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最會花錢的流氓,雪中送炭時無痕,錦上添花時謙恭

2020-12-15 騰訊網

舊上海大亨杜月笙曾說過一句「毀觀念」的話:放手裡的錢再多都不算你有錢!為什麼會這麼說呢?因為他認為只有把錢花出去才算你有錢。說起來,花錢這件事看似簡單,其實卻充滿了人生智慧,比如,吝嗇鬼和大手大腳的人就不會花錢,前者是有錢癮,空佔著錢,不花出去那就是一堆廢紙,而後者毫無節制,把錢花得毫無意義,自然過不好一生。

而會花錢的人呢,是讓花掉的每一塊錢都發揮應有的價值都起到應有的作用,杜月笙認為,如何花錢是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他認為錢有三種花法!

第一種:為自己帶來享受

很多人發了一點小財後首先想到的就是滿足以前窮困生活時沒享受過的吃穿住行,開豪車,住豪宅,泡美女等等,把錢用於享受,是最低級的花錢方式。因為僅僅把錢花在這些地方只能說明這個人的器量狹小,胸無大志,眼光就局限於眼前的苟且,自然不會有大的出息。因為這種花錢方式不會為我們帶來任何有效的人脈上或者學識、能力上的增值。

就杜月笙來說,他小時遭逢大難,父母雙亡,他早早地成為了無依無靠的孤兒,在社會最底層摸爬滾打,學會了各種吃喝賭的壞習慣,甚至早年心性是相當的潑皮無賴,按理說這樣的人有錢後應該更沉迷於享受,但是杜月笙在人生最為關鍵的青少年時期卻好似悟透了人性,他在有錢後沒有沉迷於享受。他初到黃公館為黃金榮和林桂生做事,因伺候得力被林桂生賞了一筆錢財,足以在上海灘買一套房子,這可是杜月笙人生中第一桶金,但是他沒有把錢花在自己身上,更沒有像過去那樣吃喝賭掉,而是把錢分給跟隨自己的那些窮苦青年,用來維繫人情和收買人心。這種克制自己的慾念的本事和格局,確實讓人佩服。

第二種:用錢辦事

人生在世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自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事情自己辦不了,就要讓別人幫你辦。但是,求人辦事,甭管熟人陌生人,花錢都是最有用的一種方法。

杜月笙也常常花錢辦事,他花錢幫助手下解決家庭困難,花錢辦公司,花錢疏通人脈,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他解救黃金榮。

當初黃金榮因戲子露蘭春的事情得罪了上海軍閥之子盧筱嘉,結果被盧筱嘉派人綁架到了淞滬護軍使何豐林的地牢裡。在青幫眾人束手無策甚至人人自危打算放棄黃金榮時,杜月笙站了出來,花了大價錢,引人結識何豐林與盧筱嘉,通過共享煙土生意,他出煙土,對方出人馬槍炮,有錢一起賺,有財一起發,不但保障了煙土生意的順利進行與進一步擴大。

而且還通過利益捆綁成功救出了黃金榮,既全了與黃金榮的兄弟之義,也提高了自己在青幫中的地位與話語權,還通過自己與何豐林與盧筱嘉的關係進一步擴大了人脈圈,多重因素下,黃金榮也不再和他以師徒相稱,而是重新定義,結為異姓兄弟。

可以說,杜月笙這一個金錢觀用的非常厲害,既擴大了人脈圈躋身上層社會,上了臺面,而且提高自己的地位,提升了在幫會內的話語權,同時還擴大了自己的生意,讓自己有立身之基,可謂一舉數得,一分錢花出了十分效果。

第三種:用錢交人

在杜月笙看來,和自己走在同一條道上的人才叫同道,而他高明的地方就在於他是越賺錢,他的同道就越多。就拿他的三鑫公司來說,公司越做越大,從淞滬護軍使到各級衙門,從租界的中西探長到巡捕軍警,凡是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到他生意運轉的人,他都能用錢打好交道,以貼補家用的方式,潤物無聲地給他們發一份固定工資,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只多不少。

