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衝擊下的體壇
京報體育年終專稿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徐金泉 攝
2020年本是一個體育「大年」,但受到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體育按下了「暫停鍵」,體育界影響力最大的2020東京奧運會也改期至2021年舉行。圍繞著疫情影響下的東京奧運會,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在這一年間發表了四封公開信。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境遇,巴赫發出不同的聲音。四封信寫盡了東京奧運會的進退維谷、波瀾起伏,也指明了奧運會究竟何去何從。
第一封信
時間 3月5日
堅信如期辦賽
號召全力以赴備戰
今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外界對東京奧運會能否如期舉辦持有不同意見,各種聲音此起彼伏。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通過運動員專用平臺「運動員365」,用中、英、法等9種語言致信全球奧林匹克運動員,重申國際奧委會將全力支持2020年東京奧運會於7月24日開幕並成功舉辦,同時號召大家繼續「全力以赴」,集中精力備戰奧運會。
「作為一名奧林匹克運動員,我深知大家最近的感受。大家都希望專注於比賽和訓練,不想在備戰2020年東京奧運會時分心。然而很遺憾,新冠肺炎疫情成為我們大家關注的主要問題。」巴赫深知新冠疫情的影響很大,但彼時仍然堅信東京奧運會能如期舉行。他鄭重地表示:「根據我們與世衛組織、2020年東京奧運會組委會、東京都政府、日本政府和全球多國政府,特別是中國,已經或正在進行的多次磋商結果,我可以向大家保證,國際奧委會將全力支持2020年東京奧運會於7月24日開幕並成功舉辦。」
第二封信
時間 3月22日
正視不確定性 鬆口考慮備選方案
全球疫情的加劇,讓一直堅持將如期舉辦東京奧運會的國際奧委會「鬆了口」。3月22日,國際奧委會執委會召開緊急會議並發表了一份聲明,表示將考慮不同方案,推遲舉辦東京奧運會成了備選方案之一。
與此同時,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向全世界的奧林匹克運動員發表了一份言辭誠懇的公開信,解釋了東京奧運會當前面臨的困境,再一次重申了保護每個人的身體健康、全力支持疫情防控工作是最高的宗旨。
「通往東京之路對每一位運動員來說都變得非常不同。」巴赫在信中說,「你們中的很多人都無法像往常一樣正常地訓練備戰,甚至是完全無法訓練。」
「我們共同面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這樣的不確定性來源於在現在這個時刻,沒有人能給出一個可靠的聲明,告訴我們這場與疫情的戰鬥還要持續多久。我們整個社會都面臨著這樣的不確定性。因此,很不幸,國際奧委會也無法回答你們的所有問題。我們也需要依靠包括世界衛生組織在內的專業機構的意見。」
在這封公開信中,巴赫肯定了作為東道主的日本在疫情防控上取得的重大進展,但同時他也指出,還有很多國家和地區的確診病例數增加得很快,這也是為什麼國際奧委會不得不考慮是否需要採取進一步的行動。
巴赫在信中坦誠地表示「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困境」,但他告訴所有的運動員們,東京奧運會不會取消。「取消奧運會會毀掉11000名運動員的奧運夢想……它無法解決任何問題,也不能幫助任何人。所以這(取消東京奧運會)不在我們的議程裡。」
就在巴赫發表這封公開信的兩天以後,國際奧委會與東京奧組委發布聯合聲明,正式宣布第32屆奧運會需要改期至2020年後,但不遲於2021年夏天舉行。
第三封信
時間 4月29日
主動迎接改變 應對挑戰與機遇
在東京奧運會確定延期一個多月後,巴赫以「奧運會與新冠病毒」為題致信奧林匹克運動,邀請各方共同探討一個複雜的問題——「我們正在面對的挑戰和我們可能擁有的機遇」。
巴赫在信中表示,「改變或被改變」這一《奧林匹克2020議程》設立時的座右銘,在當前的危急時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現實意義。應進一步推動《奧林匹克2020議程》改革,特別是在可持續性方面。
巴赫列舉了後新冠病毒世界可能出現的三種情況,第一種是社會將儘量像危機前那樣繼續發展,但當前的危機很可能加劇已經存在的社會和經濟不平等。第二種是社會和國家更多地受到利己主義的驅動。第三種是更加團結和更多的國際合作。無論哪種情況佔據主導地位,都會對體育和整個社會產生根本影響。奧運會作為一項獨特的體育、文化和社會活動,應當超出任何政治或其他分歧。體育和體育鍛鍊可能是建設健康社會成本最低的工具。為了使這一點更加明確,國際奧委會將與世界衛生組織締結一項新的諒解備忘錄。
疫情結束後的世界需要體育,巴赫建議政府應將體育納入其經濟支持計劃中。國際奧委會更加鼓勵所有利益相關方更急切地「考慮如何管理他們的電子、虛擬形式的體育運動,探索與遊戲出版商合作的機會」。一些單項組織已經創造性地組織起了遠程比賽,相關人士應進一步加強這些舉措,並鼓勵國際奧委會的聯合工作組應對這一新的挑戰和機遇。
第四封信
時間 9月23日
注入堅定信心 讓東京奧運吃下「定心丸」
經過整整一個夏天,巴赫再次以「奧運會與新冠病毒」為題致信奧林匹克運動。他表示非常高興地看到體育賽事的逐步恢復,因為檢測手段、疫苗的研發,對未來充滿信心。自上一封信件發布以來,國際奧委會發現體育給公共健康、社會經濟帶來的積極影響。體育已經被廣泛視為一種對抗疫情的手段,同時是一種解決危機的方法。巴赫非常欣喜地看到體育直播的恢復,這意味著不僅僅是運動員和體育組織,普通群眾也非常渴望體育回歸人們的生活。即便有所限制,體育賽事仍能安全地開展,這給未來包括2020東京奧運會的舉辦注入了信心。
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奧委會正在研究為安全辦賽而研究出的新方法的潛力。除了現有的測試方法,還有許多快速測試已經在市場上出現或處於研發中。科學界和醫療界也出現了積極的信號,疫苗有可能在今後幾個月問世。巴赫認為,檢測方法和疫苗相結合,可以大大提高賽事舉辦的安全性。國際奧委會將繼續關注這些研究的發展,並評估他們給體育賽事帶來的影響。
在發表公開信之外,巴赫更用實際行動來進一步增強世界對「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的信心。11月中旬,巴赫對日本東京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訪問。此行中與包括日本首相菅義偉在內的多名重要人物進行了會談,還參觀了奧林匹克體育場和奧運村等設施。巴赫希望通過這次訪問,進一步增強世界對「舉辦一屆安全的奧運會」的信心。巴赫針對明年的奧運會反覆強調了以下三條清晰的原則:奧運會肯定會如期開幕;奧運會肯定不會空場進行;鼓勵運動員使用疫苗,但絕不強制,疫苗不是舉辦奧運會的先決條件。
這三條原則為東京奧運會的舉辦定下了基調,也讓奧運會懷疑論者打消了最後的疑慮。奧運會也從「辦不辦,能否如期辦」的階段,跨越到「如何辦」的細節籌備階段。經過8個月的不斷商討、研究、爭論,巴赫是在內外條件都已經理順的情況下,踏上訪日之旅的,他宣布的三條原則是水到渠成的結果。儘管距離奧運會開幕還有半年多的時間,整個世界還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但巴赫的言行讓東京奧運會吃下了「定心丸」。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陳嘉堃
流程編輯:郭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