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龍街?馬桶街?這一定是你想像不到的蘇州人民路!

2021-02-14 情調蘇州

老街故事,好久不見

今天眷爾說的這條蘇州老街

眾所周知,卻意義非凡

它在每個蘇州人心裡都是根深蒂固的存在

它見證了蘇州的昔日榮光

也成就了蘇州的錦繡年華

它,是人民路

一說起人民路,老蘇州人都會感嘆:這是一條蘇州的「龍脈」。相傳伍子胥建造闔閭大城時,人民路就已經存在。

先說一說城內的人民路。史料上記載:「平門到蛇門,十裡七十五步,陸道廣三十三步。」裡、步是古代計算長度的單位,那時的一裡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四百米。十裡七十五步,也就是四公裡多。而如今我們放眼望去,城內的人民路全長4681米,用「十裡七十五步」計算,基本完全貼合。


老蘇州人為什麼稱「人民路」為龍脈?這就有點意思了。

民間傳說裡,陰陽先生看風水,看到了孔廟,孔廟是龍頭,孔廟的兩口井是龍眼,土地是龍腦,北寺塔是龍尾,而整條彎彎曲曲的人民路,就是龍身了。當站在北寺塔的塔頂,這條龍好似神了一樣,放眼望去,蛟龍盤踞在此,若隱若現。所以最早的時候,人民路不叫人民路,而叫臥龍街


▲1951年的人民路,圖 @蘇州地方志


▲1979年的人民路,北寺塔若隱若現,圖 @中國網

▲2016年12月,站在北寺塔上俯瞰人民路,倪黎祥攝

因為全長4公裡多,步行要花很長時間,所以宋代的時候,這條街被稱之為「大街」,久而久之,蘇州人又有一句口頭禪叫「走煞臥龍街」,每當走在人民路,總會念叨到這句話。不過,也正是因為與龍相關,這條街才得以出名,也因此惹了不少麻煩。

朱元璋平定蘇州後,身在南京的他一直不大定心,因為民間常有人說這條臥龍街會出了個真龍天子,那到底誰才是真龍天子?朱元璋一想起這個問題,心裡就瘙癢難耐,萬般不是滋味。

旁邊的軍師劉伯溫聽見,鬥轉星移地補上了一卦,說只要他奉上聖旨去現場看看,就能挖出這「臥龍街」真龍天子的廬山真面目。

而回來後的劉伯溫興高採烈,他起奏陛下,說這條街不會出真龍天子。因為龍尾上壓了一座塔,龍尾甩不了,龍頭上又壓了一個文廟,龍頭不會動,所以就不會有真龍天子了。朱元璋聽完,這下定心了。

▲1970年人民路(接駕橋南),感受一下蘇州人「接駕」的儀式感,圖 @蘇州地方志

到了清朝,康熙乾隆的時代了,皇帝南巡,地方官員和蘇州百姓都在這條「臥龍街」排長隊迎接等候,「接駕橋」也由此而來。可一條街真可以出兩個真龍天子?於是一夜之間,這條「臥龍街」改成了「護龍街」。

民間還曾一度戲謔稱其」馬桶街」。因為蘇州人普遍用馬桶作為方便的容器,凌晨的時候,將自家的馬桶擺在門口,讓環衛人員集中運到指定地點清倒。

腦補一下,那時候站在北寺塔頂端,除了看見一條彎曲的巨龍,還能看見大街兩側擺著的各式各樣的馬桶。加之」馬桶街」的讀音與護龍街、臥龍街接近,所以一傳十十傳百的,也就這麼傳了下來。直至如今你還能在市中心的一些小巷裡看到凌晨在家門口擺馬桶的老蘇州人的生活作態,特別珍貴。

這條承載了蘇州歷史,見證蘇州繁榮變遷的老街,一步步拓寬,一次次翻新——民國十七年(1928)「臥龍街」拓寬香花街至察院場段;三十年(1941)拓寬至飲馬橋;三十三年(1943)新築飲馬橋至三元坊段;1951年由三元坊延伸至南門。如今它北起金磚路和織錦路路口,南至南環東路和南環西路路口,全長10公裡,成為了真正貫通南北的蘇州「大動脈」。

