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

2020-12-13 嗯00哼01

流行音樂[1]是一種以盈利為目的音樂類型,因其形態豐富、風格多樣而迅速被西方人們所喜愛。改革開放以來因為歐美文化的影響,我國流行音樂創作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其中不乏「口水歌」的出現。所以我國流行音樂必須開始本土化的發展,這就需要借鑑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讓我國的流行音樂更加具有審美性。在這種結合實踐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也看到了未來流行音樂發展的新方向。一、民族音樂作品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  我國民族音樂的珍貴之處不僅是韻律上的優美,還有精神的傳承。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中,民族音樂依然屹立不倒,不僅沒有被時代所拋棄,還在歷史長河的衝刷下顯得更加璀璨耀眼。而我國流行音樂要想具有一定的特色,融入一些民族音樂元素是最有效的方法,在流行音樂的創作中將二者相結合,做到「推陳出新」,一定會給觀眾們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  在這其中,首先就是對傳統民族音樂的改編和結合。比如,宋祖英的《瀏陽河》就被曾格格和馮曉泉改變為《小河淌水》;對傳統民族曲目的「老歌新唱」,比如韓紅老師的《北京的金山上》等;運用流行的現代化唱法,更多的融入Hip-Hop、Rap、Blues、Jazz以及R&B[2],在這基礎上傳唱民族元素的代表性歌手有:周杰倫、許嵩等,許嵩[3]的《清明雨上》《廬州月》《半城煙沙》都充滿著深厚的民族元素,聽起來娓娓動聽、洋洋盈耳。

二、民族樂器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

我國對於樂器的創造要追溯到遠古時期,後經殷商的進一步創造而得到發展,和這些各具特色的樂器一起流傳下來的便是不同的演奏形式。在社會發展的今天,不應該一味的只去追求西方的音樂,而是應該將目光放在民族樂器的使用上。在我國,極具特色的樂器有很多,最為常見的有壎、磐、古箏、琵琶、二胡、古箏等,這些樂器表現力各不相同,極具特色。

所以,對於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的融合,樂器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這將是一種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民族樂器中所表達的獨特性,會讓歌曲整體變的個性十足。比如王勇在進行《往生》的創作時就加入了古箏、柳琴等民族樂器,而後成為了我國搖滾樂的代表之作;花兒樂隊在《化蝶飛》這首歌曲的創作之中,就是利用我國著名的民族器樂《梁山伯與祝英臺》來完成的;還有吳克?t的《將軍令》,歌曲的取材就是來源於戲曲《將軍令》中,在原戲曲中對於大小鑼和鈸的使用都給予保留,這樣將二者相結合古今韻味皆在,也能夠更加被觀眾所接受甚至喜愛。

三、戲曲藝術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戲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元素的一大類型,絕對可以稱得上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現代流行音樂中融入一些戲曲的元素也會發生很多奇妙的反應。  比如說著名的作曲家姚明[4],他就是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他來說京韻大鼓信手拈來,所以你在聽《前門情思大碗茶》和《故鄉是北京》時,就可以聽出那充滿京味兒的曲調;劉歡的《情怨》、王力宏的著名歌曲《花田錯》,還有趙傳的《粉墨登場》就是搖滾樂和京劇的有機結合;再比如前幾年流行的《新貴妃醉酒》,副歌就是京劇的旋律再結合李玉剛的花旦扮相,古色古香立刻盡顯。因此,戲曲藝術對於流行音樂來說是靈感的資源庫,利用合適,就可以讓歌曲的風格特點得到很好的強化。  唱腔也是戲曲中一個豐富的系統,現在的流行音樂也有很多在借鑑這種唱腔,比如朱德榮在《夢北京》中,就有一段京劇唱段,利用京劇來表達「夢北京」這個主題十分的巧妙。還有《反過來走走》,在這首孫燕姿的歌曲中,開場就使用了京劇唱腔,瞬間讓人耳目一新,之後的演唱加說唱更讓人覺得歌曲充滿了戲劇化。

