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河南 流連忘返

2020-10-10 央廣河南

圖為倉巷街的迷人夜色。楊之甜攝

圖為郭土樓村村民在景區當義工。劉夢珂攝

圖為遊客在集雲村遊覽。本報記者胡巨成攝

10月4日,市民在鄭東新區北龍湖公園遊玩、拍照。本報記者鄧放攝

  編者按

  品咖啡,逛書店,拍照打卡留個念;住民宿,訪古寨,曲徑通幽返自然。國慶期間,我省一批網紅打卡地受到遊客追捧——夜幕降臨,古色古香的街景頗具「文藝範兒」;華燈初上,美輪美奐的建築飽含滄桑;紅綠相映,山間的古村落也越發迷人……

  安陽

  古都打卡到倉巷

  走一走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嘗一嘗美味的安陽特色小吃,聽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城故事、喝一杯唇齒留香的咖啡、感受一場熱情洋溢的現場音樂會……10月5日傍晚,記者來到倉巷街,街口的甲乙丁書店內傳來一陣悠揚的琴聲,走進這家小店,古樸雅致的木柱、木窗,現代感十足的陽臺椅、玻璃杯,讓這個百年老院煥發出新的生機。三三兩兩的遊客邊喝飲品邊讀書,不時還拍照上傳到社交網絡。「假期人可多,我們幾乎從早忙到晚,來打卡的人不斷……」店內工作人員說。

  「走,那邊的安陽故事開講了!」隨著人潮,記者來到16號院,一場關於安陽老城故事的公益文化講座正在進行。觀眾席中央放置了攝像機、手機,同時開通了直播模式,不時有網友參與互動。「帶孩子來聽聽老安陽故事,也讓他對家鄉多一分了解。」一名市民說。

  夜幕降臨,倉巷街「亮」起來,青磚灰瓦的街巷在明黃色的燈光下活力四射,遊客越來越多,摩肩接踵。街邊有樂隊現場表演,有商家將桌椅擺在路邊供遊人吃飯休憩,還有小商販擺出玩具、飾品、衣服等商品,彈唱聲、吆喝聲、叫賣聲此起彼伏。

  大倉門院內正在放映一部黑白電影,一旁有專業人士在講解,很多市民駐足觀看;後倉坑前的廣場上歌聲陣陣,安陽市群藝館組織的義演節目輪番上演,觀眾叫好聲不斷。

  一路走來,各種展館裡遊人如織,好不熱鬧。在北京工作多年的安陽人張金強告訴記者,前不久在抖音上看到有關倉巷街的短視頻,發現家鄉的這條老街成了「網紅」,於是趁這次回鄉探親順便來「打卡」。「這次回家沒去紅旗渠、大峽谷,專門來倉巷街,沒想到咱安陽也有了自己的『南鑼鼓巷』!」他說。

  「目前街裡入駐20多家文化單位,還有50多個常在此舉辦活動的文藝團體,國慶期間這些單位和團體都在有序開辦活動,以豐富市民生活。」安陽市文峰區甜水井街道黨工委書記王大偉介紹。

  商丘

  鄉村遊「火」了郭土樓

  河南日報訊(記者王平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劉夢珂)10月7日10時許,記者驅車來到虞城縣城郊鄉郭土樓村的楊善廟自然村,只見村牌坊外的停車場早已停滿了車輛,進口處排著長長的遊客隊伍。

  「沒想到這個曾經的貧困村發展得這麼好。我聽說這裡很好玩,今兒來這兒轉轉,人真多,不僅環境美,遊樂場、百鳥園等可遊玩的地方也挺多的。」前來遊玩的虞城縣城區居民馮雲稱讚。

  郭土樓村原是貧困村,下轄5個自然村。2016年,郭土樓村以楊善廟自然村為試點,探索出「股份+合作」的土地流轉模式,村民以土地入股形式實施土地流轉,整合閒散土地發展鄉村旅遊產業,把郭土樓村打造成一個集生態種植、特色養殖、地方特產、各地名吃於一體的生態休閒旅遊村,同時,還發揮能人帶頭作用,建設百果園、百鳥園等項目。經過幾年的發展,村裡環境美了,遊客數量增加了,小村莊成了豫東遠近聞名的網紅村,並被評為國家2A級旅遊景區,帶動了村民就業增收,村民們在家門口就吃上了「旅遊飯」。

