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神秘大峽谷位於新疆庫車市(古稱龜茲)城北64千米,北緯42°8′,東經83°5′,天山南麓群山環抱中的天山神秘大峽谷,集人間峽谷之妙,兼天山奇景之長,蘊萬古之靈氣,融神、奇、險、雄、古、幽為一體。景異物奇,令人神往。自1999年發現後,採取邊開發,邊接待遊客同步走的方針,遊人日益俱增。2002年元月榮升為國家AA級旅遊名勝風景區。為古絲綢之路黃金旅遊線上新增了一顆璀璨的明珠。
門票參考:50元
所在地/隸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庫車市
開放時間:10:30~18:30
建議遊玩時間:2-3小時
旅遊景區級別:4A
地質公園級別:國家級(2009年第五批)正名
景色
大峽谷近似呈南北弧形走向,開口處稍彎向東南,末端微向東北彎曲,由主谷和七條支谷組成,全長5000多米,谷端至谷口處自然落差200米以上,谷底最寬53米,最窄處0.4米,僅容一人低頭彎軀側身通過。谷側奇峰嶙峋,爭相崛起;峰巒疊嶂,劈地摩天,崖奇石峭,磅礴神奇;神洞秘窟,各蘊其意。谷內蜿蜒曲折,峰迴路轉;步步有景,舉目成趣;泉水叮咚,鳥叫蟬鳴,寒暑不浸,遊人稱絕。整個峽谷猶如一條尾震天山頭,口飲庫河流(開口於庫車河),曲身九十九的巨龍劈山而臥,呼風喚雨,神秘莫測。更令人稱奇的是,距谷口1400米深處,高約35米的崖壁上,有一始建於盛唐時期,壁畫丹青的千佛洞遺址,就文字記載和繪畫藝術而言,在古西域地區至今已發現的300多座佛教石窟中絕無僅有,實屬罕見。無山不成谷,峰奇谷更幽。
峽谷區域平均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組成峽谷的奇峰群山由赭色的泥質沙巖構成,當地維吾爾語叫做「克孜利亞」,即紅色的山崖。
神秘大峽谷正處在當今中國九大影視基地之一的克孜利亞勝景中。龐大的紅色山體群形成於距今1.4億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堊紀,經億萬年的風剝雨蝕,洪流衝刷,形成縱橫交錯,層疊有序的壠脊與溝槽,遠看如詩如畫,狀若「布達拉宮」,仙天瓊閣;近瞧若人似物,如夢似幻,惟妙惟肖,神韻萬端。令人有鬼斧神工,奇景天成之慨嘆。尤以谷口處的三座山體(乃頭山、麗人山、佛面山)最為壯觀。特別在夕陽斜射,朝霞映山,極目遠眺,色豔紅天。大有不是火焰山,勝似火焰山之奇感。
石窟
秘洞秘窟隱千佛1999年秋,當地一維吾爾族青年毛吐地,在上山採草藥時無意間摸進大峽谷,當他登上洞窟右側的半山腰時,突然雷鳴電閃,驟降大雨,在他進退兩難之際,有幸發現左側不遠處的峰崖上有一洞窟。為暫避陣雨,他小心翼翼地向洞口靠近,出乎意料的是,當他鑽進洞內環視四壁,竟發現這是一個從未聽聞過的千佛洞。當時,洞口堆積了不少泥土,顯然是被封閉了多年。
由於此地屬庫車市阿艾鄉所轄,故今命名為阿艾石窟。這一千佛洞的發現,拉開了神秘大峽谷擁抱遊客的序幕。經有關專家考證,該石窟始建於公元8世紀距今1300多年前的盛唐中期,坐北朝南,窟門偏東37°。南北長4.6米,寬3.5米,面積為16平方米。石窟內除正壁中堂式壁畫泥土點滴殘缺外,左右側佛像壁畫面「十六觀」均保存完好。在整個壁畫條幅中,共有漢文墨書榜題及龜茲文題記23處,詳細書寫著某佛供養人的姓名,如申令光、李光暉、寇俊男、寇庭俊及彭、梁、趙等中原漢人姓氏。充分體現出漢與龜茲文的早期融合。
