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木生芳流千古——追記甘肅臨洮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柴生芳

2020-12-12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原標題:此木生芳流千古

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扶貧辦主任常貴勤想不通,僅僅幾個小時前,柴縣長還在政府常務會上審議精準扶貧方案,咋轉眼人就沒了?

劃不著山莊的孫大爺聽聞噩耗,一屁股坐在地上,老淚縱橫,「柴縣長,你說過要來看我家重建的新房,你不能說話不算數吶!」

他的妻子祁雪莉悲痛地哭訴:「生芳這是累的啊!他總說縣上忙,覺都不夠睡,一回家就補覺。我還老埋怨他,不陪我們娘倆兒說話……」

8月15日凌晨,在連續工作17.5個小時後,臨洮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柴生芳和衣而臥,再也沒有醒來。醫學鑑定顯示,他因患睡眠重度呼吸暫停綜合症,加之勞累過度,誘發心源性猝死,年僅45歲。

壯志未酬三尺劍,故鄉空隔萬重山。在他走後第十天,記者來到臨洮,探訪他最後奮鬥過的地方。案頭上30本厚厚的工作日記,無聲地傾訴著他未竟的理想抱負與公僕情懷。回看他在臨洮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在時空交錯中,他心裡的喜悅與憂思、苦楚與甘甜,伴隨著對這片熱土的拳拳深情,漸漸清晰——

情系百姓、勤辦實事的「民生縣長」

早上8時05分,辦公室上班;

8時10分至50分,接待上訪群眾;

8時50分,調研引洮工程;

14時30分,參加引洮工程座談會;

16時30分,主持全縣捐資助學表彰暨資助優秀貧困學生大會;

17時30分,檢查縣城北大街改造工程進展情況;

18時,實地查看城區東大街、南大街、公園路、新街等明年待建道路情況;

19時30分至次日凌晨1時30分,主持召開縣政府常務會議。

——摘自柴生芳8月14日工作日程表

洮河泣淚,隴原含悲。

8月18日一大早,臨洮縣城主幹道擠滿了自發前來送別柴生芳的群眾。有些人從偏遠的鄉鎮趕來,天不亮就開始趕路,有些人輾轉得知消息,臨時從外地趕來,只為了再看一眼可親可敬的柴縣長。

哀樂低回,挽幛如雲。

上訪戶梁玉蓮邊哭邊說:「柴縣長,你怎麼就這樣走了?以後誰來關心我們?我們遇到困難向誰說呢?」一位網友在微博裡說:「作為一個普通人,我願意和各行各業的群眾一起,頂著炎炎烈日為他送行,只因為他是一個願意為人民辦實事的縣長。」

時光倒回到三年前。「意氣風發」——這是柴生芳留給臨洮縣委縣政府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2011年9月,柴生芳調任臨洮縣委常委,次月當選副縣長。2013年9月,他開始擔任臨洮縣委副書記、代縣長,同年12月當選縣長。

其實,柴生芳本可以有更多選擇。當年,他學有所成,卻放棄了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高薪聘請,堅定地選擇回到甘肅。家人十分不解,他只是說:「我不能平平淡淡、舒舒服服地過一輩子,再苦再累我也要在這片黃土地上幹出一番事業。」

從甘肅省委辦公廳到定西市隴西縣、安定區,他一路走來,步履堅實。直到在臨洮主政一方,他更感責任重大,54萬臨洮人民的命運,和他牢牢綁縛在了一起。如何讓臨洮穩步發展起來,成了他日夜冥思苦想的問題。

由於地處溼陷性黃土區,夏季豐沛的雨水使得當地地質災害頻發。在幾次查看災情後,柴生芳注意到了道路問題:路不暢通,農業、工業難發展,招商缺乏競爭力,老百姓致富增收從何談起?