  記者看到,許多村民在門前擺出了土特產、飲料、零食,生意非常火爆,還有的村民經營起了兒童遊樂設施、飯店等。在村裡經營飯館的村民楊獻珠說:「村裡搞旅遊,我就憑自己的手藝乾飯館。人多的時候一天能賺四五千元呢,現在我也脫了貧。」

  「十一」期間,為活躍氣氛,景區還開展了魔幻藝術節等活動,慕名而來的遊客絡繹不絕,平均每日接待遊客一萬人左右,這裡成了網紅打卡地。

  南陽

  磨溝夜色醉人心

  河南日報訊(記者孟向東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王娟)10月6日,連日來秋雨的洗禮讓桐柏縣新集鄉磨溝村的空氣格外清新。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小山村的「夜生活」悄然啟動。

  磨溝村內的幾所農家樂燈火通明,每張桌子前都坐滿了食客。藍色的爐火熊熊,鍋勺叮噹作響,空氣中瀰漫著撲鼻的飯菜香。「每桌都點過餐了,今晚的客人比較多,咱們上菜要快一些……」在自家開辦的「民宿一號」裡,老闆娘寧麗在廚房與餐廳間不停地穿梭,忙得不亦樂乎。手機又響起來,「不好意思,最近兩天的民宿房間都訂滿啦……」

  寧麗原來與丈夫一直外出打工,自從新集鄉開始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遊,她嗅到了商機,跟丈夫商量後,將自己的小院改造成了集餐飲、住宿於一體的特色民宿。隨著村子的名氣越來越大,遊客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

  好。「客人挺多,我這裡光流水每天就一兩千元,比以前打工可掙得多多了。」談起這些,她高興得合不攏嘴。

  磨溝村地處深山,擁有獨特的生態自然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源,但多年來一直「捧著金飯碗過苦日子」。近幾年,當地黨委政府以脫貧攻堅為抓手,因地制宜,堅持文旅融合,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保護性修繕古村落建築、因地制宜綠化造林、建設特色民宿農家樂、修建紅軍轉戰南陽展覽館,打造了登山步道、尖山峰古寨、荷塘月色、觀景亭等景點,開發了垂釣、水上樂園、小雜果採摘、篝火露營燒烤等休閒體驗項目。磨溝村通過網友的傳播成了當地有名的網紅村。

  參觀紅色展館、逛古村落……遠離城市的喧囂,遊客在大自然的懷抱裡盡享美好夜色,紅綠相映的磨溝村在夜色中釋放著無限魅力!

  信陽

  雨中嗨翻集雲村

  河南日報記者胡巨成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李子耀

  「大家好,我現在就在信陽市溮河區的網紅打卡地集雲村。」「來來來,這兒再給我來一張。」……10月6日一早,蒙蒙的細雨還在下著,山巔的集雲村就已經熱鬧起來了。

  紅門、藍窗、綠臺階……村部前的小廣場,早就被來自全國各地的小汽車擠滿了。車剛停穩,可愛的孩子就想從媽媽的懷裡躥出去,嚷嚷著要和前面的「小豬玩偶」做遊戲;大人們也不甘落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自拍神器,找尋最佳的攝影地點;高處的涼亭裡,幾名女生正舉著手機支架,直播當地的特色民宿。

  「這裡真是太美了,等會兒我還要品嘗品嘗這裡的特色農家飯。」從鄭州趕來的王女士說。

  這個時候,村民陶偉沒有時間邁出他的農家樂小飯館,他要趕在第一撥客人到來之前,把今天所需的食材都準備好。

  「一大清早就開始忙活了,都沒得空。」陶偉笑著說,「很多客人都是電話直接預訂的,還有很多回頭客覺得菜好吃,村子好玩,又帶著家人過來,點名要來我們

  這兒吃飯。」

  村子另一頭的村民代立業也著急了,叫著老伴趕緊把最好的茶葉拿出來備著。代立業一家原本以種茶賣茶為生。2016年,集雲村以旅遊景區規劃和生態園區建設為抓手,利用集雲山上種茶歷史悠久、聲名遠播的優勢,開展基礎設施建設。

  次年,代立業就和兩個兄弟一起,開設農家樂、民宿和茶葉店。現在,全國各地的遊客來了,代立業一家的生活也越來越好。

  「前段時間還有外國人來呢,現在我們一年掙個一二十萬元不成問題。」代立業越說越興奮,「我還想把門前的廣場再設計一下,擴大規模,吸引更多的遊客。」

  「我們在美麗鄉村的基礎上,又打造特色旅遊村,村民都看見了商機,農家樂越來越多。現在,遊客絡繹不絕,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集雲村村委會主任陶長亮告訴記者。

