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值數十億竟零成交!港股IPO亂象頻現 有人感嘆「10隻新股9隻廢」

2020-12-16 金融界

來源:證券時報網

作者: 羅曼

在首次公開招股市場裡,香港依然是首選上市地,在過去五年中,新股集資額有3年位居全球榜首。然而,香港雖然在首次公開招股集資額方面名列前茅,其流動性卻落後於其他主要交易市場。根據香港證監會副行政總裁兼中介機構部執行董事梁鳳儀日前公布的數據,截至2018年底,聯交所年度成交量相對市值的比率在全球主要交易所當中排名第13位。

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雖然赴港上市的公司數目在不斷攀升,但大多數都是規模較小的項目,且上市後成交量普遍偏低,還有相當部分在上市時股權相對集中,股價波動極端化。而且,上市成本與集資額之間往往超過正常比例值。

更有香港券商戲稱,10隻 IPO有9隻「廢」(低成交量)。上市只是為了圈錢,然後造殼,有些甚至在上市之前就找好下家。

港股IPO怪象:集資額名列前茅,新股成交低迷

數據顯示,2018年聯交所接獲的上市申請近400宗,較2012年多逾一倍,從上市申請數量來看,香港仍然是首選上市地,並在過去5年時間裡IPO集資額有3年居於全球榜首,雖然上市數目攀升,但大部分規模較小。

2016年至2018年間,發行規模少於1億港元的首次招股約佔總數的40%-50%。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一共有116隻新股上市(剔除2隻以介紹方式上市),募集資金總額1481億港元,集資額排名前五的合計集資額約761億港元,佔比51.4%,剩下111隻個股加起來集資額為720億港元。

具體來看,其中上市集資額低於1億港元的有12隻,佔比10.3%,集資額低於10億港元的有87隻,佔比75%,發行價低於1港元的有40隻,佔比34%,低於5港元的95隻,佔比82%。

梁鳳儀近日表示,香港雖然在首次公開招股集資及市值方面名列前茅,但流動性卻落後於其他主要市場。截至2018年底,聯交所平均每日成交額方面排名全球第8,其年度成交量相對市值的比率在主要交易所中僅排名第13位。

從成交額來看,截至25日收盤,今年上市的個股中,有14隻個股日成交額低於5萬港元,佔比12%。其中還有1隻市值高達36億港元的成都高速(1785.HK)全天無成交,海天地悅旅(1832.HK)全天成交2000港元,全天成交額在100萬港元以下的有46隻,佔比40%。今年以來上市的116隻個股中,10月份以來日均成交額在100萬港元以下的44隻,佔比38%。

以下為25日成交額在5萬港元以下的個股名單:

在前述116隻個股中,截至25日收盤,總市值在10億港元以下的有60隻,佔比52%;總市值5億港元以下的有37隻,佔比32%;總市值在2億港元以下的有10隻;總市值在1億港元以下的有3隻。

以下為總市值在2億港元以下的個股名單:

不僅如此,若細究近年完成及規模較小的IPO項目時,便會發現,有相當部分在上市的持股量相對集中,比如今年上市的優品360(2360.HK)以及嘉藝控股(1025.HK)。

數據顯示,優品360的前20名股東持有公司發行股份總額95.77%,合計持有7.5億股,該公司只有4231.4萬股由其他股東持有,因此香港證監會發布警示公告,優品360股權高度集中,即使少量股份成交,該公司股價也可能大幅波動。

Wind數據顯示,優品360自上市至今年4月29日,不到三個月時間股價暴漲351%,翻了3倍,隨後股價開始一路下跌,截至25日收盤,股價已經跌至1.94港元,相較股價高位4.48港元,跌幅已達57%。

嘉藝控股於今年2月28日上市,根據香港證監會對公司股權分布查詢顯示,前20名股東合計持有公司股權93%,僅3659.2萬股(佔公司發行股份7%)由其他投資者持有。

值得注意的是,自2月28日上市至5月14日,公司股價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漲幅達到420%,5月15日,股價便直線跳水,跌幅高達75.29%。

梁鳳儀指出,作為市場的監管機構,近年來很多上市申請人,尤其是那些發行金額較小的申請人,在尋求上市時都欠缺令人信服的上市依據。不但如此,上市成本往往與集資額不成正比,而且他們實際上並不需要新資金,這些公司當中有許多往往在首次公開招股後不久便轉手,或注入重大資產。

據時報君獲悉,為了提升市場的整體流動性,香港證監會正在與聯交所聯手研究可能導致成交量相對偏低的各種原因。此前,證監會已經成立了一個跨部門工作小組,目標是找出那些旨在操縱股價、種票(指在相關公司股東集體投票前,知情人提前布局,以影響公司最終決策的一種行為)或欺騙小股東的失當行為的操作模式。

