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赤柱天后廟香火不斷(組圖)

2020-12-11 搜狐網
  位於香港赤柱大街天后廟是香港南區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天后廟,一直以來都吸引眾多外國遊客前來領略中國文化。天后廟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赤柱天后廟屬於二進式的四合院設計,中間設有天井。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位於香港赤柱大街天后廟是香港南區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天后廟。天后廟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相傳在1941年,香港保衛戰,日軍戰機轟炸赤柱,附近居民躲進天后廟內,後來有一枚炸彈落在廟外,但沒有爆炸,因此被相信是天后娘娘顯靈。1942年,赤柱當地曾發現老虎,被殺後虎皮掛在廟內一道側牆。赤柱天后廟屬於二進式的四合院設計,中間設有天井。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位於香港赤柱大街天后廟是香港南區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天后廟。天后廟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相傳在1941年,香港保衛戰,日軍戰機轟炸赤柱,附近居民躲進天后廟內,後來有一枚炸彈落在廟外,但沒有爆炸,因此被相信是天后娘娘顯靈。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位於香港赤柱大街天后廟是香港南區歷史最悠久的一所天后廟。天后廟建於清朝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屬於二進式的四合院設計,中間設有天井,屋脊上有精美的雕刻,牆身塗上壁畫,可謂古色古香。中新社發 洪少葵 攝

