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犬科動物,首先我們想到的就是人們最忠誠的朋友-小狗,一談到小狗,我們第一的印象就是它活潑可愛的形象,作為人類忠貞不貳的朋友,它們在陪伴我們的過程中不僅撫慰我們孤單的心靈,還能保護我們免受傷害。在世界上還有一個動物的形象和狗很是相似,它的名字叫做「鬣狗」,雖然名字中帶有狗,但是和狗有著明顯的區別。首先它是人類最不喜歡的動物之一,原因是什麼呢?
人們不喜歡鬣狗的原因
在人們看來,鬣狗很有攻擊性,它們喜歡搶奪其它動物的獵物,被稱為「機會主義者」。而且在捕獵動物的方式上很是獨特,像獅子或老虎在進攻獵物的時候一般都是撕咬對方的喉嚨,但是鬣狗進攻對方的部位卻是更為脆弱的肛門或私密部位。再加上它們的叫聲聽起來讓人十分地難受,所以它在人們的心目中是一個不好的印象。就連歷史上的部分名人如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在對鬣狗的評價中也是描述鬣狗為一個兇猛與懦弱的奇異混合物。
鬣狗是犬科動物嗎?
在外形上看,鬣狗和狗差不多,所以對於鬣狗不是很熟悉的人們往往認為鬣狗和狗一樣都是屬於犬科動物,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在分類學上看,鬣狗是一個獨立的鬣狗科,它和「貓」的關係要比「犬科」近很多。
鬣狗主要有2個亞科:鬣狗亞科和土狼亞科。在鬣狗亞科中又分為3個品種:斑鬣狗,棕鬣狗,縞鬣狗。土狼亞種中只有土狼這一個品種。在本文中提到的鬣狗指的就是鬣狗科中體型最大的斑鬣狗。因為它的全身帶有很多的斑點,因此人們就叫它為斑鬣狗。
在非洲地盤上,它的地位僅次於獅子,獅子一般情況下也不會主動招惹斑鬣狗,所以大家也給它起了一個另外的網紅名字叫「非洲二哥」。
斑鬣狗的特徵
斑鬣狗主要分布在非洲的東部和南部地區,全身顏色大多為淡黃色或暗灰色,體長在95-150釐米,尤其是成年後的鬣狗,體長可達1.5米,特別是它的頸部可以說是又粗又長。
當鬣狗獵捕動物時,爆發力很強,可以保持每小時50公裡的速度。而且耐力持久,在追捕獵物的過程中能夠讓對方的體力消耗殆盡再進行獵食。鬣狗的牙齒非常的尖銳,咬合力可達450公斤,而獅子的咬合力才只有360斤,所以任何的動物一旦被鬣狗咬傷那可是非死即傷。
它們喜歡群居生活,一般群體的數量可達十幾隻或幾十隻。它們的體重約在40-86公斤,有意思的是成熟的雌性鬣狗往往比雄性鬣狗的體重要大。按照體重為王的觀念,在群體生活中雌性為最高的首領,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可以引領團隊進行獵物的追殺與獵捕。
鬣狗的「必殺技」
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鬣狗能夠堪稱「非洲二哥」絕不是一個噱頭,真實的情況確實如此。在非洲,除獅子外,其它的動物如果遇到鬣狗的話可以說是必死無疑。為什麼那麼多的動物都很怕鬣狗呢?
那是因為鬣狗有一個獨門絕招,那就是掏肛。掏肛是什麼呢?在有關動物的紀錄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獅子或老虎在追擊獵物的時候,它們往往攻擊獵物脆弱的脖子,很快獵物就會一招致命。然而鬣狗卻很特殊,當它追擊獵物的時候很喜歡攻擊獵物的肛門或生殖部位。我們知道那是動物們最脆弱的部位。結果很多的獵物在遭到攻擊後,很快就會倒地投降,任由鬣狗群體撕咬啃食。
比如大家都知道,非洲的野牛體型碩大,力大無窮,攻擊性也很強。但是在遇到鬣狗後,即使再強壯的動物也是抵擋不了鬣狗的肛門絕技,最終「自投羅網」。
總結
雖然鬣狗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著狡猾,殘忍的形象,但是我們不得不對鬣狗的生存之道和聰明的大腦所折服。同時作為非洲草原上「二哥」,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
目前來說,斑鬣狗的數量在變得越來越少,幾乎可以說是達到滅絕的地步。造成斑鬣狗減少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不乏有獵人的殘酷獵殺,獅子的捕殺,生態環境的變化或疾病的出現等。所以我們要保護它們,如果它們滅絕了,未來非洲草原的生態將會面臨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