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因涉及內幕交易被罰5萬 海科融通成資本市場燙手山芋

2020-12-24 財經網

近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安徽監管局發布行政處罰決定書表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以下簡稱《證券法》)的有關規定,該局依法對海科融通(被收購方)副總經理吳靜在2018年與收購方安徽新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力金融(SH:600318))交易過程中存在違法事實,本案現已調查、審理終結。

安徽監管局認為,吳靜作為內幕信息知情人,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交易「新力金融」股票的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第七十三條、第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構成《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所述的內幕交易行為。

根據當事人違法行為的事實、性質、情節和社會危害程度,依據《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的規定,決定沒收吳靜違法所得29,792.26元,並處以50,000元罰款。

安徽監管局在處罰決定書中提到,吳靜是海科融通的股東,擔任副總經理職務,屬於交易對手方的股東和高級管理人員,且參加了海科融通有關終止重組事項的會議,知悉前述內幕信息,是內幕信息知情人。

而在海科融通與新力金融交易期間,當事方吳靜在2018年3月22日,申報賣出其持有的全部「新力金融」股票31,200股,實際成交8,000股,成交金額89,040元。

從交易時間上看與其獲悉內幕信息的時間基本一致。從交易特徵來看,「吳靜」帳戶自2017年3月30日買入「新力金融」以來,到2018年3月21日,期間從未賣出,3月22日全部申報賣出(成交8000股),賣出意願強烈。

綜上所述,「吳靜」帳戶交易「新力金融」行為明顯異常,避損意圖明顯。經測算,「吳靜」帳戶避損金額29,792.26元。根據《證券法》第二百零二條規定,符合內幕交易行為。

此前,財經網曾提到,2016年7月7日,新力金融發布重大資產重組進展暨延期復牌公告稱,將新增收購所屬行業為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標的資產,該標的資產擁有全國範圍內經營第三方支付業務的從業資質。

2016年9月6日,新力金融再發公告,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海科融通 100%

的股份。該公司表示,與海科融通初步協商的交易價格合計為 237,872.5755 萬元,其中發行股份 8,435.1977 萬股支付交易對價 181,272.3989 萬元,支付現金 56,600.1766 萬元。

但此次收購也無疾而終。2018年3月,海科融通控股股東海澱科技主動「叫停」了此次收購。海澱科技發布《通知函》稱,基於海科融通與新力金融在2016年7月開始重組一事歷時較久、市場環境變化較大、且與最初的規劃存在不確定的風險,經海科融通股東審慎評估,決定終止此次重組。

根據安徽監管局此次披露的內幕消息,此次收購最終取消的原因是關於海科融通的機具攤銷年限出現分歧,收購方新力集團及負債收購的華普天健會計師事務所認為,市場同類型重組案例機具攤銷年限均為3年,建議海科融通對此予以調整。但海科融通認為,機具攤銷政策調整將直接影響其做出的業績承諾,對此不予認可,雙方最終未達成一致意見。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海科融通已經成為資本市場上的燙手山芋,不只新力金融與融鈺集團先後收購失敗,就在近期傳出翠微股份(SH603123)擬收購的消息,但隨後就被上海證券交易所問詢。

要求翠微股份補充披露海科融通從事業務的金融資質問題、財務情況、業務運營情況及被監管處罰情況。

除此之外,監管也關注到了此前海科融通在資本市場上兩次重組但最終沒有成功的情況。上海證券交易所表示,要求翠微股份就前兩次重組與本次重組交易方案的主要差異;(2)標的公司前兩次重組終止的原因、相關程序履行情況、相關影響因素是否已經消除;(3)結合前兩次重組的終止具體原因,補充說明本次交易是否存在實質性障礙,是否存在終止的風險。

