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新冠病毒和HIV感染的新型有效疫苗

2020-12-26 中國生物技術網

近日,發表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題為「A facile method of mapping HIV-1 neutralizing epitopes using chemically masked cysteines and deep sequencing」和國際雜誌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題為「Design of a highly thermotolerant, immunogenic SARS-CoV-2 spike fragment」的兩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印度科學理工學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出了能有效抵禦SARS-CoV-2(新冠病毒)和HIV的新型有效的疫苗策略。此前研究人員報告了設計了一種耐熱的COVID-19候選疫苗,以及一種快速的方法,該方法能識別被抗體所靶向作用的HIV包膜蛋白上的特殊區域,而這種抗體則能夠幫助科學家們設計出有效的疫苗。

COVID-19候選疫苗包含有稱之為受體結合結構域(RBD)的SARS-CoV-2的刺突蛋白的一部分,該區域能幫助病毒吸附到宿主細胞上,當研究人員在豚鼠模型體內進行測試時,他們發現,候選疫苗能夠引起宿主產生強烈的免疫反應。令人驚訝的是,這種候選疫苗還能在37度的溫度下保持穩定一個月,而凍幹的候選疫苗也能夠對高達100度的溫度耐受;這或許就使得疫苗能夠便於儲存和運輸,而不需要昂貴的冷鏈設備進行運輸就能在偏遠地區進行大規模的人群接種。大多數的疫苗需要在2-8度的環境中或更低的溫度下儲存以免會失去疫苗的作用效力。與諸如mRNA疫苗等新型疫苗類型相比,製作基於蛋白質的疫苗在印度能夠很容易擴大規模,因為印度的疫苗製造商們已經製作了幾十年類似的疫苗了。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

目前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的候選疫苗還與其它許多正在研發的COVID-19疫苗之間有一個區別,其僅會利用RBD的特定部位,即一串200個胺基酸的序列,而不是整個刺突蛋白。研究人員通過質粒將編碼該部分的基因插入到了哺乳動物細胞中,隨後細胞就會製造出RBD部分的拷貝,研究者發現,RBD的配方在豚鼠體內引發免疫反應方面與刺突蛋白一樣優秀,而且其在高溫下也穩定得多,完整的刺突蛋白在50度以上的溫度下會很快失去活性。研究者Varadarajan說道,目前我們需要項目資助來將相關研究結果推向臨床研究階段,其中就包括對大鼠進行的安全性和毒理性研究,以及在人體測試之前進行的工藝開發和臨床試驗,這些研究或許會花費大約10億盧比。

在第二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重點對HIV病毒進行了相關研究,研究人員旨在尋找確定能被中和性抗體所靶向作用的HIV包膜蛋白的關鍵部位,這些抗體能夠阻斷病毒進入細胞,而且能很好地對其標記從而被宿主機體其它免疫細胞所發現。基於這些區域的額疫苗或許就能夠誘導宿主機體產生更好的免疫反應。為了繪製該區域的圖譜,研究人員使用X射線晶體衍射學技術和低溫電鏡技術,但這些方法耗時、複雜且昂貴,因此研究人員就想尋找其它方法最終得出一種簡便但有效的解決方案。

首先他們對病毒進行突變以便稱之為半胱氨酸的胺基酸能夠在包膜蛋白的幾個地方出現,隨後研究人員加入了一種化學標籤粘附在半胱氨酸分子上,最後再利用中和性抗體來靶向作用病毒。如果這些抗體因為被半胱氨酸標籤所阻斷而無法與病毒上的關鍵位點結合的話,那麼病毒就會存活並引起感染,通過對存活突變體病毒中的基因進行測序,研究人員就能夠識別出這些位點。

最後研究者表示,這是一種快速弄清楚抗體結合位置的方法,其對於疫苗設計非常有用,同時還能夠幫助檢測不同人群機體中的血清樣本如何對相同的候選疫苗或病毒產生反應,從原則上來講,研究人員還能將這種方法進行修飾以適應於任何病毒,當然這就包括SARS-CoV-2。

參考資料:

【1】Rohini Datta, Rohan Roy Chowdhury, Kavyashree Manjunath, et al. A facile method of mapping HIV-1 neutralizing epitopes using chemically masked cysteines and deep sequenc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DOI:10.1073/pnas.2010256117

【2】Sameer Kumar Malladi, Randhir Singh, Suman Pandey, et al. Design of a highly thermotolerant, immunogenic SARS-CoV-2 spike fragment,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20). DOI:10.1074/jbc.RA120.016284

