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將剩勇追窮寇 慎終如始抓防控
濱州日報評論員
濱州戰「疫」迎來階段性重大勝利。3月7日,隨著最後一例現有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治癒出院,我市圓滿實現所有疫情一線醫護及防疫人員「零感染」、確診患者「全治癒」的預期目標,成為全省第三個100%治癒的市,且已連續19天無新增確診及疑似病例。對此,我們表示祝賀。
這是一場艱苦卓越的戰鬥。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我市迅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堅持「防輸入、防擴散、強救治、保供應」並重,採取了一系列堅決有力的措施,早預判、早準備、早部署,迅速形成全黨動員、全民發動、全社會參與、群防群控的工作局面,構築起了阻擊疫情的「鋼鐵長城」,取得了「戰疫情、抓運行、保民生」阻擊戰、總體戰、攻堅戰的階段性成果。在這場全民抗疫中,全市上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履職盡責、勇於擔當、不懼困難、勇於奉獻,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凝聚成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我們向奮戰在疫情防控各條戰線上的勇士們獻上敬意和掌聲。
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民間有句俗語:「打了春,別歡喜,還有四十天冷天氣。」意在提醒人們,喜迎春暖花開之時,別忘時不時會有「倒春寒」來襲,還應隨時做好防寒準備。我們防控疫情亦當如此。大家要清醒認識到,確診「清零」不等於風險「清零」,降等級不等於降警惕,疫情防控形勢依然複雜嚴峻。隨著「城門」驟然大開,人群人流爆發式增長、急劇性反彈會給防控帶來極大的風險隱患,而戰線拉長、病例「清零」,也容易使部分幹部群眾在思想上出現麻痺厭戰、僥倖鬆勁傾向,工作上出現疲沓應付、作風漂浮情形。千裡之堤毀於蟻穴,稍有疏忽和漏洞,就可能造成嚴重後果,甚至前功盡棄。我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響應級別在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調整為Ⅱ級響應時,也特別強調保持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領導機制和聯防聯控工作機制不變,工作力度不減。各級各部門要按照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的總體部署要求,突出重點、精準施策,對疫情的警惕性不能降低,對防控要求不能降低,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千萬不能「大意失荊州」。
當前,疫情防控仍處於最吃勁的關鍵階段,尤其是境外疫情呈現爆發趨勢,短期內很難得到控制。病毒無國籍,傳播無國界。各級要把防輸入、防擴散作為關鍵、重點和長期任務,全面掌握境外來濱人員情況,落實各項防控防疫措施,做好預案制訂、物資準備等工作,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要嚴格落實聯防聯控措施,做好分區分級差異化、精準化疫情防控,抓好居民小區、工廠工地、重點行業管控,推廣使用好「濱州健康碼」,盯緊盯牢最小防控單元,織密紮緊「防控網」,確保不發生疫情反彈。
防控疫情,必須慎終如始。各級各部門要時刻繃緊思想之弦,持續發揚連續作戰、敢打必勝的優良作風,咬緊牙關、再接再厲,一天不勝、一刻不松,鞏固成果、擴大戰果,「宜將剩勇追窮寇」,直至取得最後的完全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