而到後面,杜月笙認為的同道又有了變化,當他坐穩了上海三大亨的位置後,他開始謀求更高的社會層次與地位,為此他通過種種手段,或資助,或幫助還掉高利貸,或幫忙擺平對方擺平不了的事情,或邀請名流來為自己站臺,以一種「雪中送炭時無痕,錦上添花時謙恭」的方式,結交下了社會名流與社會惡徒,比如國學大師章太炎,比如敢打敢殺的亡命徒王亞樵。

前者這種大師級的炮筒子能幫助杜月笙宣揚名聲,是最好的杜氏水軍,後者是杜月笙混社會要排雷的人物,當他把惡徒這種雷變成自己的朋友,那麼,君子朋友有了,小人朋友也有了,黑白兩道通吃的杜月笙就讓身邊這些同道變成了水,而他就成了舟,可借力前行。

總結來說,黃金榮愛財,張嘯林嗜殺,杜月笙會花錢會做人,這是那個時代舊上海青幫三大亨留給世人的印象。而三人的結局裡唯有杜月笙算是從容而退,最後在香港安享晚年,且三人死後能讓大家津津樂道的只有杜月笙,其他兩人完全是淪為陪襯才被提起,究其原因,杜月笙賺下的事業名望很大程度上就得益於他花錢的水準比別人高!

