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12日刊載題為《前美國駐俄羅斯大使兼職業外交官:拜登中情局局長提名人選知多少》的報導,作者系亞歷山大·卡爾波夫和阿廖娜·梅德韋傑娃。美國前駐俄大使威廉·伯恩斯被推舉出任中情局局長,文章分析美國對外情報機構將更加關注俄羅斯。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當選總統喬·拜登推舉前駐俄羅斯大使威廉·伯恩斯出任中情局局長。拜登的過渡團隊在網站上發布了這則消息。拜登表示,伯恩斯在情報部門應去政治化上與其立場一致。但專家提醒稱,伯恩斯在美國國務院工作期間對俄持否定態度,他上任後預計中情局將加強在前蘇聯地區的活動。
該網站援引拜登的話說:「伯恩斯是模範外交官,數十年來他在國際舞臺上積累的經驗曾保證公民和國家的安全。他與我一樣,深信情報部門應去政治化,獻身事業的我國情報工作人員理應得到我們的感謝與尊重。伯恩斯大使帶來的學識、周密決策和遠見是防患於未然所必要的。在他成為新任中情局局長後,美國人民就可以睡個好覺了。」
報導稱,伯恩斯1982年進入外交部工作。他曾擔任沃倫·克里斯多福和馬德琳·奧爾布賴特的常務副國務卿。1998年至2001年,任美國駐約旦大使。2001年至2005年,任負責近東事務的助理國務卿。2005年至2008年,任美國駐俄羅斯大使。
該網站指出,伯恩斯三度榮獲總統卓越服務獎,以及五角大樓和中情局授予的最高文職榮譽。此外,伯恩斯還是科林·鮑威爾、康多莉扎·賴斯、希拉蕊·柯林頓和約翰·克裡的顧問和心腹。他是美國第二位曾任第一副國務卿的職業外交官。伯恩斯2014年離開外交部,隨後擔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主席。
《紐約時報》指出,拜登與伯恩斯是舊相識。兩人曾在華盛頓一起研究外交問題。
值得指出的是,在擔任駐俄大使期間,伯恩斯下大力氣限制俄對伊朗、委內瑞拉敘利亞供應武器。維基揭秘網2017年披露了伯恩斯2007年寫的信件,令此事浮出水面。他在致華盛頓的一封信中提議,讓美國的歐洲盟友和阿拉伯國家加入遏俄軍售行動。在另一封信函中伯恩斯表示:「俄海外軍售背後隱藏的第三個因素是,俄對美國的自卑心理和被當做全球夥伴嚴肅對待的渴望。」
報導提到,即便在離開國務院並擔任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主席後,伯恩斯仍支持被美國政界普遍接受的對俄指控。伯恩斯2019年在《大西洋》月刊撰文稱,希拉蕊的批評似乎促使弗拉基米爾·普京「幹預」美國大選,意在阻撓她成為國家元首。
伯恩斯斷言:「希拉蕊的批評將是普京的『哭訴』重點並有利於營造敵對氛圍,這種不友好直接導致了2016年美國大選遭到不利於希拉蕊的幹預。」
這位外交官表示,普京2016年「看到了向西方國家發起更直接挑戰的機會——攻擊其民主價值觀」。
責編:吳正丹
31960199,.美國情報部門將去政治化?俄媒怎麼看,.2021-01-14 08:50:11,.204064,.吳正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