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2020-12-11 尋覓世界的旅行

希臘 | 西方文明的搖籃

西方民主制度的發源地

首倡自由與平等

載入史冊的地名

永遠是西方古代史的第一課

現實中總給人以

陌生的熟悉

熟悉的陌生感

但感覺總比不上視覺

來希臘親自看看才是最好的

希臘,位於歐洲東南部巴爾幹半島南端,北部與保加利亞、馬其頓、阿爾巴尼亞接壤,東北與土耳其相接,西南瀕愛奧尼亞海,東臨愛琴海,南隔地中海與非洲大陸相望。因其海岸線漫長,島嶼眾多,也造就了大批引人入勝的旅遊景點。

希臘被稱作西方文明的搖籃,歷史可追溯至米諾斯文化時代,先後經歷克裡特文明、邁錫尼文明,特洛伊戰爭之後迎來荷馬時代,在這古老文明的發源時代,鍛造了古希臘人敢於冒險,銳意進取的探索精神,還孕育了西方民主制度,法制精神與法治理念,西方文學哲學與戲劇。理性思考的種子早已埋下,靜待其生根發芽。

愛上地中海

走在安靜的街道

古老肅穆的神廟

雅典娜雖無跡可尋

但古希臘的神話與歷史

亙古不變 代代傳承

值得你掬一捧藍得純粹且深邃的天

紀念你曾到訪的美好

衛城,希臘語稱之為「阿克羅波利斯」,原意為「高丘上的城邦」。作為雅典的地標建築之一,它總會是你眼中最醒目的風景。衛城中遍布神廟,老城區的人總打趣稱自己與眾神為鄰。始建於公元前5世紀中葉的帕臺農神廟,是雅典鼎盛黃金時代的有力見證,在隨後的兩千多年,它命運多舛,充當過教堂、清真寺更甚至是軍火庫。它曾經也反覆被戰火毀壞,又反覆被修繕,足見它在雅典人心目中的重要性。當你置身於其中時,腳下踩著凌亂破碎的古石,凝望殘破衰敗的羅馬大柱,方能體會歷史刻下的刀刀瘡疤。日落時分,夕陽穿過神廟的柱廊,灑在廢墟的石頭上,讓飽經滄桑的衛城自帶光環,神聖恢宏之感自然而然地湧上心頭。

這方沃土

孕育了西方文明

由它衍生出

戲劇與演說

流傳至今

生生不息

衛城腳下的阿迪庫斯劇場,建於公元161年,至今依舊用來演出,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劇場,也是同期傑出的建築物之一, 32排座位,容納6000多觀眾。在這半圓形的露天劇場內,各個角落都能清楚看到舞臺上的表演,也能聽到舞臺上說話的聲音,真是讓人拍案叫絕的設計呀。在那最應該觀摩的演出是古希臘著名悲劇「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品味古希臘人自由奔放、富於想像力、充滿原始情慾、崇尚智慧和力量的民族性格。在一座有近兩千年歷史的劇場裡看一部已經持續上演了2500年的悲劇,時光穿梭,在雅典易如反掌。

夢回扎金索斯

她被譽為「東方之花」

有旖旎多姿的壯美海灘

海水深藍靜謐

也有陡立懸崖

更是韓劇《太陽的後裔》取景地

因此也吸引了大批迷妹前往觀賞

希臘的扎金索斯島,得名於一位阿卡迪亞首領,他在歷史上被威尼斯人稱為「Fiore di Levante」(東方之花)。島上最著名的景點是沉船灣,有著天堂之島的美譽,它是韓劇《太陽的後裔》的取景地之一,「雙宋couple」的感情升溫地。在那陡峭的懸崖、澄澈蔚藍的海水、潔白的沙灘間,橫著一條鏽跡斑斑的老鐵船連接這三地,一睹其真容會給遊客帶來心靈上的震撼。天氣晴朗時,湛藍的天任性地懸著幾朵厚厚白雲,似乎只要登上懸崖頂就能抱得白雲歸,灘上的細沙反射著太陽的光芒,與透亮的海水交相輝映,令人陶醉。不過最美當屬夕陽西下時,「長天共海水一色」晚霞把海水映成橙紅色,偶有的峭壁是海水顏色的分割線,一邊藍得透亮,一邊紅得發橙;「落霞與孤雲齊飛」落霞與閒雲是海與天的分界線,直至太陽落到地平線以下… …