四、民族音樂元素在流行音樂文創作中的作用我國的民族文化一直都是將文字作為發展的載體,我國從古至今的全部文化大部分都是通過文字來見證的,這是我國中華民族的審美觀念、價值取向以及生活態度。音樂作品是否能成稱得上優秀,文本內容也是評鑑的重要部分。所以,在現代的流行音樂和民族音樂元素的融合中,不僅是音律的融入更是,民族性特徵的融合,讓聽眾能在音樂中找到一些民族歸屬感。可是這說起來異常簡單,要做也是相當不好拿捏尺寸的,如果融合的文本過於普通,反而不會受到聽眾的喜愛,相反可能會產生一種厭煩的感覺。因此,流行音樂創作人在進行兩者結合的創作中要注意從大眾的角度出發,在文本的選擇上一定要具有特色且典型性強。  比如張也老師在創作《枉凝眉》[5]時,就是將元曲和我國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相融合;對於中國古典詩詞的運用比較好的歌手就是JAY了。他的《菊花臺》,《紅塵客棧》都是將歌曲最大限度的古典化,最後形成他自己的一種獨特的中國風,並深受青年們的喜愛;歌后王菲《水調歌頭》也是由蘇軾的同名的詞句所改編的。五、未來民族音樂與流行音樂的相融合發展  (一)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相互依存發展。在我國2009年的春節聯歡晚會上,宋祖英與周杰倫的「英倫組合」就將民族音樂和流行音樂的首次碰撞。在相關的調查中,此節目成為了當年春節聯歡晚會中收視率最高的節目之一。這也從側面反映了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的融合會是一個雙贏結果。傳統民族音樂需要發展,現代流行音樂需要創新。兩種音樂相互依存,共同發展,不僅能讓我國的流行音樂逐步邁入世界級別,還能保證我國傳統民主音樂也能長久的發展和繼承下去。  (二)融入民族音樂元素的流行音樂在未來的商業性。所謂的流行就是大眾,這種音樂不受地域和題材的限制。而音樂可以幫助人們在特定的場合轉換心情。現代社會的飛速發展也為流行音樂帶來了無限的商業性。就比如近幾年異常火爆鳳凰傳奇,這個組合非常受歡迎。其中最著名的就屬《最炫民族風》了,這首歌的風靡程度較高,更成為了廣場舞大媽的:「心頭愛」,不僅如此,就連國外也會將這首歌曲當成健美操訓練的背景音樂。下載量和播放量的數據更是驚人。這異常火爆的光環背後和民族音樂的融入是分不開的,將其融入到流行音樂中,確實把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空間擴大了。這也需要音樂創作人在進行歌曲的創作時,也注意自身歷史知識的累計。相信不久的未來,我國流行音樂一定會有更加美好的明天。

六、總結綜上所述,民族音樂元素可以很好地在流行樂上得到多種多樣的發揮,完全可以把民族音樂中的優美旋律與民族文化運用在流行音樂中。但要注意的是,把握好尺度,不能為了用而用。不能隨意扭曲或者修改民族音樂中的精髓,在不同音樂風格上發揮不同的作用,這種就不只是在形式上的模仿。讓民族音樂元素在流行音樂中恰當的發揮作用,我國的流行音樂才能夠更加具有民族性、特殊性以及審美性。

