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1月16日,湖南7家企業、1名個人獲第六屆省長質量獎,8家企業獲省長質量獎提名獎。質量發展是強國之基、立業之本和轉型之要。11月25日起,紅網時刻開闢「匠心『質』造看湖南」專欄,帶您一睹湖南質量的新勢力如何在質量上「較真」、在技術上「求新」,在品牌上「發力」!
紅網時刻 記者 王敏 實習生 謝晨露 通訊員 黃欣芳衡陽報導
生活汙水、工業廢水、農業廢水……我們的生活周圍,各行各業都在產生汙水。因為汙染源不同 、水質不同,如何讓每一種汙水都能淨化成為清水而被再利用,成了當下環保領域頗為頭疼的問題。
在衡陽的松木工業園,有這樣的一家企業,他們專注「治」水62年,自主開發了系列高端水處理劑產品,對症下「藥」,按需「治」水,廣泛應用於汙水處理、飲用水處理、工程、醫藥、食品等各個領域。
在技術創新的驅動下,他們在行業內一直處於絕對領先的地位。目前,該企業產品市場累計覆蓋30個國家與地區,市場佔有率連續8年穩居國內第一!
近日,這家企業從長沙捧回了分量十足的「湖南省省長質量獎」,企業董事長何朝暉無比自豪,「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對建衡實業在水處理劑行業提質創新的最好肯定!」
建衡實業獲得「湖南省省長質量獎」。
爭做全國領先的水處理產品供應商
11月28日,記者在衡陽市建衡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衡實業」)的生產車間看到,偌大的廠房裡工人並不多,生產線上都是智能化的機械設備在運作,一個個機械手臂上下翻飛,有條不紊地運轉著,生產效率十分高。
看到這樣現代化的廠房,誰能想到,17年前,衡陽市建衡實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衡實業」)只是一個年產值不足500萬元、瀕臨倒閉的小國營企業?
建衡實業的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原衡陽市建衡化工廠,2003年改制組建衡陽建衡實業有限公司。
改制讓企業獲得強大活力,他們瞄準水處理領域展開技術攻關,不斷加大科研投入力度,走出了一條「技術專利化,產品標準化」創新之路,企業也實現轉型發展、脫胎換骨,脫穎而出成為全國鋁鹽行業龍頭企業和全國領先的水處理產品供應商,產品所佔全球市場的份額不斷增加。
「產品質量、品牌已得到越來越多客戶的認可,這十多年來,企業都保持著30%以上的增速。」建衡實業常務副總經理何青峰介紹,這幾年,國家對環保要求越來越高,該公司產品供不應求。目前,企業產品在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經多年穩居榜首,並出口到日本、中東、非洲、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和地區。
目前,該公司水處理系列產品年產能達50萬噸,產值達5億元,成為了全國鋁鐵鹽行業生產規模最大、工藝技術及製造裝備最先進的龍頭企業,並主持制定了水處理劑7項國家標準和7項行業標準。
記者在建衡生產車間看到,偌大的廠房裡工人並不多,生產線上都是智能化的機械設備在運作。
「四平臺全過程」質量管理模式:按需驅動 全流程跟蹤
湖南省市場主體數以百萬計,建衡實業憑什麼能脫穎而出,問鼎省長質量獎?
在建衡實業的實驗室,實驗人員正在對樣本水以及新型水處理劑的成分進行深入分析。在這裡,何青峰向記者介紹了建衡實業創造的基於顧客需求驅動的「四平臺全過程」的質量管理模式。
由於各種需處理的水質的溫度、濁度、所含的物質等參數不一,所以,淨水劑也沒辦法單一適用。根據客戶們不同需求,建衡實業技術人員通常要實地了解客戶的水質特性和水處理工藝流程後,幫客戶制定最佳的水處理技術方案,按客戶需求組織生產或開發新的產品。
「我們會在產品設計、原料採購、產品製造、銷售及售後服務等全過程進行質量策劃和管控,並以信息平臺為載體,為顧客提供全流程的服務。」何青峰介紹,該公司採用PDCA工具,對整個流程實施測量、分析和改進,當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時,可以快速追溯和處理,極大提高了質量管理效率。
「今後,我們會繼續堅守水處理主業,同時,積極往上下遊產業經營發展。」何青峰表示,建衡將不斷採用國際先進技術標準,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掌握核心技術,進一步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建衡實業今後將繼續深耕水處理行業,加大技術創新力度,掌握核心技術,進一步提高企業綜合競爭力。
62年專注「治」水並沒有讓企業管理者思變,尋求更為盈利的投機領域,反而,他們在這樣一個堅守、創新的過程中,看到了水處理市場的巨大以及對環保領域的巨大意義。商人逐利,但是,我們在這個企業上看到了更為可貴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