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讀博才能有尊嚴?

2020-12-26 投必得專業論文編譯

什麼是有尊嚴地讀博士?怎麼讀才能有尊嚴?

在我看來,尊嚴最重要的首先得有錢作為支撐,沒錢談尊嚴會很沒底氣。因為但凡讀博士的平均年齡都二十六七,超過三十的也不在少數。都而立之年了,不但不能掙錢養家,甚者還要父母繼續資助,這擱誰都不是件光彩的事。

我記得我二十年前在香港讀博士的時候,獎學金就有一萬三千多,是我父母工資加起來十倍都多。我長這麼大也沒見過這麼多錢!當時就暗下決心,一定努力學習,工作,啥都不說了,就照著這個獎學金,打死也要把這四年博士堅持下來。

開玩笑,當然也不完全是開玩笑,因為錢,收入太讓人有尊嚴了。有尊嚴,就是能挺直腰杆做事。

多少年後,我在澳洲也開始帶博士生了。澳洲的博士獎學金也不低。一年平均有2.7萬澳元。這還不算博士生做tutor的額外費用。通常一個博士一學期做一門課的tutor的收入大概有8千澳元,一年兩學期就是1萬6,加2.7萬就是4.3萬。注意這個4.3萬是免稅的。不少博士生是兩口子一起讀,這要再乘個2 就是8.6萬。博士生的這個收入在澳洲是可以非常體面的生活了。

我記得我最開始招博士的時候,有個學生起初並沒有申請到獎學金,但他的基礎很不錯,並表達了即使自費也要過來讀的強烈願望。雖然他的家裡條件不錯,完全能支付起讀博士的費用,但作為導師,我還是想法設法地以項目為支持幫他拿到了獎學金。

我的想法很簡單,只是不想讓這個學生覺著別的學生讀博都有獎學金,而他要自費,這無形中會有自卑感。雖說家裡有錢,但這畢竟是父母的,不是他自己掙來了。沒有尊嚴,人會沒有自信。

如果錢的問題解決了,那麼什麼是有尊嚴地讀博士?這裡涉及到什麼樣的人適合讀博士的問題。我之前國內有個朋友為他的兒子跟我諮詢如何去國外讀博士?我問他為什麼希望自己的孩子讀博士?他說,你是不知道啊,現在國內無論是國家層面的,還是地方都有很多針對海外博士歸國的優惠政策,光安家費就好幾十萬!我聽了以後半晌無語,心想,以這樣一個目的去讀博士多半會失望的。

無獨有偶,在澳洲前段時間高考剛剛結束。成績出來了,我女兒他們中學(很不錯的學校)的高考狀元是個小女孩,非常聰明,99.5分的成績 (注意澳洲高考的分數計算和國內不同),尤其化學,物理成績是滿分,這樣的成績應該可以選擇一個很好的大學非常好的專業,比如醫學,法律,金融等熱門專業。選擇這樣的專業,其實不難理解的,因為一旦從這些專業畢業,意味著一定是醫生,律師,金融行業的工作,這樣的工作當然是高工資,高社會地位的金飯碗。

然而,大大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這個小女兒選擇了我們大學的化工專業。這裡說一句,我們大學的化工專業是全澳數數一數二的,有世界第一流的大教授坐陣。但即使這樣,化工這個專業就就業而言,相比醫生律師,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專業,尤其是對一個小女孩而言。然而,這個高考狀元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化工專業,她的父母也非常支持。

可以想像,這個孩子的選擇一定是出於自己的興趣,愛好。同時我們大學也給了她全額獎學金。這裡提一下,這個小孩的家庭條件是非常好的,人家做出這個選擇並非看重大學給的獎學金。

可以預期這個孩子大概率是會成才的。所謂成才,就是在一個領域能做出突出的貢獻。

說這麼多,是想表達,讀博士是要有天賦的。說到天賦,最近看了一個節目,章子怡說她以前是學舞蹈的,很小的時候就非常努力,但有一天她發現即使再努力,在舞蹈這個領域也很難達到極高的藝術水準,自己的天賦是有限的。後來她去學表演,並發現她的天賦其實在表演這個領域。她說,藝術主要靠得是天賦,在大家都努力的情況下,最後決出高低的是天賦。

科研與藝術其實是孿生姐妹,同等努力的情況下,什麼樣的天賦決定能達到什麼樣的高度。所以,很多學生在決定讀博士之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天賦是不是在科研這個領域。搞科研,只有第一,沒有第二,只有做出成績,才有尊嚴。

另外還想說一下,招博士,招不招女生?這其實是一個假命題。在國外,博士招生是絕對不能有性別歧視的。

當然,這種男女平等的公平性並不只體現在紙面上。國內人們之所以對招女博士會有擔心,無非擔心的是這系列的問題,在女生讀博士的時候一定要想清楚。

但無論國內外,女生在適當的年齡生孩子是天經地義的,甚至比搞科研更重要。國外的情況是,絕大多數女性生小孩,她們的工作,學習並不受多大影響。在學校和老師眼裡,很多女學生用實力充分證明了女學生只是學生與性別無關,就這麼豪橫。

