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同質化嚴重的DIY市場,或許有太多人想玩出專屬於自己的個性,那麼水冷就成為了每一個DIYer去鑽研的新方向,往往一些視覺系的水冷DIY作品也都源自於民間。然而要想打造一套完善的分體水冷整機,對於機箱的選擇是非常講究的,機箱內部的架構以及一些細節設計也都直觀的決定了最終完成後的效果。
所以這一次,ZOL匯集了2015年中主流的旗艦塔式機箱,進行系統化橫向評測,這些旗艦產品往往都是DIY領域中在這一年各大品牌最具有代表性的機箱產品,並且售價也均在500元以上。一些在高端機箱領域中耳聞能詳的機電廠商均參加到此次橫評中,它們分別為:「Fractal Design(FD)」「迎廣(In Win)」、「酷冷至尊(Cooler Master)」、「Tt(Thermaltake)」、「海盜船(Corsair)」、「追風者(Phanteks)」、「恩傑(NZXT)」、「安耐美ENERMAX」、「遊戲悍將」。在這9大品牌中,只有一款產品為國產,其餘8款機箱全部來自臺系、美系廠商。
我們考慮到其成本的一些因素,所以就不針對板材厚度等常規項目去測試,我們將針對外觀、細節設計、水冷支持等方面去考量這9款年度塔式機箱,將每款機箱突出的細節展現在每個網友面前。
分頁導航:(點擊LOGO即可跳轉至對應產品頁面)
測試方法及測試項目
我們認為評判一款機箱的優劣,需要本著實用、好用的原則,然而對於這些旗艦機箱來說,人性化、個性化設計也將針對細化考量,本著細分用戶需求的原則,因此,應以以下幾點著重參考:外觀、拓展與兼容性、水冷支持、人性化設計。
此次橫評的測試平臺
外觀:
為了儘量做到公平公正,我們將會單獨發布一篇文章,通過網友打分的形式為所有參測機箱排名座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屆時在單獨頁面選出你最喜歡的機箱外觀。
拓展與兼容性:
兼容性和擴展性對於機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兼容性方面,我們主要會通過對CPU散熱器的兼容力度、對長顯卡的兼容力度以及磁碟位的數量等小項進行綜合評定;對於擴展性,多卡並聯首當其衝,所以我們會對PCI擴展槽數量進行重點考察,同時USB數量也會考慮在內。
水冷支持:
高端機箱一直是水冷用戶們選擇的對象,我們也將針對機箱的內部設計,考量安裝冷排、水泵等水冷套件的合理性以及兼容性。
人性化設計:
這些高端的塔式機箱在電源位、外觀等多處位置都有著人性化設計,這也大大的增強了水冷用戶的安裝便攜度,我們針對此項也將有一定程度的考量。
參測高端塔式機箱外觀一覽
首先,我們來看看此次橫向評測的9款機箱產品:
9款高端塔式機箱外觀一覽 |
|
|
|
|
|
|
|
|
|
在這個千變萬化的DIY市場,機箱的種類也非常多,外觀成為了每個產品對於消費者們的「第一印象」,但每個人的審美觀都不同,或許在每個人心中也會暗自分出三六九等。我們此次在機箱的外觀中不做過多評論,之後也會以公開投票的形式來作參考,敬請期待。
評測頁:NZXT N450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NZXT N450機箱外觀
外觀點評:
從N450機箱外觀來看,還是依舊家族式風格設計,圓潤的外觀線條柔美,頂板以及前面板相呼應的幾何形狀也更加完善的詮釋前衛美感,較高的腳墊也將整機託了起來,面對領域中百試不厭的對稱式流線設計,N450機箱在外觀中的表現可謂優秀。
裝機效果
水冷支持
裝機感受:
和它的同門「師兄」H440機箱一樣,內部的鈑金二者沒有什麼差異,在一些細節中做的也是可圈可點,前面板標配3枚120mm風扇,並可兼容對應型號水冷排,就算是超厚的「霸王排」安裝至機箱中,也有很多剩餘空間,裝機過程中也沒有什麼障礙,從N450中也能看出NZXT一如既往的精湛。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總評:
在繼H440機箱後,NZXT在2015年初上市了這款命名為N450的中塔機箱產品,與H440相同的內部五金也將前者的優勢全部繼承了下來,USB3.0及2.0各兩個的接口配置也滿足DIY玩家的日常需要,首創的電源擋板以及大面積側透也是很多遊戲玩家們看中的,完好的裝機感受也推薦給不同DIY階段的玩家們納入嘗試,699元的售價也很有競爭力。
評測頁:Define S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Fractal Design Define S側透版機箱
外觀點評:
中規中矩的外觀,純正瑞典血統的FD機箱並不是那種徒有其表只針對外觀做機器的廠商,機箱矩形的設計也適合各年齡段的用戶懸溝和使用,標準中塔架構的內部設計配有大面積側透,均滿足時下主流DIY用戶需求。
裝機效果
水冷裝機效果
裝機感受:
打開機箱側板,機箱內部的空間非常大,就猶如一個容器一樣,把內部所有的硬體保護起來,這也給想打造分體式水冷的DIY用戶留有了施展才華的空間,充足的空間玩家即可安裝大尺寸水柱等水冷套件,整機的前面板以及頂部也都支持最長360MM的厚冷排。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總評:
進口機電廠商的產品理念是「穩紮穩打」,雖然沒有過度出眾的外觀,但是在功能以及人性化設計中,FD的這款產品也都高人一等,腳踏實地做產品是眾多廠商值得學習和膜拜的,機箱內部前衛而又合理的設計適,適合於全年齡段的DIY用戶。
評測頁:迎廣805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迎廣805機箱外觀
外觀點評:
全金屬+三面鋼化玻璃,在機電市場普遍使用大面積側透和金屬側板的時候,迎廣已經進階到了鋼化玻璃時代,全玻璃的配置能增強整機的強度,並且全透明的側板也有著更加完好的視覺效果,半透光的配置雖然張揚但也不算過分,從外觀和性價比來看,迎廣確實走在了最前面。
裝機效果
水冷裝機效果
裝機感受:
裝機感受完好,內部龐大的空間讓裝機成為了意見比較輕鬆地事兒,但唯一不足的是機箱頂部不支持冷排和風扇的安裝,這或許也是In Win為了整體外觀的協調性,從而捨棄了頂部冷排、風扇的安裝位,出於考慮當下GPU以及主流CPU較低的功耗以及發熱量的元素,前面板最大支持240MM冷排的設計也似乎足夠。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點評:
和迎廣一貫的作風一樣,內部開放式的設計滿足了大多數DIY用戶的裝機需求,可以說這就是一款專為「光汙染」以及水冷所誕生的機箱產品,在國內外也有很多MOD大師著手改造,一個又一個精品也出現在各大展會中,而最終600餘元的售價,也已經讓很多原本想購買4、5百元機箱的消費者們直接增加預算,去追求這款採用鋼化玻璃的805。
評測頁:Tt F51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Tt F51機箱外觀
外觀點評:
以防塵、靜音理念設計的Tt F51機箱在外觀設計中也採用了比較常規的矩形設計,全黑化處理也有效的防止氧化以及抑制輻射作用;高腳墊、防塵網、金屬拉絲、下置電源位等主流設計也均出現在這款靜音中塔機箱中。
裝機效果
水冷支持
裝機感受:
Tt的模組設計讓消費者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使用情況任意拆卸、組合內部的硬碟籠,無論你是什麼階層的DIY裝機用戶,這款機箱都非常適合,箱體內部板材比較厚實,靜音以及防塵的設計也做得比較到位,整體裝機感覺較好,所有箱體內部的開孔都嚴絲合縫,做工可圈可點。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總評:
老牌實力派臺系機電廠商Tt上市的這款F51機箱特點較多,主打防塵、靜音設計的主機在市面中也有很多DIYer用戶,F51也非常適合居家生活使用,頂部以及前面板、背部也分別可支持120-360MM不等尺寸的冷排,可以說這還是一款比較全能的性能箱,不用小看它「低調」的外表,實用性以及功能最重要。