相關焦點

  • 海科融通高管參會獲知重組終止 拋股被罰
    來源:上海證券報高管參會獲知重組終止,拋股被罰!「避損」3萬沒收,還要加罰5萬原創: 羅茂林高管提前獲知手中股票重組終止,緊急出貨後被罰!安徽證監局5日披露的處罰決定顯示,因在與上市公司重組期間利用內幕信息「避損」,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融通」)副總經理吳靜被處以5萬元的罰款,因拋售股票避損所得款項29792.26元也被悉數沒收。一紙處罰決定,將背後兩家公司的一場「虐戀」拉進大眾視野。
  • 海科融通收購事件遭上交所17問 緣何三次「出嫁」均遇阻
    曾兩次尋求出售但均折戟的國資系支付機構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科融通」),再一次面臨「求嫁難」的尷尬現狀。11月25日,A股上市公司翠微股份公告稱,因擬購買海科融通一事,於近日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具體問題包括被收購方業務合規性、歷次重組情況、經營情況、財務信息及其他等5大方面。
  • 上交所17連問 海科融通再遇「出嫁」難題
    11月25日,A股上市公司翠微股份公告稱,因擬購買海科融通一事,於近日收到上交所問詢函,具體問題包括被收購方業務合規性、歷次重組情況、經營情況、財務信息及其他等五大方面,共計「17問」。對於此次收購事件,北京商報記者曾多次聯繫海科融通披露的官方電話進行求證,多次撥打但均無人接聽;同時,北京商報記者採訪了收購方翠微股份,對方回復稱具體事宜以此前發布的關聯交易預案為準,其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對於上交所提出的問詢,公司將於5個工作日內進行詳細回復。
  • 新力金融擬併購海科融通 過山車式估值變化藏隱憂
    估值縮水5.9億9月7日,新力金融宣布,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海科融通100%股份,交易作價為23.78億元。就在不到三個月前,海科融通終止了與另一家上市公司永大集團的「聯姻」。彼時,永大集團同樣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收購海科融通100%的股權,只不過,那時的交易價格為29.69億元。短短三個月,估值差距5.9億元。對於這一變化,海科融通並未在最新方案中予以解釋,僅表示,公司股東承諾將剝離與第三方支付業務無關的子公司。
  • 翠微股份劍指第三方支付 海科融通涉訟94起已兩次折戟併購
    企查查顯示,海科融通成立於2001年4月,註冊資本2.558億元,是一家專業面向中小微商戶及為行業提供完整支付解決方案及綜合金融服務的高新技術企業。海科融通股權較為分散,海澱科技持有海科融通35.00%股權,為海科融通控股股東,另有102位自然人股東,持股比例合計49.53%。
  • 南車北車否認內幕交易 股民仍不買帳
    「南車和北車是不是內幕交易,監管部門一查便知。」在網絡貼吧上,有股民在留言中寫了這樣一句話。上周末,中國南車、中國北車的高管以及高管家屬在各自公司重大重組停牌前,頻繁買入自己公司以及對方公司股票的消息被曝光後,在市場持續發酵,並引發是否涉及內幕交易的廣泛討論。
  • 海科融通新品「店掌柜Plus」,要賺錢的看過來!
    而今,新的變革正在進行,近期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攜手海科融通上海尤恩公司聯合重磅發布店掌柜Plus,以技術和模式創新,創新mPOS支付,新的藍海市場正在形成。海科融通店掌柜Plus在業界首次做到了不需要連接手機,也支持脫離App直接進行交易,完全超越「美國模式」。支持藍牙+2G雙模式,解放App+硬體使用方式,通過2G信號,可打開硬體直接交易,同時解決商家可能存在的網絡不穩定的痛點。對於這一產品創新來說,正在創造全新的增量市場。
  • 海科融通海南違法遭罰 半月內兩家分公司收央行罰單
    梁峻豪(時任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負責人)對北京海科融通支付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以下違法行為負有責任:未按照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中國人民銀行海口中心支行決定對其處以罰款2萬元。中國經濟網記者查詢發現,海科融通成立於2001年4月,註冊資本2.558億元,實繳資本2.158億元。
  • 港股回歸A股中,香港主板上市公司東陽光藥兩位高管洩露內幕消息,最後兩個人內幕交易!
    2016年11月16日,東陽光科發布了《關於重大事項停牌的公告》,稱深圳東陽光實業準備籌劃涉及本公司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可能涉及重大資產重組,公司股票自11月16日起開始停牌。經交易雙方友好協商,並參考東陽光藥H股的市場價格,宜昌東陽光藥業持有的東陽光藥22,620萬股內資股股份的交易作價確定為322,108.80萬元。前述東陽光科擬通過發行股份購買東陽光藥內資股股份事項屬於《證券法》第七十五條第二款第一項、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第二項規定的內幕信息。內幕信息敏感期的起點不晚於2016年6月30日,內幕信息敏感期的終點是2016年11月15日。