臨洮的交通建設,因鄉鎮撤併等歷史原因長期滯後。為此,柴生芳先後6次赴京向交通部匯報,爭取支持,使臨洮成功躋身「六盤山片區交通扶貧攻堅示範試點縣」之列。根據項目規劃,今明兩年預計投資9.75億元,改造各級農村公路1173.254公裡,一張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外通內聯、通村暢鄉」交通網正在逐步呈現。

一條條新修的水泥路,延伸到一個個偏遠的村落,喚醒了昔日沉寂的山村。平直、寬闊的農村公路上,車輛穿梭往來,路通業興。「古往今來,臨洮從沒有過這麼好的路。」老臨洮人這樣評價。

有形的道路要抓緊建,打通民心的「道路」更不能松。柴生芳清醒地意識到,信訪問題頻發,根本癥結在於個別幹部責任意識不強,脫離群眾,存在「拖」「推」「哄」等現象。在他看來,「信訪是送上門的群眾工作,機會難得」。

梁玉蓮今年64歲,上訪10年。在一次接訪中,柴生芳偶然聽梁老太說起,自己心臟供血不足,醫生說得做搭橋手術,可是老伴兒身體不好,家庭比較困難。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柴生芳隨即幫她申請了大病救助和特困補助,並要求相關部門「抓緊辦、別拖拉」。

今年過年,柴生芳還給她發簡訊拜年,囑咐她「安心過年」。看到簡訊那一刻,梁玉蓮紅了眼圈,心裡五味雜陳。親戚朋友怕她借錢,早已不再登門。冷冷清清的春節裡,只有柴縣長,還記掛著自己。從此,梁老太轉變了態度,「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是柴縣長給了我們關心和幫助,我不能讓他因為我難以向上交待。不管我的問題能不能解決,我都不會怪縣長。」

誰忍心苛責像陀螺一樣忙個不停的柴縣長呢?他為臨洮人做得已經夠多了。在他的協調下,臨洮西南部農村飲水工程全面啟動,年內全縣自來水入戶率將達70%;他積極促成了易地搬遷工程,讓5萬山區群眾走上了致富路;他多次前往中小學課堂聽課,與一線教師交流,共商教育改革發展良策;他克服財政吃緊的困難,啟動實施了總供熱面積達300萬平米的城市集中供熱項目,惠及城區住戶3萬多戶,在周邊市縣中首屈一指……

「縣長是幹啥的?說到底,就是『小縣總理』。大到工農商學,小到柴米油鹽,縣長事事都得操心,來不得半點馬虎。」臨洮縣委書記、原縣長石琳,感同身受。

精準扶貧、理念超前的「博士縣長」

精準扶貧首先是產業精準,要以產業精準為主線,在基礎設施配套精準、長期服務(包括金融服務)精準、政策扶持精準、實施措施精準、農戶培訓精準和農戶信息精準上下功夫。

——摘自柴生芳工作日記 2014年4月4日

「這哪兒是會議室,簡直是個作戰指揮部嘛。」無論是誰,走進臨洮縣政府會議室,大都會這麼想。只見牆上掛滿了各種地圖、進度表,花花綠綠。其中,兩張彩色地圖最為引人注目。圖上各式圖標星羅棋布,全縣各個產業示範村和潛力村的位置在哪、特色產業是啥,一目了然。

縣政府辦公室主任龍小林介紹,「縣長要求我們任務上圖、進度上牆。」縣裡的重點工作,無論是扶貧攻堅,還是項目建設、招商引資,都能在牆上找到直觀的分解進度表或任務圖。有了這些,工作進度隨時更新,「周督查、月通報、季分析」也有了依據,從而倒逼各職能部門搶抓工作進度,提高效率。

柴生芳有個雅號,叫「博士縣長」。為啥這麼叫?答案就在他的履歷裡。1986年,他以甘肅慶陽文科狀元的佳績考入北京大學考古專業。1997年,他又赴日本國立神戶大學留學,先後獲藝術史學碩士和文化結構博士學位。擁有一流教育背景和國際視野的柴生芳,工作中見解獨到、「新招」頻出,令人眼前一亮。

今年3月,他在大會上表示,要在年內走遍全縣323個行政村。如果他心裡也有一張進度表,那麼,直到8月中旬,他已完成了87%,也就是282個村。據介紹,他下鄉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摸清村情,分析現有產業結構是否合理,確保「規劃到村、責任到戶、幫扶到人」;二是實地督導災後重建項目,看工程質量是否合格。

「凡是鄉鎮不願讓他去的地方,他就一定要去,拗得很。」常陪他下鄉的幾個部門負責人,最了解他的脾氣。今年4月17日,他們來到南屏鎮。柴生芳照例問起各村的情況,鎮長順嘴提到「劃不著山莊」。柴生芳一愣,疑惑道:「一個村子,有啥劃得著劃不著?」鎮長忙解釋,這是康家溝村的一個自然村,遠在深山,總共就12戶人家。過去,到了收農業稅時,總是沒人愛去,覺得不值當跑一趟,「劃不著山莊」由此得名。