評測頁:安耐美ECA3310B-R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安耐美ECA3310B-R機箱外觀
外觀點評:
豔麗的外觀非常適合女性用戶,DIY玩家也可根據箱體配色去搭配內部板卡、存儲等硬體,大面積側透的設計也能夠滿足那些喜歡裝燈的玩家,這款機箱屬於非常典型的遊戲機箱元素產品,整機的外觀設計以及大膽的配色值得推崇。
裝機效果
水冷支持
裝機感受:
從內部空間設計來看,安耐美的這款機箱也採用了部分模組的設計,其中的一組硬碟籠擋板可以拆卸,拆卸後即可安裝超長顯卡,機箱的內部比較常規,厚實的板材也符合臺系廠商的一貫作風。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總評:
機箱最可取的元素是其豔麗的配色以及流程的線條,它雖然是2015年才投入到市場中的,但其確實也是3310B型號的小改款,對於喜歡大紅機箱的網友們,這款機箱還是值得選購的,畢竟在市面上這麼大膽配色的想產品還算少數。
評測頁:海盜船600C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海盜船600C機箱外觀
外觀點評:
如果不看這款機箱標誌性的可翻門合頁側板,似乎根本就看不出是海盜船旗下的高端機箱產品,作為近期剛剛上市的600C機箱,機箱的面板設計的非常低調,600C機箱設計的非常寬,甚至超過了市售一些採用臥式設計的MATX小箱,和600T、780T大致相同的亞克力側板還是可取的。
裝機效果
水冷支持
裝機感受:
600C機箱採用倒置38度的設計,也就是說整機安裝完就跟中塔機箱豎向倒置180度一樣,電源、硬體等區域的設計也是全反向的,這樣的設計能夠使散熱性提升一個等級,機箱內部原配3枚140MM風扇,並且前面板以及整機底部也均支持大型冷排,如果你是水冷用戶,那麼裝完這個機器你會覺得內部所有的硬體都被碩大的冷排包裹住。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點評:
和海盜船其他中塔機箱大體相同,USB3.0、2.0各兩枚的配置非常充足,一組音頻接口以及一個風扇調速器也是羅列在機箱頂部的I/O區,機箱超寬的設計也將所有硬碟位設計到了電源擋板以及機箱背部,雖然我們在幾年就看到了這樣類似的設計,但海盜船600C機箱確實將倒置38度架構做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評測頁:酷冷至尊MasterCase Pro 5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酷冷至尊MasterCase Pro 5機箱外觀
外觀點評:
從外觀來看,還是能找到酷冷至尊元素的影子,前面板以及頂板蜂窩設計的網格在旗下很多的產品中均可見,超大面積的側透讓很多DIY玩家們看著很痛快,半透明貼紙的好「去處」,形似「坦克兵」機箱的流線型設計大方又不失美感。
裝機效果
MOD改造作品
裝機感受:
較寬的箱體設計以及多出可拆卸的設計是其最大的特點,很多DIYer購入這款機箱也都是看中其全模組的設計,主機安裝過程輕鬆簡便,多處可拆卸的設計也非常方便,有需求就保留,沒有過多的配置需求直接拆掉即可,還能夠保證內部空間的統一性。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總評:
初次見到這款機箱還是在2015年6月初的臺北,CASE 5的設計自從它NDA「解禁」的這一天開始似乎就引起了真箇機箱領域的「轟動」,前面板、頂板、側板、底板、硬碟籠,甚至是你想不到的任何配件,這款CASE 5機箱都可替換,玩家也可根據自己的需求以及喜好更換對應配件,現在這款機箱相關的配件已經達到了上百款,自選的時候可不要看花了眼。
評測頁:遊戲悍將靜音大師ATX-B
