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留言。「多以一米視角看城市。」她建議,相關部門在規劃公園設施時,多站在兒童的視角予以審視,讓公園對兒童更加友好。
連日來,長江日報記者探訪了堤角公園、解放公園、中山公園、蛋殼公園和漢口江灘沙灘遊樂場,堤角公園和中山公園沒有免費兒童遊樂設施,其他幾處都有專門的兒童遊樂設施。
蛋殼公園內,家長帶著孩子遊玩。記者趙家新 攝
17日上午,記者來到礄口的蛋殼公園。記者看到,該公園不大,但是設有攀爬、滑滑梯、蹦床等遊樂設施,不少孩子在家長的鼓勵或陪同下,勇敢地攀上高處然後滑到地面。
隨後記者來到漢口江灘的沙灘遊樂場,沙灘遊樂場修建時間不長,記者來到這裡時正值中午,整個遊樂場歡聲笑語。一位還不能坐立的小男孩在可以趴下的搖籃式鞦韆上玩得不亦樂乎,鞦韆蕩起的時候,小傢伙努力想抬起頭,逗得一旁的媽媽開心不已。
江灘公園內,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遊玩。記者趙家新 攝
一對雙胞胎小姑娘在奶奶的帶領下光著腳玩沙,玩了一會,其中一個光腳走開,另一個拉著奶奶再次進入沙池。
16日上午,記者探訪中山公園和堤角公園發現,公園內設置了遊樂設施但都是收費的。堤角公園和中山公園內的收費項目差不多,只是中山公園規模更大、種類更多,包括海盜船、旋轉木馬、過山車、水上娛樂等項目,但客流量不多。在堤角公園,園內的遊樂設施幾乎沒人玩。
江灘公園內,不少家長帶著孩子遊玩。記者趙家新 攝
記者注意到,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從公園角度來反映增設兒童遊樂設施的留言不少。
市民李娟反映,堤角公園周邊無兒童遊樂設施,如滑滑梯、鞦韆等。堤角公園內有場地,應該多設置一些免費的兒童遊樂設施讓家長能帶著孩子玩耍。相關部門表示,隨著堤角公園周邊住戶增加,他們正在搜集民意,爭取儘快增設兒童遊樂設施。
市民溫卡說,足球公園的建設大大方便了武漢經開區太子湖附近的居民,特別是有小孩的家庭,平時遛娃、飯後散步,足球公園都是不二的好去處。溫卡詢問,足球公園一期還會增設一些滑滑梯、攀爬架等兒童遊樂設施嗎?
我市公園能否在兒童遊樂設施的新建和升級方面予以更多考慮?
記者從市園林和林業局獲悉,中山公園已在考慮將部分設備到期的收費設施拆除,增設免費的無動力設施,方便兒童遊玩。
該局工作人員介紹,開放性城市公園兒童遊樂設施的建設一直在進行,特別是新建公園,除了增加兒童遊樂設施外,還會增加健身器材。今年底開始,園林部門計劃用3年時間,對以往建設的200個口袋公園進行改造提升,改造方案中包括對有條件的口袋公園增加兒童遊樂設施等內容。
「解放公園裡的青石板步道,石板之間的間隔較大,兒童走路時容易摔跤。」之前,有市民通過武漢城市留言板反映自己生活中帶娃逛公園時觀察到的小細節。
記者來到解放公園鴿子廣場。「原先的距離在20釐米左右。」工作人員介紹,原先,這裡鋪設的青石板步道上,兩塊青石板之間的間隔較大,兒童行走很容易絆倒摔跤。收到市民反饋意見後,公園對石板進行了重新整修,間隔縮小到了5釐米。記者看到,不時有小孩獨自在步道上玩耍嬉鬧。
商場多設置一些母嬰室
有網友建議,商場應該多設置一些母嬰室,為嬰幼兒創造更舒適的環境。
記者了解到,武漢一些商城也設有專門的母嬰室。漢口後湖城市廣場開有多家和兒童有關的店鋪,其中一家經營兒童用品的商店二樓,設置了專門的母嬰室,門口張貼著「母嬰專用 男士免進」字條。母嬰室內有一張小床和一張椅子,專門安裝了洗手池,室內收拾得很整潔。
二樓公共衛生間旁也設有母嬰室。廣場客服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廣場的母嬰室雖然不多,但現在使用母嬰室的人不多,所以能滿足需求。
新建公廁應設置「第三衛生間」
後湖大道公共衛生間裡設置了嬰兒安全座椅。記者趙家新 攝
「市內公廁應該多考慮老人和小孩的使用舒適度,設置一些坐便器和高度比較低的水池。」有市民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留言。
後湖大道淌湖三村附近一座公共衛生間內,記者看到,「第三衛生間」內設有坐便器、座椅和寶寶護理臺,水池高度也比成人使用的低。工作人員稱,「第三衛生間」平常使用人少,但大家很自覺,即便要排隊也不去佔用。
城管部門介紹,市內新建的公共衛生間都有一間「第三衛生間」,主要是為了方便老人、小孩如廁。
長江日報評論員劉智宇
最近,有市民在武漢城市留言板上提出建議:城市的規劃和建設,可更多站在「1米視角」。
「1米視角」,其實是孩童視角。作為一個5歲孩子的父親,我身邊就總有一雙「1米」的清澈眼睛,因此,我總會不自覺站到1米視角去看世界。
從這個視角看,有些電梯緊急按鈕高了些,即便踮起腳夠,也夠不著;有些街角的遊樂設施年久失修,玩起來咯吱作響,心懸著;有些公園的石磚步道間隔寬了,邁起步來戰戰兢兢,容易摔……
這許多城市細節,細微平常,於成年人「不成問題」,但在「1米視角」,細節就被放大。孩童也是城市體驗者,這些細節也是他們與城市的交互。網友的建議,其實是問:如何更好地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
作為城市發展的新概念和維度,兒童友好型城市於上世紀90年代進入中國。新世紀以來,國內城市紛紛跨入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之列。公共場所母嬰室、免費發放「閱芽包」……站在兒童角度審視城市發展,不僅是現代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維度,也是城市魅力、活力和創新力的結晶。
武漢近年來加快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也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小到社區圖書館裡的幼兒繪本數量、公園步道石磚的間隔、街邊人行道的平整度;大到老舊小區改造中兒童遊樂設施的考量、社區公共託育服務的完善、新建小區配建幼兒園的落實。當城市建設中每次「1米視角」的審視都成為切實行動時,兒童的成長環境必然會更友好。
兒童友好型城市不等於兒童城市。建設兒童友好型城市,不是說城市規劃與建設一切以兒童視角為基點,而是將「1米視角」更多地投射到城市規劃和設計中去。在設計城市未來時,多俯下身子,將兒童的特點和需求「畫」進規劃圖和設計圖裡,把兒童友好的理念融入城市建設中。
在一座對兒童友好的城市裡長大,這種環境本身就是一種主人翁精神的養成。童年時,城市友好待我;長大後,我以友好報之,為城市培養出更多具備主人翁精神的市民,何嘗不是對城市的最大賦能。
關於「一米視角」看城市,
您有哪些意見建議?
快來武漢城市留言板微信公眾號
點擊欄目「我要留言」留言
■ 每天推送的微信頭條稿件跟評區內,截至次日9:00前留言點讚排名最高(點讚數量需超過20)的網友,即可獲得武漢城市留言板送出的「盲盒」一份。(*獲獎信息會及時公布,請大家關注公眾號站內消息。)
例子:
本活動解釋權歸武漢城市留言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