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的今天,我在日本度過了平成的最後一天。
平成時代的結束在日本歷史上是一個特殊的事件,因為這一次天皇的更替、年號的更換,並不是因為天皇肉體生命的結束,而是一次主動的「生前退位」,而這次「生前退位」也是202年來的首次。
我是去年4月24日和友人一同到達的日本,先在鎌倉、橫須賀呆了幾天,後來又花一天看了牛久大佛(這些經歷後面對的文章會寫到)。
幾天的旅行中,會很明顯地發現一個現象,那就是這次年號更迭,和歷史上歷次改元的氛圍都大不相同。
畢竟採用一世一元制之後,每次換年號伴隨的都是國喪。遠的不說,就以1989年昭和平成改元為例,昭和天皇之死帶來的是全社會的自肅,娛樂活動也被停止。
但這次平成令和改元,因為是生前退位,自然沒有任何悲傷的氛圍,人們主要考慮的還是十連休該怎麼過。
而且改元也被當做是一個節日,很多商場或者商店街都可以看到「祝 令和」的張貼。
可以說到處都透露出一種festival的氣氛,同時為機構和商家搞活動提供了新的噱頭。
在神保町也看到不少和皇室、年號相關的書在熱賣。
「令和」的出典《萬葉集》也重新刷了一波熱度。
旅遊紀念品商店裡,也開始販賣各種和「令和」相關的產品,我就順手買了貼紙、杯子、文件夾和印章。
不過在東京街頭漫步時,也發現不少告示牌,依然倔強地把平成年號使用到「平成3X」年(其實是沒來及換),比如淺草的這枚「到平成32年4月30日為止」的告示牌↓
最厲害的還是在皇居的花園裡,一下就捅到了「平成36年」,大有「宮內宮外兩重天」的架勢。
這天既是普通的一天,也是不普通的一天,而對我來說,這天最大的成就,還是以超過兩萬步的步數,成功登上了朋友圈微信運動的榜首,畢竟那天我在東京市內差不多轉了一圈。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當天極致無聊的旅程吧。
= 年號路巡禮 =
年號作為一個已經在日本實行上千年的制度,在文化中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年號也經常被作為企業名、機構名使用,比如明治製菓、大正製藥、昭和建設、株式會社へいせい…
比如在東京就能湊出:慶應義塾大學、明治大學、大正大學、昭和大學、帝京平成大學…我住的酒店旁邊就有一所「平成小學校」。
作為地名就更加常見,比如全日本就有10個「明治町」、7個「大正村」,叫「昭和町」、「平成町」的地名更加加起來超過40個。
以年號命名的車站也有很多,去年1月的時候,就有一位Twitter用戶名為「CR埼京線」(@shining_ray48)的鐵道迷,從川崎市JR鶴見線的「昭和站」出發,坐了大約8小時的火車,最後到達熊本市的「平成站」。
我的這次年號路巡禮,其實正是受了這次壯遊的啟發,雖然不能橫跨日本,橫跨個東京市區還是可以的。在「平成最後一天」這個特殊的日子裡,也算是給無聊的日常增添了一點儀式感。
當天的行程是這樣:
早晨從位於新御徒町附近的酒店出發,前往三ノ輪附近的明治通。明治通東京最早的環線公路之一,西起港區南麻布二丁目,東至江東區夢の島,全長33.3公裡。
沿著明治通一直向東步行,經白鬚橋,過隅田川,就到了大正通。
大正通是一條普通路段,往裡走就是一片居民區了。
居民區裡新建了一座納骨堂,結果附近居民在門口貼條表示「絕對反對」。
沿著居民區內的小路步行向南,到東向島坐車去了天空樹。
之後步行到淺草坐車,下一站就是昭和通。和明治通一樣,昭和通也是東京的一條主幹道,我去到的是位於銀座附近的路段,一出寶町站就可以看到交叉口的路牌。
