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解析《艋舺》偶像攻略 打造青春鐵三角

2020-12-18 搜狐網

  如果不是當年周杰倫(在線看影視作品)的臨時退出,您看到的《艋舺》演員陣容絕對會是另一番景象,男主角自然是只有周杰倫一人,女主角則是趙又廷的緋聞女友張鈞甯,其他配角是「南拳媽媽」等人。2009年終於開拍的《艋舺》重新選角,鈕承澤(豆導)這次發動青春偶像攻略,將正當紅的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嶽三位帥氣明星納入旗下,打造出「青春鐵三角」!《艋舺》如訓練營一般,把這些有才華的演員演技磨練的更純熟,而隨著影片熱映,也將「青春鐵三角」推到了臺灣電影的前沿陣地。

  阮經天入道:挑戰情感複雜的「和尚」

  初露鋒芒:《命中注定我愛你》,一炮走紅

  導演鈕承澤評價「根本不需要用言語講就可以溝通,導演和演員能夠到這種關係很棒。」

  《艋舺》幾經周折,終於在2009年5月9日正式發布了開拍計劃,此時電影的演員,除了馬如龍,只確定了阮經天一人。因《命中注定我愛你》而走紅的阮經天,此時已被媒體封為「偶像劇一哥」,但他與《艋舺》的緣分早在四年前就已「註定」。

  「在四年前我們剛開始籌備《艋舺》的時候,小天就常出現在我們公司,每次都帶一票他的朋友來試鏡,幫我找一些外圍的演員,而最開始籌備的時候,主要演員都是周杰倫和他的朋友,也沒小天的份。2007年的時候,我們在一起拍電視劇《我在墾丁天氣情》,合作很愉快。當我再次跟他提起又要拍《艋舺》,他說想演,於是我們就有了阮經天。」導演鈕承澤回憶起這段往事時,依然很感慨。

  阮經天的加盟讓《艋舺》在前期宣傳受益良多,最早期的宣傳活動包括去坎城影展宣傳,皆是鈕承澤、李烈、阮經天三人小組出行,前導海報也是以阮經天為主,那時電影尚未正式開拍,阮經天在海報裡還尚未剔光頭,留著酷酷的八十年代流行髮型。

  最開始為阮經天準備的角色本來是「志龍」,但鈕承澤希望他能夠挑戰情感更複雜的「和尚」,阮經天痛快的表示,「我相信豆導,只求有不同以往的面貌」。而阮經天也的確為這個角色突破了一次,將「和尚」對「志龍」的感情拉到更近,阮經天自己爆料,「在我16、17歲的時候,有一個男生,我每天都想看他,看不到他我好難受,甚至他不在的時候我會掉眼淚。」但阮經天並不認為這是愛,「那是一個好像很緊密的兄弟情感」。

  鳳小嶽入道:混血版的角頭兒子「志龍」

  初露鋒芒:《九降風》,備受矚目

  導演鈕承澤評價:「很有愛心的人,很敏感,很有悲天憫人的心。」

  確定了阮經天來演「和尚」,但「志龍」這個角色一時又沒了人選,此刻有人向鈕承澤推薦了演過《九降風》的鳳小嶽。鳳小嶽在《九降風》中的表演令鈕承澤甚為滿意,但是他中英混血的外貌與劇本裡本土黑道大哥的兒子這個角色卻相去甚遠,如何能說服大家認同這個「角頭兒子」形象,鈕承澤也有著自己的一套說法:「戲裡他爸爸是馬如龍,媽媽是席曼寧,席曼寧像外國人,看來很合理嘛。」

  還在英國讀書的鳳小嶽,開拍之初就被鈕承澤取笑「說話有童音、聽不懂指令」,但鳳小嶽很有自己的主見,仍認真努力的把自己這個角色演好,阮經天如此評價他:「小嶽是一個外表看起來非常輕鬆、內在非常緊張,並且認真不已的一個人。他所有學的表演都絕對對他未來有極大的幫助。我這一次非常喜歡,甚至非常愛鳳小嶽這個人,因為他就跟小時候的我一樣。」

  趙又廷入道:比周杰倫更適合「蚊子」

  初露鋒芒:《痞子英雄》,勇奪金鐘視帝

  導演鈕承澤評價:「大家眼裡他是很乖很紳士,但我相信自己看到了他很欲望的一面。」

  戲裡最難決定的是「蚊子」這個角色,因為這個角色從一開始就是為周杰倫量身定做的,鈕承澤與製片人幾乎想遍了所有的可能人選,但由於先入為主的設定,沒有一個人比周杰倫更合適。《艋舺》已開始籌備的的時候這個重要角色依然懸而未定,正焦急之間,編劇「毛毛」曾莉婷推薦了一位新人——因《痞子英雄》而走紅的趙又廷。

