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中國高鐵發展無關,技術進步,交通建設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重要依據,起到了經濟交流的媒介作用,許多國家的交通設施也日益成熟,關於高鐵,大家最熟悉,中國的高鐵分布在全國各地。
我國在高鐵領域的表現也非常出色,沒有比這個國家快得多得了,近幾年來,中國的高鐵頻繁出現在全世界的報紙上,作為新幹線的鼻祖的日本在高鐵上也很成功,但是現在在中國建造的高鐵卻將「新幹線」瞬殺,為什麼在泰國項目的投標中輸給了日本。
實際上,世界上有很多先進的鐵路技術,我國是其中之一,例如,德自上個世紀人類踏上工業革命之路以來,一直有著非常好的機器和車,德國的汽車是世界第一,我國應該是工業化起步較晚的國家,但是,自從中國開始研究開發高鐵以來,花費了很多心血,截至2017年,中國完全自主開發的動車集團「復興號」線路表明,中國的高鐵水平進入了新的高度,所以,我國在高鐵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泰國項目的投標輸給了日本,但不是技術問題,泰國和日本之間建造的高速鐵路主要是從曼谷到壯邁的區間,眾所周知,曼谷是泰國的首都,清邁是泰國的前城,曼谷也是大城市,這兩個大城市也比較有名,也是推動泰國的主要經濟城市,這兩個城市之間的高鐵也被重視,第一次向德國表示了合作意向,然後相繼提出了建設和投資方案,最終泰國政府選擇了日本。
泰國第一高鐵路線之所以採用日本的「新幹線」技術基準,是歷史和政治因素造成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泰國和日本締結過同盟,由於戰爭結束前泰國的外交取得了成功,所以避免了加入軸心國,二十世紀後半期,泰國的經濟建設在東南亞地區也是屈指可數的,在泰國當地人看來,泰國製造業的水平比日本低,遠遠高於中國,有這樣的「技術崇拜」心理作祟,泰國的自然傾向於日本的產品和技術。
還有一個原因是錢,中國向很多國家提供高鐵,我國也在考慮將來的勢力範圍,高鐵項目的建設動輒需要百億資金,對於泰國自己的力量實在受不了,那就只能引進外國貸款了!中國、德國等投標人提供的貸款利率在2%以上,日本提供的「軟貸款」利率只有1.5%,面對這樣的好處,泰國能不能不要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