八線倉庫舊址,位於瑞寧路111號。
美術館北側計劃保留原有鐵軌及兩節列車,更好地再現歷史現場。
而除了這些美術館外,江邊兩岸也有不少特別的工業遺存。
鐵路南浦站龍門吊
改造前後的原濱江塔吊
龍門吊原為上海鐵路南浦站,是於滬杭甬鐵路線同時興建的2個火車站之一(另一個是上海南火車站)。西岸保留了兩個綠色的龍門吊作為城市雕塑,讓遊客重拾上海工業時代的記憶。
而旁邊的蘆葦花叢,一度被譽為「西岸最美拍照角度」,路過的小夥伴一定要去試試哦。
海事塔
海事塔始建於20世紀80年代,高約41.2米,佔地20平方米,曾是用於海事瞭望、監控航道安全的海上航標,如今則成為上海西岸的又一座景觀標誌。
其最大的特色是夜景燈光設計,在夜空中絢麗多彩,富於變幻,遠遠望去恰似一株發光的白玉蘭,小夥伴們可以晚上前來一飽眼福哦。
跑道公園
跑道公園由原亞洲第一航空港龍華機場的飛機跑道改建而成,故取名「跑道公園」。
公園創意地保留了航空歷史印跡,將飛機跑道變成了汽車、自行車、人與河流的跑道;同時引入「海綿城市」理念,融入大片綠地和下沉式「雨水花園」,被市民譽為「最美林蔭大道」。
鐵路南浦站
南浦站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當時名為「日暉港貨棧」,是當時上海地區唯一自備專用碼頭的鐵路車站。
改造前後的原鐵路南浦站
現在,遊客可以從遺存的綠皮車廂中,重溫「日暉」的輝煌,延伸的一段鐵軌,在草叢中若隱若現,成為留念照的唯美背景。
既能看展又能拍照,還能回顧上海百年的工業變遷,一舉三得。
作為文藝青年,怎麼能沒去過上海西岸呢?找個好天氣,走起!
來源:西岸、上海西岸、徐匯區新聞辦及網絡
關注遊上海VisitShanghai,收穫最實用上海遊玩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