舉個例子,我們這學期有一個非常厲害的女生。這一年大家都在上網課,好幾門老師私下聊天都說有個學生每次網課問問題,回答問題都能聽到這個女生(準確地講是媽媽)邊上有小孩在鬧,她還時不時安撫一下孩子。但就是這樣一個女生,一個年輕的媽媽,幾乎每門課期末考試都是第一,而且很多課程作業的質量超過了滿分的水準,都要給加分 (bonous)。這說明什麼呢?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無論男生,女生,自己要有足夠的實力,任何尊嚴都要靠自己的實力爭取來的。

最後想說,讀博士是件非常有挑戰的事情,需要腳踏實地,更要仰望星空,無限風光在險峰!

轉自:維基實驗

聲明:本文僅做學術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不代表本平臺的觀點,如有侵權,請先聯繫刪除,萬分感謝!

相關焦點

  • 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
    讀博值不值得?如何才能順利完成博士生涯,並為職業發展打好基礎?最近,社交網絡上就此展開了一場爭論。 讀博還是不讀博,這是個問題。   是否讀博、讀博有多難是個經久不衰的話題。最近,一個 reddit 熱帖再次點燃了大家的討(tu)論(cao)熱情。   一位機器學習方向博五學生談論了他的讀博經歷,而主旨竟然是「為什麼你不應該讀博?」。
  • 在職讀博需要什麼條件?
    碩士畢業或者已經獲得碩士學位人員;取得學士學位6年及以上並達到與碩士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至少有兩名所報考學科專業領域內的教授的書面推薦意見;以同等學力身份報考的人員還須達到招生單位對考生提出的具體業務要求等等,上面滿足其中之一即可!這些是招生單位的要求!2.其他需要做的準備!
  • 在澳洲讀博到底水不水?
    其實但凡能讀到博士這一學位的人,已經秒殺身邊95%的人了。澳洲教育資源本身也比較充足,如果再遇到一個靠譜的澳洲教授,有拿得出手的、有影響力的代表性學術著作,那相信想摻水也是很難的。  很多人看到別人都去讀博了,自己也隨大流去讀博,結果忍受不了博士期間的枯燥和失敗,最終半途而廢,浪費了幾年青春。
  • 讀博不想做研究,就是為了以後找工作,有什麼不對嗎?
    我留意了以下勸說不要讀博的人他們的觀點有以下幾個來源:一、讀博士年紀太大不行除了那些年紀輕輕由本科直接升到博士的「直博」以外,還有大量的考生,是從本科畢業之後工作了幾年,對自己的專業和現在的工作不是太滿意,所以選擇了考研。
  • 帝都單身男博士:「讀博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建議他人讀博」
    馬上畢業了,讀博之後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建議他人讀博——這足以說明讀博有多痛苦,尤其是單身一個人讀博的痛苦!所以,有男朋友讀博,壓力大,對他最好的解壓方式就是多去看看他陪陪他,很多很多時候,他其實只想有個人可以抱抱(至少我是這樣的,但單身男博士不配得到 ),其餘的真不苛求。要是你能在他寫不進論文的時候陪她聊聊天說說話,那他會很開心很滿足,像個傻孩紙一樣的滿足和開心。
  • 國內讀博「申請-考核」制流程是什麼?
    考博三種方式1、碩博連讀2、申請考核制3、參加統考參加統考或申請考核是目前大多數讀博同學的選擇。精心準備需要遞交的材料,然後按照學校要求郵寄材料,一般包括:學歷證明,在校成績單,導師考核表,導師推薦意見申請表,英語證書,兩份副教授以上職稱的推薦信,讀博計劃,個人陳述,獲獎證書,所獲專利證明,期刊論文等。
  • 出國讀博應該如何選擇學校以及國家?
    無特殊情況 GPA一般不能低於3.3-3.5,GT成績允許有一項小缺陷(如GRE 315,託福95),科研經歷豐富可以彌補成績缺陷,如果沒有豐富的科研基礎,成績需要更好一些, 海外牛推能加分。接下來再不那麼簡單粗暴的和大家聊聊,我自己碩博都是在國外讀的發展學。留學期間我也同不少理工科的學長和學姐們探討過讀博擇校問題。
  • 赴日讀博,你有四種方案可選!
    近年來隨著赴日讀研人數的持續上漲,近來也是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想赴日讀博了,要知道國內的博士就已經很難了,而日本的博士與國內相比,那更加是有過之而無不及了!首先,先給大家介紹下日本的博士吧!在日本,博士生分為兩種,分別是課程博士與論文博士。
  • 讀博有多難?博士後是個啥?來看這些人的親身經歷
