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霞
加拿大為何成美國「唯一幫兇」?
中國外交部美大司司長陸慷,本月3日在接受加拿大《環球郵報》駐北京分社社長萬德山專訪時,披露了孟晚舟事件的一些最新細節。
陸慷指出,在2018年9月到11月期間,孟晚舟曾去往法國、英國、愛爾蘭、波蘭、新加坡、日本、比利時等國家訪問。當時美國就曾要求這些盟國拘留孟晚舟,但無人聽從美國的荒謬想法。直到孟晚舟在2018年12月1日進入加拿大,在溫哥華國際機場被加拿大皇家騎警拘捕。
陸慷質疑,美國與全球的111個國家都籤訂了雙邊引渡條約,美方也曾向數十個國家政府提出拘押孟晚舟的要求,但為什麼加拿大成了這場骯髒的遊戲中,唯一幫助美方的國家?
顯然,這個消息「震驚」了這位加拿大記者萬德山。他說,這是他第一次聽到「加拿大是唯一」的消息,他反覆追問消息的來源,想得到更多的求證。
陸慷也再次給予了確認,他強調,「美國針對華為和孟晚舟女士本人的政治陰謀並非是在(2018)那兩、三個月內製定的」。而是早在2013年就開始計劃圍獵華為和孟晚舟。只是除了加拿大以外,無人理睬美國所謂的「引渡」要求。
其實,作為多年與中國外交部打交道的記者,能說一口流利漢語的萬德山當然很清楚,包括曾經擔任外交部發言人的陸慷在內,中國外交官向來是言之有據的,不可能「冤枉」加拿大。
更何況,長期以來,由於美加之間的特殊關係,加拿大唯美國馬首是瞻,也不是什麼新鮮事。
睡在大象旁的老鼠
實際上,加拿大不僅是美國的盟友,最早加入北約和五眼聯盟,而且還與美國共同建立了北美航空司令部,美國人當司令,加拿大人當副司令。這重重的捆綁,就相當於加拿大為了保證國家的安全,讓渡了一部分主權。
不過,儘管在經濟、軍事和安全上互相依賴,美國還是經常對加拿大「挑刺」。川普上任後,認為加拿大佔了美國的便宜,還重新籤訂了美加墨貿易協定,動輒威脅要制裁。
現任總理特魯多的父親、加拿大前總理老特魯多曾這樣形容「鄰居」美國:「生活在美國旁邊,就像是一隻老鼠和一隻大象睡在一起,不管這種動物平時看上去如何溫順友好,它的每一次顫搐、每一聲呼嚕都對我們造成直接影響。」
不過,老特魯多可能並沒有預料到,今天的加拿大,竟然會扮演美國「馬仔」的角色,為虎作倀。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民眾,能夠接受這樣的國家角色。
陸慷訪談為何全程講英文?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專訪確有不同尋常之處。一是陸慷是全程用英語和記者交流,避免因為翻譯帶來的誤解,更重要的是,陸慷直面記者提出的所有尖銳敏感的問題。
為什麼?
我認為,這些話就是說給加拿大的民眾聽的。目的就是要將孟晚舟事件的真相公之於眾,特別是要讓加拿大民眾了解,加拿大政府正在充當美方幫兇的角色,並因此影響了中加關係。而能夠有效影響和約束加拿大政府的,正是民眾。
所以,緊接著,對於萬德山宣稱,加拿大政府是「依法辦事」,陸慷反問記者說, 「當加拿大政府決定拘押一位無辜的中國公民孟晚舟時,她究竟違反了加拿大哪一條法律?時至今日,她被拘押一年多來,我們仍然沒有得到加方的回答,無論是公開渠道還是雙邊渠道。」
陸慷指出,加拿大政府完全沒有依法辦事的態度:「針對案件可能涉及濫用程序問題,孟晚舟的律師團隊要求披露一些必要的文件,但卻被加拿大政府及聯邦法院拒絕。」
川普:抓孟晚舟相當於抓伊萬卡
的確,儘管加拿大政府再三宣稱,拘押孟晚舟不是政治事件,卻早已經被美國總統川普打臉。
川普曾經的心腹——他的第三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在7月初出版的新書《多事之屋》中披露,川普開打中美貿易戰時,曾對博爾頓說,「你知道嗎,抓華為的孟晚舟對中國的影響,相當於把中國的伊萬卡(川普的長女)給抓起來了。」