  鈕承澤之前就已見過他,並沒有感覺,「但是毛毛一向有很敏銳的嗅覺,我就說那約來見見好了。見面聊了一下之後,當場也沒什麼想法,我就說了,謝謝,再聯絡。」本來已經決定不用趙又廷的鈕承澤回去之後,「又繼續準備《艋舺》,他的臉一下子就跳出來了,他就是蚊子!但是他沒太多演戲經驗,又有加拿大求學背景,家庭和樂,跟這個角色的差距太大,後來我打電話給蔡嶽勳,說趙又廷的機會很大,但是我擔心他跟主角的背景差距太大,他一聽是主角,就說他可以幫他上表演課,後來他也沒幫他上課。反正後來我越來越覺得就是他了,他也越來越紅,我承受了很大的壓力,因為身邊的女生都要我用他。後來就決定用他。」

  「田野調查」與第一男主角之爭

  三大青春偶像,自此開始進入《艋舺》的世界。但說來好笑,一部以閩南話為主要對白的電影,這三位主演卻完全不會說閩南話。於是,正式開機之前,鈕承澤對他們進行了一次集訓,包括語言訓練和「田野調查」。「田野調查」即是與真正的黑道人物直接碰面,一起吃飯聊天,趙又廷的媽媽一聽要見黑道連忙打電話阻止,而去了的鳳小嶽竟然被一位黑道大姐相中,想跟他單獨談談,發信息說「別勉強」,雖然並未發生什麼,但從此鳳小嶽多了一個「別勉強」的綽號。

  在《艋舺》未開拍之前,最有名氣的自然是因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敗犬女王》而大紅的阮經天,但開拍之後趙又廷喜事傳來,第一次演戲的他就憑《痞子英雄》拿了金鐘獎的視帝,一時之間趙又廷成了焦點人物。早期先導海報皆是以阮經天為主,這次趙又廷拿了視帝,戲份也隨之增多,雖然李烈和鈕承澤都不說誰是第一男主角,但媒體依然糾纏在這個話題上,製片人李烈堅持「時間會證明一切,我不可能偏袒任何一個人」,阮經天則稱「角色本來就這樣設定,而且我也很喜歡和尚這個角色。」當最終版海報放出後,趙又廷與阮經天雙掛頭牌,也了了這「第一」之爭。

  鐵三角逐漸成長,「前途不可限量」

  在《艋舺》的拍攝現場,最讓鈕承澤放心的是阮經天,因為以前已經有過很好的合作經歷,在鈕承澤的眼裡,他與阮經天「根本不需要用言語講就可以溝通,導演和演員能夠到這種關係很棒」。趙又廷因為本身的背景與「蚊子」這個角色反差很大,所以鈕承澤有些擔心,「剛開始他的表演的確是有過與不及的問題,但是裡面都有滿滿的感情,趙又廷是個感情非常豐富的人,很聰明,非常認真,幾乎到了拼命的地步,就是受了傷也不講。到了後期我跟他的默契已經接近小天,一講就懂。」而對鳳小嶽,鈕承澤也期待很高,「他的經驗比較稚嫩,他也是我很看好的新人,他只需要在聲線方面在加強一點。」

  《風聲》的導演陳國富探班時,看到這些年輕偶像們的表演後,曾稱讚道:「在他們身上,我看到臺灣電影邁入全新格局的可能!」《艋舺》這部電影就像一個訓練營,將這些有才華的演員演技磨練的更純熟,也將他們推到了臺灣電影的前沿陣地。一些接受搜狐娛樂採訪的臺灣影人前輩,如本片的監製黃志明,還有《刺陵》的導演朱延平,都表示希望臺灣能夠有更大的電影舞臺讓這些後起之秀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華,他們的「前途不可限量」!

  獨家申明:
 
    獨家申明:搜狐娛樂版權作品,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轉載,違者必究!如需轉載,請致電010-62728102諮詢。

 