▲怡園門前與嘉餘坊一帶商鋪,1973年。圖 @蘇州地方志


▲人民路飲馬橋,20世紀80年代初


▲人民路察院場,1995年9月是蘇州購物中心,也就是如今的美羅

走在人民路上,片刻辰光都能感受到蘇州小遊園的魅力。滄浪亭、可園、天香小築、怡園、樸園、北寺塔……這一個個深邃有趣的歷史典故,藏進了蘇州人的老街中;這一處處優雅細緻、大隱於市的別樣園林,也都融進了蘇州人的小日子裡。


滄浪亭窗影 @吳萬一 攝


可園

北寺塔

蘇州圖書館裡的天香小築,張淨攝

你還想知道其他老街故事嗎?

趕快點讚 + 留言給我!


相關焦點

  • 從護龍街到人民路
    在唐宋時期,人民路只有三元坊至香花橋一段,被稱作大街。因為整條街仿佛一條橫臥的巨龍,因此明清朝時被改作臥龍街、護龍街。整個街道很長,從南至北步行,要走很長時間,蘇州人有「走煞臥龍街」的俗語。程瞻廬在《唐祝文周四傑傳》第三十四回中寫唐伯虎的妻子陸昭容曾帶領十二個洗衣婦從桃花塢出發,直奔護龍街祝枝山府上報仇的故事。
  • 觀前街為啥曾叫碎錦街?蘇州老街背後的故事
    人民路:原先叫臥龍街相傳跟乾隆皇帝有關蘇州古城區南北向主幹道人民路,宋朝的時候稱「大街」,後來被稱為「臥龍街」。傳說清朝乾隆皇帝南巡,百官大多在這條街接駕並護衛,於是改稱「護龍(龍指皇帝)街」。也有人認為是這條街形如臥龍,才叫「臥龍街」的。後來民間誤稱為「馬龍街」,又謔稱為「馬桶街」。
  • 古保鉤沉| 舊時臥龍街,那些曾經的古城光影
    歷史上,人民路曾多次更名,最有名的,還是臥龍街。相傳伍子胥建造闔閭城時,人民路就已存在。因其很長,從南至北步行,要走很長一段時間,蘇州人有「走煞臥龍街」之說。一直到民國初年,臥龍街都還是一條寬僅一丈(3.3米)的石板路,石板底下為水溝渠。街道中間是陰溝,上面蓋有一塊塊一米寬的黃石板,陰溝和街兩旁的居民住宅之間有一米寬的人行道。那時,立在街這邊,可以和那邊的人握手,聊天。
  • 人民路上⑨|蘇州:古今融會此長街,從小橋流水到南北大動脈
    從蘇州火車站步行不到1公裡,過了平門橋,就到了人民路,這裡也是蘇州古城的北大門。濃鬱的文化氣息撲面而來,粉牆黛瓦的民居、復古的公交站臺,以及新建的仿古牌樓,上聯寫著:城開闔閭,棲鳳臥龍,南北綿延斯勝地;下聯為:源自句吳,崇文尚德,古今融會此長街。
  • 說古道今 | 見證了蘇州古城發展歷史的臥龍街,它的龍氣何在?
    習近平蘇州人民路南北向貫穿蘇州古城,舊稱「大街」「臥龍街」和「護龍街」,它見證了蘇州古城發展的歷史,留下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人民路在蘇州古城中軸線上,是宋代蘇州古城內唯一稱作「大街」的道路,當時南起楊家巷(今新市路)口,北至報恩寺(北寺塔),洪武《蘇州府志》之後的明清兩代志書稱謂均與「龍」有關,先稱臥龍街,後稱護龍街。那麼「龍」到底在哪裡?
  • 人民路,串起蘇州古城中心多少往事
    姑蘇好時光,每天聽見有趣的蘇州。據說,每個城市都會有一條人民路。蘇州也不例外,這條人民路自北向南橫臥在姑蘇城內中心地帶,如同一條長龍般見證了無數老蘇州的記憶和新蘇州的生活軌跡。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條路在千年以前就存在了,名字就叫做臥龍街。據說伍子胥建造闔閭城時,人民路就已經存在。而到了宋代,範仲淹在蘇州想要修建文廟,千挑萬選,最終選在了這條大街上,文廟那裡有兩口井,就是龍頭和龍眼,整條大街就是臥躺的龍身,而龍尾呢,正好是高高翹起的北寺塔。
  • 蘇州古街,觀前街和山塘街誰是蘇州第一街?
    蘇州是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是一座具有近2500年歷史的現代化城市,園林建築的標誌性城市。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蘇州的兩條古街,山塘街和觀前街。這兩條街歷史非常悠久,是古代蘇州人生活的傳承。那麼蘇州第一街是誰呢?山塘街位於蘇州古城西北部,全長3600米。始建於唐代,距今已有數千年歷史。是一條名副其實的歷史街,2010年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街」。