保薦人在IPO項目中存在五大缺失,香港新股市場環境需改善

中泰國際(香港)分析師顏招駿向時報君表示,香港實行註冊制,上市不難,只要公司現金流、收入、淨利潤等指標符合規定就能過關。這造成很多上市公司魚龍混雜,一些公司上市目的一是圈錢;二是拓寬融資渠道,只要上市從銀行融資就相對容易多,或配股,或抵押借錢;三是造殼,很多公司在未上市之前估值可能只有3-4倍,但上市後隨時有10倍以上PE,部分新股一年盈利只有2000萬-3000萬港元,但一上市殼價就已值4億-5億港元。即使目前殼價跌至3億港元,但公司淨利潤一年只賺3000萬港元甚至更少,殼價也等於10年利潤,這個回報相當吸引人。

「事實上,10隻來香港上市的個股,可能9隻都是廢股(成交稀少),這個情況香港證監會和聯交所都已經注意到了,已經嚴重影響了香港股票市場的聲譽,比如香港證監會的前線把關,一旦懷疑出現嚴重問題,證監會便會行使權力,就上市申請作出查詢,在後防的把關工作方面,聯交所修訂《上市規則》,收緊借殼上市及持續上市準則。」某香港券商向時報君表示。

首次公開招股需要經歷一個繁瑣且細緻嚴謹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公司董事扮演著關鍵角色,及時對上市文件內的資料負主要責任,但這個過程中亦會牽涉會計師、律師、估值師,以及包銷商、保薦人和監管機構。

梁鳳儀認為,在這一過程中,保薦人的角色獨一無二,只有保薦人的職能始於首次公開招股亦終於招股過程的結束,並特定地以這身份領有證監會的牌照,協調首次公開招股過程中的所有參與方。然而,香港證監會發現了有關保薦人在IPO項目中存在五大缺失:

1、 採用「剔格子」的方法

在證監會持續進行的視察項目中發現,部分保薦人沒有考慮需進行盡職審查的範圍,而只是使用剔格子的方法應對。簡單理解,就是對可能存在的風險因素,已經認識到的問題採取規避和忽視,將其排除在盡職審查之外。

2、 忽略警告訊號

另一個被持續被識別的問題是,保薦人沒有採取合理步驟,就明顯的警告訊號作出跟進。香港證監會期望保薦人能核實上市申請人的業務運營情況,是否已於上市申請內得到準確描述。

而香港證監會近期在項目視察中發現,某個上市申請人在業務記錄期的收益有大約九成是透過對某群客戶作出銷售而得來的,而這其中大約九成是由顧客透過第三方付款人支付給上市申請人。

3、 會見安排存在缺失

根據《操守準則》對保薦人的會見安排列明詳細規定,但香港證監會的視察發現,保薦人並沒有遵守這些規定,保薦人在與顧客進行會見時,沒有獨立地核實接受會見者是否該顧客的真正代表。

4、 過分依賴專家及第三方

保薦人應該嚴格審閱專家意見,並進行必要跟蹤,然而香港證監會上訴審裁處就中國生命的首次公開招股的裁決清楚指出,兩家核數師所提供的帳目數字存在差異,保薦人理應作出調查,並向監管機構披露。

5、 沒有妥善的監督和不足夠的資源

在項目視察中,香港證監會亦發現,保薦人主要人員未必有能力對交易小組作出充分監督。在一宗個案中,一名保薦人主要人員負責監督6宗進行中的上市申請,令人懷疑他到底有沒有能力充分監察各項工作。此外,在一些個案中,保薦人小組並沒有把重大事項上報,比如一名上申請人曾拒絕接受保薦人的盡職審查措施,並威脅若保薦人堅持執行盡職審查,便更換保薦人。

數據顯示,過去30個月,香港證監會已對八家保薦人公司及三名保薦人主要人員採取處罰措施,涉及罰款超過9億港元,以及暫時吊銷公司及保薦人主要人員的牌照。

梁鳳儀表示,為打擊不當行為,改善香港資本市場環境,香港證監會已尋求在較早階段介入的方法,比如在某些個案中,要求保薦人以自願承諾來提升管治架構及其系統和監控措施,希望透過這個對保薦人的「前置式」監察方式,聚焦主要風險,併集中精力糾正嚴重的內部監控措施,以防止對首次公開招股的投資者造成實際損失。