柴生芳一聽,便決定要去實地看一看,誰也攔不住。從鎮上過去,光是車程就得兩小時,還得再走一小時的山路。那天,他走訪了8戶人家,和大家拉家常,宣傳災後重建的補助政策。鄉親們感慨地說:「你是解放後來這裡官最大的幹部,也是唯一的縣長。」

他擔任縣長的9個多月裡,行車總裡程達4萬多公裡,日均行程200公裡,其中絕大部分是在下鄉。

一路走,一路思。扶貧是一場攻堅戰。在他看來,不能把貧困人口簡單看成扶貧對象,應變「發給送」為「幫貸款」,培育他們的自我發展能力和市場意識。

他積極銜接,與甘肅銀行籤訂了高達15億元的金融扶貧戰略合作協議。怎樣才能讓有限的資金髮揮最大的效用,把錢花在刀刃上?實踐證明,過去那種「大水漫灌」式的扶貧,如同撒胡椒麵,收效甚微。必須「精確滴灌」,讓每一分錢都花得有價值,要像一粒火種,在廣袤大地上燃起活力與希望。這,就是精準扶貧的核心理念。

有了適合當地實際的發展規劃,雪中送炭的小額貸款,再加上務實管用的農技指導,規模效應正在慢慢顯現。中鋪鎮的百合、窯店鎮的白條黨參、康家集鄉的當歸……臨洮有了不少聲名在外的「金名片」。

由於家在蘭州,縣裡原本為他安排了公寓,他卻堅持住在辦公室。只為處理完公務後,能多擠出點時間看書學習。書櫃裡,擺滿了管理學、金融學、物流業、服務業、人文歷史等各類書籍。「柴縣長愛看書是出了名的,有好些我們都沒聽過。這就是他超前理念的知識來源。」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嶽中平,很是佩服柴生芳的勤學多思。

勇於擔當、嚴守底線的「廉潔縣長」

當幹部就不要想著與民爭利,否則就沒有威信。

我能奉獻給你們的,只有熱血、辛勞、眼淚和汗水。

——摘自柴生芳工作日記第24冊

安葬那天,很多人看見,柴生芳唯一的女兒甜甜穿著一身白紗裙,像一個粉雕玉琢的小天使。她蹲在墳墓一側,往礦泉水瓶裡灌沙子玩。她還那麼小,不理解生死永隔是什麼意思。陽光下,那張天真的小臉蛋溢滿燦爛的笑……這一幕,讓人更添酸楚,重又勾起了對柴生芳的種種回憶。

「我這個人,簡簡單單。」他時常跟身邊的人這麼說。

有的人理解這份簡單,是對衣食住行沒什麼過高要求,清心寡欲。他穿著簡單,每個季節就是那麼幾套衣服,也不追求名牌。下鄉時,他常常幫同事帶乾糧,加上蘋果,就是一頓午飯。

也有人理解這份簡單,是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他常說,「幹好工作沒啥訣竅,就一條,撲下身子能吃苦。」和他一起外出招商的人都知道,如果能見5個客商,他就絕對不會只見4個。

此外,身為縣長,他的擔當更體現在「遇到問題不躲閃」。一次,縣裡對教學資源配置作出調整,一所被關停的鄉村中學計劃複課。村民們心中有怨,在校門上掛了七把鎖,不讓教育局的人進。場面一片混亂,柴生芳二話沒說,舉起小喇叭,登高而呼:「我是縣長!鄉親們,有問題跟我說,我來給大家解釋!」接下來,他花了大半個鐘頭,耐心給聚攏來的村民解釋由關停到複課的原委,博得了大家的諒解。

還有人理解這份簡單,是按程序辦事,不搞歪門邪道。柴生芳的辦公室,常年開著門。「開門辦公」有兩個用意,一為方便群眾辦事,二為杜絕人情往來。也有人不識趣,進門後就想關門,送點禮、說說情。柴生芳趕忙制止,「我這門是不關的,沒有什麼事見不得光,有話請直說。」他一來就給司機「約法三章」,「不是我交待的,別人往車上放東西,一律不收。」

