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大將六次生死考驗,睜眼看剮肉,苦菜當藥用,彈片伴終生

2020-12-19 小書童講歷史

粟裕大將是從戰火中成長起來的軍事家,他的一生從戰士做起,經歷了無數血與火的淬鍊,終於成為一代戰神。正因這樣獨特的經歷,他一生經歷先後經歷了六次「生死考驗」。

傷重不掉隊

1927年10月,黨領導的南昌起義隊伍處境極端險惡。當時,在警衛機關任班長的粟裕,隨朱德率領的隊伍由饒平到達閩贛交界的武平。

緊接著,國民黨錢大鈞部的一個師也尾追至武平。為使起義軍迅速脫離險境,朱德當機立斷,命令粟裕所在的部隊掩護大部隊轉移。

粟裕接到命令,帶領戰士迅速搶佔了西門外的一座山崗,英勇頑強地阻擊如飛蝗般撲來的敵人,終於使部隊贏得了撤離的寶貴時間。

就在掩護大部隊撤退時,一顆子彈從粟裕右耳上側頭部顳骨穿過。他只覺得受到猛的一擊,過了好久才從昏迷中甦醒過來。這時身邊已空無一人。他抱著無論如何要趕上部隊的信念,奮力地站了起來,可是身子一晃,又跌倒了。他只好順著山坡滾下去,艱難地向前爬行。不料,又滑進了水田。幸虧後來的戰友發現了,幫他包紮好傷口,互相攙扶著,才艱難趕上了部隊。

負傷斃敵酋

1929年1月中旬,擔任紅軍二十八團連長的粟裕,跟隨紅軍主力離開了井岡山,先後出崇義,戰大庾,折南雄,過三南,奪瑞金,拖得尾追之敵疲於奔命,狼狽不堪。

大年初一,紅軍利用瑞金、寧都之間大柏地以南的有利地形,採取正面迎擊和背後包圍相結合的辦法,擊潰追敵兩個團,俘虜敵團長肖致平、鍾桓以下800餘人。在乘勝進佔寧都縣城時,粟裕臂部中彈負傷。負傷後,團長叫他在衛生隊好好治療。當時,離衛生隊不遠的山坡上,毛澤東、朱德正在召集紅四軍軍委擴大會議,決定攻打長汀一帶的地頭蛇郭鳳鳴。

粟裕得知這一消息,他恨不得一步跨到戰場和敵人拼殺。這天、主攻方向的槍聲漸漸轉到策田方向。粟裕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帶傷抄近路衝了上去。轉過山頭一看,可把他樂壞了。原來他已經插到了敵人的後面。只見敵人的旅部正在且戰且退,死不繳槍。粟裕看得真切,一槍一個,專揀當官的打。片刻功夫,敵人全垮了。這時,粟裕發現一個穿軍官服的胖傢伙,帶著槍傷拼命往林子裡跑。他端起槍, 「砰」的一聲,那傢伙應聲倒地。原來這個被擊斃的軍官就是閩西人民深惡痛絕的郭鳳鳴。

戰鬥結束時,團長驚詫地問粟裕: 「你怎麼來了?」粟裕強忍著臂部的傷痛,高聲回答: 「報告團長,我已經全好了。」

彈片伴終生

1930年2月上旬,粟裕已擔任紅四軍特務支隊政委。這時,敵唐雲山、金漢鼎、朱耀華、成光耀各部已分別進到了永豐、寧都、樂安、吉安一線,構成了對紅軍的弧形包圍之勢。

面對急劇變化的形勢,前委決定採取誘敵深入的方針,尋求殲敵良機。紅軍這舉動,果然使敵人中計,獨立第十五旅分三路,冒進到水南、值夏、富灘一線。紅四軍抓住有利戰機,發起攻擊。敵依仗其兇猛火力,拼死抵抗,戰鬥呈白熱化狀態。這時,粟裕見幾次衝鋒都未能奏效,便從戰友手中奪過一挺機槍直往上衝,但被敵人的火力壓住了。粟裕一時性起,猛然甩掉帽子,高呼:「不怕死的,跟我衝啊! 」話音未落,一發炮彈在他的身邊轟的一聲爆炸,他只覺得眼前一黑,什麼也不知道了。

戰鬥結束後,戰友們把昏迷不醒的支隊政委抬到後方醫院。醫生發現一塊銳利的彈片深深嵌進了他的顱骨。因為當時醫療條件簡陋,無法進行這樣的大手術。為了止血,醫生只好用紗布將頭部緊緊纏住。這塊彈片解放後也沒有取出來,傷口經常發炎,這痛苦一直伴隨粟裕度過人生的漫長歲月。

