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大家好,我是吐槽君,今天繼續更新一篇暖心文,來看下大國人民的風採。
因為新冠病毒的原因,迫於生計,日本很多人希望緊急事態宣言能如期結束,恢復以往的營業狀態,畢竟這將近一個月,很多門店都關門休業,有企業裁員,不少人要麼沒了工作,要麼工作停擺沒有收入。
不過,就自肅的效果來說,似乎並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態。
光東京都來說,自肅以來的多數時日,單日確診數都超過了100人,到目前為止,東京都確診人數已經超過了4000人。
這一段時間臨近緊急事態宣言結束日,各方也在討論接下來緊急事態宣言是會繼續延長還是解除。
東京都小池知事於今天表示,希望能夠延長緊急事態宣言。
與此同時,4月28日,日本醫師協會會長橫倉義武也表示,他認為全國性的緊急事態宣言在5月6日之後也不能解除。
橫倉會長認為可以解除的條件是新增感染者開始減少,但就目前的狀態來看,並沒有減少的勢態。
大家這段時間生活都比較壓抑一些,一方面每天看著新增的確診人數也很焦急,另一方面也會擔心自己什麼時候會被感染。
人們在這樣的壓力下,也不免被負面情緒籠罩。
可是,無論在怎樣嚴峻的環境下,人們也始終能發現,在冷酷的病毒面前,總有溫暖人心的善舉擁抱著困境中的人們。
我們都知道,早期中國疫情嚴重的時候,日本這邊民間向中國捐贈了不少物資。
後來日本疫情嚴重時,中國也回贈了很多。
民間也有不少暖心的互助,吐槽君昨天注意到一個新聞,讓人驚訝的是,哪怕只是很短暫的緣分,也能有如此深的羈絆。
住在栃木縣栃木市70歲的高田奶奶,這個月突然收到了一個來自海外的快遞,裡面裝著100枚口罩,還有一封叮囑她注意防護的信。
看著隨信一起寄來的照片,高田奶奶才忽然想到這是2年多前,在倫敦幫助過自己的一位中國女性。
高田奶奶怎麼都沒有想到的是,她與這位中國女性在一起的時間也就30分鐘左右,想不到她會在這時給自己寄來口罩。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後問了下路。)
這個快遞5號的時候就寄到了高田奶奶家,她當時還以為是兒子買的東西。
隨口罩一起寄來的信上,這位萍水相逢的中國友人,用日語和英語寫道「您身體好麼?「由衷地祝願您健康、安全」,最後署名一個「趙」字。
看到照片,高田奶奶才想起來那是2017年11月的時候,她和朋友一起去倫敦參加介紹日本傳統文化的活動。
活動結束後打算去商場買些東西,因為找不到路就向一位30多歲的女性打了招呼問路,兩人用英語簡單交流後,結伴去了商場。
原本以為不會再見了,沒想到第二天又在賓館再次遇見,兩人就這樣互相留了姓名和住址。
這一晃都過去2年5個月了,忽然收到趙女士寄來的口罩,高田奶奶驚訝之餘也十分感動。
高田奶奶事後託熟人給趙女士打了電話,趙女士說到:「收到就好,我就放心了。」
高田奶奶將收到的口罩送給了身邊的醫務人員,她認為這些醫務人員一定比自己更需要這些口罩。
受這份意外的禮物的影響,高田奶奶也決定製作手工口罩,希望將這份善意傳遞下去,帶給更多的人。
疫情雖然無情,但人與人之前的善意始終沒有停止過。
吐槽君之前還看到一位中國籍女高中生給西東京市政府捐贈了自己籌集來的2萬枚口罩。
妹子是在4月8日的時候,發了一條推特,募集的初衷是希望可以給老年人送去一些口罩,於是就在網上發起了募集活動,僅一天的時間就有百餘人響應。
因為是募集資金,妹子也實時在推特上更新進度,到4月14日,妹子一共募集了52萬日元的捐款。
這次的募捐活動,一共募集了52萬日元,非常感謝很多人的幫助。
關於口罩之後也會向各位詳細匯報。
今天,將2萬枚口罩捐給了東京都內的養老院和保育園等。
「哪怕只有一點,想給需要的人送去他們需要的東西」能實現我們這一心願,是多虧了給予應援的大家。真的非常感謝。
原本當地政府想開個捐贈儀式的,妹子委婉的拒絕了,妹子說:「我自己一個人是捐不了這些的。」所以最後以匿名的形式捐贈的。
日本疫情和醫療現狀都談不上很樂觀,尤其是醫療這條線,於哪個國家來說,都是當下最艱難最緊繃的一線。
奮戰一線的醫護人員也都有家人,他們的堅持是為了守護更多的人和他們的家人。
這期間,雖然也出過一些醫務人員及其子女被差別對待的新聞吐槽君並不想批判什麼,只是想說,好在這世上有不好的「差別對待」,也有令人感動的「差別對待」。
因為害怕被感染,很多計程車司機不願意載醫院的人。但是,也有中古租車店給醫護人員開放免費借車。
也有美髮店給醫護人員和藥店店員提供免費的美發服務。
還有北海道的醫務人員,收到了來自石屋制果公司寄來的白色戀人餅乾。
與白色戀人一同寄去的還有石屋制果公司寫給醫務人員的一封信,信中表示為了感謝奮戰在最前線的醫務人員,儘自己一點綿薄之力,向全體醫務人員贈與白色戀人。
這也是一種「差別對待」,而這種差別對待是溫暖的貼心的,是讓所有正在付出的人都能感受到堅持的意義的。
無論是跨海寄來的百枚口罩,還是送到醫護人員手中的一盒小點心,都至少在告訴我們善意不分國界,暖心的話不分語言。
這一件件看似平淡的小事,就像黑夜裡的光點,匯聚在一起終會點亮這夜空。
我們能夠直面所有殘酷的現實,是因為我們始終堅信,在這一場疫情當中,沒有人在孤軍奮戰,冷漠的人始終是少數,炙熱的關懷與愛跨過山海穿越寒冬也總會抵達,也願更多的人能在這無情的世界裡深情的活著。
從這次疫情上更能看出何為一個大國的擔當,何為一個大國培育的人民的擔當。
這裡是吐槽君,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