相關焦點

  • 6隻新股扎堆破發!打新不再躺賺?有人戲稱「中10籤虧6萬」
    今年新股已有6隻破發▲▲▲9月9日,A股迎來暴跌,創業板一度跌超5%,收盤時跌幅為4.8%。創業板註冊制首批18隻新股之一的鋒尚文化跌破發行價,成為了創業板註冊制以來第一家破發的公司。9月10日,創業板下跌1.6%,鋒尚文化股價也繼續下跌,截至收盤,報收128元/股,相較發行價下跌7.26%。這只是近期新股破發的一個縮影。截至9月10日收盤,今年上市的股票中,已有6隻跌破發行價,均為今年8月及9月上市的新股。
  • 超級周 7隻新股發行!超級星期四 超級「巨無霸」將至
    本周將迎來超級打新周共有7隻新股發行包括3隻科創板新股2隻創業板新股1隻中小板新股以及1隻主板新股△央視財經《正點財經》欄目視頻除了今天之外周二到周五每天都有打新機會其中,最受關注的就是周四螞蟻集團的申購
  • 打新建議丨18隻港股新股在招股 這5大金剛終極申購策略值得一看
    今天是香港回歸23周年紀念日,港股休市一天,趁此空閒機會,再梳理一下正在招股的18隻新股裡面的5大金剛,調整打新策略。歐康維視生物-B(01477)目前孖展516倍,據說7月2日會提前結束招股,那麼最終大概率超購1030倍。預計一手中籤率5%,申購200手穩中一手。打新乙頭大概中籤2-3手。
  • 這隻新股要漲10倍?超級打新周又來了!
    原標題:這隻新股要漲10倍?超級打新周又來了!700億解禁來襲,多隻3倍大牛股居前!本周A股將有10隻新股申購。滬市主板2隻、科創板5隻、中小板3隻。11月30日(周一)科創板新股杭華股份創下科創板第四低發行價。今年上市的科創板低價新股,上市後大多漲幅驚人,甚至出現「十倍股」。 本周共50家公司限售股解禁,合計解禁量46.86億股,按最新收盤價計算,解禁市值704.95億元,環比上升95.30%。
  • 中國股市總市值已排名全球第二位 包括港股在內
    中新社發 任衛紅 攝中新網11月23日電 香港文匯報援引國際證券交易所的數據顯示,10月份計算連同港股在內的中國股市總市值,高達到6.73萬億美元,已超越EURONEXT、納斯達克、東京及倫敦交易所,排行全球第二位,僅次於首位的紐約證券交易所。
  • 港股打新流程及賺錢邏輯
    港股打新是用資金參與新股上市募集資金的申購,如果中籤的話,就代表買到了即將上市的股票,大多公司上市前市值都是被低估的,上市了之後,由於公開交易資金變多了,流動性增強了,相當於需求大於供給的局面,所以能帶來一定的股票漲價。港股每年大概會發行200個左右新股,只要你券商帳戶裡有現金(不需要港股市值,A股打新必須要有市值)就可以參與申購。
  • ...又一公司上市,首日漲兩倍成港股「新股王」,連股票代碼都帶360...
    更令人注意的是,這家公司首日暴漲超過200%,刷新年內港股新股首日最高漲幅紀錄!一天漲兩倍!年內港股市場漲幅最大新股誕生▲▲▲今天在港股市場同時有兩隻新股上市,一隻是運動鞋服零售商滔博(06110.HK),另一隻是系統評測工具提供商魯大師(03601.HK)。
  • 一天9隻新股等你 更有頂格申購100%中籤!能賺多少錢?
    一天9隻新股等你 更有頂格申購100%中籤!能賺多少錢?】9隻科創板新股同日登臺,更有首隻頂格申購100%中籤!科創板最熱鬧發行即將上演。容百科技、光峰科技、中國通號、福光股份、新光光電、中微公司、樂鑫科技、安集科技、鉑力特9家科創板股票,投資者一天全打。(中國基金報)   9隻科創板新股同日登臺,更有首隻頂格申購100%中籤!
  • 英皇證券陳錦興:港股欠突破能力 新股操作成焦點
    來源:新浪港股恆指近期欠缺方向,看來假日心態已在市場蔓延,基金以少做少錯為主,而散戶已沒有早前的熱情,整體行情難再突破,資金只以個別板塊輪動為主。不過,今年最大型新股京東健康,算是有交代之作,反映今年的新股,勝算仍是較高,惟大幅賺錢就成為過去了。恆指11月份大升9%,原以為12月可以乘勢再上,挑戰高位。然而,短線動力漸失,資金轉為審慎;還有ATMX股價高位反覆,調整期未完,在沒有領袖股的帶動下,恆指便顯得徘徊不前。
  • 2020年港股打新攻略-入門篇(建議收藏)
    有人嘗到了甜頭,問我說除了可轉債打新,還有什麼別的打新的機會呢?當然有了。 A股打新很多人都比較熟悉了,打到就是大肉,但問題是需要市值,並且中籤概率超超超低。 今天我們聊一個風險和收益並存的打新項目——港股打新。為什麼現在說這個事呢?