相關焦點

  • 《艋舺》緣起篇:追根溯源全面解析誕生歷程
    《艋舺》春節以來在臺灣獲得的票房已達2.8億新臺幣,一夕之間這部電影成為了社會現象。本片與《海角七號》的成功有著決定性的不同,《艋舺》是臺灣電影日漸式微後,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電影」,它的成功建立在一個電影團隊精心打造下的創作策劃、營銷戰略和市場定位之上。
  • 《艋舺》:脆弱的青春史
    鈕承澤選擇了用這樣一種方式祭奠殘酷而壯美的青蔥歲月,那是上個世紀80年代的艋舺廟口,五個青澀少年在火拼中結為生死之交,又在動亂裡選擇彼此殘殺。於是部分人選擇退卻,部分人選擇背叛,還有部分人選擇了繼續前行……所有的人在這個人生交叉點分道揚鑣,鋪陳開一幅生猛異常的爆裂青春風情畫,這就是《艋舺》。  如果說《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的成功來自一種真誠,那這部新作《艋舺》則只剩下了一份情懷。影片的前段充滿太多的滑稽味道,動作大多帶有電玩風格,後段卻又禁不住回歸到傳統的現實路數,擺了一個顯而易見的戲劇化結尾。
  • 全方位解讀《艋舺》:近年最出色的臺灣黑幫片
    艋舺》江湖雜談 第2頁:《艋舺》主創說法:重現80年代繁華   《艋舺》是部青春片,披上了黑道的外衣,難得地做到了兩方面的平衡,該是臺灣電影復甦口號的又一催化劑。 這是部青春片,披上了黑道的外衣,難得地做到了兩方面的平衡,該是臺灣電影復甦口號的又一催化劑,曾經的混混鈕承澤與當紅偶像阮經天(在線看影視作品)、趙又廷,一本一標,功不可沒。
  • 《艋舺》:三層主題後的青春巡遊
    導語鈕承澤導演的這部《艋舺》,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那種不回頭,不轉彎的叛逆青春。隨後我意外地發現電影和五月天的歌曲《盛夏光年》很搭——兩者描述的主題都是無法迴轉的青春,這裡順便推薦給大家一起欣賞。《艋舺》劇情主要講述了一九八零年代在臺灣黑幫盛行的時期,四個少年的友誼隨著黑道中錯綜複雜的勢力鬥爭和恩怨情仇從而分崩離析的故事。人物塑造各有特色,富有青春的活力與張力,動作戲不含糊,情感戲細膩得讓我覺得導演仿佛被王家衛附體。
  • 《艋舺》影評:黑幫電影與青春文藝的完美結合
    將黑幫電影和青春文藝在一部片子裡融合,估計也只有臺灣影人能如此搖擺且不徹底。當看著一個熟悉的故事,在熱血沸騰的幫派格局後文藝起來,那青春氣息的恬淡和漫天撒開的血色就詭異的融合到了一起,它們形成了獨特的影像風格,讓這個故事留存心底。
  • 《艋舺》:友情的葬禮,青春的輓歌
    今天為大家帶來的電影是《艋舺》(讀音為měng xiá)。這是一個關於青春的悲劇,一段消亡的友情。「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要哪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原來都只是草。」或許這句話是對這部電影最好的總結與感嘆吧。
  • 電影《艋舺》:把歷史轉折視為純真年代,青春紀事的象徵句點
    拜託,到底有誰能抵抗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嶽既陽剛又曖昧的青春肉體?不管是身穿卡其制服飆著重機車集結亂竄的叛逆不羈、還是套上開襟花襯衫在舞廳搖擺街頭奔跑的華美狂野、或赤裸上身揮舞刀槍拳頭,混雜著汗水、眼淚、鮮血的極致青春——這就是鈕承澤吧。
  • 閃光點:《艋舺》的十大黃金配角
    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嶽三位青春偶像為《艋舺》掀起青春風暴,但裡面還有十大「黃金配角」同樣出盡風頭,令觀眾印象深刻,正是如此鼎盛的《艋舺》演員陣容,令本片近乎到「老幼通吃」,風光大賣!
  • 《艋舺》主創亮相柏林 臺灣票房超4000萬元(圖)
    《艋舺》海報    突破2億臺幣的臺灣票房猛片《艋舺》2月16日在柏林展映。影片媒體場放映結束後,導演鈕承澤率領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嶽,出席發布會。在發布會上,鈕承澤提及這部片中涉及的黑幫題材有自己的青春印記,並稱自《情非得已》和《艋舺》後,影片投資對他來說,已經不是問題。而鈕承澤也透露《艋舺》在臺灣地區的票房已經超過了2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4000萬元)。  媒體場放映:打出臺灣人的移民性格  《艋舺》講述上個世紀80年代,臺灣艋舺地區的幾個年輕人的故事。