  • 蘇州人民路改造將於12月底結束 南段為雙向六車道
    改造效果圖作為蘇州古城南北向的主幹道,人民路的變化折射著這座城市的變遷。昨日,記者獲悉,備受關注的人民路整治提升工程將於12月底道路主體施工後基本結束,全面恢復通車。屆時,人民路將成為蘇州的交通軸線、文化長廊和景觀大道。人民路唐朝時稱臥龍街人民路是蘇州重要的南北交通軸,歷史非常悠久。唐代時,書院口到香花橋段被稱為大街,後來改名臥龍街,清乾隆南巡時,府縣百官在此接駕護衛,便改稱為「護龍街」。抗戰勝利後,護龍街改稱為「中正街」。新中國建立後,三元坊與中正街統稱為「人民路」。
  • 蘇州市資訊|人民路,串起蘇州古城中心多少往事
    蘇州也不例外,這條人民路自北向南橫臥在姑蘇城內中心地帶,如同一條長龍般見證了無數老蘇州的記憶和新蘇州的生活軌跡。我們現在老說大街小巷,但在當年,全蘇州可就只有人民路這一條真正的大街。後來清代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南巡來到蘇州時,從胥門碼頭下船後,官員、百姓曾在人民路兩側夾道歡迎,於是這臥龍街也就被改成了護龍街,護衛真龍天子嘛。所以很多老蘇州一直把人民路看做是這座城市的龍脈。
  • 蘇州這兩條有名的街,誰才是你心中的蘇州第一街?
    蘇州位於江蘇省東南部。它的地理位置很特殊。東臨上海,西臨太湖,南臨浙江嘉興,北臨長江。蘇州有近2500年的歷史,是吳文化的發祥地,也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蘇州是中國私家園林的代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去過蘇州的人都會去各種園林景點看看。
  • 蘇州山塘街和觀前街,哪個才是「蘇州第一街」?網友一直爭論不休
    蘇州山塘街和觀前街,哪個才是「蘇州第一街」?網友一直爭論不休蘇州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東邊離上海很近,西邊又靠近太湖,南邊離浙江也很近。這座城市發展到現在為止已經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作為東吳文化的發祥地,是當之無愧的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蘇州最著名的商業街道——觀前街
    姑蘇區,東起臨頓路(醋坊橋),西至人民路(察院場),主街全長780米,因古寺玄妙觀去到蘇州,我想大家都是奔著江南美景、文化去的,蘇州的景區真是數不勝數,到處都是仿古建築,等到你逛久了也是會厭倦的會想要回到現代中來,蘇州觀前街隔壁即是蘇州迄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歷史街區「蘇州平江歷史文化街區」現代化的城市和古時的風貌形成一大對比,讓你最近距離的感受兩者不同。
  • 蘇州有兩大歷史悠久的古街,觀前街和山塘街誰是蘇州第一街?
    蘇州和杭州的美很難用語言描繪出來,就算用盡畢生所學的形容詞都形容不了蘇杭多樣的美。蘇州市我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一個有著將近2500年歷史的現代化城市,是園林建築的標誌性城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位於蘇州的兩大古街,山塘街和觀前街,這兩條街道歷史都非常悠久,都是古蘇州人生活的傳承,那麼這兩條古街誰才是蘇州的第一街呢?