【3】Developing effective vaccines against SARS-CoV-2 and HIV

by Ranjini Raghunath, Indian Institute of Science

來源:細胞

相關焦點

  • Infect & Immun: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新型瘧疾疫苗
    2018年7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Infection and Immunit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沃爾特和伊麗莎-霍爾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高水平的惡性瘧原蟲抗體或能幫助巴布亞紐幾內亞的兒童有效抵禦嚴重的瘧疾感染,如果兒童機體中有針對惡性瘧原蟲特殊短鏈胺基酸序列的高水平抗體的話,那麼其在臨床上的發病率或許會明顯降低
  • 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新型基因,新的治療方法有了!
    2019年12月,新型冠狀肺炎在湖北武漢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了一年。在這一年內,疫情蔓延到了全球,數十億人的正常生活正在受到影響。 近日,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新型基因,或能研發出新的治療方法。 一、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新型基因,新的治療方法有了!
  • 科學家開發出世界首個治療性的牙周病疫苗
    圖片來源:medicalxpress.com2016年12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於國際雜誌npj Vaccin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墨爾本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世界上首個預防多種牙周病的疫苗
  • 學術頭條:水產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不是感染,HIV治療迎來全新...
    專家:水產品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不是感染 魚不會感染新冠此前,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讓不少人擔心水產品會被感染,還能不能愉快吃海鮮了。對此,中國疾控中心專家再次表示,魚類不會感染新冠病毒,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通過魚類傳播給人類的傳染性疾病。
  • 重磅級研究成果解讀近期HIV研究新進展!
    新型HIV疫苗策略或能增強並延長靈長類動物機體的免疫力!與目前使用的幾乎所有疫苗不同之處在於,這種新型疫苗能夠顯著改善機體抵禦病毒感染的保護力,其能喚醒機體部分免疫系統,而目前大多數疫苗都是在免疫系統休眠的狀態下發揮作用的。
  • 全球直面新冠「大考」!來看各國科研成績單
    法國巴斯德研究所與製藥巨頭默克開發的一款基於麻疹疫苗技術的新冠疫苗目前已進入I期人體臨床試驗。在新冠肺炎治療方面,法國巴黎薩克雷大學醫院牽頭的歐洲科學家團隊研究認為,大部分新生兒感染新冠病毒是由環境暴露引起的,30%的報告病例可能是從母親那裡感染的。
  • 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問答
    8 新冠病毒疫苗是否需要冷鏈?如何保證新冠病毒疫苗在運輸和存儲過程安全有效? 疫苗是一種生物製品。要保證生物製品質量,必須要在規定的冷鏈狀態下儲存、運輸。新冠病毒疫苗也應如此。
  • 科學家發現能完全中和新冠病毒的突破性藥物
    據外媒報導,來自匹茲堡醫學院的研究人員最近取得了一項科學突破,這項突破將可能有助於人們擺脫新冠大流行。具體來說,研究人員成功分離出了能完全中和新冠病毒的最小分子。 科學家們現在將利用這種分子來幫助製造一種用於人類的藥物(目前稱為Ab8),這種藥物可以完全摧毀導致COVID-19病毒並阻止它在人類體內複製。
  • J Infect Dis:儘管接受抗逆轉錄病毒治療,HIV患者仍然喪失了對天花...
    2020年1月23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和俄勒岡國家靈長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報導HIV患者儘管在童年時接種了天花疫苗,而且抗逆轉錄病毒藥物(ART)治療也讓他們的免疫系統恢復了很多,但是他們還是對天花病毒喪失了免疫力。
  • ...並非正式獲批;連花清瘟入選寮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診斷和治療...
    2、日政府修改政令 擬「特例批准」使用瑞德西韋鑑於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允許緊急使用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治療候選藥「瑞德西韋」,日本政府2日召開內閣會議,決定為了早日將瑞德西韋作為特例批准而修改政令。
  • 與中國合作試驗進展順利,巴基斯坦有望6-8周內獲得新冠病毒疫苗
    華輿訊 據巴基斯坦華商報報導 巴基斯坦旁遮普省衛生科學大學(UHS)校長賈維德·阿克拉姆(Javed Akram)博士周三表示,巴基斯坦有望在六至八周內獲得新冠病毒疫苗。阿克拉姆博士表示,他的研究所正在與中國合作進行的新冠病毒疫苗3-B期臨床試驗中,為全巴基斯坦3,000多名志願者注射了中國製造的新冠疫苗。從目前的試驗結果來看,接種疫苗的志願者的抗體反應是積極的。阿克拉姆博士說:「我們給志願者接種了疫苗,並在28天後對這些志願者進行了病毒檢測。