記者任國戰 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楊之甜

來源:河南日報

相關焦點

  • 吃了河北的牛肉板面後,比河南燴麵好吃多了,讓人流連忘返
    說一下我在河南最愛吃的就是燴麵和油潑麵了,燴麵就是我們河南的特色,有很多地道的燴麵確實不錯,油潑麵是來自陝西,不過現在很多家店味道也相當不錯。不過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河北的牛肉板面了,似乎在河南從來沒有吃過,當然也許是我孤陋寡聞了。
  • 河南雲臺山四季美如畫,濃淡總相宜,使人流連忘返
    說起河南的名勝古蹟,小編想大家想到的一定是雲臺山,它被評為世界上第一個世界地質公園,因為它的山脈、山峰、水域和峽谷而聞名,以至於小編跟朋友提起,大家都想要去這裡看一看。要說雲臺山,這裡四季美如畫,氣候都很適宜。
  • 河南新鄉,多少人去了就不想回來的地方,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
    好像好多人都知道河南鄭州,洛陽,開封之類的地方。但基本沒有幾個人知道河南新鄉 。河南新鄉雖然只是一個小縣城,但是並不缺乏怡然自得的優美風景,每年來此享受世外桃源般生活的人不在少數。其中比較有名的就是寶泉旅遊度假區和萬仙山風景區,很多去了流連忘返,沉浸在這個世外桃源裡。
  • 去河南旅遊必須打卡的景點在這裡,你還不快來打卡
    去河南旅遊必須打卡的景點在這裡,你還不快來打卡大家都知道現在旅遊行業特別吃香,因為現在越來越多的的人生活壓力大,緊繃的神經需要得到短暫的停歇,所以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旅遊,去旅遊不僅能放鬆我們的心情還可以增長我們的見識
  • 沉浸在河南山水裡流連忘返
    河南日報記者 王錚 攝□河南日報記者 趙振傑秋日少林,紅牆黃葉,身後嵩山巍巍。信步入景,腳下的落葉也四處散去。9月6日,儘管是在光線充足的服貿會室外展廳,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也不禁心生幻覺,更多觀眾則忍不住在地上踩幾下以觀效果。
  • 汴梁旅遊|「粉絲節」打卡——天波楊府
    秋高氣爽,陽光明媚,天波楊府與河南電視臺共同舉辦了「河南公共頻道粉絲節」活動。景區迎來了一大批粉絲前來楊府打卡,快來跟小編一起到現場瞧一瞧吧。她們與楊府菊會打卡景點《楊府菊美人》、《懸空將軍》、《駐守雁門》、《盛世中華》合影拍照。畫卷中仙氣十足的「菊美人」衣袂飄飄,手持一支盛開的菊花輕搖慢轉身姿曼妙。
  • 河南寶豐:國慶中秋小長假?紅色舊址「打卡」忙
    河南頻道 > 文化旅遊
  • 河南博物院成為遊客「打卡」的熱門景點
    閉館五年後重新開放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迎來大量遊客。大家近距離感受中原文化的厚重與輝煌。上午9點多,記者在河南博物院看到,遊客正有序排隊入場。多媒體展示屏、手動劃屏、高倍放大鏡、VR虛擬展示場景……提升改造後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還通過數位技術手段為參觀者帶來新穎體驗
  • 河南魯山天龍池千米懸崖「天空之鏡」開放 引遊客「打卡」
    河南魯山天龍池千米懸崖「天空之鏡」開放 引遊客「打卡」 2020-08-15 1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河南網紅打卡地——老君山,你準備什麼時候來打卡?
    最近河南老君山火了,抖音網紅紛紛前去打卡,讓人情不自禁也想去一睹風採。老君山原名景室山,唐太宗時賜名「老君山」,也是道教名山。老君山的金頂與武當山金頂並稱道教「兩大金頂」,人稱「南有武當金頂,北有老羅鐵頂」。老君山一般的旅遊旺季是夏秋兩季,時間是每年的6月到11月。
  • 這個假期河南博物院成為遊客「打卡」的熱門景點