睜眼看剮肉

1933年5月,擔任紅十一軍參謀長的粟裕,和政委肖勁光一起指揮攻打硝石的戰鬥。

為了爭奪一個據點,粟裕親率部隊在前沿陣地組織反擊, 一舉殲滅進攻之敵。在這次衝鋒中,粟裕左臂負傷,一根動脈血管被彈片割斷,鮮血直噴。警衛員忙用繃帶將他的左臂擁住,打算扶他離開陣地。可他不顧警衛的一再勸阻,繼續指揮部隊進攻,直到拔下據點。

住院不久,醫院遭到敵人的突然襲擊,粟裕挺身而出,組織醫務人員和傷病員,突出敵人包圍,脫離了危險。因奔跑劇烈,負累過重,致使傷口再次裂開。醫生見狀,建議鋸掉左臂,否則有生命危險。粟裕不同意鋸臂。後被轉到後方醫院。做手術時,需得把臂上壞死的肉剮掉。粟裕忍著劇痛,在沒

有麻醉藥的情況下做完了手續,左臂雖然保留下來,但終成殘廢。

撕衣裹傷口

1934年9月,擔任紅七軍團參謀長的粟裕和尋淮洲,接到中革軍委關於先遣隊停止北進,在銅山打擊進攻之敵的命令。根據我被敵包圍的態勢,這顯然是一個錯誤的決定。

部隊在原地等了一天,敵人根本沒有來,先遣隊面臨著全軍覆沒的險境。粟裕和尋準洲商量,決定不顧中革軍委的一再指責,迅速率領部隊跳出敵之重圍,連夜向皖贛邊界地區轉移。但為時已晚,緊追不捨的敵人迅速向先遣隊宿營地鮑家村、陳村實行截擊,與粟裕率領警戒送駕嶺一帶的部隊遭遇。在兩面受敵的情況下,粟裕沉著指揮,奮勇抗擊,被一顆子彈擊中拿槍的右臂。他撕下一截衣襟,將負傷的臂膀連同陷在肉裡的子彈一起緊緊纏住,又繼續投入戰鬥。

苦菜當藥用

1936年夏,擔任挺進師師長和閩浙軍區司令員的粟裕,帶領部隊在浙南廣大地區進行公開的武裝鬥爭,牽制、吸引、打擊敵人,以掩護和保衛基本地區,並發展新的遊擊區。

在此期間,他經常把活動重點放在對敵人威脅最大、對外界影響最大的浙贛鐵路兩側,甚至對湯恩伯的老家武義、陳誠的老家青田、蔣介石的老家奉化也不斷光顧,使蔣介石極為頭疼,曾懸賞巨金捉拿金米、蘇群、餘良等「共匪」首領。

其實,上面這些名字都是粟裕的化名。有一次,粟裕在雲和縣以南的戰鬥中,腳踝中彈負傷。當時,醫療條件差,沒有藥敷,只好用苦菜葉子貼起來走路。傷口難以癒合,直到兩個月後才治好。

