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上午,深圳市藍天幼兒園門口排起了長龍,許多家長頂著烈日,只為給孩子報名上該幼兒園。
副院長蘇誠嶸她表示,導致家長排長隊報名的現象跟自己預判有誤有關,向家長致歉。
該園計劃申請報名時間為5月21日8時30分至11時30分。但早在5月19日,便有家長來幼兒園門口排隊等候報名。園方了解到該情況後,第一時間進行疏導,勸離了家長。5月20日22時左右,園方又發現有家長前來幼兒園門口排隊,園方已在第一時間與轄區片警溝通,對家長進行勸離。
原本計劃一早上的報名工作,為什麼會演變成家長的通宵排隊大戰呢?
有好多家長說是為二孩通宵排隊,好像二孩也不是如此報名盛景的原因吧?!
「但是沒有用,家長說這都是他們自發的行為,他們在這裡排隊,圖個心安。我們也跟家長解釋,評選標準首先是就近原則,不以排名先後計算。但我們的勸說並沒有起到效果。」
市民李先生:「我本來想著今天上午再過來排隊,但是昨晚就聽說這裡已經有人排隊了。孩子媽媽擔心今天排隊太晚了,就讓我趕過來。我今天還請了半天假,就為了給孩子報名。我們這些當家長的,為了給小孩上學,真是操碎了心。」
的確是操碎了心。
為了排隊估計所有的家庭成員都輪番上陣了。這位是爺爺吧!
辛苦老人家了。
但是,似乎排隊的人群中少了一個人,你會覺得是誰呢?
通宵排隊的背後,是家庭對孩子教育的奢望。
一孩教育之後,家長或許有了更多的經驗、對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期望,所以才全家出動,排隊自發報名。
這不僅讓我們想起了毛坦中學的家長。這裡的家長叫破釜沉舟、背水一戰。
他們大部分來自農村,為了孩子上學,至少一個家長會來陪讀孩子。甚至有的家庭全家出動,一個人在打工,一個在陪讀。
這是他們高考前的送飯盛況。
這是求學精神的覺醒,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視。
但是,這究竟是不是我們嚮往的教育呢?
這樣的舉家出動,能不能幫助孩子通過高考、通過知識改變我們的命運呢?
小編在高中老師,小編憶在的小縣城,上個世紀未,陪讀就是先是毛坦的盛況了。
小編也是上世紀未這樣的陪讀氛圍中考上大學的。
在小編當老師的這幾年,越來越多的學生考上了大學,考上了越來越多的985211,但是就業情況卻越來越令人擔憂。就是985的學生,也地找不到預期的好工作了。
其中的原因很多,有好多人會認為,那是現在的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了,上大學的學生多了,真的是這樣麼?
小編告訴大家答案吧:
好多學生高考後,就馬放南山了。毫不客氣的講,我們的孩子,準備大學的準備,可能除了手機和駕照,就什麼也沒有了……
在大學,家長可能認為孩子已經長大,過度信任孩子的思想和行為,甚至連孩子補考了,還認為是學校的管理和題目出了問題,假期照樣任由其聚會、玩手機,好像開學補考不能及格,好像只要是好大學,只要能夠畢業,就能找到工作一樣!!!
高中、初中、小學,有多少家長,為了孩子的學習,不讓孩子參加一次家庭和社會活動,代替包辦了孩子的一切事件,甚至學校組織的校外打掃衛生都有家長「讓孩子病了,在家學習」,自己親自來幫助打掃!
這樣的成長過程,你的孩子的優秀成績能延續到高考麼?孩子們能勝任大學獨立的學習和生活麼?
所以,當老師的小編,警示所有的家長,從零開始,不要再包辦孩子的一切,像深圳排隊報名的家長,你們應該帶上孩子的,哪怕是一小時,哪怕是去看看爺爺、給爸爸送水,這是教育,這是家庭教育必須教育和引導孩子參與和做的事。
當老師的小編,對上初二的女兒,現在唯一不可缺少的教育,就是帶孩子參加家庭的所有活動,哪怕是請假,哪怕是耽誤了作業和學習。
學習有的是時間,可能這些事,比如紅白事,錯過了,就永遠沒有機會了。
這是教育,沒有最起碼的家庭教育,學校、社會教育會自動失效。
小編對自己近十年的高中畢業的學生做過的調查,最終決定孩子發展的,不是孩子的成績,也不是孩子的大學的檔次,而是孩子的家庭教育的氛圍,是孩子在社會和家庭活動中鍛鍊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