  • 蘇州有兩大歷史悠久的古街,觀前街和山塘街誰是蘇州第一街?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是位於蘇州的兩大古街,山塘街和觀前街,這兩條街道歷史都非常悠久,都是古蘇州人生活的傳承,那麼這兩條古街誰才是蘇州的第一街呢?蘇州市江南水鄉,山塘街最具有蘇州街巷特徵,街道水陸並行,兩旁的建築精緻典雅。山塘街是古蘇州的精華所在,被稱為「老蘇州的縮影,吳文化的窗口」,在這裡可以找到蘇州老字號比如:採芝齋、五芳齋等等,從唐代開始就是商品的集散地,非常的繁華。這裡的民居基本上都是前門沿街,後門臨河,是典型的水鄉人家。山塘河從這些民居中緩緩流過,烏篷船停靠在岸邊,兩邊的建築紅燈籠從高處垂下,非常的靜謐,一瞬間就讓你穿越回了古代。
  • 蘇州觀前街主街改造月底完工!
    如果說最近碧鳳坊、太監弄一帶是觀前街地區的新興「網紅」,那觀前街主街就是老蘇州心目中的「經典」了。大家都熟悉的觀前街主街馬上要換新顏啦!觀前街主街提標整治工程本月即將結束!觀前街位於古城中心,東起臨頓路(醋坊橋),西至人民路(察院場),主街全長780米,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玄妙觀創建於西晉,距今有一千七百多年歷史。1998年,蘇州市政府投資4.64億元對觀前地區進行更新整治,至今已經過去了20多年,觀前主街路面鋪裝出現了較多破損,部分基礎設施也亟待更新。
  • 蘇州最著名的兩條街:山塘街和觀前街,誰才是「蘇州第一街」?
    如果之前也曾去過蘇州旅遊,對於這兩條街或許有所了解,分別是觀前街和山塘街,為蘇州人氣最旺的兩條街巷。山塘街和觀前街是風格截然不同的商業街,有的人喜歡山塘街,有的也則更傾向於觀前街,「蘇州第一街」之爭也是難分勝負。
  • 蘇州人氣最旺的3條街,千百年繁華不斷,你去過嗎?
    數不勝數的歷史名街,往往成為旅遊打卡目的地,縱使商業化開發大同小異,依然擋不住遊人的熱情,這或許就是人們喜歡熱鬧的玩心吧。蘇州市是著名的旅遊城市,經濟實力最雄厚的地級市,要說人氣最旺的3條街,當屬是山塘街、觀前街、平江路。
  • 江蘇省資訊|蘇州觀前街,穿越過去看回憶,蘇州人心中永遠的第一街
    江蘇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蘇州觀前街,穿越過去看回憶,蘇州人心中永遠的第一街在周末時找一悠閒之處,放鬆一下是很重要的,就近選擇一個城市旅遊也是不錯的蘇州的觀前街,位於江蘇省蘇州的市中心,東起臨頓路醋坊橋,西至人民路察院場,主街全長780米,因古寺玄妙觀而得名,有著150多年的歷史。形成低矮的建築輪廓線,建築色彩以黑、白、灰為主,觀前街中間石條約1.5米,路寬3米的十條街。2018年8月,觀前街入選江蘇省首批老字號集聚街區。觀前街雖然起源於宋代,清代晚期道光年間才由蘇州地方紳士募捐砌建。如今的觀前街,成了蘇州的一個重要地標,也引領了蘇州的時尚。
  • 觀前街是蘇州著名的步行街,東至臨頓路、西至人民路,長約800米
    觀前街,是蘇州著名的步行街,東至臨頓路,西至人民路。長約800米,與它輻射出去的道路太監弄、碧鳳坊等一起,是蘇州最著名的小吃街、商業街,相當於南京的夫子廟,上海的城隍廟。街上老店名店雲集,商業繁華,名聲遠播海內外。
  • 蘇州非常著名的兩條街,山塘街、觀前街,誰才是蘇州第一街?
    在這樣的發展之上就有了每個城市不同的文化發展,能夠符合一個城市的一些發展,才能夠為這裡帶來更多的發展動力,也能夠為他吸引更多的遊客,今天我們要介紹的就是蘇州非常著名的兩條街來看一看,你都認不認識吧?蘇州其實在大家的印象中是一個能夠體現我國古典文化的一個區域,而這樣的一個地方,在這些街道上也自然會有一些更不一樣的印象,首先要介紹的就是蘇州的山塘街,這一條街道最初被人們認識,就是因為白居易曾經在這裡當過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