從戰火中走來的粟裕,積累了豐富的戰鬥經驗,他善於捕捉戰機,敢打巧仗,這些戰鬥經驗,為其在解放戰爭中一顯身手打下了堅實基礎。

相關焦點

  • 粟裕大將戎馬一生,卻被這三個小東西折磨一生,直到去世時才發現
    開國第一大將粟裕原名粟多珍,曾用名粟志裕,生於湖南會同。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領導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大將之首。他身經百戰,戰功顯赫,戎馬一生。在激烈的戰鬥中,敵人炮彈在粟裕身旁爆炸。粟裕只覺得頭部被猛地一擊,就倒在地上,昏了過去。當時,粟裕年僅23歲。在之後的革命歲月中,粟裕就常犯頭痛頭暈病。大家都以為是頭被炮彈片炸傷導致的,但沒想到是彈片一直留在他的頭顱內。
  • 紅色瀟湘 | 大將功成家未還——粟裕大將的「小」故事
    會同粟裕故居 三次想回未如願 記者問粟多瑛:「粟大將為什麼功成名就不還家 第三次,是1981年,粟裕住進了301醫院。粟多瑛帶著弟弟等前去看望。儘管兄弟們談話只有10來分鐘,可粟裕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如火山般噴發:「老弟,叔叔、伯伯們還好麼?」「老弟,鄉親們生活還好麼?」「老弟,後山上那片楓樹還在麼?」「老弟,山上的茶樹還結籽麼?」大將想家!於是,部下們忙去安排。1981年春節前,張震、李旭國將軍和粟裕的秘書朱楹來到會同「打前站」。
  • 歷史人物|大將粟裕三子女,中將、大校、總經理
    1926年11月粟裕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7年6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27年8月1日參加南昌起義,後進入井岡山,參加歷次反「會剿」和全部五次反「圍剿」戰爭。
  • 開國大將粟裕,大公無私
    粟裕大將一生大公無私,高風亮節,總是把國家利益擺在第一位,他兩讓司令,甘當副手的寬闊胸懷,令人欽佩。1945年10月24日,上級發出組建蘇皖軍區的電報,任命粟裕為司令員,張鼎丞為副司令員。粟裕當即向有關同志再三請求,推薦張鼎丞為司令員,自己當他的副手。但沒有同意。粟裕謙讓的張鼎丞,生於1898年,福建永定人。是閩西根據地主要創建人之一。1954年9月,他當選最高檢檢察長。
  • 戰神粟裕:開國第一大將,為何沒有位列十大元帥?
    說起粟裕大將,很多人腦海中立刻便出現一個面帶微笑,身著白襯衫,拿著指揮棒在地圖上指點大軍團作戰,談笑間把敵軍玩弄於鼓掌之間的儒將形象。就是這樣有著書生氣的年輕將領,卻猶如一把令敵人膽寒的利劍,指揮著華東的新四軍和人民解放軍,讓日寇膽寒,也讓蔣介石頭痛不已,更在一九四七年,把國民黨的王牌師整編七十四師全殲,把蔣氏的心腹愛將張靈甫擊斃。
  • 電視劇《粟裕大將》開拍 描繪解放戰爭歷程
    本報訊( 實習記者 牛萌) 為迎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又一部革命戰爭題材電視劇《粟裕大將》即將投入拍攝。該劇由中央電視臺、湖南省廣播電視局、八一電影製片廠等機構聯合出品,昨日,該劇劇組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了新聞發布會。
  • 粟裕將軍戰功赫赫,1955年,為何不是元帥,而被授予大將?
    粟裕大將是一位戰功赫赫的將領,先後指揮領導了多次戰役。關於這些戰役,相信大家都非常清楚。一直以來,關於粟裕大將的軍銜問題,一直被大家所熱議。因為很多人認為從戰功來說,粟裕大將已經足以授予元帥軍銜,因為在萊蕪戰役、淮海戰役等一系列戰役中,粟裕大將的表現是非常突出的。
  • 粟裕大將——我軍唯一從士兵成長為統帥近百萬大軍的人
    車橋戰役時的粟裕1945年6月,粟裕接連三次取得天目山反頑大捷,乾淨利索報了「皖南事變」一箭之仇。這是從遊擊戰轉變為大兵團正規戰的預演。蘇中七戰七捷時的粟裕1947年3月10日,華野司令員兼政委陳毅對記者說:「我華東野戰軍在最近宿北、魯南、魯中三次戰役中剛剛創造了一個空前大勝利,就被下一個更大勝利打破了記錄。
  • 粟裕大將沒被授予元帥銜,一是自己堅決推辭,二是與陳老總有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總共授於10位元帥、10位大將、57位上將、177位中將和1359名少將。粟裕名列十大將之首,後來人們把他稱為「共和國第一大將」。很可惜,粟裕原本可以評為元帥的,但因為一個變故和他自己的堅決辭讓,最終與元帥失之交臂。
  • 常德市一中傑出校友開國大將粟裕霸屏央視3分鐘
    一代名將粟裕離開我們已經三十多年了,三十多年滄海桑田,祖國發生日新月異變化,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在享受幸福的同時,人們不會忘記那些有功於世、松柏情操的革命前輩,粟裕大將就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有關「常勝將軍」粟裕的影視劇、回憶錄、紀實文學比較多,後人從各種媒體了解開國元勳事跡和情懷。
