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9 16:52:48 來源:網絡
疫情影響,從經濟受挫、消費降級、競爭加劇等大環境出發,餐企變革迫在眉睫。在堂食不能營業的期間,許多餐企瞄準了線上直播這一路徑,然而收效真...
疫情影響,從經濟受挫、消費降級、競爭加劇等大環境出發,餐企變革迫在眉睫。
在堂食不能營業的期間,許多餐企瞄準了線上直播這一路徑,然而收效真的可以嗎?
直播帶貨目前還是一個在青春期長身體的新行業,各種基礎設施亟待完善成熟,此時如果企業寄希望於砸錢砸精力搞直播,盼著用它做救命稻草來逆境翻身,90%只會死得更快。
近日,雕爺牛腩創始人雕爺發表的文章《放棄直播帶貨的妄念吧!練內功才是明年還活著的唯一出路》。在他看來,
有家川菜的聯合創始人遊萬清對媒體表示,在疫情期間,他在騰訊看點直播嘗試了直播,最高點擊量僅有2000。
像遊萬清一樣的老闆不在少數,前僕後繼的加入直播大軍,收效甚微。有些企業找了第三方帶貨後發現,有效果,但不賺錢!「坑位費+直播提成,核算下來就是瞎折騰。」某知名連鎖餐企孫總如是說道。
直播對於面向的往往是全網的人群,流量再大,能有效轉換的少之又,對於不能脫離餐飲本質的餐飲行業來講,餐企回歸本質才是王道。
餐企可以從產品、管理、渠道等方面著手,潛心修煉,從而在當下不斷變幻的市場競爭中始終立於不敗之地,迎接未來的復甦。
1 產品:堅守品質,死磕性價比
疫情已經坐實了消費降級的大趨勢,大部分消費者口袋沒錢,消費信心不足,對品質和性價比的要求更高,這種情況下,餐企更要堅守品質,注重安全、健康、衛生,在保證品質的前提下,也要控制好食材、房租、人工、能耗等成本要素,為消費者提供性價比更高的產品。
比如,在食材品質上,可以適當提升採購標準,杜絕以次充好;在產品設計上,可以精簡產品線,砍掉一些定價比較高的菜品;在經營模式上,可以推現打現賣、明檔、現做、直取等模式,從而提高消費者的價值感知;在門店服務上,做好精細化和標準化,儘可能地提升消費者的堂食體驗感。
2
餐飲企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組織管理能力的競爭。提高企業組織力,也是餐企在疫情後的競爭中生存下去的關鍵。
餐企的組織力建設是一個很大的課題,但其中很多方面都是圍繞員工進行的,比如團結員工、激活和賦能員工、提升員工的服務創造能力等。疫情期間,餐廳各項工作暫時慢了下來,員工也被暫時地解放出來,這個時候餐飲老闆就可以圍繞員工做一些提升企業組織力的工作比如深化管理制度、梳理員工手冊標準、組織員工學習、培訓等。
3
疫情暴露了餐飲行業商業模式遠遠不夠「彈性」的短板,同時也是促使企業快速轉型、改革升級的絕佳契機。
後疫情時代,餐企需要升級商業模式,評估堂食、外賣、新零售等線上線下各大渠道的潛在機遇,重新進行資源配置,開發更多的盈利增長點,以提高未來的抗風險能力,避免重蹈覆轍。比如,一些之前只做堂食的餐企,是否可以考慮發力外賣?是否可以和共享廚房合作,打造純外賣店,降本增效。
比如,康師傅私房牛肉麵。以前都是選址在商業中心、城市綜合體等旺地的200-400平米的大店,房租成本始終居高不下。但在2020年初,康師傅私房牛肉麵選擇和熊貓星廚共享廚房合作,熊貓星廚為其提供廚房場地、基礎設備和人員運營管理等服務,既滿足了外賣商圈的覆蓋,也大大的降低了成本。
其品牌相關負責人表示,開一家堂食店可以在共享廚房裡拿好幾個店,而收益上是一樣的。
共享廚房現近些年來持續走高,像熊貓星廚,已經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開設共享廚房場地120餘家,服務1000餘個餐飲企業,海底撈、真功夫、德克士、吉野家等品牌都與其合作,用其場地完成線上布局。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對眾多受困於疫情的餐企而言,直播帶貨並不是一根很好的「救命稻草」,反而更有可能成為加速餐企死亡的「催命毒藥」,那些準備加深投入或是正在進行直播帶貨的餐企們可千萬要注意,切莫跟風把自己搭了進去。疫情之下,活下去的辦法有很多,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責任編輯:杜宇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