相關焦點

  • 民族音樂成為中國音樂新標籤 助力中國音樂走向世界
    不同於國內的其他流行音樂節,「百裡杜鵑·世界音樂節」的「民族」氣質散發在每一個角落。穿梭在不同樂團和歌手中間採訪,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語言不停地湧入耳朵。維吾爾族、彝族、哈薩克族、蒙古族、佤族、漢族,貴州的、四川的、北京的、雲南的,五湖四海,雲集於此。
  • 音樂是多元化的,民族音樂也該多元化
    、現代的音樂元素而受到爭議。 音樂在變樂器也有不同的演變 在《國樂大典》中,不少樂團都在演奏中加入了西方樂器,對於在民樂競技的舞臺上頻頻出現西方樂器的問題,吳彤認為其實音樂是一直在變化的,中國的樂器也有不同的演變。
  • 流行音樂與中國古典詩詞
    陳小奇 不久前,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常務副主席陳小奇來到「揚州講壇」,向觀眾們介紹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歷程以及中國古典詩詞在流行音樂創作中的運用。永遠跟著時代走,緊跟審美潮流什麼是流行音樂?在中國大陸,流行音樂與民族音樂、古典音樂並列,成為三大音樂形態。但在歷史上,這三者是順延的過程,並不是同時產生的。民族音樂伴隨著農業文明一路走來,歷史非常悠久。西方工業文明時代,產生了古典音樂,至今已有幾百年歷史。從全球範圍來看,流行音樂只有100多年的歷史。流行音樂的特點是城市化和商業化,發展迅猛,擁有最多的受眾和最大的傳播量。
  • 淺析李斯特第七首匈牙利狂想曲的民族化音樂風格
    ,本文對比較有代表性的《匈牙利狂想曲七號》進行淺析,探究了其中包含的民族特性。1821年,李斯特一家遷居到了音樂之都——維也納,各個民族的不同音樂都匯集於此。隨後他就踏上了音樂的創作之路,因為他之前收集了大量的民間音樂,這些音樂中包括了匈牙利的民族歌舞、吉普賽的民歌以及維也納城中當時最流行的音樂形式等,李斯特將其進行了整理融合進自己的樂曲譜寫工作中。
  • 張惠春用古謠改編流行 開啟民族音樂傳承新觀念
    ,將各民族音樂以傳統或創新的形式進行演繹。但本周卻有一位歌手將開啟傳承新概念,用自己本民族古老歌謠來改編純流行音樂,這位歌手就是不斷在「天籟之聲」舞臺上進行自我挑戰的臺灣卑南族歌手張惠春。  本周將是張惠春第五次站上天籟之聲的舞臺,前四次分別經歷過改編流行風格卑南族古謠、搖滾風格歌仔戲、嘻哈電音舞曲風格的哈薩克斯坦和維吾爾族民歌及用bossa nova詮釋蒙古族音樂,不斷進行各種挑戰與嘗試,每次都贏得同臺歌手與觀眾的讚譽。
  • 中國流行音樂開山鼻祖黎錦暉,大陸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源頭
    今天有幸看了黃新原寫的一篇《黎錦暉的人生旋律》文章,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大陸的流行音樂就已經很是「流行」了。最初接觸流行音樂大概是在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候,我正在濟南師範大學校園裡,鄧麗君、譚詠麟等港臺歌星的歌風靡一時,我一直以為大陸的流行音樂是從港臺傳過來的,現在才知道大陸才是港臺流行音樂的源頭。也顛覆了我幾十年對於流行音樂起源的認知。
  • 民族的音樂精華,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絢爛文化
    在改革開放後,港臺的流行音樂不斷傳入內地,我國近現代的流行音樂受到很大的影響,並隨之發展。2000年,臺灣歌手周杰倫就以說唱的全新流行音樂火遍了大江南北,他和方文山搭檔,無論是在作曲和作詞都廣受年輕人的喜愛。而《霍元甲》這張唱片更是融入了京腔曲調,表現的是典型的中國音樂的流行趨勢,周杰倫的很多歌曲中,都大膽融入了戲曲的部分,樂器配奏也和其他的音樂作品不同。
  • 馬可——中國民族音樂的豐碑
    研討會由中國音樂學院院辦主任倪賽力主持,他首先宣讀了賀敬之先生發來的賀辭:"人民音樂家馬可同志的作品是中國民族音樂和革命音樂的寶貴財富,由他和安波等同志創建的中國音樂學院是新型的、民族音樂教育的成功範例,這二者永遠值得我們珍視、傳承並發揚光大。"
  • 中國樂手之看克爾曼弗拉門戈吉他樂團如何將民族音樂推向世界
    在中國,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吉他和民族樂器,將歡快靈動的新疆民族音樂與熱情浪漫的弗拉門戈音樂相融合,通過自由奔放而又充滿戲劇張力的音樂形式,不僅將新疆的民族音樂推向了世界的舞臺,也讓弗拉門戈音樂在中國真正落地。他們就是中國首支以弗拉門戈吉他音樂為主要表現力的音樂組合——克爾曼弗拉門戈吉他樂團。
  • 「德國大道」流行音樂節活動介紹
    「德國大道」流行音樂節活動介紹  中德流行音樂盛典在10月19日到27日於大行宮廣場上演音樂不夜天,中德兩國的頂尖樂人將把這裡變成旋律與節奏的海洋。從古典到流行、從爵士到搖滾,這裡匯聚了各種音樂元素,盡情體驗音樂節的魅力!