在公元10世紀後佛教衰亡的歷史過程中,阿艾石窟由於地處人跡罕至的大峽谷懸崖上,不易攀登,受到人為的破壞程度較輕,相應石窟內佛像壁畫仍保留著原始構圖的細密,色彩絢麗,形象逼真,端正華貴之特色,其繪圖藝術可與同時代的敦煌石窟壁畫像媲美。
如今,在新疆境內保存較好,具有中原文化風格的石窟目前為止僅此一處。從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的角度而言,阿艾石窟將成為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活教材,永載史冊。
神秘
困惑不解的神秘大峽谷之所以具有神秘色彩其主要表現在
其一
一是令人不寒而慄的陰聲與怪氣。谷內千佛洞峰體腳下,青龍潭及幽靈谷等谷底一帶,在拂曉或晚間,瞬時會從谷底升起一團如煙似霧的白氣,沿山體繚繞移動呈「之」字形蜿蜒騰空;有時突然會從地下冒出一個狀如八卦圖的霧狀陰陽球體,沿崖壁滾動上升,消失在峰體之中。在神犬守谷景點下的半山坡或千佛洞的懸梯及高層臺階上,乃至峽谷內的客棧裡,幸而會聆聽到谷底處行人般擦擦的腳步聲或敲門聲,當你定睛細看時,卻是聲、人皆無。此時此刻,即是飽經風霜的入谷探秘探險者,也會毛骨悚然,驚恐失色。更為甚者,傍晚隻身慢步在峭壁摩天,陰森幽暗,陰風慘慘的幽靈谷內,偶爾會聽到震撼群山,古怪驚魄的空谷巨響,勢如雄獅狂吼、地震山撼,令人大有山崩地裂之恐懼。
筆者認為,上述種種怪聲、怪氣,其奧妙在於谷內特定地段如兩谷相匯處或狹窄幽深的急轉彎處的奇特地形,風向風力,谷內外溫溼差異及地球磁場作用等因素形成的「狹管效應」與其山體及沙土層共鳴所致。其科學依據尚有待科考工作者和有關專家進一步探討揭密。
其二
二是神影奇變使人驚恐。在緊靠峽谷入口處內側突兀的崖壁上有一黑色「神犬」面谷而臥,故名神犬守谷。一般季節犬呈黑色,每到七八月份會由黑色變成黃褐色,但無論光線如何變化,這隻犬的形狀卻從不改變。奇怪的是,遠看是只犬,近看怪石懸壁。同神犬有類似的現象是靈光洞景點。該洞深嵌在臥駝峰旁的山腰間。站在觀景臺附近定睛仰視,洞內有一身穿銀灰色羅裙的「仙女」在揮動雙臂翩翩起舞,令人驚奇的是走近山體近3米遠再看洞內時,「仙女」的影像不再出現。奇乎怪哉?據分析,「神犬」和「仙女」的成因皆是在峽谷的急轉彎處光和影的神秘傑作。
其三
三是神水、神風之謎。盛夏,在谷外驕陽似火,汗流浹背。進入谷內特別是一線天、月牙谷、幽靈谷和冷風洞等景區,瞬間遍體生涼,暑汗全消。其因除谷內多泉溪,少光照,峽深谷幽外,還在於谷內有一股忽左忽右,忽前忽後,忽上忽下,類似天然空調的神風,萬古不歇。風向的瞬時變換與谷的峰迴路轉,忽寬忽窄及內外溫差息息相關。至於冷風洞中風力的迴旋至今仍是個謎。每逢枯雨季節,在谷內第一落差的下方,有一神奇的含羞水沿谷底時隱時現。用手在綿沙中輕輕堵攔,溪水則含羞而潛;提腳一踏,水則向後倒流。這一奇觀,中央電視臺和新疆電視臺先後做過專題報導。奇景天成鬼斧工神秘大峽谷今已定名的景點有神犬守谷、通天洞、旋天古堡、玉女泉等40處之多。新的景點如天王託塔、長鼻將軍鎮谷門、企鵝觀谷等等也在遊人的視野裡相繼湧現。通天洞嵌於百米懸崖之上,洞中有洞,直衝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