之所以選擇這裡,是為了去到下一個目的地:平成通。從寶町站向東步行,很快就能來到這條路上。這條路不長,位於八丁堀一帶,是一片普通的街區。
從早上到中午,就這樣從「明治」走到了「平成」。在平成通上思索下一個地方要去哪的時候,突然想到東京還有一條以年號命名的接到……於是便一路向西,到了「慶応仲通り商店街」。
商店街不長,很快就走完了。途中看到一家店,在前幾天閉店了。
商店街在當天,還搞了個「平成最後一天 赤飯免費發放」的活動,就這樣免費領了一盒飯,解了飢腸轆轆,也結束了這場「年號路巡禮」。
其實還有一個事,值得一說。
當時明治新出了一款R-1乳酸菌飲料,打的就是「令和元年」(Reiwa 1 = R1)的噱頭,於是網絡上就有人發起了一場活動:在「平成」最後的「昭和の日」(4月29日)去「大正駅」喝「明治」R1(令和)飲料。
不過「大正駅」在大阪,是參加不了了,不過在出發進行「年號路巡禮」之前,我還是去便利店買了一瓶「R1」。
於是,未能免俗地湊了個熱鬧。
= 平成最後的御朱印 =
如果要我去講「平成最後一天」日本人最熱衷的一件事,那我的選擇一定是:排隊去蓋御朱印。
所謂「御朱印」,就是神社和佛寺提供的一種參拜證明。參拜後,拿著事前準備好的御朱印帳,供奉300日元左右的料金,便會得到神職人員親手書寫蓋印的御朱印。收集御朱印也是現在日本非常流行的文化,我這次一路上也是收集了不少。
因為御朱印上都會寫下參拜日期,所以「平成最後一天」(平成三十一年四月三十日)的御朱印就格外具有紀念意義,很多熱門神社和寺院門前都排起了很長很長的隊伍。
上午之所以要去淺草,其實是想去淺草寺或者淺草神社碰碰運氣,結果剛一進去就被長隊勸退了。
不過幸運的是,出了「慶応仲通り商店街」,過馬路往北走,不經意間路過「三田春日神社」。這是一間很小的神社,環境很是清幽,加上當天正在下雨,更是別有一番感覺,而我也在這裡得到了「平成最後的御朱印」。
出了神社再往北走,就是東京塔。
東京塔旁邊是増上寺,德川將軍家的墓所便位於此。増上寺外派對等待寫御朱印的隊伍,此時早已排出了上百米。
= 皇居前廣場·國立公文書館 =
離開增上寺,從芝公園站坐車北上,心想自然是「平成最後一天」,那不如去皇居看看。兩三個小時後,退位的儀式就要在皇居內上演。
到達皇居前廣場的時候,已經有很多民眾與遊客擠在二重橋對面或者坂下門的警戒柵欄前合影留念。
各路媒體也已經在這裡架好機器,等待直播。
離開皇居,想起國立公文書館正在舉辦和年號相關的展覽,前兩天因為時間關係未能成行,而這次時間正好,便匆匆趕了去。
展覽規模不大,內容是是日本年號的歷史,還特別展出了和年號相關的古籍,比如「平成」的出典《史記》、「令和」的出典《萬葉集》,特別展覽的部分是允許拍照的。
這次參觀最大的收穫,還是見到了平成改元時小淵惠三手持的「平成」臺紙的原件。
1989年1月7日早6時33分,裕仁天皇死於十二指腸癌,當天也就成了「昭和64年」的最後一天(這一「年」只有7天)。
而平成年號的確定在當天的幾個小時內就完成了,過程相當緊張。
1月7號6點33分,昭和天皇死去;8點,當時的官房長官小淵惠三,從受託學者那裡收到了「新年號候補」的提案;下午1點03分,在首相官邸召開了「年號相關懇談會」聽取各界意見,當時的3個候補新年號是:平成(へいせい)・修文(しゅうぶん)・正化(せいか)。
下午2點18分,臨時內閣會議召開,決定新年號為「平成」。2點36分,小淵惠三召開記者會公布新年號是「平成」。而後《更改年號政令》公布,公布日期:昭和64年1月7日,實施日期:平成元年1月8日。