    閉館五年後重新開放的河南博物院主展館迎來大量遊客。大家近距離感受中原文化的厚重與輝煌。  上午9點多,在河南博物院可以看到  據河南博物院社教部基礎教育科科長徐楠介紹  文化熱讓河南博物院成為這個假期的網紅
  • 特色民宿引遊客爭相打卡 河南鄉村旅遊行業煥然一新
    映象網快訊「五一」期間,隨著河南省各地本地遊、周邊遊市場的規範解禁,河南的民宿業煥發出了強勁的活力,各地特色民宿不僅滿足了遊客多元化的旅遊住宿需求,更成為許多遊客爭相前往的網紅「打卡地」,成為假期河南旅遊的一大亮點。
  • 河南不愧為中原大省,旅遊資源相當豐富,初到河南這些景點必打卡
    河南作為國內的中原大省,旅遊資源也是相當豐富,不管是人文景觀,還是山嶽奇景,在國內有一定的知名度,河南旅遊,代表的城市有開封~洛陽~安陽等,而初到河南,有哪些必打卡的景點麼,下面就有小編為你分享幾處代表性的景點【洛陽龍門石窟】
  • 打卡洛陽,河南5A級景區老君山的美別錯過
    如果你五一出遊,打卡古都洛陽,老君山的美麗是不容錯過的地方。老君山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道教文化歷史,人文景觀典雅優美。如果你想來老君山遊玩的話,只需要乘火車到達洛陽,然後轉乘汽車到欒川就行了,老君山就坐落在洛陽市美麗的欒川縣。打卡洛陽,遊覽河南5A級景區老君山,這裡的古韻之美別錯過!
  • 打卡洛陽,河南5A級景區老君山的美別錯過
    如果你五一出遊,打卡古都打卡洛陽,遊覽河南5A級景區老君山,這裡的古韻之美別錯過!作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老君山風景優美,春天滿山的綠色,和滿山的古建相映成趣,讓人一入山中,仿佛穿越了到了古代,非常觸動人心。
  • 河南安陽:古都打卡到倉巷
    走一走古色古香的青石板路,嘗一嘗美味的河南安陽特色小吃,聽一個原汁原味的老城故事、喝一杯唇齒留香的咖啡、感受一場熱情洋溢的現場音樂會……2020年10月5日傍晚,記者來到安陽市倉巷街,街口的甲乙丁書店內傳來一陣悠揚的琴聲。
  • 「帶著好奇心而來,英雄的城市不虛此行」,河南旅遊團打卡黃鶴樓
    長江日報-長江網7月26日訊 逛完木蘭草原,河南遊客還要到市中心好好看看英雄城。7月26日上午,河南旅遊團150多位遊客打卡黃鶴樓。這也是武漢旅遊市場重啟後,迎來的最大規模跨省旅遊團隊。(圖為部分河南團遊客在黃鶴樓前合影
  • 河南魯山天龍池千米懸崖「天空之鏡」免費開放,引遊客「打卡」
    河南魯山天龍池千米懸崖「天空之鏡」免費開放,引眾多遊客前來「打卡」。8月13日,位於河南魯山天龍池景區「天空之鏡」上,數名遊客慕名前往拍照「打卡」,「海」天一色,置身其中,如夢似幻。尤其吸引了一批年輕人和情侶,大家紛紛結伴同行,前來拍照打卡。還有些活動公司、模特及婚紗照等會選擇在此取景,增加照片美感及人生體驗。據了解,「天空之鏡」位於該景區千米懸崖之上,兇險刺激,由110塊鋼化鏡面組成,129.6平方米,鏡子長1.2米,寬0.9米,厚度為0.5釐米。
  • 服貿會上,觀眾「沉浸」在河南山水裡流連忘返
    記者 王錚 攝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趙振傑秋日少林,紅牆黃葉,身後嵩山巍巍。信步入景,腳下的落葉也四處散去。9月6日,儘管是在光線充足的服貿會室外展廳,面對此情此景,人們也不禁心生幻覺,更多觀眾則忍不住在地上踩幾下以觀效果。嵩山漸遠,黃河日落。置身九十度大屏的場景中,總覺得要凌空飛渡才不枉此行。
  • 河南最值打卡的古城吃喝榜,有你家鄉沒?
    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國史。在河南有很多古城,等待你去領略不一樣的美,擇日不如撞日,就趁這個假期去去逛逛古城感受一下文化、歷史之美。若問古今興廢事請君指看洛陽城這座城有著四千多年的歷史,前後十三個朝代在此定都,除了高貴典雅的牡丹,淵遠深厚的歷史遺蹟,一大波的文人墨客也曾在此流連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