相關焦點

  • 遍布香港大街小巷的天后廟
    香港有個很奇特的想像,無論走到哪兒,人們總能在附近看到一間天后廟。天后究竟是怎樣的神明呢?香港為什麼會建起那麼多天後廟呢?接下來,就讓我們走進遍布大街小巷的天后廟,一起去了解天后的故事。在去年10月9日的節目中,我們提到過位於銅鑼灣的天后廟。這座天后廟建於1747年,距今已經有270年的歷史了。
  • 赤柱,別樣的風情小鎮
    由於下山的地點就在赤柱,又是香港別樣的地方,我經不住女兒愛的邀約,便約好時間和她在赤柱碰面。美利樓是赤柱的又一看點,它始建於1844年,但於1982年被拆除直到1999年港府才整體搬遷至赤柱,並被列為香港法定古蹟,是一座古歐陸式風情的建築
  • 香江漫話:「國際女人街」——香港赤柱大街
    中新社香港九月二十七日電 題﹕國際女人街--赤柱  中新社記者 孔妙然  每當風和日麗來到赤柱市場,但見川流不息的人群竟多是膚色不同、口音相異的外國遊客。沿街的店鋪也似乎是專為西方遊客而開設,銷售的多是富有中國民族特色的服裝,如旗袍、唐裝、馬褂……以及中國的瓷器、藤器、漆畫、雕刻、刺繡、抽紗等工藝品,還有珠寶、首飾、古玩和各種絲織品;也有香港出品的成衣、鞋帽及名牌服飾;琳琅滿目,而且價廉物美,令遊客常有意外的驚喜。店員們也能言會道,懂得用通俗的英語同來客交談。故近幾年來,「國際女人街」之聲名鵲起。
  • 赤柱:香港一道獨特美麗的風景
    淺水灣的東邊,石澳的西邊,有個景色美麗的小鎮-赤柱。它自成一體,充溢異域風情。赤柱是一個別具前史的旅遊勝地,當香港仍是英國殖民地的時期,赤柱曾是英軍軍事據點,也曾是香港島的行政樞紐。  交通  中環往返赤柱  1、港鐵香港站D出口或中環站A出口步行中環(買賣廣場)巴士總站乘6,6A,6X,66,260線巴士在赤柱廣場站下。從旺角等地出發,可坐港鐵到中環站下後轉乘6號巴士。
  • 香港赤柱:一道美麗的風景(提供交通和景點指南)
    赤柱最大的特徵莫過於那種充溢古色古香和中西文化和諧共存的個性,那裡有陽光海灘、共同的修建和購物飲食中心,是一個參觀與閒庭信步的好去處。假期人特別的多,大部份人都愛在那裡玩堆沙和進行各類水上活動。正午能夠享用日光浴,傍晚時段在沙灘散步也很舒適。而每年端午節,更有龍舟競賽可以觀賞,有中國節日的味道。地址:香港島赤柱東部天后古廟
  • 雨中邂逅香港水上天后廟
    香港中通社記者 鄭興 張宏斌 攝在6月的一天,香港天文臺發出黃色暴雨警告信號,停泊在銅鑼灣避風港裡被雨淋溼的水上天后廟,呈現出一種寂寞的顏色
  • 媽祖文化盛行我國東南沿海:臺灣 「三月瘋媽祖」 香港天后廟活動豐富
    香港天后廟活動豐富多彩媽祖在香港被稱作「天后」,也有不少漁民稱之為「阿媽」。因為香港昔日為漁港,雖然漁民人數漸少,但這個「海上守護神」在當地至今仍廣受推崇和愛戴。這一點從遍布在香港大街小巷的天后廟可見一斑,比如香港南區歷史最悠久的赤柱天后廟,多年來香火不斷。
  • 赤柱,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很多人來香港很多次,也遊遍香港的許多地方,但卻不知其實香港隱藏了很多飽含歷史文化以及香港特色的地方,赤柱就是其中一處。
  • 來赤柱漫步海灘、衝浪燒烤,穿梭市集後在酒吧放鬆
    歡迎各位的到來,小編帶你玩轉國內外各大風景名勝,喜歡您就往下看赤柱半島位於港島南端,介於淺水灣與石澳之間,而以赤柱大街為中心的赤柱小鎮,有著海風徐徐的港灣沙灘、歷史悠久的古建寺廟、自由熱鬧的市集和酒吧街,中西文化在這裡和諧交融,組成了一個斑斕美麗的海濱小鎮。沙灘親水赤柱正灘和聖士提反灣是遊人常去的兩個沙灘。
  • 【TVB情節玩轉香港離島】南丫島、長洲島、大澳、西貢、赤柱
    >香港的離島和海邊很多很多,作為TVB的Fans比較熟悉的名字是南丫島、長洲島、大澳、西貢和赤柱。2)鹿洲天后廟位於南丫島東邊的鹿洲村村東海濱。建於清同治7年(1868年),屬三殿廟宇,正殿奉天后娘娘,左邊為慈母殿、右邊為真君殿。廟內設有清同治年間制的銅鐘和香案。
  • 媽 祖 廟 裡 的 銅 鍾 與 鐵 爐
    香港銅鑼灣天后廟銅鐘              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鑄。體高約有60釐米,鐘體表面鐫「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今掛香港銅鑼灣天后廟後殿。                香港平原天后廟銅鐘               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鑄。體高約50釐米。今掛香港粉嶺平原天后廟後殿。
  • 香港赤柱有座曾鬧鬼的美利樓
    ,1841年5月英國人對香港進行首次人口統計,港島3650名原居民,其中超過2000人就住在赤柱一帶,1842年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赤柱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後來行政中心改為設於香港島中上環區,但赤柱仍然作為英國人為主的住宅區之一。
  • 赤柱——香港南端的海濱風情小鎮
    後來被用作日本皇軍憲兵總部,戰後,美利樓曾經被多個香港政府部門作為辦公室。1975年至1982年期間,美利樓成為了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總部。1982年,因應香港中銀大廈的建築工程,美利樓需要被拆卸。由於其歷史價值,1990年,香港政府決定將這座建築物完整地保留及遷至赤柱。
  • 香港各區慶祝天后寶誕熱鬧非凡
    元朗天后寶誕巡遊。圖片來源於大公網。  據香港媒體報導,19日適逢一年一度的天后寶誕,香港各區民間大肆慶祝,元朗天后寶誕巡遊是其中之一。中午時分,幾十隊來自各鄉鎮的花炮隊伍,在元朗區內巡遊,沿途敲鑼打鼓、舞龍舞獅,圍觀的市民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 赤柱
    要說有點歷史並讓赤柱成名的還是赤柱監獄。赤柱監獄前稱香港監獄,於1937年1月啟用,為香港設防最高的監獄,囚禁的多是被判終身監禁或較長刑期的成年男性,收容額多至兩千餘名。赤柱監獄落成時是亞洲首屈一指的大型綜合監獄,看來香港當時在犯罪的等級和人數上也是不遑多讓的。
  • 香港的這處景點——銅鑼灣天后廟,你去過嗎
    銅鑼灣天后廟銅鑼灣天后廟原本建於海邊的高臺之上,背靠炮臺山,面向維多利亞港,雖歷經多次重修,先在道光甲辰(1844年)重修,至今仍保持著同治七年(1868年)第二次規模宏大重修時的面貌。天后廟為二進式的中式傳統建築,面闊三間,以青磚建成,屋頂蓋以綠色琉璃瓦,採用左右對稱布局,第一進為門屋,正門為前簷廊式設計,正門後設置擋中用作擋煞,兩進之間的天井加蓋屋頂而成為香亭,後方便是供奉神袋像的正廳主殿,設有光緒二年的石制神臺。
  • 赤柱迎春
    趙陽(香港) 這是我在香港度過的第一個春節。除夕中午,從北角搭乘巴士一路向南。山路彎彎,綠木茵茵,淺水灣、深水灣,在山與山之間舒緩的蜿蜒裡依次撲入眼帘:近處,一些年輕人身著泳裝在沙灘上盡享陽光;稍遠處,片片白帆隨風翩然起舞;遠處,海天一色,像深藍的寶石鑲嵌山間。半個小時的車程,已然讓人心曠神怡。
  • 香港|海邊小鎮赤柱
    赤柱赤柱Stanley,是中國香港南部一個景色秀麗的海邊小鎮,位於淺水灣的東方,石澳的西方,景色宜人並充滿異域風情。赤柱是香港一個著名的旅遊景點,同時也是一個別具歷史的地方,曾是英軍軍事據點,也曾是香港島的行政中心,香港戒備森嚴的監獄也在這裡。
  • 香港「火」廟,黃大仙廟,高樓大廈環繞,香火瀰漫
    前往香港黃大仙寺廟。在香港的各種電影中,黃大仙經常被提及,這裡的黃大仙不僅指香港九龍的黃大仙區,而且還指黃大仙祠堂。黃大仙廟是香港最繁華的寺廟之一,也是道教唯一可以舉行道教儀式婚禮和頒髮結婚證書的道教寺廟。黃大仙四周是高樓大廈,但卻高層住宅樓卻擋不住黃大仙祠堂的氣勢和香火的旺盛。有「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感覺。農曆末日和正之前十五,大批善信前往黃大仙廟宇獎勵神恩,祈求來年上帝保佑。
  • 秋夜赤柱-光明日報-光明網
    晚上的赤柱廣場並不熱鬧,只有幾個年輕人在打打鬧鬧,我們乘扶手電梯下到海畔,美利樓靜靜立在那裡,大概是在進行什麼工程吧,海畔給圍住,無法接近,只好遠望那中式瓦面斜頂,默默回憶樓內那仿希臘復古式圓形石柱。美利樓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古歐陸維多利亞建築,樓高三層,糅合了東西方的建築風格,主要以巨型花崗巖為材料。它建於1844年,原本坐落在金鐘花園道(中國銀行大廈現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