相關焦點

  • 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她是此生不可錯過的風景
    希臘地是處歐洲東南角、巴爾幹半島的南端的共和制國家,首都為雅典,自古以來,希臘就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希臘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與文明,是西方文明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希臘聖託裡尼更是許多影視的取景之地。攝影/老董希臘的地貌具有多樣性,無數的山脈,一望無際的平原,珍珠般的海港。希臘是歐洲的文明古國,2700多年前就開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
  • 古希臘:西方文明的搖籃
    古希臘人憑藉不出世的才幹締造了希臘奇蹟,為人類建造了精神家園,成為整個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古希臘文化作為古典文化的代表,在西方乃至世界都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古希臘文化是西方文化的搖籃。古希臘地圖古希臘文化的重要性1、直接影響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2、西方各語言中有許多詞彙,尤其是學術詞彙與文化詞彙來自於古希臘語。3、西方的許多哲學思想產生於古希臘。
  • 歐洲最早古代文明: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號稱希臘文明的搖籃
    歐洲最早古代文明:克裡特島的米諾斯文明,號稱希臘文明的搖籃克裡特島是希臘地區的第一大島嶼,它位於地中海東部的中間但行政上卻屬於克裡特大區。而經過歷史學家研究發現,克裡特文明的發源地是古埃及和小亞西亞,而米絲路文明的發源地則是古希臘,而米諾斯文明的主要活動區域就是克裡特島。從歷史遺物來看克裡特島是地中海早期的一處貿易港口,並且在青銅時代之前,與小亞西亞保持著密切的商業聯繫。人們也把米諾斯文明稱作亞非古大陸文明的海島次生文明。
  • 西方文明起源——希臘
    其被稱作西方文明的搖籃,為民主制度、西方哲學、奧林匹克運動會、西方文學、史學、政治學、重要科學及數學原理、西方戲劇(悲劇及喜劇)的發源地。古希臘文明的「蹤跡」據考古資料,希臘大約在二十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已經有人類聚居。
  • 藍白相間的浪漫,西方文明的搖籃,探索原始的希臘
    提到希臘,大家可能都會想到藍白相間,美不勝收的聖託裡尼;浪漫又有情調的愛琴海;現代奧運會的起源地雅典。值得一提的是,希臘的歷史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臘文明,被視為西方文明的搖籃。那麼今天我就帶大家深度了解一下希臘。
  • 希臘克裡特島,西方文明的源頭
    這裡是人類文明最早的發祥地之一,西方文明的源頭,擁有豐富的出土文物西方文明必提希臘文明,而希臘文明的源頭就在愛琴海南部的克裡特島。克裡特島是眾多古希臘神話的源頭,其中最重要的主神宙斯,就出生在克裡特島。
  • 古代希臘文化,給西方文明做出了哪些主要貢獻?
    西方文明同樣包含三種元素,希臘、羅馬、基督教。廣義的西方文明當然不僅限於上面三者,還和埃及、兩河流域、阿拉伯文化關係密切,但主要成分來自希臘、羅馬、基督教。所以西方文明還有一個名字——兩希文明,即希臘和希伯來文明。希臘、羅馬、基督教分別給西方文明做出了不同貢獻。
  • 西方文明的搖籃:城邦雖小,文明卻非常發達的雅典
    雅典(Athens),希臘語 "阿克羅波利斯",意思是 "高處的城市"、"高丘上的城邦",距今歷史已有近2600年。它位於阿提卡的中心平原地帶,三面環山,一面傍海。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使雅典成為古希臘眾多的城邦中最璀璨的一顆星球。如果說古希臘是西方文明的源泉,那雅典必然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和民主的發源地。
  • 【絲路看世界】西方文明的搖籃---雅典
    雅典(希臘語:Αθ να)是希臘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於巴爾幹半島南端,屬亞熱帶地中海氣候。截至2008年,雅典人口為745514人。城市總面積為412平方公裡,是歐洲第八大城市,也是歐盟商業中心之一。 雅典記載於冊的歷史長達3000多年,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 西方文明的搖籃:雅典蜿蜒小巷中的那些靜謐美好
    7月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一名婦女正在遊覽街道。 雅典是歐洲甚至整個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被譽為「西方文明的搖籃」。 7月6日,在希臘首都雅典,一名居民站在家門前。