「平成」出自《史記·五帝本紀》中的「內平外成」和《尚書·大禹謨》之中的「地平天成」,不過小淵惠三開發布會時是這麼解釋的:「平,和平的平;成,成功的成」。
現場的視頻也很有意思,小淵惠三小心翼翼地蓋著寫有年號的臺紙,生怕一個不小心提前曝光了。
這份臺紙後來被國立公文書館收藏,平時展出的都是複製件,但這次因為改元,特別展出了原件。
這裡同樣允許拍照,因此參觀者們紛紛模仿小淵惠三的動作,和「平成」原件合影留念。在「平成最後一天」做這件事,倒是蠻有紀念意義的。
另外國立公文書館當時還在賣「平成」文件夾,順手入了一個。
= 躁動的新宿駅東口駅前廣場 =
如果說發生大事件的時候哪裡最適合感受現場的氣氛,新宿Studio Alta的巨幅電視前一定算一個。
去年4月1日新年號公布的時候,就有很多人守在這裡,一同等待謎底的揭曉,看新聞圖片也能感覺到那種臨場感。
本以為退位儀式也會像新年號公布時一片和諧,結果一出新宿站口,就聽到各種喇叭嘈雜的聲音。
走進一看,原來是一群人在集會。他們佔據了東口駅前廣場的中心位置,拉起一條紅色橫幅,上面寫著「身分差別・性差別の象徴=天皇制いらない」(身份差別、性別差別的象徵=不要天皇制」)。
此外還有「No!天皇制」、「祝わない」(不慶祝)
「We don’t need Emperor」等標語。
後來看報導,這群人是來自一個叫做「反天皇制運動連絡會」的新左翼團體,簡稱非常拉風,叫做「反天連」。
這個團體1984年由劇作家菅孝行和評論家天野惠一號召成立,之後在1986年昭和天皇在位60年慶典、1989年昭和天皇大喪之禮、1990年明仁天皇即位之禮等活動時點上,都有組織抗議活動。中間解散過很長一段時間,2009年再度活躍起來。
不過據BBC的報導,該組織的成員表示:「組織在1980年代發起遊行,曾經有3000多人參加,但近年吸引新成員十分困難」。
現場確實可以看出,參加者以中老年居多,而圍在他們周圍維持秩序的警視廳機動隊的人數,比抗議的人數還要多。
當時現場還形成了「天皇制支持者」包圍「天皇制反對者」的態勢,支持者也架起喇叭,馬路對面還有幾輛右翼團體的車輛,漆成全黑、車身上用白字寫著「警鐘亂打」等字樣,車頂夾著好幾個喇叭,好不聒噪。
支持者們也打起自己的標語,比如「喜歡日本喜歡日之丸有什麼不對?」「請不要幹涉內政」。
兩派就這樣展開了喇叭對轟↓
中間還有人試圖衝破防線,一度引發了現場的局部騷動。
以及各種推搡。後來看新聞說,有一名來自某右翼團體的女子被逮捕。
警察也是蠻緊張,我在拍攝時還被問到「你是哪邊的」,解釋後被請了出去。
就在這樣混亂的環境中,電視上的退位儀式開始了,老態龍鐘的明仁天皇,慢悠悠地走上臺子,宣讀了作為天皇最後的話,然後牽著同樣垂垂老矣的美智子皇后的手走下臺子,緩緩步出會場,只留下一個背影。
30年的平成時代,就這樣在一片躁動中走向終幕。
= 尾聲 =
這一天走了太多的路,特別是在經歷了混亂的興奮之後,更感疲憊。
入夜之後,在新宿的街頭隨便溜達了半晌,感覺無聊便去了秋葉原,發現下車的地方,又是昭和通。
於是便在沿著昭和通往前走,找到一家松屋吃了「平成最後一餐」,然後步行回到了御徒町的酒店。
那天天空樹有煙花、澀谷有countdown,但我最後還是選擇癱在床上,在電視上裡的倒數聲中,迎來了「令和最初的一天」。
我在「平成最後一天」的浪遊記,就寫到這裡。關於「平成終焉之旅」的其他文章,後續也會陸續更新。
以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雜鈔與拾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