顯然,川普很得意,認為抓孟晚舟可以作為重大籌碼,打擊華為,打擊任正非,動搖軍心。但現實卻恰恰相反,兩年多來,華為一切運轉正常,甚至比過去更團結。
在接受外媒記者採訪時,任正非還表示,希望記者轉達他對美國政府的感謝。一是因為美國到處遊說盟友禁止華為,使得華為在世界上的名譽度急速提升;二是因為外部的壓力,使得華為內部更加團結。「很多管理層、員工有了錢,就不願意努力奮鬥了。但是現在美國對我們的壓力,使得我們內部萬眾一心,現在是華為最好的歷史時刻。」
顯而易見,不管孟晚舟將面臨何種處境,川普的如意算盤都已經落空了。
華為未放棄法律努力
而在具體操作中,如何讓孟晚舟早日脫困,華為至今也沒有放棄依靠法律的努力。
陸慷在這次採訪也披露,「儘管中方認為孟晚舟引渡案不是司法問題,而是一起政治事件,但我們尊重孟晚舟和華為公司希望通過走加拿大法律程序解決問題的願望。」
而被問到下一步,「如果加拿大最終將孟晚舟引渡至美國,中方會否對加國採取更多措施」時,陸慷說:「我不會預斷任何事,但我們真不願意看到發生那樣的情況。」
對於中加關係,陸慷表示,中方仍然願意同加方探討拓展合作,但這需要合適的氛圍,加方仍要妥善處理孟晚舟事件。
孟晚舟事件能否有轉機?去安全化
從陸慷的這次專訪來觀察,孟晚舟事件能否出現轉機?
吉林大學國際關係研究所副所長孫興傑在接受我的採訪時分析說,從外交官的智慧和努力可以看出,我們在學習更好地與西方民眾溝通。在西方輿論場上,打開中國的新局面,這是值得肯定的。
但另一方面,即使是像華為這樣全球化的大企業,在大國地緣政治的博弈當中,在面對美國政府這樣的國家機器時,力量還是比較弱小的。
就像任正非之前說的,我們就是小芝麻,兩大國在擠的時候,我們就被炸出油來了。
但像華為和Tik Tok這些靠自己的力量走向全球的企業,又是不可能完全擺脫這種地緣政治影響的。一旦身陷困境,該如何突圍?
孫興傑指出,在國際關係裡面有個概念叫去安全化,就是說,這個事情不要把它上升到安全的維度。因為一旦上升到安全問題,各國都會不計成本地去做。淡化處理,才能降低熱度。
任正非是談判高手
而就孟晚舟事件而言,你越關注,對方就越把這當成籌碼。孫興傑特別讚賞任正非的態度,認為他體現了頂級企業家的談判藝術。
他第一時間就表態,孟晚舟在加拿大過得很好,我不擔心,我們可以視頻見面,孟晚舟還計劃利用這段時間拿博士學位。
他在內部會議上也多次表示,「女兒是替我受罪的」,但是,不會犧牲華為公司的利益,去換取孟晚舟的自由,而他也已經做好了「此生不見女兒」的心理準備。
這就是向對手表明,你的籌碼並不管用。
即使是美國不斷升級制裁,華為的高端晶片即將在下周一「斷供」,任正非仍能四兩撥千斤。他說,向美國學習的精神,並沒有因為美國打擊華為而改變。他還引述美軍上將鄧普西的話稱,「要讓打勝仗的思想成為一種信仰,沒有退路就是勝利之路」。這樣的話,美國民眾也聽得懂。
向一切人學習 包括敵人
此前,任正非在赴高校招聘高端人才的會議上也公開表示,「美國的一些政治家希望我們死...但求生的欲望使我們振奮起來,尋找自救的道路。無論怎樣,我們永遠不會忌恨美國,那只是一部分政治家的衝動,不代表美國企業、美國的學校、美國社會。我們仍然要堅持自強、開放的道路不變。你要真正強大起來,就要向一切人學習,包括自己的敵人。」
可以說,任正非在努力為華為和孟晚舟「去安全化」「去政治化」的同時,更體現出一個代表中國的企業家的胸懷和力量。這才是我們戰勝困難的關鍵。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9月10日,中國民企500強榜單出爐,華為以8588.33億元的年營業收入蟬聯榜首。今年已經是華為自2016年以來第五年蟬聯這一榜單的冠軍。
同一天,華為正式發布鴻蒙系統2.0,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表示,「沒有人能夠熄滅滿天的星光,每一個開發者都是華為要匯聚的星星之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