  • 希臘是西方國家嗎?古希臘文明與西方國家是什麼關係?
    希臘就是鐵打的西方國家。但是,俗話說東家說了算,希臘是不是西方,還是西方國家自己說了算。那麼西方國家認為希臘不是西方的一部分嗎?是的。希臘被排除在西方文明之外讓我們來看看美國著名學者亨廷敦在其著作中關於希臘的一段話:「希臘不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但它是古典文明的家園,這裡是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泉。
  • 西方為什麼要偽造希臘文明?
    近年來讀者對古希臘知識的關注很大程度上要歸結於三年前著名學者何新先生挑戰西方傳統史觀的著作《希臘偽史考》。何新先生的檄文《西方為何要偽造一部「希臘」古史?》一問世,立即一石激起千層浪,極大推動了中國知識分子對人類文明源頭的深入思考。有人覺得何新先生分析得有理,長期以來西方精心打造、包裝的古希臘史就是為了搶佔文明制高點的一部偽史;也有不少人懷疑何新的動機,「民族自豪感不能靠貶低別人來提升」。
  • 【西方文明】 希臘城邦文明的發展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噢,騷凹瑞,應該是在那遙遠的西方,有個好地方,它坐落在浪漫的愛琴海邊。今天為師要向你介紹的就是希臘.城邦文明的發展!世上萬物都是千變萬化的,變化是永恆的真理。而希臘城邦文明的產生也是在經歷了無數次歷史滄桑變革之後慢慢孕育出來的。且讓為師將它比作一隻小雞,細細道來。
  • 希臘是西方神話的殿堂,是藍色的浪漫國度
    雅典衛城是希臘最傑出的古建築物,是綜合性的公共建築,雅典衛城中的別出心裁的雕刻藝術,更有各種裝飾點綴在其中,仿佛在述說著歷史的滄桑和不朽,盡請展示著它的古老魅力和莊嚴氣魄。克諾索斯它位於克裡特島的北面,海岸線的中點,是米諾斯時代最為宏偉壯觀的遺址,可能是整個文明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奧林匹亞遺址是一個體育運動和宗教儀式的混合體,林匹亞是希臘的聖地,它把健康的理念納入文明,並被全人類接受和延續著。阿波羅神廟由於工程太過浩大艱巨,一直至現在無法完成,最後連建造神廟的大理石都被改變用途去建城堡了,但是這裡的風景是相當出名的。
  • 西方文明為什麼以希臘羅馬為榮?
    說起希臘羅馬大家都不陌生,那個歷史與傳說雜糅的時代讓無數人嚮往。但希臘羅馬的區別與聯繫是什麼?他們又是如何影響了西方六千年的文明? 今天,熊貓君就要為大家推薦這本一口氣讀懂希臘羅馬的歷史神作《希臘羅馬六千年》!
  • 1學習西方文明的基礎是古希臘神話
    我們經常會欣賞到西方人的一些藝術作品,或者我們會接觸到西方人的一些思想上面的一些作品,那麼我們怎麼能夠正確的去理解西方人的藝術作品,或者說是西方人他們的一些思維習慣?要想很深入的了解這些內容,我們就要做好兩個最基礎的工作,打下這兩個基礎它很重要,就像我們一個人要用兩條腿走路一樣。那麼這兩個基礎性的工作是什麼呢?
  • 哀希臘: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如何沉淪的?
    希臘自詡是西方文明的源頭,這裡獨特的地理條件確實很適合海洋城邦商業文明的興起,並且孕育了歐洲第一個先進文明-雅典,以及第一個來自歐洲的帝國-馬其頓帝國。歐亞非之間的希臘雅典學園雖然海洋商業文明始於此(腓尼基或許更早),但希臘這塊土地也限制了其繼續發展,就好像埃及農業文明發展極早,但天花板也很明顯。布滿山地、耕地匱乏、腹地狹小、曲折破碎,這不利於希臘的統一,更限制其本身的生產力。
  • 雲石:不可一世的希臘文明為什麼衰落滅亡?
    在上一節《地緣政治:希臘何以成為西方文明搖籃》中,雲石君曾經分析過:希臘半島之所以能夠崛起,其關鍵在於其特殊的地緣區位。 希臘半島大致處在東地中海的板塊的中央,而且由北到南,直接嵌入地中海腹心。在早期,鑑於當時的西方世界已開發地區主要集中在北非的埃及,以及西亞的迦南、兩河流域等——也就是所謂的新月沃地,而希臘半島屬於這個文明區域的邊緣地區,所以暫時還默默無聞。 但隨著文明的逐漸發展,像希臘半島、黑海、愛琴海沿岸,甚至西西里,亞平寧半島,也陸續顯現出開發價值。這也就是說,西方已知世界的文明圈,已經從新月沃地,擴散到了整個東地中海沿岸。
  • 《埃及、希臘與羅馬》:地中海文明的誕生史,西方史學的工具書!
    這一次相當於從頭開始學習這部古代地中海的文明誕生史,《埃及、希臘與羅馬》全書將古代地中海地區的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歷史、文學、建築進行了囊括總結,以藝術、建築等為媒介,講述古代地中海沿岸的文明興衰,探討西方文明的起源與形成。
  • 走遍歐洲之--地中海,西方文明的搖籃
    地中海的英文名字原本是地球的中心的意思,它的歷史甚至比大西洋的歷史還要老,是歐洲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地中海的附近千年的時間有無數個帝國文明的誕生,這個湖泊也見證了這些國家的誕生到發展頂峰在到走向沒落。比如最負盛名的四個古國的古巴比倫、古埃及王國。波斯帝國甚至一度輝煌的羅馬帝國都曾經靠著地中海而文明。可以說歐洲的發展歷史一定離不開地中海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