  • 北京大學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簡介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民族音樂與音樂劇研究中心成立於2012年2月,致力於音樂劇的理論建設、創作實踐、人才培養與產業研究,以及中國原創音樂劇的製作與推廣,是中國最重要的音樂劇研究機構之一。作為「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成員的黎錦暉,所創作的兒童歌舞劇是中國最早的音樂劇,被譽為中國新歌劇的鼻祖及開拓者、流行音樂的奠基人。  在新世紀經濟全球化、學科綜合化的發展背景下,藝術與科學、人文、文化產業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音樂劇是綜合性極強的藝術門類,需要文學、音樂、舞蹈、舞美以及藝術管理與市場運作等各方面的合作。
  • 中國第一首流行音樂的作者原是兒童歌曲創作者
    接下來你將看到:●上海怎麼就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發源地?●最早的中國流行音樂創作者是寫兒童歌曲的●《玫瑰玫瑰我愛你》被翻唱後紅遍了美國上海怎麼就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發源地?-+-一說民國老歌,人們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上海。
  • 淺談中國民族音樂的特點及特徵,真是長見識了
    世界上各個國家、各個民族都是獨一無二的,每個民族各有不同的文化特點,同時各個民族又都有著自己本民族、本國家不同的音樂特點。中國的民族音樂富有極強的地域性和風俗性,民族音樂以它特殊的優越形象及特點展示了自己的理想空間。
  • 《歌手》2019 新銳藏族流行音樂組合ANU來襲
    中國網娛樂1月21日訊 《歌手》2019第三期將在1月25日周五22:00播出,在本周節目中,新生代的藏族流行音樂組合ANU將作為踢館歌手與七位首發歌手爭奪在線席位。目前ANU組合憑藉成名曲《FLY》強勢踢館,其新潮的舞台風格受到觀眾一致好評。
  • 咪咕音樂「天地間」民族音樂計劃發新聲 趙泳鑫攜《依果波》傳遞...
    1月15日,由咪咕音樂策劃出品的「天地間」民族音樂計劃專輯《彝·式感》主題曲——《依果波》上線,彝族傳統民族文化與現代音樂元素相融合,溫情詮釋對故鄉的深厚情感,引發聽眾共鳴。「依果波」在彝語中是「帶我回家」的意思,歌曲《依果波》將流行音樂風格與古老傳統的彝語進行編織,寄託出那份思鄉情。
  • 2020江蘇省流行音樂藝術展演活動暨第三屆江蘇省流行音樂「新鶯獎...
    作為江蘇省流行音樂的重要賽事,現已成功舉辦兩屆,本屆由江蘇省流行音樂學會主辦;江蘇廣播電視集團體育休閒頻道《陽光起跑線》欄目組、江蘇暉益合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流行音樂新鶯獎組委會、江蘇省流行音樂大賽組委會、北京百沐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江蘇親荔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通過流行音樂藝術展演,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有效推動了江蘇省流行音樂教育事業與產業的發展,選撥省內優秀流行音樂人才
  • 烏蘭齊齊格為民族而歌 傳承音樂傳承信仰
    令人熱血沸騰的《啊哈呼安代》傳承著蒙古族民族的血液和信仰。在這裡值得一提的是,烏蘭齊齊格新專輯《呼倫牧歌》皆由她本人親自作曲,烏蘭齊齊格筆下的旋律有流行元素、有傳統特色、有抒情細膩、有奔放大氣 ,奪人耳目。鄉音最美 傳承音樂傳承信仰作為新派蒙古音樂人代表之一,烏蘭齊齊格始終在為傳承和發揚蒙古族民族音樂文化而努力。
  • 拉丁音樂:白人音樂、黑人音樂、印第安音樂、亞洲音樂文化融合的...
    拉丁音樂一般指從美、墨交界到南美最南端地區的流行音樂。在這廣袤的多民族土地上,白人音樂、黑人音樂、印第安音樂、亞洲音樂超越時空的文化融合,形成充滿活力與動感的拉丁風情音樂。拉丁音樂基於歐洲文化,大量吸取了美洲印第安和非洲黑人文化元素,「和而不同」是對拉丁美洲各國音樂之間關係的最好詮釋。這種互鑑融合,又保留了不同國家、民族特色的獨特配比,為拉丁音樂注入了非凡的能量。從拉丁音樂的來源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拉丁音樂是一種以節奏為中心的流行音樂。它的節奏所具有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強弱規律,而是作為一種音樂的靈魂使其上升到主導地位。
  • 張藝興:音樂融合了流行元素和中國風,歌詞寫自己的人生態度
    相信很多人都和小編一樣,在這個綜藝中看到了張藝興的成長。雖然小編看到不少人反映「雞條」質量下滑嚴重,前幾期加入的智囊團為了總局必須有素人的要求顯得非常尷尬,好在最後無憂島動腦筋把以前幾季在雞條走紅的拉回來做擺渡人,既煽情又完成要求,一箭雙鵰。其實六個人四年已經非常好非常長了,這個節目想要走下去求變除了形式上更應該在人員上做文章,否則真的會審美疲勞嚴重。
  • 抖音音樂交出的這份非遺音樂新答卷
    《國韻潮聲》專輯所收錄的《龍船調》《好花紅》《月落》《賽馬》等10首歌曲,邀請了業內金牌製作人朱金泰、龍隆等,一起創新融合了各民族地區的傳統音樂元素和流行、搖滾、Hip-Hop、電子等曲風,使專輯歌曲首首兼具非遺音樂的傳統韻味和流行音樂的現代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