相關焦點

  • 杜月笙:錢的三種不同花法,看出一個人的格局,決定他的社會層次
    而會花錢的人呢,是讓花掉的每一塊錢都發揮應有的價值都起到應有的作用,杜月笙認為,如何花錢是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格局,他認為錢有三種花法!第二種:用錢辦事人生在世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自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事情自己辦不了,就要讓別人幫你辦。但是,求人辦事,甭管熟人陌生人,花錢都是最有用的一種方法。
  • 雪中送炭讓人懂得感恩,錦上添花有啥意義!
    這就是當今社會最現實的表現。困難時很難有人雪中送炭,升官發財時遍地全是錦上添花。當今社會,從社會到個人,各種情況卻恰恰相反,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總是很難得到應該的幫助,很少人,朋友得到雪中送炭,變得舉步維艱,難上加難。
  • 黎元洪被迫下野,杜月笙如此招待,黎元洪走時留下一副對聯?
    還是他的流氓作為?是他積攢下廣闊的人脈?還是他那超高的情商?都說「江湖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這個說法用到杜月笙這裡是最合適的。他在上海灘煊赫一時,就連章士釗都對他客客氣氣,章太炎為他改名修家譜,連蔣介石身邊的紅人戴笠都是她的拜把兄弟,黎元洪都為他吹彩虹屁。他積攢的這些人脈絕不是靠金銀財寶,也不是靠他的勢力和權力積攢下的。
  • 杜月笙:沒錢時,學做人;有錢時,做好人
    正是因為會做人,杜月笙憑自己的人格魅力,在他的事業上升期攢下許多人脈,聚集了一大批肯為他出生入死的鐵血兄弟。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錢財用的完,交情吃不光。因此別人存錢,我存交情。」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沒錢時,更要學做人。把人做好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
  • 稱霸上海灘的杜月笙,63歲去世時說的七個字,讓人心痛
    ——雅斯貝爾斯(德)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572,閱讀約2分鐘杜月笙估計是20世紀上半葉上海最具傳奇色彩的大人物。他建立了龐大的青幫集團,在中國近代史上刻下了獨特的印記,至今仍被人津津樂道,"雪中送炭的事我只做,錦上添花的事留給別人",寥寥數語足以展現這位瘦子一生的傳奇。14歲那年,他帶著餘生的簡單包裹,獨自走進繁華的上海。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想在這裡立足談何容易?
  • 杜月笙臨終前銷毀借據,對子女說:「不希望你們都成要帳鬼」
    上海灘素有「黃金榮貪財,張嘯林善打,杜月笙會做人」的說法。關於杜月笙的「會做人」流傳著很多「杜氏名言」:不要怕被別人利用,人家利用你說明你還有用;錢財用的完,交情吃不光。所以別人存錢,我存交情;錦上添花的事情讓別人去做,我只做雪中送炭的事情……也正因此,杜月笙可謂朋友遍天下,從政界要人、文人墨客到幫會骨幹,無所不有。 青幫三大亨裡邊,杜月笙比那兩位的名氣要大,比那兩位混的要開,而且對中國那個時期的影響,杜月笙遠大於黃金榮和張嘯林。杜月笙的名字月亮的月,笙管笛簫的笙,這個笙字原來是生活的生,意思是正月裡生的。
  • 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有意義
    雪中送炭遠比錦上添花有意義。 經商最有奇效、最顯手段之高超的當屬操縱人情,讓對方先欠下人情,日後再想法索要,這無疑是謀福求財的最高境界,熟練運用可使你財路暢通,賺錢不難。 運用人情法則去打通人脈關係是一種很好的辦法。
  • 成功的人,根本不需要「錦上添花」,更需要的是「雪中送炭」
    這是「弘禾師兄」的第 121 期分享前幾天在網上看到一個提問:「為什麼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其中有一位網友回答:「當一個人快要死了的時候,你給他一個饅頭,他會記住你一輩子,但當別人富甲一方,你再前去祝賀,其實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也不少。
  • 「做人要學杜月笙」,那是因為你不知道杜月笙到底有多黑多毒
    杜月笙2歲喪母,5歲喪父,只讀了五個月學堂就再沒念成書。十四歲時杜月笙開始闖蕩上海灘,幾十年從一位街頭小混混轉身成為舊上海的一代梟雄黑幫大佬。 看看杜月笙如何會做人的? 一是收買人心 黃金榮發賞錢給手下的小兄弟,杜月笙領了兩千大洋,一分不留全給手下人。黃金榮都要驚嘆:「恐怕我不在的時候,這黃浦灘就是他的了」。「花一文錢要收到十文錢的效果,這才是花錢能手」「別人存錢,我存交情」,杜月笙花錢買的是人心。