  • 翠微股份擬收購海科融通 轉身小「拉卡拉」
    中國網財經4月3日訊(記者裡豫 鄧玉蕊)3月31日晚,翠微股份發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第三方支付公司海科融通98%的股權。如交易最終獲批,A股市場上將繼拉卡拉之後,再添一家正宗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 支付江湖風雲再起,海科融通「我是隊長」助力三方共贏
    據央行發布的《2018年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末,銀行卡跨行支付系統聯網商戶2733.00萬戶,聯網POS機具3414.82萬臺,較上年末分別增加140.40萬戶和295.96萬臺。銀行卡交易共2103.59億筆,金額862.10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0.77%和13.19%。在受理環境不斷完善的同時,銀行卡的交易量仍在繼續增長,線下收單市場仍然是行動支付市場上的重頭戲!
  • 海科融通:合規經營方能長久,把握機遇未來可期
    來源:時刻頭條近期,海科融通與翠微股份重組獲證監會核准批覆,成了支付行業備受關注的焦點事件。與百貨巨頭的聯姻,也讓人們對海科融通這一老牌支付機構的未來發展充滿期待。海科融通支付牌照成立於2001年的海科融通,是國內較早獲得《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之一,也是連續多年位居銀行卡收單領域前列的佼佼者。
  • 海科融通店掌柜POS機扣流量費與跳碼雙管齊下
    據傳來的消息,近日,海科融通旗下電籤POS機店掌柜宣布扣取POS機用戶的流量卡費用,但海科融通在此之前的代理政策中並沒有說明這一項,是用戶發現被扣取了流量費後再公告的,這種「先斬後奏」的處理方式引得用戶和代理商大批吐槽抱怨,此事還在部分代理商朋友圈刷了屏。
  • ...新綸科技「聰明」董秘挪公款+配資搞內幕交易 國泰君安經理...
    日前,中國證監會對新綸科技兩位內幕交易者高翔、程曉分別下發市場禁入決定書,前者原來系公司副總裁,後者為國泰君安一位業務經理,二人合計成交額超過2000萬,獲利約140萬元。 就在之前的5月24日,新綸科技因在2016年-2018間財務造假等原因收到證監會下發的行政處罰決定書。
  • 嚴禁網銷、電銷POS機,海科融通再發聲明劍指終端管理
    積極行動,響應監管號召作為一家國資背景的收單機構,海科融通在過去19年的發展歷程中,嚴格秉承「安全、誠信、務實、創新」的企業理念,始終將依法合規放在企業發展的第一位,視維護支付安全與穩定為己任。一方面,海科融通積極響應中國人民銀行、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等監管部門的號召,深入貫徹落實相關政策要求,多次發布「嚴禁電銷、網銷POS機」、「嚴禁以不正當的方式推廣業務誤導消費者」「嚴禁實施和參與洗錢、電信網絡詐騙、銀行卡欺詐等違法犯罪行為」等聲明,加強對旗下代理商及業務員的管理,並在日常宣傳中積極進行相關金融風險知識的普及,形成了一套合規經營、規範發展的成熟體系。
  • 神州系正變成燙手山芋 神州租車如何自救?
    這消息蹦出來沒多久,攜程方面就有多名高管出來闢謠,攜程官方也在次日一早批評這新聞是「假消息」。但事情並未結束。4月10日下午,界面新聞發布一條獨家新聞,稱其從「接近吉利集團人士處」獲悉,吉利正在洽談收購神州租車,甚至「已在對神州租車的線下門店進行調研,評估其價值」。
  • 衛浴市場弊端多 售後服務成燙手山芋
    衛浴進入我國發展已有二十多年的歷史,目前的發展日趨成熟,產品在環保、質量、壽命等方面有了顯著提高,但服務體系的欠缺卻成為全行業發展的障礙,衛浴市場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讓諸多消費者對行業的信任度逐漸下降。
  • 江特電機原財務總監內幕交易被罰
    日前,江西證監局公布行政處罰決定書,江特電機時任財務總監龍良萍提前獲知2018年公司業績發生重大虧損或者重大損失後,賣出近36萬股,疊加此前頻繁短線交易,違規成交額接近1000萬元。
  • 龍泉股份5億收購標的接連虧損 背後潛藏另一起內幕交易行為
    和訊網消息 兩年來,龍泉股份(002671,股吧)花5億重金收購的新峰管業接連虧損,不僅嚴重拖累了上市公司整體業績,而且這筆收購案背後還潛藏著另一起內幕交易行為。  處罰決定書指出,上述行為違反了《證券法》相關規定,構成內幕交易行為。責令施建洪依法處理非法持有的證券,並處以3萬元罰款。  新峰管業淨利連續虧損 拖累龍泉股份整體業績  時間回到兩年前。2015年時,龍泉股份曾以定增及外加2.5億元現金收購新峰管業100%股權,交易價格約5億元。
  • 漢富資本韓學淵內幕交易 粵泰股份實控人楊樹坪洩密
    其中,「諾遠資產」證券帳戶2018年2月6日至2月7日,買入「粵泰股份」1515.38萬股,買入金額9369.28萬元;「漢富美邦」證券帳戶2018年2月2日至2月8日,買入「粵泰股份」1192.85萬股,買入金額7460.67萬元;漢富美邦先向浙江南華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賣出4份看跌期權,後於2018年2月6日通過大宗交易向南華資本賣出1393.72萬股「粵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