以上這些,並不難窺見端倪。「升官發財,請走他路。貪生怕死,莫入此門。」在第22冊工作日記的扉頁上,柴生芳這樣提醒自己。

翻開今年6月6日的工作日記,只見第一行寫著:「今天是愛女甜甜的3歲生日。」之後,滿滿當當全是公事。他是臨洮人的縣長,因這個身份使然,他只允許慈父的角色在心頭稍作停留。也許,寫完那句話,他就已經收拾好心情,專心做好縣長的本分。

就在他去世前的一個多月,他幾乎每天都用微信給妻子發去一張圖片,是一大束絢爛如火的玫瑰。這片刻的溫情,寄託了柴生芳對妻子太多的歉意。

老父親82歲,年事已高,常常惦念這個身在外地的小兒子。三年間,他回慶陽寧縣老家的次數,只有兩次。二哥柴裕紅說:「兄弟當縣長以來,我沒有見過他一次,更沒有沾過他的一點光。」

他在幾本工作日記的扉頁上,寫下了「此木生芳流千古」,遒勁瀟灑。這是他對自己的一種期許,只是沒想到,一語成讖。

今年8月初,柴生芳在飛機上結識了北京同仁醫院的一位耳鼻喉專家。這位專家善意提醒道:「我看你的氣色和體型,可能睡覺時會有些呼吸方面的障礙,得抓緊做檢查。」由於行程太滿,他直到次日晚上7點才趕到醫院,借回來一臺睡眠監測設備。還沒等到醫院報告出來,他又匆匆返回了臨洮。

監測報告顯示,他患有睡眠重度呼吸暫停綜合症。治療並不複雜,睡覺時戴上呼吸機,就無大礙了。考慮到他工作忙,專家幫他聯繫了蘭州的醫院。可是,即便是近在咫尺,柴生芳也一直沒騰出空來。

……

就在他因疲憊沉沉睡去的那一刻,妻子和女兒還在家中滿懷期待,等他周末回來一起去拍照。這本該是一家三口的第一張全家福,可他卻永遠地失約了。(記者 夏中南 管筱璞)

