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寧稼雨的雅雨書屋:青燈攤書、傳道授業、以文會友、閒情雅致。
2019年11月3日下午,從鹽官海神廟出來,繼續漫步到鹽官古鎮,領略這兩千多年歷史古鎮的蘊含風採。
浙江省的鹽官鎮歷史悠久,同時也是個名聞遐邇的潮鄉。說它是潮鄉,是因這個古鎮和天下聞名的錢塘江湧潮結下了不解之緣。
古時候,鹽官曾是海寧州(縣)治所在地。所以那時人們也把它叫做海寧城。瀕臨錢塘江有水利之便,鹽官自古就是繁華之地。西漢時吳王劉濞利用此地通工達海的便利,煮海為鹽牟利,並設置了專門的司鹽之官。久而久之,「鹽官」官名就演變成了當地的地名。
從地理位置上看,鹽官鎮的確是一塊「風水寶地」。由於地處錢塘江入海口的咽喉,在錢塘江大橋通車前,此間一直是連接杭州灣兩岸的交通孔道,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因此,自古以來經濟繁榮、文風鼎盛、人才輩出。僅清朝時號稱「江南第一世家」的海寧陳家就出現了「一門四閣老,六部七尚書」和300多位大小官員的奇蹟。
走進鹽官古鎮,你還可以尋覓到許多古今名人的足跡。這個小鎮跟歷史上好幾位皇帝也都有干係,如唐宣宗李忱落髮為僧的地方,就在鹽官的安國寺。清代的雍正帝還曾在鹽官大興土木,建起了一座氣勢恢弘的海神廟;乾降呈帝六次下江南,四次住在鹽官鎮的安瀾園鹽官有許多傳統民俗,其中一寶便是皮影戲。光陰在這裡走過了2100多個春秋。古鎮鹽官在江南絲竹裡輕歌曼舞,在唐詩宋詞中淺吟低唱。
【來源:旅遊攝影師天浩】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