*以下頁面點擊圖片均可觀看高清大圖
遊戲悍將靜音大師ATX-B
外觀點評:
作為此次橫向評測中唯一的一款國產品牌,遊戲悍將靜音大師ATX-B機箱將近20斤的「自重」也證明了民族企業對產品的認真態度,這款機箱出自靜音大師系列,ATX標準中塔架構配有較為厚實的鋼板,再融合多處的靜音設計,靜音大師ATX-B就這樣誕生了。
裝機效果
水冷支持
裝機感受:
機箱的亮哥硬碟籠可拆卸,拆卸後可支持超長顯卡並且前面板支持超厚的240MM冷排,從外觀的鑑賞直至裝機完畢,我們都沒有看出一點「國產貨」的影子,厚重的「鎧甲」完好的保護了內部的核心硬體,靜音和防塵設計也都比較完善。
特色細節設計
評測工程師總評:
都說「國貨當自強」,這次的靜音大師ATX-B機箱也確實給民族品牌爭了光,一些人性化的設計也提升了機箱的「逼格」,而這些設計並不是看似高檔而已,它們都是基於功能性所設計的,內部龐大的空間也有助於散熱,為799元的媒體參考價也確實非常誘人,它的功能以及配置甚至能夠與上千元的臺系靜音機箱所媲美。
評測頁:追風者Enthoo pro
追風者enthoo pro
外觀點評:
追風者次次送測的機箱產品也是一款近期剛剛上市的新品,從整機的外觀來看,方方正正的設計並不是追風者一貫的風格,但低調的外觀下卻也有著各種線條和細節,較厚的鋼板是追風者對產品一貫的強硬設計,高大威猛的「三維」也令人滿意。
裝機效果
水冷支持
裝機感受:
和臺系機電廠商的設計理念大體相同,追風者Enthoo pro機箱內部「空空如也」,硬碟籠也都被藏了起來,內部空間甚至能夠支持安裝E-ATX版型的平臺,雙卡、多卡平臺更是不在話下,裝機過程非常舒服、順暢,即便是初學者也能夠走出不錯的背線。
特色細節
評測工程師總評:
較高的性價比是其最大的優勢,機箱的防塵設計中也值得令人欣喜,處處可見的防塵網給了它更高的「身價」,但看看市面上動輒售價上千元的臺系靜音機箱,700餘元的追風者Enthoo pro或許是你最終的歸宿。
測試匯總及評測總結
在我們逐個測試、點評過這9款2015年度中高端塔式機箱後,我們來整合總結一下這些精良的機箱產品。
半數為靜音/防塵理念機箱產品
在此次的橫評中,我們發現半數的機箱都採用了靜音或是防塵的設計;在DIY裝機發展迅速的今天,絕大多數人都在自己購買硬體組裝電腦,雖說機箱不是能夠直觀提升性能的組件,但是機箱的存在一定要有意義,在人們崇尚高品質生活的同時,噪音嚴重的影響了用戶的心情。
此次橫評半數機箱有著防塵、靜音設計
現在也確實不是拼產品外觀的時代,「繡花枕頭」式的設計在機電市場中太多見,優秀的外觀設計確實能夠第一時間去吸引消費者,但當你選好配置使用了一段時間,CPU、顯卡溫度爆表倒置整機不能平穩運行的時候;當你才裝完機器沒幾個月卻滿是灰塵的時候,你還會對它「完美」的外表去讚揚麼?
所有參測機箱產品均可支持水冷安裝
看完了設計理念,我們轉過頭來看看產品架構,每款產品都能夠支持不同大小的水冷排安裝,並且超過80%的機箱產品採用了模組設計,硬碟籠等處都能夠自行拆卸,從而兼容更多的分體水冷套件。
所有參測機箱產品均可支持水冷安裝
在DIY領域日益發達的今天,如果一款年度最有代表性的中高端塔式機箱不支持水冷的安裝,那或許就有些落伍。在當下,散熱領域已經反客為主,越來越多的DIY玩家已經拋棄了傳統的風冷而嘗試「上水」,這些機箱產品針對風冷平臺的支持性已經較好,水冷平臺更是不在話下!
未來:輕外觀 重設計! 才能更完好的詮釋「高端」
我們大膽的認為,今後也不再是各種「外觀控」所佔領市場的朝代,至少在新的理念或是每一款產品的用料上會更下功夫;每個消費者追求的不同,但考究外觀、質量和功能唯有質量才是最重要的,說一款優質的機箱產品能夠陪你一輩子這一點也不足為過,當你的核心硬體過時需要更新換代的時候,往往陪你到最後的也僅僅只有機箱而已。
附:參測機箱電商購買連結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京東商城
點擊進入購買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