    微博截圖讀博有多難?做博士後到底是種怎樣的體驗?博士和博士後究竟有什麼區別?博士、博士後們攢了一堆話想一吐為快——從「小白」到博士:「世人都說讀博好,唯有脫髮忘不了」雲南大學在讀博士生小李,讀博兩年,發量漸少。
  • 老人如何在子女面前活得有尊嚴?
    農村人侃農村事,隨著年齡的逐漸增加,到一定的時候人就老了,身體的各項機能也在逐漸的老化,幹什麼事都覺得力不從心,這時候就需要得到兒女們的幫助,再不能動了又需要兒女們的照顧,不管活得有沒有尊嚴,都需要有幾個會孝順你的兒女。
  • 女人只有自強自立,才能活得更有尊嚴
    她關掉手機,決定履行幾年前就曾有過的「如果有一天辭職,一定要大睡半個月」的豪言。十年的職場生涯,對她來說,只有一個字,那就是「累」,她感覺自己心力交瘁。席緣驚訝地問他怎麼回來了,卻看到戴旭臉上的驚奇的表情比她的還誇張,「都十二點了還在被窩裡做美夢啊?媳婦在家,當然是回來吃飯了!」席緣一時語塞,想說什麼又咽了回去。老公不想吃單位食堂的飯菜,想在家裡吃頓飯也是很正常的,更何況讓老公吃上可口的飯菜也是自己的分內的事情啊,她這樣想著,歡快地奔向廚房。
  • 原來你是這樣的博士 揭秘英國留學讀博生涯
    編者按:以往,很多本科和碩士的學生都覺得博士生離自己很遙遠,對博士生的學習生活也並不了解,今天,我們有幸採訪到在利物浦大學就讀的博士生,為我們揭秘讀博的生涯。就讀什麼專業,當時的申請流程是什麼樣的?我現在是讀第三年Geophysics地球物理。
  • 武漢理工大學陶崇園資料照片 家人曾勸其放棄讀博
    媽媽一度勸他放棄讀博,以擺脫導師糾纏,但未能料到事態的嚴重性。  家人從他電腦和手機裡提取到大量聊天記錄,才知道王攀教授、工學博士、系統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的光環底下,藏著「多麼恐怖的事情」。  「喊他(王攀)做爸爸,給他送飯,談話只能回答是或不是……」陶崇園的姐姐陶紅(化名)「感到震驚」。
  • 龍應臺說:我不在乎大國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嚴,你怎麼看?
    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誰又在乎 「血濃於水」?至少我不那麼在乎。如果我們對於文明的尺度完全沒有共識,如果我們在基座的價值上,根本無法對話,「 血濃於水 」 有意義嗎?請不要跟我談 「 大國崛起 」,請不要跟我談 「 血濃於水」。
  • 如何打算回國讀博,該如何辦?
    專注高考、大學、考研及讀博歡迎關注:博雅燕園英國或者大英國協地區的碩士,基本都是一年制的,包括學術型和授課型。像牛津、劍橋的一年制碩士雖然也很好,但認可度往往還是低於美國的哈佛、斯坦福、芝加哥等同級別的大學,尤其是申請讀博,即便是牛津、劍橋的碩士,申請其他國家的大學,也未必能得到高度認可。比如,我一個本科校友,在牛津讀了一年制碩士,申請哈佛大學的博士成功,但哈佛並不認可他在牛津的學習經歷,如果進入哈佛大學讀博,必須補修碩士課程,正常情況,需要八年才能完成博士學業。
  • 尊嚴和利益到底怎麼選,熱血男兒學會苟且,經典的旺角卡門
    尊嚴和利益到底怎麼選,熱血男兒學會苟且,經典的旺角卡門現在「食屎啦你」變成了我們常用的一個表情包,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東西是出自於什麼地方。今天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圖的出處,來自一部經典的電影《旺角卡門》。
  • 男朋友博士在讀,期間陪伴很少,讀博真的那麼忙嗎?
    有個朋友問小西:我男朋友是博士,請問讀博士真的有這麼忙嗎?讀博還是不錯的選擇,但是不意味著適合每個人。所以,你男友讀博期間付出大量時間學業(陪伴女友減少),在我看來是他讀博是正確的。-讀博壓力不小-每個學生讀博的感觸稍有差異,但是壓力大、忙、累、迷茫等可能是共性的。
  • 《血汙夜之儀式》歐若博司打法技巧攻略 歐若博司BOSS怎麼打
    導 讀 血汙夜之儀式歐若博司怎麼打?
  • 《刀劍亂舞》博多藤四郎地下城怎麼刷 刷四郎地下城攻略
    導 讀 刀劍亂舞博多藤四郎地下城好不好玩,想知道怎麼刷博多藤四郎地下城嗎?
  • 計算機視覺|哥大讀博五年總結
    快聖誕了,希望疫情早日控制住,一切安好 」 剛上大學時,聽過不少學長學姐分享會;申請博士時,讀了不少留學申請總結。都收穫很大,讓當時啥也不懂的我,了解了每場遊戲(如何度過一個充實的本科;如何拿到心儀的PhD offer)的principles:有啥規則,有啥技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