  • 北大團隊:咳嗽藥水"沐舒坦"具治療新冠病毒潛力
    如今,中國科學家通過人工智慧藥靶篩選,發現其具有治療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潛力。以上成果來自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的王月丹和初明團隊。1月25日,該團隊宣布在了解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的功能性受體後,採用自主研發的人工智慧藥靶篩選系統,重點針對2674種已上市的藥物以及1500種中藥提取物進行了藥物篩選,發現了多種潛在藥物,有望治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其中包含了常用藥物沐舒坦等。
  • 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治療2型糖尿病的新療法
    恢復胰島素的功能是治療2型糖尿病的一個關鍵,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tabolism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土魯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型治療策略,其能利用一種名為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 HSL)的特殊酶類來發揮作用,當在脂肪細胞中刺激脂肪合成時,或許就會對胰島素的活性帶來有益效應
  • 疫苗注射更安全無痛!日本發明出可溶解微針貼
    大多數疫苗都是通過皮下或者肌肉注射來接種,這種方法雖然能夠有效地將疫苗送達人體,但卻需要醫務人員具備專業技能,同時存在因使用針頭而造成疾病感染或者受傷的風險。而新型微針貼由可溶解材料製成,避免了針頭帶來的相關風險,並且操作容易,無需訓練有素的醫務人員幫助,因而非常適合在醫療資源有限的發展中國家推廣使用。
  •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科學家獲諾貝爾獎 正在研發新冠疫苗
    加拿大阿爾伯塔大學科學家獲諾貝爾獎 正在研發新冠疫苗 2020-10-06 10:17:04阿爾伯塔大學透露,目前霍頓正率團隊進行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發。瑞典卡羅琳醫學院5日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授予美國科學家哈維·阿爾特、查爾斯·賴斯以及英國科學家麥可·霍頓,以表彰他們在發現C型肝炎病毒方面所做出的貢獻。  霍頓出生於英國。1989年,為美國一家生物藥企工作的霍頓與同事發現了C型肝炎病毒。
  • 盤點新世紀五大傳染病,伊波拉病毒疫苗能給新冠病毒疫苗哪些啟示?
    迄今為止,疫苗是我們對抗病毒最有效的武器之一。那麼,我們什麼時候可以開發出眼下這場疫情的病毒疫苗呢?動脈網(微信號:Vcbeat)回顧了本世紀由病毒導致的五大全球傳染病,以及從零開始成功上市的伊波拉病毒疫苗的開發過程。或許,我們可以得出自己的答案。
  • INOVIO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顯示中和抗體和T細胞免疫應答
    INOVIO研發高級副總裁兼新冠肺炎疫苗開發小組負責人Kate Broderick博士表示:「我們新冠肺炎DNA疫苗(INO-4800)的積極臨床前結果不僅突顯了我們DNA醫學平臺的潛力,也進一步鞏固了我們先前報導的導致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的新冠病毒疫苗1/2a期積極數據,該數據顯示了相似設計的疫苗INO-4700的血清轉化和中和率接近
  • 至少30國單日新增病例過千,日本開發出抑制新冠病毒感染的新型藥劑...
    保加利亞出現新冠與流感合併感染病例據新華網今日消息,據保加利亞媒體報導,保加利亞目前已出現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合併感染病例。據保加利亞《24小時報》17日報導,保加利亞醫學病毒學協會理事長拉德卡·阿爾吉洛娃說,在對11日以來採集的部分樣本抽檢後發現,有3人同時感染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
  • 國產新冠疫苗傳來重磅好消息!這些股有望脫穎而出丨牛熊眼
    11月17日,中國國藥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敬楨公開表示,國藥集團研發的新冠疫苗在緊急使用中已有近百萬人接種,目前無一例嚴重不良反應。接種後到世界150多個國家工作學習的人員,無一例感染。目前5條技術路線的14個疫苗進入臨床試驗,其中5個疫苗正在按程序按標準開展Ⅲ期臨床試驗,緊急使用、生產準備各項工作有序推進。孫春蘭指出,下一步,要繼續科學嚴謹推進疫苗Ⅲ期臨床試驗,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和國際認可的技術標準做好審評審批工作,確保疫苗安全有效、經得起各方面檢驗。
  • 學術頭條:美國發現首例野生動物新冠病例,三陰乳腺癌治療獲突破...
    美農業部工作人員在猶他州出現新冠病毒感染的貂養殖場附近篩查野生動物時發現這個病例。農業部說,已經通知世界動物衛生組織,目前沒有證據表明病毒已經在染疫養貂場附近擴散。其他野生動物檢測結果呈陰性。英國發現新冠變種病毒:傳播速度更快但並不一定更致命據BBC報導,新冠病毒又出現新變種,在英格蘭的一些地區增長更快。