  • 新股申購上限是什麼意思?上限是多少?
    相比以往,新股申購的規則發生了不少改變。對於有意打新股的投資者,首先需要弄清楚新的「玩法」。尤其是按市值申購新股的規則變更。IPO重啟,首批10隻新股沿用舊規則:  一、2014年滬深交易所按市值申購新股辦法詳解  1、持有1萬元市值以上某交易所上市股票時,才有資格申購相應交易所上市的新股,滬市每持有1萬元市值最高可申購每隻新股1000股,深市每持有5000元市值最高可申購每隻新股500股。
  • 兩周買貨逾1200億 北水頻南湧 港股有排升
    另外,近兩年來新股亦持續受北水青睞,包括微盟集團(2013)、心動公司(2400)、海爾智家(6690)等,北水持股比例有一至兩成,去年股價升幅更有一至三倍。而現時北水持股達一成或以上股份約達160隻之多。恆指今年來累升1300點自年初以來,恆指兩周內累計升逾1300點。
  • 2020年最強新股錄得26連板 本周8隻新股齊發
    2020最牛新股萬泰生物今日再度漲停,這已是該股上市後的第26個漲停板,成為今年A股市場最牛漲停的新股,總市值已逼近600億元。對於中籤的投資者來說,中一籤收益接近13萬元。本周,A股再次迎來超級打新周,8隻個股輪番上陣(含4隻科創板新股,兩隻創業板新股,兩隻主板新股),其中不乏正處在風口的醫藥生物個股。
  • 2020·IPO|募資萬億!有人當半小時首富,有人19天過會
    港股市場也熱鬧非凡,共有145家公司成功在港上市,募資總額超過3900億港元。另外有30家中概股公司赴美上市,總共籌集資金117億美元,這一數字創下了自201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3大市場新股募資超萬億人民幣。A股、港股IPO活力不減中概股赴美上市熱情依舊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IPO放緩。
  • 60億市值灰飛煙滅 星亞控股告訴你什麼叫斷崖式暴跌
    ——21分鐘跌幅超90%,單日最大跌幅達98.14%,約60億港元市值「瞬間」灰飛煙滅……港股上市公司星亞控股,6月25日午後遭遇閃崩,股價從5.1港元一度跌至0.091港元,刷新歷史新低。截至當日收盤,星亞控股日內跌幅高達96.48%,市值由前一交易日的61.94億港元跌至2.15億港元。
  • 恆指公司擬改革,成份股或增至80隻
    12行業分6組挑選成分股 在新建議下,恆指的選股將由現時按市值及成交額排名,改為先把合資格股份劃分成12個行業,再歸納為6個組合,然後按各行業組合的目標覆蓋率來挑選成份股。黃偉雄估計,日後可能會有個別藍籌股市值較部分不同行業的非藍籌股為低,主因該藍籌股在其所屬行業具有代表性,因而入選。
  • 近期熱門新股怎麼選?手把手教你港股打新
    對比其他資本市場打新而言,港股打新在中籤率上有明顯優勢。同時,相比A股打新,港股打新參與門檻低,沒有市值要求,無需承受股票波動,只需幾千港幣,就能申購新股。2)獨有的暗盤交易機制對於暗盤,或許很多人還並不清楚,這裡我先重點講一講。
  • 「水利工程師」李小加卸任在即 港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據新浪港股統計,2018年7月9日,小米集團成為港股第一家雙重股權架構上市公司。9月20日,美團成為第二家。2019年,美團、小米等不同權企業納入港股通,今年更是被納入恆指。2018年8月1日,歌禮製藥成為港股第一家非盈利生科公司,目前至少超過21家非盈利生物科技公司已經實現赴港上市。
  • 廣生堂等10隻新股將於22日上市交易
    10隻新股擬於22日上市交易,其中上交所3隻,分別是曲美股份、歌力思、    ------------------  4月新股申購再創新高 25隻新股吸金近3萬億  隨著江蘇有線等9隻新股發布網上網下中籤情況,本輪新股同一申購段新股凍結資金規模揭曉。
  • 註冊制下改革紅利頻現,中國今年IPO規模有望全球第一
    註冊制下IPO規模創新高截至9月底,上交所共計發行179隻新股,累計募資逾2700億元,位列全球第一。德勤報告預計,截至9月30日,中國內地將有293隻新股上市,融資3550億元,與2019年前三季度的127隻新股、融資1401億元相比,新股數量增長131%,融資額增長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