  • 粟裕的槍法有多神,看了這幾件事,有人讚嘆:不愧開國大將
    粟裕,是多位開國大將的首位。因為他在戰場上的戰無不勝,令很多的敵人都聞風喪膽,更是被大家尊稱為「戰神」。可見粟裕打仗的厲害。粟裕以前的很多部下聽說之後,都想要陪同前去。到了一個地方,有非常多的野兔子,旁邊的人一槍就打死了一隻,嚇得其他的兔子瘋狂逃竄,粟裕看了之後,迅速就開了一槍,就看見最快的那隻兔子應聲倒地。在旁邊的王建安等他的部下都非常的讚嘆,連連誇讚。
  • 「古有韓信,今有粟裕」,你怎麼看?
    岡村寧次曾特設了一個小組,專門研究粟裕的作戰特點和規律,結論是:「此人打仗經常破常規、出奇招,毫無規律可尋」;國民黨軍中悍將胡璉用六個字評價粟裕-土木不及一粟;朱老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革命就像接力跑,一棒一棒傳下去,我老了,有粟裕!」
  • 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此地日軍仍頑抗到底,粟裕大將:全部消滅
    1931年,918事變爆發,日軍發動了對中國的侵略戰爭,經過中國軍民14年的奮勇抗戰,日本天皇終於在1945年八月十五宣布無條件投降,這一天,中國軍民歡欣鼓舞,男女老少湧到街頭,喜笑顏開,14年的艱苦付出,終於迎來了勝利的凱歌,這是中國近代第1次擊敗外國侵略者,一血百年恥辱。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此地日軍仍頑抗到底,粟裕大將:全部消滅。
  • 徐海東:養病15年無緣解放戰爭,為何能授大將銜?僅次於粟裕
    1955年9月,在授銜的「十大大將」名單中,戰神粟裕排列第一,粟裕戰功赫赫,是無冕元帥,他的位次實至名歸。排在粟裕之後的便是徐海東,徐海東能位列大將著實讓很多人感到意外。這就這樣的一個人,他的排名卻能緊挨粟裕,難免讓人議論紛紛。十大大將其實,當授大將銜的消息傳到了正在大連養傷的徐海東耳朵時,他心中同樣不安和羞愧。
  • 粟裕大將給出答案,但是沒有薛嶽
    粟裕大將給出答案,但是沒有薛嶽   世上什麼都能重複,戀愛可以再談,配偶可以另擇,身份可以炮製,錢財可以重掙,甚至歷史也可以重演,唯獨生命不能。愈是精微的事物愈不可重複。
  • 抗日戰爭最後一役:高郵戰役——粟裕大將為日軍敲響了喪鐘
    粟裕,開國將軍之首,一生經歷大小戰爭無數,從一個士兵成長為令敵人膽寒的大將,他的一生可謂是一個傳奇,他在21歲就已經擔任戰場指揮官,早在1939年就指揮了水陽鎮伏擊戰、橫山戰鬥、奇襲官陡門等戰鬥,但在這些戰爭中粟裕以配合主力部隊為主,粟裕在這些戰爭中嶄露頭角,日軍投降時粟裕已任華中野戰軍司令員。
  • 粟裕大將的最愛居然是……安徽嶽西大歇村軍潮趣味多!
    現在大家出門必開導航,想必對地圖多多少少也有了解,那麼請看以下圖片,你能完全看懂這幾幅地圖在的意思嗎?大部分人看到這幾張地圖都會一頭霧水,搞不懂這麼多密密麻麻的線條,那些不同顏色的線條究竟代表了什麼?即便憑藉依稀模糊的地理知識了解了一些信息,但是當告知你這是一張專業的軍事地圖,包含了重要的軍事信息,大家還能看出來更有深意的一些信息嗎?開國元帥粟裕大將曾經就說過「不諳地圖,無以為宿將」。可見軍用地圖是軍事作戰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粟裕大將戰功彪炳,為國鞠躬盡瘁,為何參軍之後始終沒有回過老家
    1955年建國後首次立功大授銜儀式上,為國家抗日和解放大業居功至偉的粟裕被國家授銜為開國第一大將,一路坐到全軍總參謀長的位子上,戰功彪炳,是百戰百勝的「戰神」。粟裕但讓人疑惑的是,粟裕大將18歲離家參軍後,直到77歲病逝,也沒有回過家一次,這是為什麼呢?
  • 粟裕一仗打得敵人眼冒金星,國軍:聽到野戰軍的衝鋒號就渾身顫抖
    1946年,蘇中戰役打響,粟裕創造了在內線作戰七戰七捷的軍事奇蹟。關於前六次的蘇中戰役情況,可詳見於文章《粟裕在分析了戰場形勢後,決定兵出險招,將進攻的地點選在了黃橋鎮。粟裕認為:越是敵人認為我軍不敢去的地方,越要出其不意地插入敵人腹地,打國軍一個措手不及。更深層次戰略布局在於:黃橋鎮毗鄰的西北方向是泰州,而泰州則是黃百韜的大後方,兵發黃橋則可以有效威脅泰州。粟裕的此舉實則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 粟裕大將指揮部隊巧妙作戰,一年粉碎了日軍的清鄉掃蕩行動
    此時,指揮蘇中根據地軍民堅持抗敵的正是新四軍第1師師長兼蘇中軍區司令員粟裕,未來的解放軍大將。面對嚴重敵情,粟裕召集蘇中區軍政領導人開會研究,分析敵情我情,制定反清鄉掃蕩鬥爭的方針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