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的美食包羅萬象,小吃、甜點、菜餚各有特色,尤其麵食,雖比不上西北一帶豐盛,但一種熱乾麵足以代表出漢味第一面食來。對於熱乾麵,武漢人都有特殊的情感,它早就成為眾人過早必選的美食,而市區大街小巷的熱乾麵館更是不計其數。在這些熱乾麵館裡,小的如同不知名的蒼蠅館子,大的則開起了連鎖,它們做出的熱乾麵品質各異,但都能吸引住一批忠實的顧客。不過說到底,作為代表美食,武漢的熱乾麵自然也有正宗的第一品牌,只不過,如今的現實有點骨幹。
最具代表性美食熱乾麵
武漢的美食多,以小吃的特色最出眾,城區裡的小吃江湖包羅萬象,僅僅其中的兩條小吃街道戶部巷和吉慶街就已經被打造成了品牌街道,而不管是在小吃街道還是普通街道裡,熱乾麵幾乎是店鋪裡老闆必做的。究其原因,熱乾麵可謂是土生土長的由武漢本地人發明的麵食,在上世紀初,由兩位普通商販發明改良的麵食。這樣一款麵食,注重麵皮的製作,更看重醬料的調製,味道濃鬱,大起大落,香味突出,非常對武漢人的胃口。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熱乾麵與隨後出來的各種美食形成了一個系統美味,相互搭配,逐漸成為本地人過早餐桌上的絕配。
不過說到底,熱乾麵的味道之美,還是來源於它的製作工藝,它絕非其他地方那種簡單麵食,又兼具大部分速食麵食的優點。雖然叫熱乾麵,但它一點都不幹,做顯著特點是它要加滷水和和香油等;並且它的配料佐料可以稱得上豐富,比如有胡蘿蔔、豆角、小蔥,根據個人口味還能添加更多。近幾年來,武漢各大品牌店鋪就推廣過鴨脖熱乾麵,滷水乾熱乾麵,小編還吃到過花生和黃豆佐料的,再加一片熱狗,葷素搭配,引發新的美味潮流。
各有特色的店鋪遍布大街小巷
熱乾麵從發明改良以來過了差不多100多年,當初僅一家店鋪的規模也早就遍地開花,普及到了武漢的大街小巷。在這個過程裡,越來越多的人也加入到了改良熱乾麵的隊伍裡,並逐漸形成一套自家的特色麵食和製作方法,但整體的製作工藝還是不離根本,多是在佐料和調料上做改變。即便如此,武漢的熱乾麵店鋪數量也異常豐富,基本上任何一條街道上都能看到幾家,且大多冠以「某記熱乾麵」的稱號,顯出一定傳承背景來,但其實這種做法早就爛大街了。
不過,具體來說,如今的武漢熱乾麵還是明顯分出了兩大陣營來。第一類陣營就是上文所說的各類蒼蠅小館子,他們是普通個體商販獨立開的店鋪,名字就是某記熱乾麵,做以熱乾麵為主的麵食。第二類便是專業的連鎖品牌,這其中又出現了兩個號稱是正宗熱乾麵傳人的蔡某記和蔡某緯,他們也一直自詡為熱乾麵第一品牌。當然,小編不探究正宗與否,只是單純認為,他們的熱乾麵的確有自身的特點,品牌也非常有識別度,期待大家和諧共生,將熱乾麵做強做大。
曾經的第一品牌讓人難分清
熱乾麵中有乾坤,別看武漢街頭巷尾有很多蒼蠅館子,但實際上他們做得熱乾麵味道,那也是有板有眼,味道也絲毫不差。小編記得2009年初到武漢,在沌口博學路上吃到過一家劉記熱乾麵,他們家在熱乾麵裡加入了油炸的黃豆和花生米,還放入一小勺的牛肉醬,味道非常出眾。但相應價格也貴一些,小編記得好像是4塊錢一碗,要知道當時一般的熱乾麵都是1塊5一碗。2010年,小編又在南湖某社區吃到過周記熱乾麵,他們家在熱乾麵裡加了很多的醬油,還放了芝麻油,初次吃非常不習慣,不過習慣之後又覺得獨特,反而再吃其他的熱乾麵又不習慣。
2011年,小編畢業找工作,在漢口城區蔡某記正宗品牌店裡吃過一次熱乾麵,人非常多,拿到熱乾麵後首先覺得碗變小了一圈,價格還貴一些。至於味道上,蔡某記裡的熱乾麵芝麻醬味道更濃,總有一股燒糊的味道,麵筋爽利一些,其他的沒吃出來。2015年以後,小編在珞瑜東路森林公園附近又吃過一次蔡某緯的熱乾麵,他們家的面碗包裝很有個性,很大,但味道一般,價格也漲到了3塊錢。還有一點,兩家品牌連鎖的熱乾麵,下面師傅和調料師傅手法非常快,流水線一樣的操作,讓人眼花繚亂。
吃多了熱乾麵,小編也會自己嘗試製作,不過味道上趕不上外面賣得,百思不得其解。說到底,吃熱乾麵,並非一種刻意為之的念想,而是不經意間的習以為常,很多時候在外面吃早餐,熱乾麵就擺在那裡,看著別人趨之若鶩,多少會受影響。小編仍然記得第一次吃熱乾麵,那是相當不習慣,總覺得很粘口,味道過於濃鬱,沒有傳統麵條那種油膩細緻感。這麼多年過去了,小編習慣了熱乾麵,也不再專門去挑品牌連鎖店,畢竟也分不清哪個連鎖是正宗,樓下蒼蠅館子,一碗熱面一碗蛋酒,就是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