  • 杜月笙江湖三碗面有多難吃?不速之客登門借錢,看他怎麼做!
    具體落到杜月笙吃長生俸祿的這個階段,每月到手三十塊大洋,他在吃上不講究,住和行上還談不上,唯獨在穿上捨得給自己花錢。對於一身乾淨利落的行頭,杜月笙也曾有過一番草根的心聲——一身乾淨利落的行頭對一個人的口頭、行為能形成一個約束提醒的效果,我求的不是表面光鮮,求的是好行頭規範出來的好做派。
  • 為什麼人們都喜歡「錦上添花」,不喜歡「雪中送炭」?
    經常有人這樣說:「千百次錦上添花,不如一次雪中送炭。」這句話的含義很簡單,就是好上加好不起眼,身處困境的人更需要幫助。這句話的道理幾乎所有人都知道,「錦上添花」就是可有可無,「雪中送炭」就像救命稻草。但是如果講的不清楚,又會抱怨聽不懂。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編最終放棄了幫助別人,因為助人不樂。其實費力不討好的例子還有很多,電視劇的橋段就有很多。他陷入困境,朋友不敢明目張胆的去幫助,就算是幫助也是偷偷的進行,最終被發現也會被臭罵一頓。其實喜歡幫助的人並不少,只是連個「謝謝」都得不到,讓他們失去了動力。
  • 在人急難之時,雪中送炭,施以援手,最容易贏得人的感激之心
    遇人急難,及時援手雪中送炭幫人於危難之時,就是當他人在窮途末路之際,你真誠地伸出援助之手,將人拉出火坑,帶出困境。此外,雪中送炭,有扶危救困之名,其道義價值之高,更是不可估量。相比之下錦上添花只要順風順勢,說些好話,投入成本後的回報是顯而易見的,因此能被大多數人所採納並喜歡。
  • 杜月笙和何鴻燊相比誰的勢力更強大?杜月笙:宋美齡我都敢動
    分別是黃金榮,張嘯林以及杜月笙。其中,為杜月笙最為出名。盛傳杜月笙當年富可敵國,財力不次於民國第一富豪財政部長宋子文。那麼杜月笙到底擁有多少財富呢?舊中國百業凋敝,但是上海灘是全中國為數不多的銷金窟。全國的達官貴人在這裡積聚,各種紙醉金迷。
  • 世間多見錦上添花,而鮮聞雪中送炭
    孟嘗君每次接待賓客,與賓客坐著談話時,總是在屏風後安排侍史,讓他記錄自己與賓客的談話內容,記載所問賓客親戚的住處。 賓客剛剛離開,孟嘗君就已經派使者到賓客親戚家裡撫慰問候,獻上禮物。 很多人聽說孟嘗君禮遇賓客,待人甚厚,都情願歸附於他。孟嘗君對於來到門下的賓客都熱情接納,不挑揀,無親疏,一律給予優厚的待遇。
  • [犀言利語]與其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不喜歡雪中送炭、熱衷錦上添花,勢利作為一種社會心態,會導致「學霸考生」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對於那些高考成績不夠理想的考生冷漠甚至不屑。高分學霸通過努力和堅持進入了自己心儀的學校,能夠享受名校優質的教育資源,這本身就是對他們的一種回報和激勵。錦上添花的「獎勵高考學霸一套房」說到底就是一種重複性激勵與獎賞,沒有將有限的公益資源「好鋼用在刀刃上」。
  • 春申門前三千客,杜月笙城南五尺天:流氓老大,講義氣還講文化
    今天這篇文章要跟大家說一個不光講義氣還講文化的流氓老大。我們現在總是會在爭論:決定成功的到底是智商多一點,還是情商多一點?而杜月笙想說的是:情商智商都決定不了什麼,厚黑學才是法寶,劉邦、曹操都是厚黑學的代言人。
  • 杜月笙和唐·柯裡昂,中西黑幫文化的殊途同歸,是建立「朋友圈」
    其實在閱讀《教父》時,我曾無數次地想到另一位傳奇人物,而他卻是真實存在的,也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黑幫老大,他就是杜月笙。從書中走向現實,以現實回看書籍,老大們從來沒變過,這個位置坐的不易,但也真的是實至名歸。
  • 多數人為什麼更願意錦上添花,而不是我們稱為美德的雪中送炭
    我們每個人都更希望雪中送炭,這種行為被賦予美德。可是事實上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從在生活中經常發生的事聊一聊。比如最敏感的話題,借錢來說起吧。俗話說,談啥別談錢,談錢傷感情。能夠借給你錢的人,那都是真朋友。這句話說的有點絕對,有些偏頗,但也確實代表著一定的意義。
  • 做人,有三碗面最難吃
    杜月笙本是窮苦人家,小流氓出身,按理來說,最多也就是土匪頭子,怎麼做得到日後叱吒風雲、黑白通吃、世人敬仰呢? 這得從他本人的門面說起。那會,上海灘的流氓都是穿著黑綢短打,對襟開衫,常坦胸露懷。身份高點的便脖子上掛金懷表,手上戴大鑽戒。總之,一副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流氓的感覺。
  • 民國臭名昭著的3位女流氓,袁世凱都要退避三舍,杜月笙靠她上位
    "誰說女子不如男「,民國時期三個」大流氓「,而且是」女流氓「便將這句話發揮到了極致,不僅撐起了上個世紀的半邊天,連許多男人都談之色變。牽涉的人物不僅有上海灘的商界大佬諸如杜月笙,黃金榮之流,還有政界權貴和大軍閥汪精衛,袁世凱,唐紹儀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