  • 《艋舺》——一段關於青春的悲情故事
    #趙又廷#2009年,一部影片的上映,將許許多多的人一下子帶回到了那個年少輕狂的時候,讓人們又做了一個關於青春的夢,這部影片就是——《艋舺》。「蚊子」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單親家庭,17歲那年搬到了艋舺,並且轉入了當地的一所三流高職,因為是外來的人外加剛剛轉學過來,以此被班裡的不良少年盯上,更是因為奪回被搶走的雞腿,而在放學與一群人展開了追逐戰。
  • 「艋舺」之後,只有這部青春片再次燃到了我
    2010年,臺灣的鈕承澤豆導集結了一堆臺灣當紅偶像將他們「調教完畢」拍出了近十年最優秀的黑幫青春片[艋舺]時隔七年,鈕承澤歸來這次他作為監製,再次帶來一部可以與前作匹敵的「黑幫青春片」估計有好事者這會兒已經打開豆瓣翻了先別急!
  • 全景解讀《艋舺》創造新臺客文化 越臺越時髦
    如果將《艋舺》只是定義為一部青春題材的黑幫電影,絕對是有失偏頗的,在導演鈕承澤的眼裡,「這不只是一個關於過去的懷舊故事,同時也要是一個充滿現代感、新鮮的創意與流行元素的新電影。」 鈕承澤用創造力將自己八十年代的流行元素以最時尚的方式重新包裝,再奉獻給觀眾一個新的「臺客文化」。
  • 《艋舺之江湖再現》8月21日上映 最燃黑幫片再度來襲
    該電影由吳震亞執導,楊奇鳴、周曉涵、馬如龍、黃鐙輝、梁正群、太保等聯袂主演,電影《艋舺》實力演員加盟,延續經典電影IP,強大的陣容班底引領暑期黑幫動作片熱潮。延續《艋舺》IP 電影原班人馬實力加盟2010年,臺灣的鈕承澤導演集結阮經天、趙又廷、鳳小嶽、柯佳嬿等當紅偶像拍攝電影《艋舺》,講述了一段臺灣的幫派往事,但在黑道紛爭的故事下,表達的卻是最真摯的友情和愛情。
  • 從《艋舺》到《雞排英雄》 柯佳嬿體會戲如人生
    從《艋舺》到《雞排英雄》 柯佳嬿體會戲如人生 2011-07-05 10:17:00    作者:   來源:新浪娛樂   影片由導演葉天倫執導,青春偶像藍正龍、柯佳嬿搭檔豬哥亮、趙正平、王彩樺等綜藝紅星領銜主演,是一部溫馨、笑點一應俱全歡樂喜劇電影。
  • 趙又廷尬阮經天 《艋舺》試片口碑爆棚(圖)
    《艋舺》昨天首度公開試片,結果口碑爆棚,當戲院燈光亮起時,滿座的影視傳媒同業響起熱烈掌聲,許多人哭紅著眼走到導演鈕承澤面前擁抱他,觀眾聚集在戲院門口討論劇情久久不肯離去小天內斂 Mark爆發力    開拍以來話題不斷的《艋舺》,網羅「小天」阮經天和「Mark」趙又廷主演,製片壓寶在他們身上既是投資也是冒險,畢竟演好電視和演好電影乃兩回事。昨天的試片像期中考,兩位主角都高分過關。
  • 劇情簡介:《艋舺》
    蚊子(趙又廷 飾)17歲那年搬到艋舺,因為一根雞腿踏入了黑道,認識了和尚(阮經天 飾)、志龍、阿伯還有白猴四個好兄弟,五人結為太子幫。太子幫秉持只識意氣,不問意義的精神,憑藉志龍的父親Geta(馬如龍 飾)的黑道地位在學校呼風喚雨。踏入黑道就意味著要經歷腥風血雨,然而和尚作為眾人的守護神總能幫他們化解危機。
  • 《艋舺》柏林開花 阮經天×趙又廷=票房靈藥
    點擊進入組圖   一個是憑藉《命中注定我愛你》爆紅的人氣偶像,一個是跟隨《痞子英雄》積累人氣的萬人迷。因為《艋舺》,兩個生性羞澀,活潑內斂的人氣天王碰撞在一起,摩擦出火花,雄霸天下,點亮了導演鈕承澤的江湖路。
  • 鈕承澤《艋舺》轟動臺灣 最初構想來自周董
    以上世紀80年代為背景的《艋舺》,則是趁著這股熱潮而生的,如果說,《海角七號》是靠口碑來慢熱,那《艋舺》則是上映即火爆。為了呈現一個融合復古、創意又具現代感的電影視覺風格。本片美術指導郭志達不僅花了很長的時間作調查,試圖還原20年前的剝皮寮老街,劇組更從南到北找來20年前的摩託車,拍攝太子幫車隊飆車戲。另外,劇組特別找來《老男孩》武術指導梁吉泳設計多場精彩打戲,拳拳到肉的寫實風格。
  • 《艋舺》:一起少年的生存之道!
    屬於艋舺的時代過去了,伴隨著黑道們如草一樣的生命;場景和顏色好漂亮,很有80年代末的臺味;陳漢典好搞笑,可惜掛得太早了;艋舺的前期營銷和宣傳做的太好,其實本質只是一部天真爛漫的青春動作片。《艋舺》:一起少年的生存之道!
  • [試聽]《艋舺》電影原聲帶首播
    「看完艋舺」走路有風,「聽完艋舺」心中有火,靈魂會震動。音樂人義氣相挺,電影人為《艋舺》電影原聲帶破天荒打破唱片公司鴻溝,美妙音樂與索尼音樂共同發行。網易娛樂音樂頻道為你帶來原聲碟網絡首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