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彭水網(記者 趙朝秀 文/圖) 8月29日至30日,副市長劉強率隊來彭調研脫貧攻堅及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他強調,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系列決策部署,緊扣生態保護發展區功能定位,大力發展生態經濟,以產業扶貧為抓手,抓好脫貧攻堅,引進和培育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對現有產業進行提檔升級,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實現文旅、農旅融合發展。
富民強縣,產業是重點。劉強在縣委書記錢建超,縣委副書記、縣長石強陪同下,來到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6組勃希採摘園、潤溪鄉喜潤烤菸專業合作社以及彭水椴木香菇專業合作社,了解產業發展、經營模式和帶動貧困戶增收情況。勃希採摘園以專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觀光休閒農業,種植葡萄270畝、草莓30畝,吸引2.5萬餘人次前來觀光、採摘。潤溪鄉喜潤烤菸專業合作社利用煙棚閒置期種植黃瓜、西紅柿等蔬菜,將土地集約化利用,帶動170餘戶貧困戶致富增收。彭水椴木香菇專業合作社在林下培育種植姬菇,帶動350戶貧困戶全年戶均增收1500元至1800元。劉強說,能不能脫貧,產業是關鍵,要積極培育引導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在貧困村建基地,完善與貧困戶的利益聯結機制,不斷增強貧困對象的「造血功能」。
8月29日,副市長劉強在紹慶街道鎮南村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調研。
彭水自然資源豐富、文化底蘊深厚,發展旅遊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劉強來到阿依河、摩圍山旅遊景區,以及紹慶街道鎮南村龍泉洞山莊、潤溪鄉白果村雲遊山鄉村旅遊點,了解景區的遊客接待量、收費情況等。劉強說,彭水擁有「民族、生態、文化」三張名片,要集中力量打造「五大精品景區」以及鄉村旅遊示範點,大力實施旅遊扶貧,以旅遊產業化發展促進生態文明、生態產業、生態經濟建設。
搬遷扶貧是挖「窮根」的重要抓手。劉強走進紹慶街道阿依河社區黃家嶺生態扶貧搬遷安置點,了解到這裡的54戶、216人搬遷後,依託阿依河景區優勢開辦農家樂,吃上了「旅遊飯」,劉強很高興。他說,要加強農家樂的統一管理、培訓和服務,讓移民能夠持續增收致富。調研期間,劉強還走村入戶看望了紹慶街道彈子社區貧困戶趙太國。
座談會上,劉強指出,彭水近年來立足生態保護發展區功能定位,發展思路清晰,步伐堅實,符合彭水實際,取得的成績可圈可點,值得肯定,特別是上半年主要經濟指標令人鼓舞。
劉強指出,脫貧攻堅是當前和今後一個階段最重要的工作,要以產業扶貧為抓手,發展紅薯、中藥材、辣椒等效益農業,引進、培育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扶持打造生態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通農副產品流通的關鍵環節,提高農產品影響力和附加值,打造一批休閒示範點,推出農業旅遊精品項目。
劉強要求,要大力挖掘阿依河、摩圍山景區資源,與周邊景區形成差異化錯位發展,打造旅遊精品,提升旅遊品質,讓景區一年四季都有遊客。同時,要走出去,多學習其他地區的先進經驗,引進企業實現多元化發展。
錢建超表示,將認真梳理相關意見建議,並結合彭水實際,儘快貫徹落實好指示精神,以此為契機,加快脫貧攻堅步伐,推進全面小康社會建設。
市農委主任路偉、市扶貧辦主任劉戈新、市農綜辦主任唐雙福,縣領導朱高雲、任昌卜陪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