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鄭超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生態的山清水秀離不開政治生態山清水秀的託舉和保障。近年來,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發源地湖州,一股清廉之風吹遍了美麗鄉村的角角落落。
村級工程數位化監管系統、「村務卡」結算制度、清廉正村八項要求、「村務e點通」、「廉情工作站」……隨著清廉鄉村建設的全面深入推進,湖州市初步形成了集體「三資」有管控、權力運行有約束、基層監督有章法、工程監管有突破、鄉風文明有傳承、正風反腐有震懾的清廉鄉村建設「六有」模式,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線上線下」智慧監管
嚴防村級工程「微腐敗」
隨著美麗鄉村建設在湖州不斷深入推進,農村工程建設量不斷增加,而村級「小工程」如何有效監管,杜絕隱藏其中的「微腐敗」一直以來都是鄉村治理的難點。
「2019年,南潯區全區村級小額工程總量達到了6000個,年總額超過5億元,這不是一筆小數目,」 南潯區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主任孟鵬飛介紹說,緊盯這一新情況,南潯區將村級限額以下工程的規範化管理作為清廉鄉村建設的重點和難點進行攻堅。
去年4月,湖州發布了《限額以下工程建設項目發包辦法》(以下簡稱辦法),並在南潯區練市鎮開始了試點。「我們經過調研發現,村級工程成本高、管理亂、轉包多、質量低等問題尤為突出,」 孟鵬飛介紹說,針對這些問題,《辦法》建立了指導價預算、程序化管理、多方式發包、承包方庫選、全過程監督、雙隨機評估等六項工作機制,有效壓縮了權力尋租空間。
南潯區練市鎮試點進行一年多來,效果可謂立竿見影。「2019全年,南潯區節省了工程資金2781萬元,平均每個村減少投入獎金50餘萬元」,孟鵬飛透露,目前湖州市已將南潯區試點經驗在全市推廣,初步實現了費用降、工時降、風險降和管理水平提升、工程質量提升、群眾滿意度提升的「三降三升」良好效果。
今年開始,南潯區在試點基礎上更進一步,研發了「村級小額工程智慧監管」系統。據介紹,該系統設置項目管理、造價庫管理、施工庫管理、內容管理、監督管理等模塊,推行「線上+線下」同步監管模式,這款由南潯區聯合企業自主研發的數位化監管系統在全國範圍也屬首創。
「9月15號,我們的線上系統將正式啟用,今後村幹部只要通過登錄線上平臺,輸入項目基本信息,就可以一鍵完成項目預算、不見面發包、項目查詢留檔、項目監管等一系列程序,」 孟鵬飛表示,全程數位化的監管將從源頭上杜絕腐敗的可能性。
「村務卡」全市落地
為集體「三資」編織「安全網絡」
刷卡籤字、開具發票,不到5分鐘,德清縣鍾管鎮沈家墩村的報帳員顧芸蓮,順利刷卡支付了44.7元購買辦公用品。與此同時,另外兩名村務卡持有人村支書和村主任也收到了該筆消費的提醒簡訊。
除了工程項目支出的「大錢」,如何管好村集體的「小錢」,也是困擾鄉鎮的老大難問題。自2017年7月起,德清縣鍾管鎮率先在湖州市試點村級非生產性開支村務卡結算制度,這項制度讓村裡的「小微權力」套上了「緊箍咒」。
「村務卡使用嚴格規範,三位持卡人相互監督。使用村務卡消費後,除提供發票外,還需附上消費交易憑條、開支明細等單據,由『三資』管理中心依據村務卡彙算範圍和財務制度進行審核。」德清縣紀委常委費力波介紹,「村務卡」從源頭上將開支規範化、制度化,全程留痕,實現了資金流動、開支項目以及數額的可查詢、可追溯。
2019年1月,湖州全市實行村級非生產性開支使用村務卡結算制度。目前,湖州全市行政村村務卡辦理率、激活率、使用率均達到100%。在此基礎上,各區縣也主動創新辦法,進一步優化結算機制。
吳興區在村務卡的基礎上,落實村務卡行動支付,推動村級小額資金規範化管理,實現了村級小額資金便捷支付;南潯區聚焦打造「無現金區」,全面深化農村集體資金管理,做到收支全部零現金,實現資金流向有跡可循、全程監管。
實現「三資」有效管控,不僅要有制度的約束,也離不開群眾監督。在長興縣的各個村裡,家家戶戶門上都有個二維碼。打開微信「掃一掃」二維碼後,可以直接進入清廉鄉村「村務e點通」平臺,平臺涵蓋「三資」管理、民主決策、村級工程招投標等方面內容向群眾公開。
除了村務公開,「村務e點通」還設置了群眾互動版塊,村民均可對村級事務開展情況進行點評、曝光、線上事務辦理諮詢等。「這是一個服務二維碼,更是『清廉二維碼』,等於是把公示欄和舉報箱裝到了每一戶村民家門,把監督變成了『舉手之勞』。」長興縣紀委常委史瑩表示。
探索村級聯合監督模式
讓監督覆蓋基層「最後一米」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神經末梢」,創新制度如何能在基層有效施行監管,還需要讓監督觸角的不斷向下延伸。
早在2018年5月,安吉縣靈峰街道建立「廉情工作站」,通過整合力量、理順機制、延伸觸角,著力探索村級聯合監督模式。
廉情工作站由村幹部兼任站長,下轄村監委、廉情監督員、廉情包幹片區長三支隊伍。村監委主要根據「責任清單」開展監督,廉情監督員則「走入村民家」,主要收集村情民意,廉情包幹片區長著重監督包幹區內黨員、幹部作風建設情況等。
「村級廉情工作站是湖州將監察職能向基層延伸的嘗試,廉情站與群眾實現了『面對面』,監督觸角直達『最後一米』,有力促進了村級黨風廉政主體責任落實。」湖州市紀委常委張斌表示。
今年初,浙江省紀委省監委部署在全省開展「強化清廉村居建設 有力推動基層治理」專項工作,推動村(社區)全部設立監察工作聯絡站。4月,湖州市實現了村(社區)監察工作聯絡站全覆蓋。並在原有廉情工作站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了有益嘗試——將廉情監督員吸納為監察聯絡站聯絡員、信息員。
「去年開始,我們通過吸納公信力強、責任心強的黨員代表、村民代表、老幹部等成為廉情監督員和村網格監督員,將這股力量運用於監察聯絡站。」 張斌介紹說,聯絡員們將直接受鎮監察辦公室的領導和管理,進一步暢通了與鄉鎮監察辦廉情信息上報、問題反饋、監督檢查等方面的聯絡,在工作中,他們對照村級監察工作聯絡站履職清單開展工作,不斷推動監察監督向基層延伸,讓百姓家門口的「紀委監委」充分發揮作用。
「廉風」勁吹之下,湖州全市農村黨員幹部信訪舉報連續三年大幅下降,今年上半年較2017年同期下降幅度達68.28%。
編輯: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