相關焦點

  • 甘肅臨洮副縣長楊東平猝死 3月前縣長柴生芳過勞死群眾自發送別
    甘肅省臨洮縣官方網站16日對外通報,2014年11月16日凌晨1時左右,臨洮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楊東平同志因心源性猝死,在家中不幸去世。 當日,記者從臨洮縣委宣傳部證實,楊東平有心臟病史,昨日身體不適正家中休養時,突然猝死。 楊東平,男,漢族,1967年6月出生,甘肅臨洮人,黨校在職大學學歷,中共黨員,1991年7月參加工作。
  • 甘肅臨洮縣長勞累過度猝死 萬名群眾自發上街送別
    臨洮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工業弱縣、人口大縣、財政窮縣」,是國家級貧困縣。因地制宜,實現向工業強縣的轉變,成了縣委、縣政府的重要戰略任務。  2009年,臨洮縣設立了省級的臨洮經濟開發區,中鋪工業園是整個開發區的龍頭。它是上屆政府規劃建設的重大項目。柴生芳接班後,堅定地提出,按照上屆政府的思路走,一屆一屆抓落實。
  • 柳州市柳城縣委原副書記、縣人民政府原縣長餘瑞軍被「雙開」
    據自治區紀委監委消息:日前,經自治區黨委批准,自治區紀委監委對柳城縣委原副書記、縣人民政府原縣長餘瑞軍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並對其採取留置措施。1996.03—1997.08 廣西柳州市政府辦公室第二秘書科副科長;1997.08—2001.12 廣西柳州市政府辦公室第二秘書科科長;2001.12—2002.12 廣西柳州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2.12—2003.08 廣西柳州市陽和(工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
  • 朔州市山陰縣委原副書記、縣長南志中被查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朔州5月30日綜合報導 據山西省朔州市紀委監委消息:朔州市山陰縣委原副書記、縣長南志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朔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平魯文化》記者;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山西日報朔州記者站站長;1992年3月至1997年3月,山西日報朔州記者站站長(副處級);1997年3月至1997年3月,山西日報朔州記者站站長(正處級);1997年3月至2004年8月,中共山陰縣委副書記
  • 山西朔州市山陰縣委原副書記、縣長南志中被查
    據山西省衛健委消息,朔州市山陰縣委原副書記、縣長南志中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朔州市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平魯文化》記者;1989年4月至1992年3月,山西日報朔州記者站站長;1992年3月至1997年3月,山西日報朔州記者站站長(副處級);1997年3月至1997年3月,山西日報朔州記者站站長(正處級);1997年3月至2004年8月,中共山陰縣委副書記
  • 朔州市山陰縣委原副書記、縣長南志中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朔州市山陰縣委原副書記、縣長南志中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2020-05-30 13: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來賓市金秀瑤族自治縣委原副書記、縣長趙貴坤被逮捕(圖|簡歷)
    1996.06-1996.12 金秀縣桐木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1996.12-1997.09 金秀縣桐木鎮黨委委員、人民政府副鎮長  (其間:1997.05-1997.07柳州地委黨校第八期中青班學習)  1997.09-1997.11 金秀縣忠良鄉黨委副書記
  • 西鄉縣委原副書記、縣長李耕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
    日前,經中共陝西省委批准,陝西省紀委監委對西鄉縣委原副書記、縣長李耕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 威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崔耀鵬到章臺鎮、高公莊鄉調研
    威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崔耀鵬到章臺鎮、高公莊鄉調研 2020-10-09 21: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陽山任于都縣委書記,黃法任于都縣委副書記、提名為縣長人選
    10月11日上午,于都縣召開領導幹部會議,宣布江西省委、贛州市委關于于都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同志調整的決定:藍捷同志到齡退休,不再擔任中共于都縣委書記;陳陽山同志任中共于都縣委書記,提名免去其于都縣人民政府縣長職務;黃法同志任中共于都縣委委員、常委、副書記,提名為于都縣人民政府縣長候選人。
  • 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李英督導檢查「十月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縣委副書記、政府縣長李英督導檢查「十月一」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2020-11-16 17: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黃進一行赴洞松鄉...
    【森林草原防滅火專項整治】縣委副書記、縣長黃進一行赴洞松鄉召開專題組織生活會 2020-10-11 13: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40歲廊坊團市委書記龐大鵬任大城縣委副書記,提名縣長人選
    12月19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河北大城縣委辦、政府辦、人大辦等部門了解到,12月16日,大城縣召開全縣領導幹部大會, 會議宣布了河北省委、廊坊市委關於大城縣黨政主要領導職務調整的任免決定:齊德旺同志任中共大城縣委書記,免去其大城縣委副書記,提名不再擔任大城縣縣長職務;龐大鵬同志任大城縣委委員
  •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彥俠到縣武警中隊調研
    縣委副書記、縣長李彥俠到縣武警中隊調研 發布時間:2020-12-09 09:19:28
  • 【頭條】臨洮縣政府安部署推進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工作
    【頭條】臨洮縣政府安部署推進洮河國家溼地公園建設工作 2020-06-20 05: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臨洮縣四大班子聯席會議召開
    縣委書記石琳主持會議,縣委副書記、縣長許樹德,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蔣景林,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陳維山,縣政協主席肖長祿,縣政協黨組書記黎輝,縣委副書記嶽中平、劉永紅,縣委常委、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關漢卿,縣委常委、副縣長陳新民,縣委常委
  • 「80後」徐毅任藍田縣委副書記,為藍田縣人民政府縣長人選
    11月25日,陝西省西安市藍田「藍田新聞」消息:當天,該縣縣委召開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宣布省委、市委決定:徐毅同志任中共藍田縣委委員、常委、副書記,為藍田縣人民政府縣長人選。「藍田新聞」發布的簡歷顯示,徐毅是「80後」,出生於1982年1月,2005年參加工作後,歷任西安市臨潼區相橋街道辦事處主任、黨工委副書記,馬額街道黨工委書記等職。2016年至此番履新前,任西安市臨潼區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
  • 無為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袁發林到無為縣財政局調研
    原標題:代縣長袁發林到縣財政局調研   據無為縣人民政府網報導,7月7日上午,無為縣委副書記、代縣長袁發林專程前往縣財政局調研全縣財政工作,無為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王先進參加調研。
  • 縣委副書記、縣長指示:上饒這棟別墅必須拆……
    縣委副書記、縣長危巖實地調研12月8號,縣委副書記、縣長危巖到現場調研,並要求當事人必須在行政處罰告知書通知時間內(13號之前)自行清理拆除,否則河口鎮、自然資源局、公安局、城管執法大隊等依法依規組織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